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最会拍王安石马屁的太守


宋朝最会拍王安石马屁的太守

2020年3月1日

张传伦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很多,最大的失败是用人不当,奸黠之徒蝟集“拗相公”门下,投其所好,不是送他金钱美女,王安石肯定不吃这一套。小人们也都知他清廉,不事奢华,生活上一点不讲究,独好清誉,最好是文名,于文章一道十分自负,喜欢人夸他文章好。


宋朝最会拍王安石马屁的太守


神宗时有一位做过番禺太守的官员,最会拍马屁,“不落俗套”,“马屁精”事迹被张师正写入《卷游杂录》,转录自《类编》卷三之五“笑谈类”。

此人应比张师正年长一辈,做番禺太守是张师正的父亲推荐去的,碍于这层关系,师正没好意思剧透此人姓氏名谁。

王安石文章大家,名动公卿。

世人以得介甫公只言片字,竞夸于世。

生以寿序,殁以志墓。

达宫贵人,簪缨世家,以请王安石做墓铭为荣,是丧主府里死了家人,才有这事。

却见番禺太守活得好好的,有一天去见王安石,大礼参拜后,竟说:

“下官如今最大的恨事,就是贱体一天比一天顽健,可我情愿早点死,那么便可求丞相大人赐我一篇墓志铭,贱名便可沾您大作的光,流传于后世了”。

这个马屁拍得太有创意了,王安石听了做何感想?是否从此将其引为知己?委以高官重任,张师正没有接着写,不得而知。

张师正官居光禄寺卿的老爸肯定被此人哄得很高兴,否则又怎会推荐他做番禺太守呢,那可是个肥缺。

张师正的原作不长,题目是“愿早就木”,抄录如下,备此一格,好文言者阅之,可发一噱:

“有善谀者,熙宁中曾以先光禄卿荐守番禺。尝启王介甫丞相曰‘某所恨,微躯日益安健,惟愿早就木,冀得丞相一埋铭,庶几名附雄文,不磨灭于后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