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现在好多独生子女,以后要是死了,连哭都没人哭了,还要办丧事吗?

何言悦毒


其实老人的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是从那个年代走过了的,在他们的脑海中还是养儿防老的那种观念,老人年龄大了,需要子女们照顾,一旦一人有事,其他子女都可以轮流照顾,这样每个子女都有“开白”期,可以静心的做自己的事,而且父母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不至于“无人问津”。

更让老年人担心的就是这种124的家庭,即1个孩子,两个年轻人和4个老人,表面看这种结果的家庭真的是负担沉重,年轻人不仅要照看孩子,还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和照顾四位老人。

但实际上,这种担心也有些过于悲观,有点杞人忧天之感。

1、现在的服务很周到、全面

我们平时也能发现,现在的养老院遍地都是,就是说,现如今针对老年人的服务机构很多,里面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都很全面完善,老年人一旦入住,基本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衣食住行样样齐全。跟家里没有什么区别,尽管儿女不在身边,但照顾的人始终不离其左右的,甚至比子女照顾的更周到、更专业。

2、国家政策的倾斜

现在跟以前不同了,老人都有了自己的退休金,这些退休金用于养老也是绰绰有余了,尤其是现在国家也加强了对老年人的重视,在不断地上调养老金的发放,一方面满足了老年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儿女们的负担。

从以上几点不难看出,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很多,虽然子女少了,但这并不影响到他们的防老,完全没必要担心自己的晚年问题。虽然每个子女都将面对“124”的家庭结构,但在国家的优惠政策面前,也不会感觉到更大的压力。这不得不说,国家的富强,环境的优越,给我们广大群众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和实惠


说天评地盐城哥


其实,人的大限已到,来世上走一遭,酸,辣,苦,甜,尝一遍,估计大多数人,前三項都占,唯独最后一項,甜,就是有也是短暫的,丧事办与不办如何?独生子女哭与不哭又如何?与逝者又有毛关系呢?红楼梦里,赤脚道人的好了歌里,说的明白,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順儿女谁見过?老了,病了,遭儿女谦弃的多多,抛弃的也不是没有,谁靠的住,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人到暮年,反思,这一辈子,给国家做多大贡献?无非是工作中,競競业业,退休后,国家按月,足额发放养老金,老人们才得以衣食无忧,病了,有医疗保险。再看给儿女的做的贡献,常说,和闫王爷打一架,把他们带到世上,从嗷嗷待哺,养大成人,其中的艰莘,岂是一句话能说清的,继而老人们退休后,发挥余热,带大第三代,全身心投入,精力,錢力,可为什么大多老年人,宁做空巢老人,也不愿和子女住一起,他们心中的委屈,憋屈,无处诉说,长此以往,怎么了得。躲避三舍,惹不起,躲的起。

祖国,就是所有人都谦弃你,祖国都不会谦弃你。祖国万岁

人走了,子女哭与不哭,丧事办与不办,和老人有什么关系呢?

赤裸裸来去无牵掛,空间转移而己,老年朋友们,当那一天来临,别怕。


白芳銘


我爸得病的时候是小年正日十五,接到医生的电话是凌晨二点,当时只有妈在家,她慌的电话都不知怎么拔的。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救护车,上了车以后,看到他一直看着我,两眼充满了不舍也许他清楚自己的病情已经是第二次脑出血,看着他我的心被抓了一样,只能不停的安慰他爸咱无事马上到医院了,到医院之后弟弟也从县城赶了回来,由于病情严重马上转到了市医院做了手术,但由于出血量太多医生建议出院,出院意味着什么我哭着站不起来了,看着爸爸从重症监护室被推出来的时候我的心都碎了我给他买套衣服由于浑身全是管子都没穿上,当时他已是昏迷状态希望像医生所说的他是没知觉的,没有痛苦的走的,爸爸愿天堂没有疾病,愿你天堂过得幸福!


用户970083374163平凡


这个问题提的好!

我是六零后,上有老下有小,但我也是独生子女~儿子的妈妈。

关于独生子女父母将来过世没人哭,我认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孝顺不是靠父母死了之后哭的人的多少去鉴定,眼泪不代表孝顺!

哭,每个正常人或不正常人都经历过,但哭是严重消耗体力的,父母过世,嚎啕大哭,极度忧伤的情况下,首先伤的是自己的肝脏,其次是元气大伤,如果你是止不住的伤心,觉得哭死自己也没关系的可以除外。

自古以来,孝字总被很多人挂在嘴边,其实,想尽孝,随时随地都可以,不是放在嘴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上,父母死后再哭爹喊娘和大操大办,不是孝而是做给活人看的!

我们独生子女的后代们,希望不要再走前辈们的老路,适时的安葬掉过世的父母就可以了,因为,人,本来就是生老病死一代一代繁衍过来的。


赏花听语486


首先,孩子多也不一定都哭,再说有一种感觉比哭都难受,所以,不哭不代表不难过。“婚丧嫁娶”只是一种习俗而已,一种形式而已,不要搞得大操大办轰轰烈烈的,再说现在有一些老风俗,老传统,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退出历史舞台了,原因是与新的时代新的思想格格不入了。

以前在我国民间好多地方,有“摔盆”之说,也叫“丧盆”或“阴阳盆”,父亲或母亲出殡这天,有长子把盆子高高举过头顶,然后重重摔在地上,行话叫请盆儿。家里如果有长子,有长子来摔,没有长子有长孙来摔,没有长孙由次子来摔,老二老三老四按顺序来,实在不行,有侄子来摔。

可是现在都失传了,好多都是独生子女,哪有摔的?连侄子都没有。所以不适合今天了。好多地方就连上坟都不允许放鞭烧纸,怕引起火灾,所以丧事不需要大操大办,越简单越好,只要父母健在的时候好好孝顺就行了,就算在另一个世界,父母也不会挑理见怪的,若有在天之灵父母也是能够理解的,也会感到无比欣慰的,所以关键在于父母活着的时候你是怎么对待二老的?

