03.08 印度恆河汙染那麼嚴重,為什麼不全面治理?

木葉晴空


恆河的汙染非常嚴重,到過印度的國人都深有體會。那麼,印度政府為何不好好治理一下恆河?第一,宗教因素,恆河是印度教聖河,每年都大量印度教到恆河沐浴,印度政府無法禁止。第二,經濟因素,印度是一個快速發展中國家,走的還是“先汙染再治理”的老路;第三,制度因素,印度是一個聯邦制國家,恆河流經印度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西孟加拉邦等五個邦,很難進行統一的全面治理。

1.宗教因素。印度全國人口13.5億,有80%以上是印度教徒,也就是近11億的印度教徒。恆河是印度教徒的聖河,也被譽為印度的母親河。印度教徒認為,使用恆河水沐浴能夠洗去身上的罪惡所以,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印度教徒在恆河沐浴。印度教徒在恆河中的洗浴行為,是恆河汙染的重要來源之一。但是,印度是一個以印度教為主的國家,任何政黨當政也不能公然禁止印度教徒在恆河的宗教行為。也因此,印度政府治理恆河的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

2.經濟因素。印度的GDP總量為2.73萬億美元,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但由於印度人口太多,人均GDP不足2000美元,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近年來,印度經濟發展不錯,年均增長率在7%左右。不過,印度經濟也還是走“先汙染再治理”的老路。恆河流域是印度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整個流域內人口總量高達4億。工業發展產生的工業垃圾,與印度人的生活垃圾,是恆河汙染的最大來源。以印度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根本不具備徹底治理恆河汙染的能力。

3.制度因素。印度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再加上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聯邦政府的管理能力並不強。恆河在印度境內長度超過2000千米,流域面積100多萬平方公里,流經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西孟加拉邦等五個邦。印度各邦都擁有自治權利,很難協調出一套統一治理恆河的方案!再加上,治理恆河是一項長期工程,而在印度的制度之下,各政黨都熱衷於給予選民短期利益。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未來印度能夠解決恆河汙染問題嗎?


美國觀察室


印度恆河全長 2700千米,印度境內長2071千米,流域面積 106 萬平方千米,其中95萬平方千米位於印度境內,流域面積佔印度領土的 1/4。


印度人認為他們的恆河是最乾淨,最神聖的,但是很多國家都認為恆河是最髒的一條河流。



平均每100毫升的河水中,大腸桿菌的數量是500才比較安全,但是印度恆河水中的大腸桿菌達到了10萬。這樣的水如果喝進肚子或者洗澡的話,得皮膚病或者其他疾病的概率會高6倍。之前有個外國人不相信,偏偏要去恆河裡洗澡,結果連續拉了三天的肚子,由此可見印度恆河水有多髒。


(天啊,頭皮發麻)


印度還個有延續很多年的風俗,那就是人死了以後,一定要把屍體放在恆河裡泡一段時間,讓神聖的恆河水淨化一下,這樣靈魂才能得到永久的解脫,並且有一個好的來生。


如果是火葬的話,印度人會把骨灰都撒在恆河裡。還有一些窮人沒錢火葬,就直接把遺體往恆河裡一扔就完事了。不僅是人的遺體,很多家畜死後也都被扔到恆河裡,所以經常可以在恆河上看到一些已經泡的膨脹發白,散發著惡臭的各種屍體。



住在恆河附件的印度人還會把生活汙水,或者排洩物都一股腦倒在恆河中,很多印度工廠也會把工業汙水和工業廢料排到恆河裡面。


雖然恆河中佈滿了各種各樣的垃圾和惡臭的屍體,髒得要命,但是印度人並不介意,附件的居民每天都會用恆河水來洗衣,做飯,洗澡,或者直接飲用。很多從外地過來的印度人會帶著幾個桶,等回去的時候裝滿,帶給家裡的人飲用。



據印度的衛生組織發佈報告顯示,印度每年因為恆河水造成的疾病所花的醫療費佔了印度GDP的3%左右,印度80%的疾病和30%以上的死亡與恆河水有關,這是一個很驚人的數據。


為什麼印度不治理恆河,讓恆河的水乾淨一些呢?


