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李少波真氣運行法:周天循環,氣通任督二脈法

作者/李少波、李天曉

本文摘自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李少波真氣運行法》,作者李少波(1910年2月—2011年9月28日),102歲高齡,河北省安平縣人。甘肅省名中醫、甘肅中醫學院教授、真氣運行學創始人。

正文之前:真氣運行學凝聚了父親一輩子的心血

早在上世紀50年代,父親在臨床運用真氣運行法治病。

一個人一生中如果做出一件有益於國家、民族和人民的事,而且讓人們永遠記住他的名字,應該說就是一個不平凡的人。我認為父親李少波就是這樣一個既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

依稀記得還是在孩提時,父親在甘南的卓尼縣醫院工作,每天除門診上班外,早晚總是在閉目靜坐,一坐就很長時間。

夜晚人們都入睡了,他還在燈下翻閱厚厚的古書,時不時還寫些什麼。那時我不明白父親在做些什麼,只知道他是個醫生,經常有人找他看病。

以後他調往蘭州,先後在甘肅省中醫院和甘肅中醫學院工作、任教。這時我們也都參加了工作,各自忙自己的事,除節假日看望一下外,對他的工作都不太注意。

直到1979年,他的第一部專著《真氣運行法》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我才明白父親這些年來在忙些什麼。

就在這部書出版前的1978年,甘肅省衛生廳選擇了父親多年在臨床運用的真氣運行醫療保健方法作為科研項目,進行了長達五年之久的臨床科學研究,證明對多種慢性疑難病症都有顯著療效。

由於讀者歡迎,社會反響熱烈,他的著作多次重印、再版,印量達一百多萬冊。

實際上早在上世紀50年代,父親除自己實踐外,就已在臨床運用真氣運行法施治病人,逐步積累資料,並根據《黃帝內經》理論,研究其治病防病的機理。

因為他年輕時身患多種頑疾,醫藥無效,是曾祖父用家傳的“吐納導引”術,挽救了生命。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父親立下了學醫向道的宏願,從故鄉河北,西去川陝秦隴,尋訪賢達名流,以使自己功夫精進,並探索“吐納導引”的理論淵源及具體內蘊,力圖用醫學科學的概念把所學方法規範化,讓現代人容易理解且方便操作。

經過多年的研究,他將這一方法正式定名為“真氣運行法”,並制定了五個步驟,亦稱“真氣運行五步功法”,今稱“真氣運行養生實踐”。

真氣運行學術的創立,是父親矢志不移、鍥而不捨實踐和研究的結果,凝聚著他一輩子的心血。竊以為這不僅是他繼承父祖的遺志,把祖傳的養生修真秘旨以醫學的思想和語言表述了出來,更重要的是為弘揚中醫學,豐富祖國醫學寶庫作出了重大貢獻。

李少波之子—李天曉

真氣運行五步功成

“恬憺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意即只要清靜無為,真氣便可從之而生,旺盛地運行,神不外馳則“正氣存內而邪不可幹”,邪不能侵,病無由來。“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學說,應是《黃帝內經》的主旨。

這一理論,即三聖之道的“全真導氣”法。但是,現存《素問》八卷中沒有“全真導氣”方法方面的具體內容,這當然是個謎。

真氣運行法是筆者經六十餘年的實踐探索,集各家經典之至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揭示人體生命活動的生理機制,以先天生後天、後天返先天的科學理論,創編了真氣運行靜功五步功法。經多年的普及推廣,其反饋信息,確有防病治病、健身延年的效果。

千古之謎今方曉,羸劣獲安仁壽高。

一、五步功成

常有人問多長時間才能功成?我們的回答是,按著要求自己鍛鍊,一百天左右可以達到溝通任督脈,就算初步成功了。

在老師指導下,集中時間練功,一般百時左右就可以通督。每個人的身體條件各異,進步的速度也不一致。一般規律是,青年人比老年人快,健康人比病人快,女性比男性快。只要持之以恆,必有效驗,水到渠成。

只要真氣充實了,自然可以逐步貫通任督二脈。茲將具體的操作方法分五個步驟說明如下。

第一步 呼氣注意心窩部

1. 方法 練功條件準備好,即縮小視野,心不外馳。注意鼻尖少時,即可閉目內視(也就是注意)心窩部,用耳朵細聽自己的呼氣,不要發出粗糙的聲音,在呼氣的同時,意念隨呼氣趨向心窩部。

