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重庆这个山洞街道有点不简单,这里居然曾经居住过不少的抗日名人

抬头山巍巍,低头水滔滔。三千年岁月流转,人道巴渝大地:一半山水一半城。

公元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巴渝大地由此得名——重庆。其实,源远流长的巴渝大地,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不论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情思缱绻,还是“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气势雄浑,都为这座依山傍江的城市,着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重庆这个山洞街道有点不简单,这里居然曾经居住过不少的抗日名人

一座城市总会有一些标志物见证着她的蜕变与发展,山洞街道便是重庆发展的一个见证者。1925年,沙坪坝区修筑成渝公路,由新桥至青龙嘴一段沿山而上,劈山成路,在青龙嘴凿一隧洞,车辆行人从此穿洞而过,遂改名为山洞。

时间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时候的重庆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港口城市,直到抗战爆发后一跃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才开始了她的漫长蜕变之旅。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主席林森称山洞街道为“小别都”,蒋介石、宋庆龄、杨森、何应钦等人均居住在山洞地区。1945年8月,毛泽东同志从延安飞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蒋介石于当天摆接风晚宴的林园,正是位于山洞街道。

林园位于重庆沙坪坝区山洞街道办事处解放军重庆通讯学院内,地处歌乐山南麓,为一处环境优美的山麓台地。林园的建筑成一个“T”字形,占地面积约为380平方米,座北朝南,中西式三层白砖楼房,中间大厅,左右厢房。

重庆这个山洞街道有点不简单,这里居然曾经居住过不少的抗日名人

林园内有四栋楼,一号楼曾经被蒋介石居住过,所以被称为中正楼,二号楼被宋美龄居住过,所以被称为美玲楼。他们正式入住林园是在1943年的夏天。其实,这栋中西合璧的林园最早修建于1938年,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重庆近郊修建官邸,修成没有多久后,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就入住在这里面,这里也成为了国民政府迎接国宾的高级宾馆。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王若飞等即在该楼居住过三个晚上。三号楼即马歇尔公馆。1945年12月,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来渝调停国共争端,曾下榻于此。四号楼为林森公馆。林森辞世后,蒋介石将此楼作为“林森纪念堂”。

重庆这个山洞街道有点不简单,这里居然曾经居住过不少的抗日名人

建筑承载着许多家国天下的风霜,而道路承载更多的是普通人的记忆与生活。老成渝公路便是山洞街区这样的一条让许多70后、80后记忆尤新的道路,已有80多年的历史。其实,成渝路早在明清时代便已经出现,那时称作东大道也叫五尺道,是一条只能通马车、架车、人力车之类的小道,起点在成都的底塘铺,终点在重庆的朝天门,沿途经八十七处驿、铺。道路的翻修最早始于1927年,时任四川省主席的刘湘设计在原有的东大道基础上筹建渝简马路,由沿途各县分段修建,耗时六年,于1933年建成通车,成为现在的成渝公路雏形。这条成渝铁路也被称为:西南第一路。由成都出发,分别联通了简阳、资阳、资中、内江、隆昌、永川、江津到重庆,全长438公里,在建成通车的八十多年中,特别是抗战期间,曾是运送军用物资的重要通道,并长期为联系成渝两地的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及生产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国家对成渝公路进行过多次改造,逢弯截角、堆高填底、加宽路面、护坡植树,七十年代初又铺制渣油路面,2005年又改为水泥路面,而现在正铺柏油,达到国家二级公路的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成渝高速的修建,老成渝公路也慢慢的被历史遗忘,但是遗忘的可能是他的名字,他在抗日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是不会被世人所遗忘的。

重庆这个山洞街道有点不简单,这里居然曾经居住过不少的抗日名人

山洞地区不仅仅是林园和老成渝公路的故事让人难忘,还留下了许多抗日名人居住的痕迹。范绍增、唐式遵、张群、曾俊臣、潘文华、傅常、孙炎、陈绍宽,一个个名字熠熠生辉。而重庆人最常提起的就是范绍增将军,范绍增将军被称为“范哈儿”,也是电视剧《哈儿传奇》的原型人物。他带领的川军第27集团军曾长期在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将军的别墅在今沙坪坝区山洞街道平正村31-32号,主楼房一楼一底,屋顶成悬山式挂在空中,上面铺满了青瓦。另一幢为佣人居住的平房。两房之间为网球场。

重庆这个山洞街道有点不简单,这里居然曾经居住过不少的抗日名人

山洞街道保存有很多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在此办公、居住的遗址,已然成为城市的特别文化组成。国民政府重庆市政府歌乐山郊区办事处,位于今山洞路17号,距离山洞不远的成渝公路边,现保存完好。这是为国民党高级党政军领导人提供服务的地方,对抗战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当时,顾祝同、上官云相等第三战区的将领,不敢参赌,范绍增就招待他们上山去打猎。他有几支进口的好猎枪,这时就会派上用场。附近的老百姓听见枪声,就知道范大爷又在收拾野猪和麂子了。

每一座城市都有她独特的故事与回忆。重庆,这座国家历史名城,也曾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并最终涅槃成“英雄之城”、“不屈之城”。重庆,这座经济、金融、文化、科创交融之城,正在一步步被我们重新认识,重新展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