說到這個問題,就很搞笑了,印度人認為恆河是聖河,具有神聖的力量,本身就存在自我清潔和淨化的功能,根本不需要外力去治理,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之下,恆河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最主要是因為恆河關係到很多印度人的生活,而這些人往往都是低收入的窮人,治理恆河會嚴重影響到這些人的日常生活,例如垃圾,排洩物,家畜屍體讓他們仍哪裡?想要治理恆河,首先要提高這些印度人的收入才行。


如果不再讓印度人把屍體泡在恆河裡,或者不讓他們把骨灰倒進恆河,他們會跟你拼命,這是一個解不開的難題,畢竟這個習俗延續了那麼多年,一下子是改不了的!


(這是要出口到全世界的瓶裝恆河水)


雖然全世界都嫌棄恆河水髒,但是印度卻把恆河水當成寶貝,甚至異想天開的要向中國出口,不過印度人還是自己留著喝吧,噁心死了。


晴空視界


大家都知道中國有長江和黃河,相對應的印度只有恆河一條母親河,那麼為什麼印度恆河汙染那麼嚴重,印度政府不全面治理?以我在印度待了2年多的時間以及跟印度人的接觸來看這個問題,我覺得答案可能會讓大家覺得很好笑。

首先就是印度人的信仰和宗教因素。印度人認為水是萬物之靈,一切的罪惡都可以通過水洗滌除去。恆河作為印度的母親河,被印度人看作是神河和神水,我們隨處看見印度人在恆河洗澡洗衣服等。另外就是印度人死後並非像我國進行土葬,他們要麼在恆河邊上火化,骨灰撒入恆河,要麼直接將屍體丟到恆河中(據說是有汙穢的人死後直接丟到恆河中)。印度和中國都是人口大國,可想而知一天得有多少屍體被丟進恆河!

其次是印度人天生不愛乾淨的習性因素。我們經常遇到很多印度人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不洗澡的(印度在熱帶,常年基本30多度,旱季是最高溫度快50度)。在他們的觀念可能沒有我們這麼激進,他們看到恆河髒兮兮的也許覺得習以為常,認為恆河本來就應該是這個樣子,政府部門根本就不會想到恆河需要治理。

再者就是印度的經濟發展落後的因素。印度目前還是處於欠發展的國家,我去過印度很多大城市(新德里、孟買、加爾各答、蘇拉特等),幾乎沒有一個城市可以與國內的二線城市媲美。我們喝了印度的自來水馬上會拉肚子,但是印度人天天喝沒事,他們對生活條件要求很低。也許未來印度經濟發展好了,對生活環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時,印度政府才會反應過來,需要治理恆河的汙染。其實跟我們幾十年前所處的大環境是一樣的,採取先發展經濟,後治理環境的模式。

歡迎大家留言,想了解跟多印度資訊,請關注@小明觀世界


小明觀世界


恆河是印度的母親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經孟加拉流入印度洋 ,被印度人稱為“聖河”,恆河曾經創造了人類歷史上著名的恆河文明。恆河沿岸河網密集,人口稠密,工農業較為發達,因此恆河也成為印度汙染最嚴重的大河之一,但是印度人對恆河的汙染問題卻視而不見,依然敢生喝恆河水,在恆河洗澡,這是為什麼呢?