吸氣時任其自然,不要加任何意識行為。再呼時仍如前法,久久行之,真氣即在心窩部集中起來。

這個方法,就是排除雜念的好方法,如果還是雜念紛擾,也可用數息法,即呼氣默數一,再呼氣默數二,這樣一直數到十,再從一到十反覆操作,直到雜念不再興起,即可放棄數息法。

為了達到氣沉丹田的目的,必須要注意呼氣,不要在吸氣上打擾。思想不能集中,是初步者的必然現象。雜念一起,即便打斷,屢起屢斷,不要畏難而退。堅持一至兩週,自然就克服了。

2. 時間 如果想要如期完成這一段的練習,在時間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若是條件許可的話,每天在固定的時間練習,養成習慣,對穩定思想有幫助。沒有定時的條件也不要緊,只要抓緊練習就行。要求每日早、中、晚三次,每次20分鐘。如果認真操作,十天左右即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3. 反應 練功三至五天,即感到心窩部沉重。五至十天,每一呼氣時即感到有一股熱流注入心窩部,這是真氣集中的表現。

有了真氣的集中,就給第二步打好了基礎。如果開始就想氣沉丹田,初學不易掌握,一時見不到效果,就有可能因此而終止。

4. 效果 開始幾天由於不習慣,姿勢也不夠準確,會感到頭暈,腰背痠困,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顎等,這都是必然的現象。不要有顧慮,只要堅持鍛鍊慢慢就會自然。

第二步 意息相隨丹田趨

這一步功即“氣沉丹田”,“沉”的方法為“意息相隨”。“相隨”一詞力圖說明中丹田的氣聚集到一定程度,應該以完全自然的呼吸為好。有了注意丹田的意念,真氣自然隨之而下。

1. 方法 當第一步功做到每一呼氣即覺心窩部發熱時,就可意息相隨,自心窩部開始,呼氣注意丹田,不可操之過急。用力太大產生高熱也不舒服。

2. 時間 依法每日三次,每次25分鐘或半小時,十天左右就可以氣沉丹田。

3. 反應 每次呼氣都感到一般熱流送入丹田。往往小腹汩汩作響,腸蠕動增強,矢氣現象增多。這是真氣到小腹,腸功能發生改變,驅逐邪氣的一種表現。

4. 效果 由於真氣已通過胃區,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氣沉入丹田後,周圍臟器如大小腸、膀胱、腎等都逐步發生生理上的改變,一般都感到食慾增加,大小便異常現象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第三步 調息凝神守丹田

明代張三丰解凝神曰:“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內也。心未清時眼勿亂閉,先要自勸自勉,勸得回來,清涼恬淡,始行收入氣穴,乃曰凝神。”

並說:“調息不難,心神一靜,隨意自然,我只守其自然,加以神光下照,即調息也。”“凝神調息,只要心平氣和。心平則神凝,氣和則息調。心平,平字最妙,心不起波謂之平,心執其中謂之平,平即在此中也。心在此中,乃不起波,此中即丹經之玄關一竅也。”

1. 方法 當第二步功做到丹田有了明顯感覺,就可以把呼氣有意無意地止於丹田。不要過分注意呼氣往下送,以免發熱太過,耗傷陰液,犯“壯火食氣”之弊。呼吸自然,只將意念守在丹田部位,用文火溫養。“少火生氣”正是此義。

2. 時間 每日三次,每次增至半小時以上。這一階段是在丹田培養實力,需要時間較長,四十天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實有力。

3. 反應 基於第二步氣沉丹田,小腹發熱明顯,十數日後小腹內形成氣丘。隨著功夫的增長,氣丘也越來越大,小腹的力量感到充實。待有足夠的力量,即向下遊動,有時陰部作癢,會陰跳動,四肢有時活動發熱,腰部發熱等,以上感覺出現的遲早也是因人而異。

4. 效果 由於任脈通暢,心腎相交,中氣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靜。凡心火上炎,失眠多夢,以及心臟不健康的疾患都應有所好轉。

通過練功不斷地給胃腸增加熱能,脾胃消化吸收能力增強,體重增加。有的患者練到一定時間(多在第三步後期)每週體重增加5至8斤不等。但已經增足本人原來體重,則不再激增。精力充沛,元氣充足,腎功能增強,患有陽痿病症的即大有好轉,女子月經不調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腎水旺盛,肝得滋榮。因此在這階段,患有慢性肝炎和初期肝硬化的都有明顯好轉。

