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金融風險防疫效力難持久

2月3日早,央行公佈了1.7萬億逆回購提供流動性供給,並下調利率10個基點;首先打破了資本市場中的股市、債市以及匯市的聯動性,隨即本幣兌M元匯率由當日的大幅貶值破7到快速升值回到6時代,債市轉勢向好,十年期國債價格繼續上升而收益率再下降,第二天4日股市低開後大幅反彈,金融市場KH預期較大扭轉。此時,金融風險防疫成功地在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構築了一道風險聯動的阻隔帶,為後續穩增長和降風險爭取了時間,只能說是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新疫情不斷擴圍,社會經濟陷入停滯狀態,上半年經濟下滑已成定局;雖然金融情緒初步安慰,但實業仍在KH抽緊。隨後幾天股市大反彈中,相關的口罩消毒液、抗毒製藥以及網絡教育等板塊,成了受益的大炒熱門,其它板塊公司更多隻是跟隨反彈;相關衝擊較大的消費行業公司,弱勢反彈明顯。可以預見,今年的所謂消費類漂亮白馬幾乎全體瘸腿,很多行業將出現營收減半利潤大減的局面,所對應的是高估值腰斬,結果就是板塊大跌探底。

金融風險防疫效力難持久

歷年的春節間流動性緊張,降準或逆回購釋放流動性是常規手段;不同是,今年出現突發衛生事件,央行只是加大了流動性投放,按既定實業減負的貨幣調控來調降利率而已。相反是,即使沒有突發疫情,央行在節前也要釋放足夠的流動性並微降利率,順應經濟時勢需要。市場媒體更多在釋放穩定信號,但是穩定不代表和諧,穩定不能讓人們面對現實,它更容易製造虛假繁榮。

在金融風險中,這種直接的系統利好順其自然地成了市場的安慰劑,被機構群體抄底自救最大限度的利用撤逃,它不是治療藥,更不是牛市催化劑。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當皮肉開始潰爛時,上面的毛髮還能長得穩嗎?安慰了一時的痛,但風險還是要發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