恆河,南亞次大陸最重要的大河,全長2700公里,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橫穿印度中北部,流域面積達106萬平方公里。恆河經由孟加拉匯入印度洋,在河口地區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恆河三角洲。恆河自古以來就是印度教徒的聖河,創造出了人類歷史上著名的恆河文明。恆河沿岸居住著印度最密集的人口,恆河也是數億印度人賴以生存的母親河,因此汙染問題也非常嚴重。


作為印度的母親河恆河,千百年來通過恆河滋養了無數的印度人,在這片廣饒的土地上,因為恆河而誕生的印度文明古國,正如其“聖河”之名一般,在印度教教徒心中具有崇高而神聖的地位,但恆河汙染之嚴重舉世聞名。恆河是印度最大的天然垃圾場最大的墳場及最大的浴場。恆河佔據著印度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生到死都離不開這條母親河,儘管汙染如此嚴重,但恆河極少發生因水質問題而導致的大規模傳染疾病,印度人一邊喝著汙濁不堪的恆河水一邊照常輕鬆自在的生活,恆河,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恆河水的主要汙染來源,有80%是兩岸居民的生活垃圾和廢水,有15%是工業廢水,餘下的5%則多為人畜屍體和糞便。大概在100年前,恆河的水質還是相對比較好的,裝上一壺河水,即使過了幾個月,它也依舊澄清、新鮮,像剛打上來時一樣可以放心喝下。而隨著印度人口的與日俱增,特別是恆河沿岸人口稠密,工業製造業興起,恆河水質在百年時間裡逐漸受到汙染,其水體重金屬含量嚴重超標,從標準上講,恆河水已不適合人類飲用。


恆河為農業和工業生產提供了數萬億升的水,還帶走了數百萬人的生活垃圾。印度教教徒以喝恆河的水為傲,聲稱這非但不會使他們生病,反倒有益身心健康。科學家對這種看似矛盾的說法進行了研究,恆河似乎含有一種天然消毒成分,能夠殺死眾多傳染病的病原體,調查研究證實了噬菌體的存在——一種專吃細菌的微生物,一發現食物噬菌體就會以驚人的速度繁殖,只要有足夠多的細菌,半小時之內100個噬菌體便可以增長到10萬個,下水的人越多,恆河裡的噬菌體便能得到更多的食物。在肉眼看不見的地方,噬菌體會在致病細菌擴散前將其消滅。


試驗還表明,恆河中含有數量驚人的溶解氧,這有助於分解河水中人與動物的排洩物,在這方面,恆河的分解速度比一般河流的平均水平快25倍。 這可能就是動物在此得以存活的秘密。高含氧量的恆河水供養著多種多樣的魚類種群,養活了水棲動物,如恆河豚、恆河鱷和江獺,有機廢物也被分解成為對整個生態系統有益無害的營養物質。恆河平原是印度最著名的糧倉,恆河因其豐富的魚類資源成為印度最著名的漁業大河,看似汙染嚴重的恆河,其生態系統卻從未因為水質問題而變得脆弱,相反的動植物在這條長河的滋養下依然顯得生機勃勃。

恆河水的這種自我淨化功能,從表面上看你根本無法想象,在佈滿垃圾的河面,屍體與食腐蠅隨處飄蕩的那種噁心,還有工業汙水肆無忌憚的流向恆河,在各種汙染源的重重打壓下恆河依然是印度水質較好的河流之一,如果沒有通過科學的分析,你是絕對想象不到的。


大國布衣


恆河已經在全面治理,雖然治理目標還遠遠沒有達到,但是至少莫迪這一任,對於恆河是有貢獻的。

印度的恆和保衛戰

莫迪2014年替代國大黨的辛格上臺,莫迪一上臺就出臺了恆和全面治理計劃。水域治理其實道理很簡單,由於河流是流動的,關鍵就是不在給恆河增加汙染負擔。就是建汙水處理廠。如果垃圾和汙染物有去處,自然就不會排放到恆河去汙染環境。由於印度特殊的邦聯體系,也就是地方政府主導地方經濟,印度莫迪力主在汙水治理上面提高透明度。哪個邦積極,哪個邦糊弄,一目瞭然:

