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2月,我的世界,只有28平米。


在這場蔓延全球的流行病中,我是暫時的幸運者,沒有因被感染而入院,也沒有因疫情而失去工作,但我知道:在這28平米外,世界正發生著變化。


我租住在地鐵1號線最西端的城中村裡,緊挨著機場東站。整個二月, 村子都處於“半隔離”的狀態,只有住在這裡並且體溫正常的人才能進出。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這裡和深圳其他1800多個城中村一樣,居住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打工者,他們是維繫這座城市運轉的最小個體,而當城市因疫情而打亂運行節奏時,每個人都在承受著波動。


逐漸復工後,我們謹慎地開始了各自的謀生,臉上嚴實地戴著口罩,小心地保持著與對方的距離,防止著看不見的病毒入侵,並努力地將生活拉回以往的節奏。


災難面前,沒有人是孤島。我試圖用手中的相機,從居住的城中村、平日裡搭乘的1號線和11號線、公司附近的街道以及常去的公園開始,記錄下這些變化的具象和側面。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 城中村 -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期間,村子封掉了許多路口,遠處起降的航班也少了許多。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宣傳無處不在,以可見形式貼在牆上,也以不可見形式飄在空中。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菜販在盼望著市場早日恢復,雞排店老闆為了安全拒收現金。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餐飲店暫時停業,空鋪等待新的租戶,路旁電動車師傅期待能載人一段路程。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疏遠與親密。小夥子們保持安全距離談事,小女孩暫時摘下口罩玩耍,一對戀人攜手漫步,男孩衣服上印著:DON'T GIVE UP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狗像往日與人為伴,貓在椅子上閉眼休憩,但一隻懷孕的母貓似乎覺著不對勁了。


- 地鐵 -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戴防毒面具的候車女孩。她可能是過於謹慎,也可能只是買不到普通口罩。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地鐵安全員的人數比往日多了不少,在車廂中來回走動檢查。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警惕的乘客。大家在有意地保持安全距離,肢體語言展示出各自的不安全感。


- 街道 -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遛狗大爺和白領們依舊邁著大步走著。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大爺挪開自行車輪掃除被壓著的落葉,騎行者穿過空曠的後海大道路口。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圍觀與獨行。一群人在封鎖線內圍觀駐足,一位老人提著蔬菜獨自走過天橋。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在空曠的街道和寥寥路人中,我似乎聽到了無聲的吶喊。


- 公園 -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公園給久居的人提供了釋放壓抑心情的空間,初春陽光和微風讓小女孩興奮不已。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讓人重新審視生命意義,眼前祖孫倆的玩樂場景令人思考:生命究竟是一場追逐?還是一輪循環?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抽象的公共雕塑好像寓意著“仰望”與“腳下”不可分割,這些孩子們遲早會明白。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你不知道男人為何獨坐在湖邊,也不知道女人為何歡快地蹦跳。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單獨的背影並不能得出孤單的結論,經過一看,原來這小子自得其樂。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小孩望向皺起的湖面,母親打開手機拍攝記錄。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比心”圈住了春筍,不少遊人為此俯身,希望儘可能地拍全這些元素組合而成的景象。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居住的城中村、通勤的地鐵、辦公樓附近的街道、常去的公園,這些我曾經自認為無比熟悉的地方,在疫情下變得陌生。


在家自我隔離20天后,再次走上街頭拍攝,恐懼和猜疑的氣氛籠罩著不同的空間。曾經鏡頭下人群聚集的熱鬧場景,現在難以尋覓。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疫情下的深圳城中村記憶


隨著疫情的好轉,復工潮的到來,城市正慢慢恢復著活力,城中村、地鐵、街道、公園……人每天都在增加,我卻不知道為此應感到喜悅,還是應擔憂可能爆發的新一輪感染。


口罩之下的人或許佈滿哀愁,但生活卻督促人們不得不跨出腳步。

健康或事業,每個人都要在其中努力尋找平衡。這種“謹慎的大膽”的姿態,我選擇將他們一一拍下。


我知道我們會再次尋回熟悉的生活,儘管代價高昂。現在疫情尚未結束,我們仍不能鬆懈。再堅持一會吧,春天,即將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