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号召妇女养猪致富:先卖你们家的猪,最后卖我家的。最后真成了

过去的英武山村基础非常薄弱,大多数村民的生活非常艰苦,从村容村貌上看,从集体经济上看,英武山也不是最好的。李家庚出任英武山村支书以后,带领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广大群众,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日夜为乡亲们操劳奔波,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由贫穷变富裕,使家乡彻底改变了面貌!

李家庚从1988年10月到1993年近五年的时间担任过英武山的村支书,后来到石门寨镇上开饭店,再后来查出患了淋巴癌,治病养病又是一年多。回到英武山,不顾家人的反对和自己的病情,决定再次出任村支书。

村支书号召妇女养猪致富:先卖你们家的猪,最后卖我家的。最后真成了

李家庚

英武山属于贫困的北部山区,如何带领大家发家致富这是首要问题。李家庚考察市场,发现猪肉的价格猛涨,所以萌生了养猪的想法。可是村民都犯怵,怕猪死了,不仅富不起来,还要闹饥荒,加上村里没通水,养猪更是困难。

李家庚知道养猪的活大多都是村里的女人来干的,所以他召开了两次妇女大会,给她们讲道理、讲事实。见乡亲们还是有所顾忌,他诚恳地说:“我们家也养猪了,卖猪包在我们身上,先卖你们的猪,后卖我自己的。将来咱的路修通了,卖猪还成啥问题呀?我家买了加工饲料的机器,我免费给你们加工猪饲料。”妇女们感动了,都嚷嚷要养猪。

村支书号召妇女养猪致富:先卖你们家的猪,最后卖我家的。最后真成了

村民养猪

养猪的事是确定下来了,可是引水还是个大问题。最后李家庚承诺给乡亲们解决引水的问题。家里人不同意,一怕李家庚累坏了,二是担心引水的钱。李家庚在连续的几天里,到处咨询引水问题,还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

有人提出向村民集资,把大伙儿有限的钱积聚起来,每户出资一百元或二百元。李家庚心里没底,就想先搞一个民意测验,全村一百三十六户人家只有六十五户签了字。他弄清了村民的两种心态:一是有人怕掏钱;二是害怕掏出二百块钱之后引不来水,往一个无底洞继续砸钱,最后弄个鸡飞蛋打。但是李家庚并没有责备乡亲们。村里人穷啊,盼水盼了多少年了,盼灰了心,盼成了梦。

李家庚半夜爬起来,不拉亮灯,天快亮的时候,李家庚心里冒出了一个想法:既然是给乡亲们干实事,就干个彻底的吧。不要乡亲们出一分钱了,我李家庚自己想办法!引水工程,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村支书号召妇女养猪致富:先卖你们家的猪,最后卖我家的。最后真成了

配图,图文无关

李家庚他亲自上山考察,丈量三里远的引水路程,观测泉眼深度,选择水塔位置。随后,他专门找技术人员对引水工程作了一个预算,大约需要十五万元的资金。这个数目在李家庚的预料之中,对于负债累累的英武山来说应该是个天数了。

李家庚开着那辆破旧的夏利汽车去了石门寨。可是镇里没有钱,就是有钱也不能拿,因为全镇还有十来个村庄跟英武山的情况一样。镇长那里的希望堵死了,但是镇长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他到县水利局跑一跑。李家庚赶紧开车到抚宁县城。先后跑了几次,水利局那里也没有啥进展,事情僵在那里了。李家庚不死心。有一天,他终于走进了水利局温局长的办公室。温局长过去在抚宁上庄坨乡当过乡长,不仅认识李家庚,而且对他父亲李国和十分敬重。

当他得知李家庚的来意之后,心里替李家庚着急。全县需要引水的贫困山区太多,资金有限哪!温局长看着李家庚的样子,一问方知他是个癌症患者,为此十分感动,答应帮忙想办法,最后县水利局答应出资十万元帮助英武山引水,但是,剩下的五万元需要李家庚自筹。

县里给解决了大头,李家庚已经是烧高香了。那个空缺咋办?李家庚想,不能再等了,眼看着英武山家家买猪崽,户户垒猪圈,一切都在跟时间赛跑,他跟村里妇女承诺的期限是三个月,不能耽误养猪用水呀!