這個辦法很好,但是印度治理恆河的目標依然遙遠,即使是規劃中的30億美元,如今也只到位了10億美元,236個計劃到現在完成107個(如圖),抽查的水質,依然是大多數不達標。而莫迪承諾治理完成是2020年10月2日,莫迪生日那天。現在看來,完成任務幾乎不可能。

不過,要看到的是,莫迪是做了恆河的全流域治理。在一片質疑聲中,讓恆河好起來。那麼,我們要問的大約不是莫迪為什麼沒完成恆河治理,要問的是為什麼莫迪之前,沒人治理。

莫迪之前——無人問津的恆河

有人說印度人傳統文化導致了恆河汙染。比如印度人將死人浸泡在恆河才可以下葬,印度人會將骨灰拋灑在恆河,印度人認為恆河有自我淨化能力,而且宣揚什麼垃圾倒到水裡都會被淨化。但實際上真正汙染恆河的是工業汙水和生活汙水。那些看上去恐怖的習俗,並不是恆河水汙染的主要來源。這大約和我們當年長江黃河,鄱陽湖,昆明滇池的治理是一樣的。汙水設施跟不上,你自然要給垃圾找個去處,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丟河裡自然搬運。所以,我們先拋開文化這一層,來看印度恆河治理的阻力。

阻力一:印度的邦聯體系。印度政府和美國政府體系是類似的,地方邦的權力非常大,印度地方經濟的決定權一直在邦長手裡,比如莫迪之所以當選總理是他在古吉拉特邦搞經濟有一套,尤其是振興製造業。地方政府強勢,就導致了橫跨多個邦的河流治理被互相推諉扯皮。而印度基層公務員是十分懶散做派。一個簡單的道理,為什麼我們邦要去防治汙染,而我們的上下游卻不用?治理汙染要成本,耗費自己財力物力,而好處卻不是自己獲得。所以,在這種思潮下,印度前幾任政府也提出過治理,可惜的是,印度地方官員編造各種誇張離奇的說辭:有官員說,印度的河流能自我淨化,有官員說,飲用髒水提高抵抗力,有官員說:養些烏龜就可以了,幹嘛建汙水處理廠。懶惰的基層官員+各自為政的邦聯體系=都不想管。

阻力二:印度分散的財權。印度莫迪的稅制改革和貨幣改革,一個是廢鈔令,稅制上面是簡化稅收,然後上繳地方徵收權力。改分稅制為統稅制(一樣的配方)。這樣莫迪政府可支配財權就增加了。對於恆河治理的投入就得到了保障。

阻力三:環保組織。這是一個很意外的阻力,當然這個阻力有時候圍繞生態,圍繞水量補充。他們一直看不慣印度只建設汙水處理廠的治理模式,他們認為應該恢復沿途生態,尤其是將灌溉水還給恆河。他們的說法是,印度在清潔恆河,但不是治理。在我國的水域治理中已經開始考慮生態治理,包括退耕還湖,也包括很多恢復生態。但是印度現階段政府可支配財力和政府權力集中度達不到這個程度,所以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阻力四:最後才是傳統。印度人依然要泡屍體,新規定是泡屍體要石頭,沉下去,不要浮在水面太難看了。恆河到今年,浮屍已經很少了,但是汙染其實還是很嚴重。我們要明白一點,環境提升有時候還是需要一點強制手段。當年,我們強制推行火葬,而印度依然是對一些陋習妥協。

印度的問題,還是老問題,一個農業國,由於傳統束縛,無法跨越到工業時代。莫迪的特長就是搞製造業,比如命令所有手機必須國產組裝,這導致小米在印度必須本地化。但是不能不說莫迪雖然強勢,也給印度帶來了邁向工業國的可能性。


財經紙老虎


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流經印度,進入孟加拉國,最後注入孟加拉灣。恆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它不僅是印度教的聖河,也是印度的“母親河”。


(恆河地理位置)

