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白沙洲大市場堵車的原因是什麼?怎樣才能真正解決不堵車?

蔥花炒牛肉


白沙洲大市場路段走過好幾次,擁堵的情況確是比較嚴重,這種擁堵不僅限於高晚高峰,非高峰時間段也可能出現擁堵。五一假期從老家回漢,下青鄭高速後就開始嚴重擁堵,到達三環線路口短短5公里左右的路程用了1個多小時。根據本人的觀察,簡單談下堵車的原因。

白沙洲片區路網不暢是根本原因:

白沙洲作為武漢市的南大門,道路問題一直是痛點,道路通行能力不能匹配快速增長的居住人口和車流量,整個片區道路以斷頭路、爛路居多。受湖泊等自然條件限制,白沙洲片區縱向道路只有新武金堤路、白沙洲大道、烽勝路、黃家湖西路等幾條。進白沙洲車輛除這幾條道路外,沒有其他道路可以進行有效分流。

而幾條道路中三條長期無法發揮交通疏解功能:烽勝路長期路況惡劣,連公交都聞之色變,基本失去了通行功能;新武金堤路建設工期一拖再拖,僅有江國路至三環線路段建成,北段接武泰閘和南段接金口路段均未建成,不具備大量車輛通行條件;黃家湖西路整體位置位於白沙洲大市場這個大堵點以南,基本不具備分流車輛價值。

受上述道路通行條件的影響,車輛基本只能走白沙洲大道,白沙洲大道又是進出武漢的重要通道,造成車流量長時間偏大,極容易造成擁堵。

白沙洲地區路網:

白沙洲大市場的存在加重了擁堵:

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白沙洲冷鏈大市場規模龐大,是武漢市名副其實的菜籃子,經營範圍輻射中部地區,由此白沙洲大道青菱段承擔著重要的貨運功能。由於經營規模大,每天進出白沙洲大市場的各類貨車、非機動車極多,加之缺乏必要的管理,違停、混行現象嚴重。此外,白沙洲大市場在白沙洲大道西邊,運輸車輛從高速下來進入市場需要左轉才能進入,採購完畢車輛出市場車輛進城也需要左轉才能出去,容易形成排隊等待。

青菱高架規劃存在問題:

可能是意識到了白沙洲大市場附近的擁堵問題,2014年10月開工建設了青菱高架橋,並於2016年11月底建成通車。青菱高架全長3571米,南端對接青鄭高速,北端連接三環線。本來青菱高架有希望徹底解決大市場瓶頸路段堵車問題,結果高架卻在白沙洲大市場門口落了地,沒有跨過三環線接上已經建成的白沙洲大道高架。這種建設方式無非就是把沿線的堵點都轉移到了白沙洲大市場門口,只會造成更大的擁堵。作為一個普通市民,我是搞不清楚磚家們是怎麼考慮的,到底有沒有做過科學的研究 。

青菱高架:

道路頻繁維修也是原因之一:

這段路在我的印象中,從2014年到2019年就一直在各種修路,工程質量實在無力吐槽。由於軍運會,進入2019年後又進入了大規模維修的節奏,工程進度不能得到保證,施工管理不到位,隨意封路,導致此路段交通經常爆堵。


解決辦法:

1、加快分流道路建設,替白沙洲大道減負。好消息是軍運會前烽勝路、黃家湖大道都會完成翻修,到時候出城可以選擇走烽勝路——黃家湖大道。此外,武深高速至三環線聯絡線工程(青菱湖西路—新武金堤路)已經於今年4月正式啟動,該項目自武深高速出口全程高架到續建的新武金堤路,將與青鄭高速至白沙洲大道共同形成南部雙快速通道,打通武嘉高速進城瓶頸,最大程度發揮已建成武嘉高速的交通疏解功能。

2、搬遷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江夏區鄭店街附件已經建成了海吉星農場品物流園,規模超過了白沙洲大市場,農副產品交易功能可以逐步遷移。白沙洲大市場搬遷問題已經在政府工作範疇內,不過搬遷工作涉及到各種利益,估計短時間內難以完成。