村支书号召妇女养猪致富:先卖你们家的猪,最后卖我家的。最后真成了

配图,图文无关

李家庚决定用这十万元钱先干十五万的活儿。谁来接这个赔本的工程?李家庚脑子里闪过一个人的影子。这个人就是杨久菠。杨久菠是冀东自来水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也是县水利局下面唯一有资质的水利工程公司。杨久菠是他的老朋友,之前经常到李家庚开的饭店喝酒。俩人越喝感情越近,首先成为酒友,然后才成了事业上的朋友。

李家庚把这事和杨久菠商量了一下,杨久菠答应先马上开工干工程。施工的时候,李家庚开着夏利车到石门寨镇给施工队工人买肉。他让村里食堂做出白面馒头、猪肉炖粉条和鸡蛋汤,他又亲自送上山,中午跟工人们一块吃。工人们被感动了,杨久菠老板也被感动了,以致后来谈工程款的时候,李家庚把总工程款压到了十二万,最后那两万也没着落的时刻,杨久菠咬了咬牙那两万也不要了。

村支书号召妇女养猪致富:先卖你们家的猪,最后卖我家的。最后真成了

配图,图文无关

在引水的日子里,李家庚曾经三次晕倒在工地上。当他醒过来的时候,又重新投人战斗。他明白自己的身体,那都是劳累和大脑贫血造成的,不会致命的,可是,那天不一样。那天县水利局派来了技术人员,来帮助设计山上的水塔,陪同上山得到时候,李家庚被蚊虫叮咬,大面积地出现过敏性红斑,麻麻点点的,浑身刺痒难耐。医生确诊是淋巴癌荨麻疹。医生说非常严重,弄不好会致命的,必须住院治疗。可是李家庚担心英武山的工程,坚持出院治疗。

整整四十二天的日子,李家庚边输液边工作,早上五点输液,输完液就往山上跑,也许是李家庚的极度劳累,几天之后,李家庚的病情真的反复了,病情极为严重。这一天输液之后,他的身体几乎不能动弹,忽冷忽热,极为难受。他用拳头抵在胸口窝里,嘴里用一声声无助无援的痛苦呻吟来呼唤着什么。他通体麻木了,身上连一点儿热气都没有了。终于,在他的神经没有彻底麻痹之前,在钻心的疼痛中喊着:“快,快叫我家里的,叫,叫村文书王福过来,我,我有话说。”村医慌了,急忙出去找人。

李家庚进入了昏迷状态,李国和老人抱着儿子的头,哭得肝肠寸断:“我的儿啊,你可不能走哇!”外面的人不知谁先哭了一声。

紧接着,院子里响起一片抽泣和呜咽之声——人们心就悬起来了来了一百多人,因为屋里需要安静,站不下人了,多数村民都站在院里,隔着玻璃朝里张望。听见屋里大哭,院里的人就控制不住了。人们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可却有更多的泪水汹涌地流了出来。

李家庚在亲人们的千呼万唤中慢慢睁开了眼睛。他的脸是水汪汪的病黄色,跟黄表纸没啥两样,嘴唇也失去了血色,李家庚让妻子把衣服兜里的票据拿出来,妻子王玉婷知道李家庚的上衣兜里总是装着鼓囊囊的东西,还知道这个东西对于他很重要,掏出来之后才明白,原来这些都是李家庚自己为村里垫付款项的票据,有的是正式发票,也有的是白条。还有一张是他跟杨久菠签署的引水工程协议。