我好几次在答题中声明,我死以后,不要为我办什么丧事,越简单越好,越低调越好,最好死了多少年以后,有些不常联系的朋友才从别人的嘴中得知我已经死了好几年了,哎呀,你怎么才听说?这个人都死了四五年了。











海岛鹅卵石


死了死了,一了白了,死都死了,谁会哭谁不会哭有用吗?我奶奶脑梗,梗在脑干上,瘫痪三年,最后因为消化道出血去世了。我老叔没有哭,他和我说:你奶奶属于解脱了,你以为她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心里明白不能动多痛苦!现在彻底自由了。是啊,对于一个每天只能躺在床上,不能说话,不能吃饭(鼻饲)不能动的病人来说,也许真的解脱了。我只生一个女儿,如果以后快死去,就立遗嘱不要墓地。墓地有啥用?死人占活人地方,劳民伤财,人死了就死了,不用搞形式上的祭奠,活着的时候多走走,多聚聚,争取做到无遗憾,死了一股青烟飘走,真正怀念亡者的,不是那几炷香,而是默默的记在心里。


跳半壶纱的大妈


去年底我爸没得,我和我老公都是独生子女,整个葬礼就是那么个流程就过来了,人是晚上七点半没得,转天停灵一天,第三天早晨殡葬车拉走的,一共守了两个晚上,都是我和我老公一起,在家门口附近酒店给我妈和孩子开了个房间,白天我妈送孩子上学后过来,晚上接完孩子去睡觉。家里亲戚和同事朋友的就跟流水线一样的来了走了一个过场,迷迷瞪瞪的两三天就这么过来了。以后人会越来越少,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所以不想那么多,活着时痛快够了,死了就完了,嘛也不知道了,所有的场面都是做给活人看的,折腾的也是活人。我个人的意愿就是以后跟孩子打好招呼,我死以后不用整什么套路,联系函火葬场,烧了撒海,墓地都不用,死了就不居着自己了,大江大河大海的,飘哪是哪,免费旅游了!


融融


我独生女 爸妈离婚 爸爸犯病的时候 没人在身边 大面积脑梗塞 后来我照顾了一年半 天天半夜醒来 根本睡不踏实 还没有人诉说 心里郁闷死了 最后到鼻饲 到突然一天老爸去世 发现自己没事儿干了 也不知道怎么整丧事 最后我在家用鲜花简单布置了一下 通知了爸的朋友 第三天去火葬场送别了一下 一共来了近十几个吧 简简单单平平淡淡 只求粑粑天堂没有疾病 开心快乐


疯狂的麦咭2020版


我家是城市回迁户,当时我们村没要政府回迁房(回迁房都是城边子偏僻地方没人稀罕,因为是政府建广场,不是商业房地产拆迁,没办法原址回迁),就要的拆迁款,然后在旁边集体土地上我们自己建小区自己回迁。所以大多数老户并没有四散而居,仅仅是从院子搬到楼房而已。。。因为人员还算齐整,村里老人过世后还是按照老辈子程序完整走下来的。基本每次都是全村出动,前后历时三天左右,什么停灵、摔盆、打幡、烧轿等等,有很多时间和地点讲究和步骤,说实话我也不太懂,长辈做什么自己就跟着做什么。等老人慢慢去世,懂得人越来越少,虽然有一代代人的传承,不过肯定慢慢会有各种缺失,毕竟现在年轻人对这个并不重视了。。等到我爸这一辈儿应该还是如此,到我这一辈就难说了,因为我没打算结婚生养孩子,等我死的时候最亲的人也就剩下个妹妹和俩外甥,但是那种场合他们所做也有限。。。我们村当初在城郊买了一块地做家族林地,我死了倒不用再买墓地,还是有资格葬入家族林地的。。。如果没有家族林地的人只能买墓地了吧,墓地现在可不便宜而且还有年限,到期要用还得续费,很多人买不起只能选择存放。。。不过就目前谁会发展来看,殡葬流程只会往简便了走,有条件的还有可能复杂点传统点,没条件的也就那么着了。以后的事谁知道呢,一辈子不管两辈子事,死后不管身后事。。。


员外员外员外


哭丧,是中国传统的一种习俗,前两月婆婆丧事,我算见识了中国式哭丧。

丧礼大哭者主要分为几类。

1.真情流露。婆婆去世,我们很悲伤,我家先生几次情绪失控,痛哭失声。但农村礼节多,过程繁琐,还得控制情绪处理事情。

2.礼节需要。婆婆娘家侄女侄媳来必定要号啕大哭,悲怮欲绝,非得有人拉有人搀扶才罢。儿媳妇也必须要大哭,免得人说不孝。

3.害怕鬼神。部分人迷信,尤其农村更甚。一些对死者心中有愧的人害怕恐惧需要大哭骗鬼。

个人认为孝心在行不在声。与其身后号啕大哭,不如生前好好赡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