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孩子學什麼都很慢,不是孩子笨,只是你的孩子“氣質”與眾不同

在體育館裡,陪孩子做運動,當教練教孩子原地踏步,僅僅是按照口哨的提示抬起左右腳,孩子卻怎麼也學不會。其他孩子掌握好了跑到旁邊去休息的時候,可是自己的孩子卻還停留在原地,他似乎掌握不了口哨的節奏。

媽媽這時候開始有些急躁,伸手去碰孩子的腳,孩子呆呆地看著著急的媽媽卻一動不動,最後大哭起來了。媽媽這時候開始崩潰了,指責孩子:"你為什麼怎麼那麼笨哦!這麼簡單的東西還要學那麼久。

"教練看著氣氛不太對勁,主動上前去安撫孩子,親自去教孩子。可是,孩子與剛剛來的時候的態度不一樣,完全對任何事情沒有了興趣,之前還是蹦蹦跳跳的進來,現在只是耷拉著腦袋。

當教練教會了孩子,其他孩子也紛紛回家。媽媽臉上的無奈讓孩子更加提不起勁。媽媽卻有點後悔自己剛剛的行為,她知道孩子學東西的速度很慢,可是自己總是忍不住去讓孩子去改變。當教孩子一些簡單的事情的時候,明明很簡單的東西,老是覺得孩子學不會,感覺對於孩子來說是個難題一樣。

中國有句古話,描述孩子的生長髮育過程:"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週歲走。"當孩子兩個月的時候就會抬腿,四個月的時候就會翻身,六個月就會坐起來了,七個月的時候就會打滾,八個月可以爬,滿週歲的時候就能走路了。然而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會發現孩子學習很慢,到那個時間點還學不會,家長開始覺得孩子是不是與別人有些不同,是不是太笨了學什麼都是慢半拍。

孩子學什麼都很慢,不是孩子笨,只是你的孩子“氣質”與眾不同

孩子與眾不同?也許是孩子的氣質不一樣

作為育兒專欄的小編,經常會有家長對我說:老師,我家孩子的腦子有點轉不過彎。聽到這句話我就非常納悶,為什麼會有父母會嫌棄自己的孩子笨呢?其實在我看來,孩子"慢半拍",與其他孩子不同,只是孩子的氣質不一樣。孩子的氣質有很多種,也分很多類型,容易型、困難型、遲緩型。

遲鈍型孩子也被稱為"大器晚成型"。之所以被稱為大器晚成型氣質,是因為其實有許多成功人物都擁有著這個遲鈍型氣質。

遲鈍型氣質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比別人慢半拍,不管是學習,運動或者是寫作業的時候,對事物的理解總是慢一點。這類孩子雖然看起有點笨,學習東西的時候慢吞吞,要是給急性子的家長的話,估計要急得跳牆了。

孩子學什麼都很慢,不是孩子笨,只是你的孩子“氣質”與眾不同

但是遲鈍型氣質又有一個最大的優點,那就是他們對某件事的執著,踏實的精神。他們以後在做某件事的時候,他們會持之以恆,他們做事的時候會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直到達成目標。

心理學家托馬斯、切斯通過大量實驗和觀察研究發現大約有15%的寶寶氣質類型屬於遲緩型。

所以孩子"笨",比其他孩子慢半拍,其實是孩子屬於遲鈍型氣質。孩子先天性的氣質如果是遲鈍型氣質的話,他們不會像困難型氣質的寶寶喜歡大哭大喊,又不像容易型氣質的孩子那樣發育快,學習能力的進度很慢,情緒總是淡淡的。

當處於新環境的時候,他們處理問題總是"慢半拍"。面對與外界的互動,他們的反應總是那麼遲緩,甚至喜歡退縮。但又不能說他們對任何東西不感興趣,他們對感興趣的東西會去慢慢接受,"慢熱"這個詞來形容這種類型的孩子再適合不過了。對於這種類型的孩子,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孩子學什麼都很慢,不是孩子笨,只是你的孩子“氣質”與眾不同

面對遲緩型孩子,家長要這樣引導?

  • 首先要做到的是,要順其自然

許多家長在遇到孩子慢吞吞的樣子就會情不自禁去逼迫孩子。對於遲緩型氣質的孩子,關鍵在於讓按照他們自己的節奏去思考,他們自然而然就會去適應環境,接納新事物了。

萬物都有規律可循,每個寶寶出生的時候都是不同的,都是獨樹一幟的,我們不應該為了按照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這樣那樣,順應孩子的氣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適當給孩子留出一些空間和時間,切勿不要去逼迫孩子,家長有時候會看到孩子這樣就忍不住去催促孩子,甚至會去責罵孩子。

擁有遲緩型氣質的孩子對萬物的理解是比較慢一些,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沒有那麼強,讓孩子順其自然的成長才是教育遲緩型氣質孩子的關鍵。

比如在孩子卡頓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給孩子一點點提示,但是也不能完全幫助孩子,因為孩子還是擁有自己的思考問題的處理方式。

作為家長可以讓孩子知道思考事情可以慢慢來,"沒關係的,我們慢慢來,還有很多時間啊"我們應該耐心去等待孩子的反應,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去成長。所以家長的心態首先要調整好,我們不急不躁的態度對培養遲緩型氣質的孩子有著莫大的用處。

孩子學什麼都很慢,不是孩子笨,只是你的孩子“氣質”與眾不同

  • 其次,我們可以給予遲緩型氣質的孩子一些適當的鼓勵

我們父母的言語無疑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有可信度的。當你生氣的時候,氣昏了腦袋:"你怎麼那麼笨,學什麼都不會!"孩子會真的覺得他自己是個笨蛋,做事也認為自己做不好,導致孩子越來越自卑,做事也沒有任何積極性。

我們家長積極正面的教育,會養成孩子從正面思考的行為習慣。遲鈍型氣質的孩子與容易型氣質的孩子不同,容易型孩子的性格是非常積極,他們先天性氣質總是正面的,而遲鈍型氣質的孩子先天性氣質習慣消極,他們容易自我否定,因此更需要家長的積極的鼓勵,以避免孩子消極的思想。

雖然他們習慣自己慢吞吞像"蝸牛"一樣躲在自己的殼裡,只要他們得到父母的鼓勵,引導他們主動積極地去面對問題,那麼自然而然,孩子就能形成積極的思考習慣。

孩子學什麼都很慢,不是孩子笨,只是你的孩子“氣質”與眾不同

比如在孩子學爬行的時候,當他覺得自己嘗試了很多次後仍然沒有成功的話,他們就會習慣選擇不動或者放棄。有方法的父母,這時候應該給予他們積極正面的鼓勵"好厲害呀,已經爬到那麼遠了哦"'"比剛剛爬得更快了哦""堅持下去,我們一起加油!"給孩子一些積極的提示,支持孩子繼續堅持下去,語言中對孩子的認同和讚美是必不可少的

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許多天生聰明機智的孩子,我們總是很羨慕那個所謂的"別人家的孩子",但在現實中,但絕大多數都是普通的平凡的孩子,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的孩子。蝸牛走得慢,其實沒關係,蝸牛總會有一天會看到高處的風景;

孩子成長得慢,也沒關係,作為爸爸媽媽的我們會一直陪伴孩子,見證孩子的成長,用自己的教育,帶領孩子去感受他的整個的成長旅途的風景,我們對孩子的愛,才是最終我們對孩子的身心發育產生最為重要的影響。

孩子學什麼都很慢,不是孩子笨,只是你的孩子“氣質”與眾不同

我是小C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的一點建議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