第四步 通督勿忘復勿助

1. 方法 意守丹田四十天左右,真氣充實到一定程度,有了足夠的力量時,即沿脊柱上行打通督脈。

在上行的時候,意識隨著上行的力量(勿忘),若行到某處停下來,也不以意識向上導引(勿助)。

上行的快慢是基於丹田的力量如何。若實力尚不足,它就停下來不動。待丹田力量再充實,自然繼續上行。

若急於通關,努力導引,會和丹田力量脫節,這是非常有害的。過去把這種情況喻為“揠苗助長”,因此必須順其自然,這時的真氣活動情況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如果上行到“玉枕關”通不過,內視頭頂就可以通過了。

2. 時間 每天可酌情增加坐功次數,每次時間也應延長到40分鐘或1小時左右。因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有的人一剎那就通過了。這樣通過的力量都很猛,震動也很大。有的須經數小時或數天才能通過,大多數是在一週左右。通關是後天返先天的生理現象,人人可通。

3. 反應 在第三步的基礎上丹田充實,小腹飽滿,會陰跳動,後腰發熱,命門處感覺真氣活躍,即“腎間動氣”,自覺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

這種活動現象是因人而異。有人真氣培養充足,一股熱力直衝而上,勢力很猛,一次通過督脈。有的行行駐駐,數日方可通過。

有的像水銀柱一樣,隨呼吸上下活動,漸次上行。在督脈未通之前,背部常有往上拔的樣子。如向後傾可以及時將身體調整一下。頭部周圍拘緊,有時沉悶不適,這是通督前必有的現象。

有些人遇到此種情況,常產生懼怕心理,不敢再練,前功盡棄,殊為可惜!

在這一階段中,必須堅持加功,不可疑慮放鬆,一旦督脈通過後自然輕鬆愉快。在真氣運行法的整個過程中,通督脈是一個飛躍,是個關鍵性的進步,為攀登更高峰奠定了基礎。

過去把這一步叫“積氣衝關”(即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也稱為“後天返先天”。由外呼吸返還出生之前“胎息”,鼻息微微,若存若無,體內真氣自動循環。

張三丰說:“不出不入,無來無去,是謂胎息,是謂神息,是為真橐龠,真爐鼎,是為歸根覆命,是為玄牝之門,天地之根。氣到此時,如花方蕊,如胎方胞,自然真所燻蒸營衛,由尾閭穿夾脊,升上泥丸,下鵲橋,過重樓,至絳宮而落於中丹田,是為河車初動。”

4. 效果 督脈通暢後,一呼真氣入丹田,一吸真氣入腦海,一呼一吸形成任督循環,古稱“小周天”。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具體地體會到“呼吸精氣,獨立守神”的實際情況。精氣不斷地補益腦髓,大腦皮層的本能力量增強。凡由於腎精虧損和內分泌紊亂所引起的頭暈耳鳴、失眠健忘、腰痠腿軟、月經不調、精神恍惚、易喜易怒、心慌氣短、性慾減退等症狀,都可以得到改善。長期堅持,可望康復。

有的人因經絡不通而多年不愈的頑症也可霍然而愈,效果是非常明顯的。一般人的表現是精力充沛,身體輕捷,判若兩人。

小周天歌

微撮穀道暗中提,尾閭一轉皺夾脊。

玉枕難過目視頂,行到天庭稍停息。

眼前便是鵲橋路,十二重樓降下遲。

華池神水頻頻咽,直入丹田海底虛。

第五步 元神蓄力育生機

所謂元神,即大腦調節管制的本能力量。《脈望》雲:“內念不萌,外想不入,獨我自主。”與識神一詞對立。識神為有意識的精神狀態。元神與識神亦為體和用的關係。元神為體,識神為用。

《黃帝內經》說:“腦為元神之府。”元君居於最高位置,統御著全身各個系統組織,發揮其互相制約、互相依存的生理作用,並適應外界環境而生存。元神為元精所化生。《靈樞•經脈》說:“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腎精充實,人聰明多智,腎氣虛衰,則昏聵善忘,腦轉耳鳴。腎氣充足與否,關係著人體強弱壽夭,故《黃帝內經》強調積精全神以養生。

