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龍江搬走的高校,兩所1969年搬走的,兩所從齊齊哈爾搬走的

由於各種原因,有幾所高校從黑龍江搬走。有兩所是1969年搬走的,有兩所是從齊齊哈爾搬走的。

1.哈軍工—國防科技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PLA Military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因校址在哈爾濱,通稱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陳賡大將首任院長兼政委。哈軍工於1952年開始籌建,1953年4月25日基建破土動工,9月1日舉行第一期開學典禮。


從黑龍江搬走的高校,兩所1969年搬走的,兩所從齊齊哈爾搬走的


1959年軍委決定改變軍工培養目標,由維護、使用改為研究設計。學院從1960年開始分建與擴建:

將炮兵、裝甲兵、工兵的常規專業和剛剛新建的防化兵工程系調出,交給有關兵種,擴建為單獨的兵種工程技術學院,形成今天的南京理工大學、裝甲兵工程學院、工程兵工程學院(現為解放軍理工大學一部分)和防化兵指揮工程學院;

將空軍工程系中的機場建築、航空氣象2專業和海軍工程系中的艦炮、艦炮指揮儀、魚雷、水雷、艦船消磁5專業與空軍、海軍的學校合併,成為更完整更高級的工程技術院校(形成後來的空軍工程大學、海軍工程大學的一部分);

保留空軍、海軍工程系中的尖端專業和1959年2月新建的導彈工程系;將附屬於導彈工程系的原子科擴大為原子工程系;將空軍、海軍、炮兵的雷達、無線電專業集中,擴建為電子工程系。


1966年哈軍工轉業改制,改名為哈爾濱工程學院,改建和新建了火箭工程系、計算機系。


從黑龍江搬走的高校,兩所1969年搬走的,兩所從齊齊哈爾搬走的

1969年根據林彪關於戰備的“一號命令”,學院內遷,1970年正式分遷。

其中導彈工程系(1966年改建為火箭工程系)、電子工程系、1966年新建的計算機系以及基礎課部和院機關劃歸第七機械工業部遷往長沙,成立長沙工學院。1978年改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重回軍隊序列;

把空軍工程系劃歸第三機械工業部,遷往西安,併入西北工業大學;

原子工程系劃歸第二機械工業部,遷往重慶,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有關專業,組建重慶工業大學,1973年,重慶工業大學仍遷回哈爾濱與原哈工大留省部分合並,組成哈爾濱工業大學,原哈軍工原子工程系仍調回長沙工學院;

海軍工程系劃歸第六機械工業部,擬遷武漢,後留原址組建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1994年更名哈爾濱工程大學;

風洞實驗室改為第三機械工業部(航空工業部)的一個研究所,現為哈爾濱空氣動力研究所。


2.東重—燕山大學

1958年哈爾濱工業大學重型機械系及相關專業成建制遷至工業重鎮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組建了哈爾濱工業大學重型機械學院。

1960年獨立辦學,定名為東北重型機械學院,成為原機械工業部直屬高校。1978年確定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


從黑龍江搬走的高校,兩所1969年搬走的,兩所從齊齊哈爾搬走的

1985年至1997年學校整體南遷秦皇島市。1997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燕山大學。


從黑龍江搬走的高校,兩所1969年搬走的,兩所從齊齊哈爾搬走的

1998年,由原機械工業部劃轉到河北省,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為主。2000年,河北輕工業管理學校併入燕山大學。


3.解放軍齊齊哈爾醫學院—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科大學

1951年,創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軍醫學校。

從黑龍江搬走的高校,兩所1969年搬走的,兩所從齊齊哈爾搬走的

1953年1月,更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一軍醫中學。


從黑龍江搬走的高校,兩所1969年搬走的,兩所從齊齊哈爾搬走的

1954年5月,根據全軍《軍醫中學整編方案》,學校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一軍醫學校。

1956年1月18日,學校由原屬東北軍區領導轉由總後勤部領導。


1958年7月,學校集體轉業,移交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領導,第十一軍醫學校與第2164醫院合併,改名為“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制由原來的3年改為5年。

1962年1月,學校重歸軍隊,隸屬總後勤部,校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齊齊哈爾醫學院”。

1966年10月,校名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學院”。

1969年9月,學校遷至湖南省長沙市。

1970年,廣州軍區衛生學校併入;2月,學校再遷至廣州市當時已停辦的暨南大學校址,由廣州軍區代管。

1975年7月,中央軍委決定將原由廣州軍區代管的軍醫學院改由總後勤部 領導,“為統一番號序列,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學院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並隸屬總後勤部建制”。

從黑龍江搬走的高校,兩所1969年搬走的,兩所從齊齊哈爾搬走的


1979年,被確定為中國重點大學。

從黑龍江搬走的高校,兩所1969年搬走的,兩所從齊齊哈爾搬走的


2004年8月,按照國務院、中央軍委下達的命令,整體移交廣東省,更名為南方醫科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