村支书号召妇女养猪致富:先卖你们家的猪,最后卖我家的。最后真成了

配图,图文无关

这一切,村文书王福心里更清楚:李家庚为村里花的大笔的钱不算,仅电话费、差旅费、招待费,还有他那辆夏利车的加油、修理费一年就得一万多块钱。

李家庚颤抖着手接过这些条子,一字一句地说:“跟杨久菠的引水协议没事了,他是我的朋友,他看我的面子,后面的钱不要了。我是说这几张条子,都是我平时给村里垫付的。给咱英武山花了,咱心甘情愿。我今天要当着家人,还有村文书王福的面儿,全都撕掉。我为啥把它一直装在胸前这个兜里?就是害怕我说不行就不行了。我死了,账也就死了,村里不欠我们李家啥了。”

李国和老人、老妈和王玉婷含泪点着头。李国和老人哭泣着:“我们不怪你,不怪你,我儿子命都没了,还要钱有啥用啊?”说着,老人一把夺过王玉婷手里的条子,拼命地撕扯着。白色的纸片飘飘扬扬,很像送给死人的纸钱。

村支书号召妇女养猪致富:先卖你们家的猪,最后卖我家的。最后真成了

配图,图文无关

李家庚失神的眼睛悠了一圈儿人群,愣了很久,忽然想起什么,说:“唉,王福哇,我倒有个事情请你给办了。瞎子王新,他媳妇儿呆傻,孩子又小,还有个七十岁的老娘,他们家在英武山可是特困户哇。你从镇里给我的工资里扣出几千块钱,帮他家把猪圈、沼气池建起来,然后再给他家买六头小猪崽。这六头猪哇,一年要喂三茬的话,一头挣一百五十块钱,他家就能有三千块钱的收人,他们就能过日子啦!”

王福点着头,抹着眼泪:“都啥时候了,你还惦记着这些事儿啊?好,我记住了,我记住了!”

这个时候,村医给他插上了氧气袋。村医刚才已经给秦皇岛肿瘤医院的李湘红医生打了电话,请求主治大夫作最后的决断,是马上送往秦皇岛,还是等秦皇岛方面的医生到村里来抢救。紧急送往医院的方案还是选对了,医院方面的紧急抢救,终于把李家庚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乡亲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激动地说:“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哪!李家庚你不能走,英武山的乡亲们需要你呀!”李家庚出院回来的时候,全村的老百姓都聚集到村口迎接他。

村支书号召妇女养猪致富:先卖你们家的猪,最后卖我家的。最后真成了

配图,图文无关

终于引水工程成功了,村里通水了,狂喜使李家庚一阵虚弱,他晕倒了,这回是高兴得晕倒了。但他很快就清醒过来,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县水利局的温局长。他用颤抖的手抓起电话,哽咽着说:“温局长啊,我是李家庚啊。水通了,英武山引水的问题解决了!这可是我们英武山几代人的梦啊!是您给我们圆了!谢谢,谢谢您哪!”

李家庚上任就多次从自己家拿钱,用自己的救命钱补上拖欠村民的工钱。出动自家的铲车,组织全村党员、群众出义务工,给村里的“羊肠小道”进行了维修和硬化。英武山人均耕地不足2亩,大多是“靠天收”的坡地。上任后头3个月,李家庚先后10次召开村班子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4次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商讨,决定以养猪业为突破口,近抓养殖,2003年2月,李家庚建起全村第一个养猪场。4个月后,获利3万多元。当月,21户村民建了养猪场;远抓林果,李家庚引导乡亲们抓住退耕还林的政策机遇种植板栗。在他的带领下,党员、群众纷纷上山,当年种植板栗4万棵,种植丹参278亩。在李家庚当村支书前10年,英武山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一共增长了60元。2003年一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从1400多元增加到了2656元。

■文/改编自《执政基石:村官李家庚的故事》(关仁山 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村支书号召妇女养猪致富:先卖你们家的猪,最后卖我家的。最后真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