督脈既通,腎氣不斷灌溉腦髓,元神的力量就不斷得到補充。又心主神明,心氣上照於腦,才能發揮其全面的調節管制作用。

元神實以腎陰為體,以心陽為用。根據實踐,實為心腎交合於中丹田,陰陽再合之混元一氣(真氣)。在上丹田表現出光色體,靈動活潑的“性”,這是一般人見不到的。俗話說:性格、秉性、性命、性理。儒家說:“天命之謂性”。都說明是先天稟賦,人皆有之。只因後天迷失,越走越遠。所謂“性相近,習相遠”。經過“真法”的鍛鍊,恢復本來面目。

1. 方法 原則上還是守丹田。丹田是長期意守的部位。通督以後,各個經脈都相繼開通。如頭頂百會穴處出現活動力量,也可意守頭頂。可以靈活掌握,所謂“有欲觀竅,無慾觀妙”,就是在練功不同階段的思想處理方法。

2. 時間 每日三次,每次一小時或更長一些,總的來說時間越長效果越好。尚需練習一個月左右時間,各種觸動現象才能逐漸消失,只餘下丹田與上丹田的力量更加集中旺盛。

3. 反應 在通督脈的前後數十天內渾身常似有電流竄動,皮膚髮麻發癢似蟲蟻爬行。眉心鼻骨緊張,環唇麻緊,身體有時溫熱,有時涼爽。皮膚隨呼吸而動,吸時向裡收合向上浮起,呼時向外擴散向下沉降,有時輕浮縹緲,有時重如泰山,有時無限高大,有時極度縮小,有時身軀自發運動等,這都是經絡通暢、內呼吸旺盛、真氣活動的表現。

但是,這些表現也是因人而異。遇到這些觸動情況,不要追求,也不要驚恐,安心坐下去自然平復。坐到極靜的時候,以上各種現象都消失了,鼻息微微,若存若無,而內行的真氣更加集中旺盛,靈動活潑,明朗愉悅。在丹田則如水涵珠,在百會則如月華湧現。這種境界為真氣充足、生物電集中的表現。

4. 效果 根據身體的表現,尤其丹田與頭頂百會穴互相吸引的磁性力量說明,實為大腦皮層的本能力量增強,內分泌協調而旺盛。這種力量有形有色,功夫越深,表現得越明顯,對全身的生理機能的調節就更好,真氣也就更加充實,不斷地補償和增強身體的代謝機能,可充分發揮機體的潛在力量。活力旺盛,抗病免疫力就增強了,一般致病因素就可大大減少或避免,原有的沉痾痼疾也可得到改善或痊癒。堅持鍛鍊,就可以達到身心健康長壽。人到學識經驗比較成熟之後,又具有這樣活力旺盛的身體,就可以更愉快地為人民服務了。

結語 有無相生通真路

以上五步功法是循序漸進的。由於實現真氣運行的五個步驟所要解決的具體矛盾不同,採取的方式方法也就不一樣。它們之間又有共同的基本點,就是集中真氣,貫通經絡,實現真氣運行改善體質,所以它們又是互相聯繫不可分割的統一體。

前一步是後一步的基礎,後一步又是前一步發展的必然趨勢。概括來看,真氣運行的整個過程中,身體將發生三種不同的變化。

第一、二兩步主要是通過一定的形式,調整呼吸推動真氣,使體內真氣集中於丹田。這個階段古時稱為“煉精化氣”,這是第一階段,也是初級階段。

第三、四兩步是以丹田積足的真氣,衝通督脈逆運而上,直達腦海,恢復和增強大腦的功能,提高大腦皮層的保護性抑制力量。這一階段叫做“煉氣化神”,是中級階段,身體的變化比較明顯。

第五步以後,功夫更加純熟,由於經絡暢通無阻,功中產生的各種觸動現象也都逐漸平靜,真氣運行的規律性逐漸提高。機體功能增強,活力旺盛,大腦皮層的保護性抑制力量發揮得更好。因此靜境更加明顯,表現為清清靜靜、心如止水的樣子。這一階段叫做“煉神還虛”,屬於真氣運行的高級階段。

以上五個步序、三個階段,是真氣運行法靜功鍛鍊過程中的基本概況。在實踐中,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具體條件又不一樣,所以效果與表現也不同。鑑於此,練功時既要順乎自然,靈活運用,不能刻意拘執,又要本著一定的要求,耐心求進,持之以恆,不可自由放任,實為成功之要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