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面對頻繁的霸座行為,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

春運即將開始,霸座話題再次登上熱搜版塊,這是從去年8月陡然升溫的全民關注的現象,當時在從濟南開往北京的高鐵上,男乘客孫某不肯對號入座,搶佔女乘客的座位,甚至列車長和乘警介入勸說,此人還聲稱“我站不起來”。這個視頻一經發布,引起網友熱議,紛紛指責孫某沒教養。9月3日,孫某被限制乘坐所有火車席,限購車票180天。

面對頻繁的霸座行為,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

然而,霸座的現象並沒有結束。9月19日在永州開往深圳北的G6078列車上,女乘客周某執意坐在靠窗的座位。就算佔座的乘客投訴,列車安全員與其進行溝通,她就是不肯起來。最後,佔座乘客只能換到別的座位。10月1日,周某被限制乘坐所有火車席。

面對頻繁的霸座行為,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

12月1日,G170次列車,一名醉酒女子霸佔他人座位,還辱罵列車員和旅客;12月8日,Z25次列車出現一名“霸鋪男”,到站後繼續霸佔臥鋪車廂,不但不肯下車,還不肯補票;12月14日,在K7426次列車,一名女子強行霸佔三個座位,導致3名旅客無法就座。經過列車長和乘警勸說,該女子仍不讓座。

面對頻繁的霸座行為,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

據鐵路公安統計,全國共有452人因“霸座”等行為被行政拘留。

對於每一個普通人,當看到這些不文明的行為,也許一定都想說:“你沒教養的樣子,真醜!”

孩子,或許你看到這些會認為:這個世界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

不,孩子,其實在我們身邊存在著更多溼潤眼眶的文明與教養!

面對頻繁的霸座行為,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

奶奶無意佔了兩個位置,爺爺溫柔的把她拉到身邊。

面對頻繁的霸座行為,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

傾盆大雨中,老師用傘給孩子搭出一條“彩虹走廊”。

面對頻繁的霸座行為,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

擔心高跟鞋走路的聲音太大,媽媽悄悄地脫下了鞋子。

面對頻繁的霸座行為,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

浙江烏竹嶺隧道,當救護車響起鳴笛時,400多位車主主動讓開了一條生命通道。

面對頻繁的霸座行為,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

一場大雨突如其來,樓上老大爺看到樓下衣服沒收,拿出傘為衣服擋雨。

面對頻繁的霸座行為,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

面對頻繁的霸座行為,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

地鐵中男子剝大蒜,蒜皮飛的到處都是,一位背書包的小姑娘蹲下來把蒜皮全部撿走。有人問小姑娘:“為什麼?”小姑娘淡淡的說:“平時爸媽都是這樣教我的!”

公共場合中,孩子表現出的行為是會體現他的教養,這不僅僅表現在有禮貌,還有尊重他人的感受,不冒犯別人。那麼,面對這個問題,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三歲以下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十分薄弱,需要父母在身邊不斷的提醒。

孩子四歲之後,理解能力和控智能力會有一個飛躍,因此,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在公共場合中應當遵守三條規則:1、不大聲說話。2、不跑來跑去。3、不亂摸東西。

面對頻繁的霸座行為,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

等孩子慢慢長大之後,那麼接下來就可以給孩子更細緻的解說什麼是教養!

1、吃了別人給的點心,除了說“謝謝”,還要表達一下“東西很好吃”這樣的具體感受,這會讓對方感覺你的謝謝不是一句客套話。

2、約定的時間提前10分鐘,不只是為了防止意外,也是給自己時間適應環境、調理心情。

3、大人談話或者打電話的時候不要大喊大叫,不要隨便打斷別人說話。

4、有禮貌的對待所有人,不論是長輩、領導,還是服務員、拾荒者。“請”、“謝謝”、“對不起”常掛嘴邊,“你好”、“再見”不要忘了。

5、看到別人遇到困難時,主動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6、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懂得愛惜,及時歸還。

7、吃飯的時候,不要敲打碗筷,也不能翻攪桌上的飯菜。

面對頻繁的霸座行為,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

8、別人喜歡的東西,不要做負面的評價。

9、不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

10、進門之前先敲門,徵得同意之後再進入。如果身後還有他人,記得隨手把門開著。

11、看電影或者其他演出的時候不要吵鬧,不要吵鬧,不要做出其他影響別人看電影的任何事情。

12、乘坐扶手電梯的時候自覺靠右站,留出左側的通道,為需要快速通行的人提供便利。

13、公共玩具不要霸佔,不讓其他人玩。

像這樣的細節,生活中還有許多,這些都需要父母一點一滴的教會孩子。更重要的是父母應當約束好自己,做一個有素質的文明人,這樣才能起到表率作用。正如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