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安明友:決戰脫貧攻堅的“人大”人

每到桶井鄉高井村,總會發現不一樣的風景。總會在該村見到一位身跨雷鋒包、手握民情本一直奮鬥在小城鎮建設施工現場的忙碌身影,他用行動為我們繪就了一道亮麗奪目的獨特風景。他就是桶井鄉國土所所長、高井村駐村幹部、桶井鄉人大代表安明友。

安明友:决战脱贫攻坚的“人大”人

安明友(右)幫助農戶除草

安明友:决战脱贫攻坚的“人大”人

安明友(右一)入戶宣傳政策

“桶井百姓一天不脫貧,我就一天不離開”,靠著這一句信誓旦旦的承諾,桶井鄉國土所所長、高井村駐村幹部、桶井鄉人大代表安明友在桶井鄉一呆是16年,摸爬滾打在脫貧攻堅戰場一線。

2016年底,安明友當選桶井土家族鄉第七屆人大代表,他知道,自此他多了一個身份,內心多了一份責任,多了一份當擔。2017年年初,安明友被派到桶井鄉高井村,一年駐村工作開始,他心裡知道,駐村高井,意味著什麼,桶井極貧鄉小城鎮建設將從這裡拉開序幕,迎接他的將是徵地、拆遷、丈量、清點林木、墳墓搬遷這一系列的繁瑣工程。

入戶宣傳政策的“人”代表

來到高井村,安明友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與群眾打成一片,當好宣傳員。不管天氣多惡劣,在高井村的田間地頭,你會看到這樣的他,身跨雷鋒包,手握民情本,步履匆匆、滿身泥土趕到群眾身邊,遇到在勞作的農戶,不假思索就直接坐在田地上,大地為椅、膝蓋為桌用民情日記記下群眾的冷暖,記下攻堅的足印。一次又一次的群眾會,從群眾不理解到大力支持,到幹群一心統一思想、形成共識,這位熱心的村幹部,熱心的人大代表,付出得太多太多。正是有了安明友一次又一次的“兩走進”,一次又一次促膝談心,一次又一次的政策宣講,高井村村民越來越理解政策,越來越懂得感恩。

決戰脫貧攻堅的“真”勇士

桶井鄉小城鎮建設項目是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關注的扶貧項目,為了有序推進項目實施,鄉黨委政府根據實際情況,選派安明友到高井村做駐村幹部,這意味著安明友不僅要做精準扶貧工作,更要做好小城鎮道路建設徵地拆遷資料統計、群眾思想協調工作。一年多來,安明友的《黨建三個一民情記錄本》裡,一個個數字凝聚著他一心為民的情懷——“4月28日,楊飛耕地140個平方,根據每平方52.85元補助標準,合計補償7399元,要儘快將協議簽了;安高鵬102.5平方米……”在安明友的民情日記裡,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一大串一大串這樣的數據,每隔半個月就會對數據進行統計,一方面向領導彙報,另一方面召開群眾大會時向群眾宣佈。一年多來,在鄉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鄉直隔部門及村支兩委的共同努力下,在廣大村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小城鎮建設項目共完成徵地528畝,農戶主動簽訂林木、墳墓、青苗、耕地、房屋拆除等協議700餘份,共完成徵地相關費用報賬2560餘萬元。

愧對去世父親的“壞”孩子

就是這樣一個事必躬親的硬漢,把身心付給了貧困群眾,把日子交給了脫貧攻堅,唯一冷落了家中的親人。2016年2月23日,在鄭家村乾田組苦等了三個小時後(當時安明友在鄭家村駐村),駐村幹部安明友終於見到了貧困戶安高常,他此次的遍訪任務就是了解貧困戶的基本情況、致貧原因,制定幫扶計劃,為日後開展脫貧行動提供信息支持。由於貧困戶屋裡採光差,安明友就乾脆在屋簷下的臺階上坐了下來。地上厚厚的一層灰塵他無暇顧及,掏出民情本開始進行談話,“你家有幾口人,你家有幾畝地,有小孩讀書沒有,”突然,電話響了,看到是媽媽打來的,他心裡一驚:莫非是父親出事了,家中73歲的老父親,食管癌剛動手術,但病情不樂觀。他用擅抖的手掏出手機,掛了電話,他上氣不接下氣地趕到醫院,踉踉蹌蹌地撲倒在爸爸身邊。爸爸期盼的眼尚未合上。“爸,我回來了,我回來看你了”他的淚水滑到了爸爸滿是皺紋的慈祥的臉上,爸爸終於安祥地閉上了雙眼。是的,自從擔任駐村幹部以來,他就一心撲在了脫貧攻堅工作上,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他很少回家,也很少去照看生病的爸爸,媽媽經常在電話裡埋怨他的不孝。可是,他總是這樣解釋“村裡的貧困群眾可都指望著我哪”。

去年的清明節,剛好是他父親去世一週年。內心愧疚的他早就下定決心“不論多忙,都要去父親墳頭給他老人家燒張紙”。按風俗,定好的時間是4月3日,可是,這天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脫貧會議必須召開,兩走進、雙線合一、小城鎮建設等一系列工作必須推進,他的誓言成為了食言,最終站在父親墳前的只有他的妻子和媽媽,而他再一次缺席。

這就是安明友,一位入戶宣傳政策的“人”代表,一位決戰脫貧攻堅的“真”勇士,一位愧對去世父親的“壞”孩子。(何開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