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姥爺剛剛去世?父母應不應該將姥姥接回家裡來住,姥姥身體還可以?

chi藕醜


姥爺剛去世當父母的必需把姥姥接到你家,因為年邁的姥姥不能一個人在家裡不放心,在者讓她換一個生存環境以免她處景生情走不出悲傷的情緒。


金英玉


五年前,我父親去世,第二天的下午,我就把母親接回家了。那時,母親71歲,沒有了父親的陪伴,肯定是既孤單又傷心,讓她一個人在家裡,我肯定不放心,就商量來我家了。現在母親堅強了許多,除了在我和妹妹家輪流住以外,有時也回村裡自己的房子住幾天,和老鄰居們玩玩聊聊天了。


老媽也可愛


尊從老人的意願。老人願意就接回,不願意自住,就常去看看,多打電話關愛。

我老媽80,她自己生活,老爸走了10年。這些年,小侄、外甥、我女兒常常陪她住,我每週必回,吃穿大部分生活費我管。因為我是老大,並且工資穩定。

現在,老人自己能做飯,她住電梯樓 。二弟、小侄、外甥住同一小區、同一單元的也有。老人說哪天不想做飯了再說,她現在誰家也不去。

我們兒女決定:不行我們四個孩子排班,去老人家照顧。我們這有些家庭,因為老人不去兒女家,就每家十天、半個月,住老人家陪伴。

如果,老人願意去誰家也可,大家常去看看,給足生活費。我現在退了,陪她去市郊種小菜,她在山下地邊坐著,我上山採山菜、採蘑菇,她在那挑。那地邊有小房子,有時採些山花,摘種的山裡紅,開心無限。

讓老人有一個幸福快樂的晚年。是晚輩應盡的義務,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冰清韻a


這個問題主要是看你姥姥的意思。我們樓上一戶夫妻倆都七十左右,男人的父親九十多歲獨居。他們不放心,決定把老父親接來一起生活,可老父親不願意,好說歹說終於把老人接來了。沒想到老父親和他們一起生活很不習慣,非要回自己家。最後他們一起協商的結果老人願意去養老院,於是把老人送了去。他們也沒想到,老人在養老院過得還不錯。我猜可能是老人的生活習慣和兒子媳婦不同,所以他不願意與他們一起生活。究竟怎麼養老好,尊重老人的意願吧。


原上草86


姥爺剛剛去世!

1.如果說姥姥家還有舅舅和舅媽和其他人!那就先別接了!讓姥姥冷靜一段時間再接姥姥出來玩。

2.如果說姥爺出世了,只剩姥姥一個人生活的話,即使姥姥身體還可以,那也必須把老人接到自己家裡!照顧起來方便。這是人之常情。只要是個有良知的人都會這麼幹。好好贍養姥姥。好讓姥姥安度晚年!無後顧之憂!

也好給自己的兒孫們做個好榜樣!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崑崙小三娃


家中親人離去肯定給活著的人帶來悲傷。但日子還是要過下去。老人最怕孤單,作為兒女輩們就要體貼和理解老人的心情。按理應將老人接去家中照顧。但往往有很多老人眷戀逝去的歲月,不願離開老宅。在這種情況下做為子女們應體諒老人的心情,最好的辦法是:常回孃家看望老人。或有條件的話帶老人出去散散心,意思就是遊山玩水。再則也可以在孃家經常住幾天陪陪老人。那老人的晚年就很知足了。


大海31457


當然接回來了。姥爺過逝了,只剩姥姥一人,必定年紀大了,做什麼都不利索了,不知那天生病沒人發現就糟了。所以還是接過來,有你們照顧她,生活就安定了,必定她還可自理,照顧她也沒費什麼勁,讓她老人家好好安渡晚年吧。


蘇迺傑


姥爺剛剛去世,此屋不能空人,等過完五期後再接走,因你姥爺的陰魂還在此屋中,信則有,不信無,只是提醒一下。


渤海陽光313


姥姥如果有兒子媳婦,不必馬上接出來,先再家緩緩悲傷情緒,親戚們媽好安慰。如果就她一個人那就接到另一地方。變變生活環境。


遍天下111


這個問題你是怎麼能問的出來,你姥爺去了,雖然,你姥姥身體還行,但她總是一個女人,還是一個老人,你的父母作的很對,怕老人自己傷心,接回家中照料,也好讓老人有個依靠,而你卻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不如你父母人品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