恆河的汙染源主要有:工業排放、生活垃圾、水葬。

1、工業排放。近幾年印度經濟發展迅速,特別是在恆河沿岸建立了大量工廠,由於沒有建立排汙系統,直接對恆河排放。導致恆河水高度工業汙染。對於現階段印度來說,發展經濟才是第一位。

2、人口多,沿河而居。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貧富差距懸殊,而且種姓制度根深蒂固,難以消除。許多老百姓還在底層掙扎,溫飽問題難以解決。河岸的貧困人口必須在恆河洗漱、煮食、生活垃圾也會順手傾倒。除了消除貧困,還要注重教育,治理恆河並非一朝一夕。
(恆河一角)


3、宗教信仰。印度大部分是信奉印度教,恆河就是他們心中的“聖河”他們認為在恆河沐浴,可以洗滌身上的罪孽。把骨灰撒河裡或者把屍體放在河裡隨波逐流可以幫助死者等到更美好的來世。如果大規模治理,必定會引起宗教信仰問題。
(虔誠的印度教徒)

傳統的生活方式,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迫在眉睫的經濟發展使得印度政府在治理恆河問題上難有起色。

治理恆河工程浩大,希望印度政府下定決心保發展也能兼顧環保。把青山綠水留給子孫後代。

小張觀點,謝謝指教。


小張問答


印度恆河確實汙染嚴重,為什麼不好好整治一下?



印度是信仰宗教的國家,民眾都是各派宗教教徒,就會在腦中形成一些對神明的寄託和忠誠,神明不可侵犯。照樣恆河是印度人心中的聖水聖河,地位無比崇高,因此人們在恆河中飲恆河水,以沐浴恆河之中為傲,甚至死後葬入恆河也是很多人的願望,這就使恆河中經常會看見屍體,其中水中的各種有害細菌已經超標的事實。但印度人心中的聖河是永遠不會髒的,他們甚至直接喝恆河水,這已經成為了印度人心中永恆不變的觀念。



當然作為現代講科學的新時代政府,其實印度各環保機構也知道恆河髒,恆河水細菌超標,其實也是治理過的,但是是一些只治標不治本的手法,比如說在恆河邊焚燒屍體,然後把骨灰散入恆河,或者直接把屍體放在竹筏上水葬,對侍這種現象這些機構部門的處理方式是不允許在主幹河道上做此類事情,劃定一些支流較不大顯眼地方供拋散,聖河其實這樣就是治標不治本。



對於工亞方面的汙染,印度是個巨大的新興市場,他也想發展,如果工廠全部開起來,這些部門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誰不喜歡經濟鈔票,可能現在賺的錢還不夠對恆河汙染大規模治理,認為印度最終是會對恆河大規模治理的,只是現在還沒有足夠的重視,往往到了損害的利益看得非常清楚了,就開始醒悟了。所以現在恆河還沒得到全面治理是與民眾觀念是有關的,再個就是機構主事者不夠重視。要想改變民眾心中觀念習俗是有很長的路要走的。






牛頭馬面兩鬼


印度其實是一個很矛盾的國家,還很愚昧!

一方面,印度想要大力發展經濟,因此很多工廠直接往恆河裡排廢水,政府充耳不聞,或者象徵性的收取賄賂敷衍了事。畢竟錢和恆河相比,還是錢比較重要。

另一方面,印度教徒眾多。全世界的宗教在印度都有信徒。但是印度教的還是多,他們相信恆河是神聖的,但是他們的做法卻是把恆河當做馬桶,在恆河裡排便,扔垃圾,排汙水,還扔屍體。然後還喝裡面的水,換做正常人來說,這都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是在印度,卻每天都在發生。

印度矛盾的地方在於,有悖於宗教,有悖於信仰,但是卻迫於生計,一直在做著有悖於內心的事情,並且不以為然。

印度有很多這種事情,比如前幾年的電影{廁所英雄}。很多印度人覺得廁所是汙穢的東西,不應該在家裡建廁所。所以不管男女,大小便一律在野外解決。雖說對印度的植物增長是件好事,但是畢竟不雅。女性在外如廁,大大增加了女性被強姦的機會。印度本身就有著強姦之國的“美稱”。最後還是建起了廁所。


又比如印度本教的印度教徒在印度佔有最大數目,認為牛是神聖的動物,喝牛尿,用牛屎蓋房子,甚至有用牛屎做一種食物的(吃牛屎)。印度很多地方即便是城鎮裡,也是遍地牛屎,牛走的到處都是,根本不在乎人類。但是印度卻是全球第二大的牛肉出口國!