3、對道路進行渠化管理。參考二環線地面段,對白沙洲高架至青菱高架之間的地面路段進行渠化分流,實行行車道與輔道管理,減少人車混行的情況。


風暴星球


1.首先白沙洲高架和紅霞高架為什麼要斷開?這一個設計直接造成進城和出城車輛減速,加速了白沙洲大市場段的堵車。

2.長江三橋和白沙洲高架對接的設計缺陷,沒有形成環線的無縫對接,人為將車輛逼入白沙洲大道形成擁堵。

3.白沙洲高架及紅霞高架上橋匝道口偏少,大量次幹道進入車輛被逼入低層的白沙洲大道形成擁堵。

4.火車站下高架路段被小東門路口紅燈壓制車流速度,造成車流留置直接影響白沙洲高架進城車輛擁堵。

解決措施:

1.聯通白沙洲及紅霞、高速這三個高架橋為一體,並與長江三橋進行高架上下橋的匝道連接。

2.改造大東門立交高架,能夠不通過紅綠燈直接快速分流去一橋和中南方向(大東門方向應該建設直達郵科院的快速高架)。

3.改造小東門立交高架,能夠使火車站方向車輛在不通過紅綠燈狀態下直接到達(最起碼)友誼大道。以最大程度疏通火車站高架下行車輛的流速。


武漢居民


1.設計時就是為了堵車。

2.現在糾正錯誤,重新設計。

3.橋橋相連,各行其道。

4.互通且不相交。不要燈控。

5.不怕花錢,不缺錢。

6.就怕缺德


手機用戶忠實讀者


金口到青山沿江修個觀光輕軌,你看堵不堵。住這裡沒有辦法啊。出去就只有開車。


武漢滴男將


路都修好了。誰還要專家。


江夏貓貓


很好解決!關鍵是江夏不給力武漢往南邊沒幾條路,要想解決必須讓白沙洲市場搬遷,黃家湖大道全部拓寬延長修八分山隧道連接外環線,李紙路武昌大道拓寬全程修高架橋到外環線,紙賀公路全部拓寬,武鹹一級公路開通,梁子湖大道開通這樣武漢往南方向一下多出來幾條路!自然就解決了!關鍵節點江夏區很多條往南方向路網爛尾的爛尾,要修的一直不修!



吹牛皮不帶草稿紙


武漢市中心高架都是形成高價路,連不成線,也連不成片,今天拍拍腦袋,哦將環島改成“高架”剛一上高架不到一分鐘下來了,繼續再堵,所以高架成了建設中的“高價”,養活了多少人?不得而知,是人為指揮?還是規劃失策?即然高架可緩擁堵,何不連線導入環線上?還有今建明拆現象,這些錢不是小錢啦同志們!成百上千億就讓其在“建”,“拆”過程中流失了哇!你們不心痛?反正我心痛!反思吧!


布爾什維克43


關鍵原因是南上或者南下最近的路就是這麼一條,黃家湖西路是條半截路,修白沙洲大道為什麼不先把黃家湖西路打通,最起碼修路佔到後還有黃家湖西路可以行駛,簡單說兩條路修一條還有一條可以走,修黃家湖西路就不修白沙洲大道,修白沙洲大道就不修黃家湖,希望有幫助吧


飛揚130238614


可以把青菱高架和三環線連接起來,另外黃家湖西路跨青菱河連接三環和白沙洲大道會好很多。再就是加快地鐵五號線連接到龔家鋪。不然這裡十幾萬居民出行難不說,也很堵。私家車多。能有地鐵的話都考慮地鐵去了。


房一號樓盤資訊


只要白沙洲高架橫絝三環線與青菱高架連接就不堵了,想想從市內出城和進城全部都要在地面匯和高峰和節假日能不堵嗎?當初設計者怎麼想的腦殘的設計進出城都要到地面層等紅綠燈↖(^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