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主攻部隊被自己炮火誤傷,助攻部隊爆破筒不夠,傷亡是敵人的2倍

1952年5月23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9軍第117師第349團3營,奉命於25日夜,在上級11個炮兵連36門火炮(團屬化學迫擊炮連4門、師屬山炮營9門、122榴炮營12門、野炮營8門及迫擊炮連3門)的強大火力支援下,攻殲石峴洞東山之敵。

據守石峴洞東山的是美軍45師的2個加強排(戰前誤斷為1個加強排),在其主陣地的火力掩護下,於5月1日佔領該高地後進行防禦。構築有掩蔽部和地堡10餘個,以塹壕、交通壕相連接,並設有鐵絲網6道以及照明雷等障礙設施。

主攻部隊被自己炮火誤傷,助攻部隊爆破筒不夠,傷亡是敵人的2倍

349團3營受領任務之後,以兩天的時間進行了戰鬥準備,除了對部隊進行戰鬥動員之外,由師參謀長率領團長及3營幹部,炮兵副團長、榴炮營參謀長、化學迫擊炮連副連長等幹部簡單地進行了一次現地勘察,並在現地概略區分了任務。

3營長根據任務,結合當面敵情和地形,定下了戰鬥決心:以7連的1、2排由東向西擔任主攻;以9連1排由西向東擔任助攻;7連3排為營預備隊;以營的隨伴火器組成火力排,直接支援各排戰鬥。各炮兵都在白天進行了試射,野、榴炮各營並作了較精確的偏差計算,化學迫擊炮仍按白天試射距離未予修正。

主攻部隊被自己炮火誤傷,助攻部隊爆破筒不夠,傷亡是敵人的2倍

5月25日17時,3營由團的二線陣地向集結地域開進,19時到達264.6高地西北側,稍加整頓之後,各突擊分隊即分別秘密接敵,於22時30分先後佔領衝擊出發陣地,待命攻擊。22時50分,我軍以4個炮兵連對石峴洞東山之敵進行火力急襲;以7個炮兵連對334高地、346.6高地、仙壁等敵之縱深火力點及其炮兵陣地進行壓制射擊。

在炮兵實施火力急襲的同時,7連1、2排迅速接近敵陣地前沿,爆破手開始爆破鐵絲網。眼看就要順利突破敵人障礙了,卻發生了不幸的事情,化學迫擊炮近彈打在1、2排衝擊出發陣地上,造成突擊分隊很大的傷亡。3營當即向團報告了上述情況,炮兵停止了射擊。隨後,3營又重新組織1、2排繼續開闢通路,併發起衝擊,一舉攻佔了敵人兩個地堡。為了迅速發展進攻,3營指示預備隊7連3排投入戰鬥。

主攻部隊被自己炮火誤傷,助攻部隊爆破筒不夠,傷亡是敵人的2倍

當3排進至突破口時,由於化學迫擊炮未作夜間射擊距離修正,又將該排大部誤傷。至此,7連的3個排大部被自己炮火誤傷,正副班長和幹部也大部傷亡,建制陷入混亂。在此情況下,3營指揮員指揮猶豫,沒有繼續組織攻擊。此時,團令6連1排從7連方向投入戰鬥,發展進攻。但由於遭到敵人火力攔阻,該排在運動途中傷亡一部,加上被通信員領錯了路,沒有到達指定位置。這時,已是拂曉時分,天色放亮,7連不得不撤出戰鬥。

擔任助攻任務的9連1排,在發起衝擊前錯誤地把兵力分為4處,副連長帶著步談機在後面,排長帶3班擔任警戒,2班的半個班掩護重機槍,只有副排長率1班及2班的1個組向敵人衝擊。戰鬥開始後,副連長犧牲,副排長連續組織了5次爆破,將敵人6道鐵絲網炸開了4道,最後2道沒有爆破筒了,他們就用集束手榴彈,結果連炸兩次未能奏效,部隊停滯在敵人前沿被動挨打,傷亡很大,失去了戰鬥力。同時排長與副排長失掉了聯絡,加之天色漸亮,被迫和7連同時撤出戰鬥。

主攻部隊被自己炮火誤傷,助攻部隊爆破筒不夠,傷亡是敵人的2倍

3營此次進攻戰鬥失利,未能攻殲預定目標之敵,雖然取得了斃傷敵數十人,繳獲重機槍1挺、步槍3支的戰果,但自身傷亡達123人,是敵人傷亡的2倍多。戰鬥失利的主要原因是炮兵使用不當,步炮協同不好。

炮兵火力分散,沒有形成拳頭。直接支援步兵衝擊的只有4個炮兵連,把另外7個連都用在了壓制敵縱深炮火上,而且射擊時間只有10分鐘,沒能形成有效壓制和殺傷。射擊準備粗糙馬虎,沒打著敵人誤傷了自己。化學迫擊炮只在白天進行了試射,未進行夜間偏差計算和修正。結果打了近彈,兩次誤傷衝擊的步兵,使第一梯隊7連的3個排大部被自己炮火誤傷,從而失去攻擊能力。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