這就是矛盾與愚昧的雙重結合,使得印度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這樣的國家,這樣的體制,一個恆河汙染,也就不足為奇了。更不要說汙染之後沒人去治理了。


青嵐出國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經創造了人類歷史上著名的“恆河文明”。

恆河這條世界名川,被印度人民尊稱為“聖河”和“印度的母親”。眾多的神話故事和宗教傳說構成了恆河兩岸獨特的\t風土人情\t。

恆河歷史悠久,有著濃厚的民俗和文化色彩,即使經過千年的文明洗禮,恆河兩岸的人們仍然保持著古老的習俗。這一生中至少要在恆河中沐浴一次,讓聖河洗淨生生世世所產生的罪業。

恆河汙染程度相當嚴重,影響了居住於河流附近的 4 億人口。沿岸城市將廢水排入河道中,而由無法分解的塑膠所包裹的工業廢料及宗教祭品加深了流經人口稠密區時所造成的汙染,河岸周邊貧窮人口在河水中沐浴、洗滌及烹煮、排洩也使水汙染問題更加惡化。

世界環境機構報告指出印度八成的疾病及 1\\3 的死亡與水汙染疾病有關。

由於宗教的原因,印度人愛水如命,沒事就愛泡在河邊刷洗一番,女人去河裡洗衣服,男人去河裡洗澡,孩子去河裡摸魚。

在印度幾乎每條有名有姓的河流,在當地人的眼裡都是神聖的河,都可以洗去他們內心的骯髒和罪孽。

印度人洗浴的傳統由來已久,據說在公元1世紀初的時候就出現了洗聖浴的習俗。印度教要求教徒家庭在新生兒、結婚、死亡,以及其他人生的重大事件發生前都要進行洗聖浴。

由於印度的基礎設施差,貧困人口多,所以在普通的印度家庭中是沒有洗手間或廁所的,生活在農村地區的印度家庭甚至沒有自來水。於是,酷愛“洗浴”的印度人就把附近的河流當做淨化身心的主要方式。

恆河作為印度人的“聖河”,已經實實在在地成了一條“汙河”。千百年來,印度人對恆河並無有效保護和治理,導致河水因洗浴、捕撈、養殖和焚燒骨灰等問題而嚴重汙染,目前恆河水樣本中的有害菌落已超國際健康標準950倍。世界衛生組織已多次警告印度政府要嚴格限制人畜接觸汙染嚴重的恆河河段。

但這並沒有引起印度人的重視,無論外國人怎樣看、怎麼說,似乎對印度人來說都是徒勞的。

印度教徒堅信:恆河即便看上去表面很髒,但她在我們心中永遠是純淨的聖河,純淨到可以淨化每個人的骯髒身心!每天堅持用恆河水洗浴,可以洗掉所有的深重罪孽;每飲一口恆河水,都是對神的崇敬和祭拜。





經常用了


談到治理那不是一個簡單的事,一體制問題,印度各邦有各邦的法律,各自為陣,不能統一。二,經濟問題,印度經濟很大成度是那些汙染企業貢獻的,三,由於民選那些政客不敢得罪這些實力派人士,因為這些撐握著選票。四,習慣,看印度幾千年陋習到如今還是原樣,這樣的民族能接納新的事物嗎,不能!所以印度再過百年也治理不了恆河,只有是越來越嚴重汙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