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全世界慶祝日本投降,為何數萬韓國人自殺?

任性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日本在二戰投降時,全世界都歡慶,但韓國為何有數萬人選擇自殺?


我們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亞洲戰場上的日本,瘋狂的侵略其他國家,在侵略的過程中燒殺搶掠淫,無惡不作,後來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努力下,在美國投放兩顆原子彈後,日本不得不投降,這也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全世界都在歡慶,但在韓國卻出現了數萬人自殺的事情,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小編認為,這是日本皇權奴化教育的結果,長達50多年的殖民統治,讓韓國人尤其是年輕的韓國人自小接受了日本文化教育,從靈魂深處認同自己是日本人,所以在日本投降後,會選擇自殺而殉葬盡忠天皇。具體原因是:

一是因為日本佔領韓國後,對其進行長達50多年的統治,使韓國人認同了日本。我們知道,甲午戰爭結束後,當時的韓國被日本佔領和統治,強迫簽訂《日韓合併條約》,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殖民統治。從1895年開始,韓國成為日本保護國,1910年併入日本,前後整整50年。在這50年的時間裡,日本一方面通過武力手段鎮壓反抗,同時為了讓韓國人覺得自己就是日本人,日本當局還強行要求韓國人改姓氏和名字,不少韓國人改名後都得到了日本人的“獎勵”和“尊重”。另一方面大力發展韓國的經濟,像一些水庫以及較為完善的工業設施全都是日本修建的,再加上日本迅速走上世界強國之列,給韓國人一個虛假的希望,因此當時很多韓國人認為學習日本是他們的強國之道,基於此,不少韓國人對日本已經沒有當初那麼痛恨了,並紛紛以改日本名為榮耀。所以,當日本投降後,這些韓國人希望破滅,紛紛自殺殉葬。

二是日本推行皇權奴化教育,從思想上對韓國人洗腦,使韓國人自認為是日本人,在忠於天皇思想影響下,許多韓國人以自殺殉國。日本首先從教育著手,篡改歷史書,宣稱韓國與日本共有一個祖先,兩國最初都是任那國的屬地,因此,日韓本為一家,大家應該和氣生財,沒必要窩裡鬥。同時,日本的這種“教育理念”也被推行至兒童層面,讓年輕一代人從小接受日式教育,說日語,唱日本歌,拜日本天皇,在日本連續的“洗腦”政策作用下,不少韓國年輕人已經喪失了所謂的國家認同感,從價值觀上抹除對日本的反感,使他們在心裡已經認同了自己是日本人。日本戰敗,他們責任重大,這些被荼毒的韓國人跟日本人一樣,也受到了軍國主義思想的錯誤指引,他們成規模自殺不足為奇。

三是這些自殺的韓國人實際上是日本人的後代,他們留著日本人的血統,忠於天皇的思想根深蒂固。在日本統治韓國的50多年裡,為了徹底給朝鮮人“洗腦”,日本採取通婚、和親的方式,同化韓國人。首先日本從韓國王室下手,派一兩個公主與韓國王子和親,達到上行下效的目的。當普通民眾看到皇室都能接受日本人,久而久之放鬆了戒備,在民間也出現了通婚的事情,50多年下來,在當時的朝鮮半島上有大量的日朝混血兒出生,併成長為年青一代,在日本皇權思想教育下,自認為是純粹的日本人。比如二戰期間,許多韓國人主動加入到日本軍隊參加侵略戰爭,報效天皇。據日本勞動厚生省記載,韓國籍日軍大約有24多萬人,戰後被列為B,C級戰犯的就有148人,就連許多日本兵都承認韓國人對日本的忠誠很高。所以,日本戰敗後,許多韓國籍日軍通過自殺的方式來向日本盡忠。

所以,綜合以上幾方面原因,由於日本的武力、文化統治,讓韓國人認同了自己的日本身份,自認為是日本人,日本是他們的國家。以至於在日投降後,選擇自殺而殉國。


葛大小姐


這事兒是真的,日本戰敗的消息傳到韓國,當時很多人完全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沒有慶祝,沒有歡呼,反而是很多韓國人跪在地上痛哭,還有10萬韓國人選擇自殺。

當時一位美國記者看到這個情形說:“我這是到了什麼地方?這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啊。在這裡我看不到一絲被解放的高興氣息,卻猶如置身在日本一樣,到處都是哀嚎和自殺。”

你說日本投降是個好事兒,你是被殖民者,該高興才對,為啥這麼幹?

話說甲午中日戰爭之後,1894年,日本就取得了韓國的控制權,到了1910年,日本軍隊包圍漢城皇宮,強迫韓國認同《日韓合併條約》,名義上來說,這時候韓國正式淪為殖民地。

此後,日本開始推行殖民教育,向韓國傳授日本的文化和思想,教韓國人學日文,學日本禮節,讓他們成為天皇的子民,慢慢的,這種教育見了成效,很多韓國人從思想上成為了日本天皇的子民。

他們以使用日本名字為自豪,據說到二戰結束的時候,幾乎每一個韓國人都有一個日本名字。

不僅如此,他們還直接參加日本的侵略戰爭,二戰亞洲戰場日本投入了180萬軍隊,其中韓國人達到了42萬!

再說說現在身陷牢獄的朴槿惠,他的父親名叫朴正熙,也叫高木正雄。朴正熙在日本軍官學校學習過,之後還到了日本關東軍擔任軍官。

日本的殖民統治,讓大量韓國人把自己當成日本人,知道他們的天皇宣佈投降,這些人哭的比日本人都慘,據說有超過10萬人自殺!

這就是日本殖民統治的可怕之處,消滅文化,就會淪落到這種地步。


七追風


事實上,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後,很多日佔區民眾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一些反常表現,比如有的人會跪在日本天皇畫像和日本國旗面前痛哭流涕,甚至還有的人選擇自殺以此來宣洩對日本投降的不滿與悲痛,而這種現象在韓國和灣灣尤為嚴重。

那麼為什麼韓國和灣灣會有那麼多民眾有如此極端的表現呢?正常來講,日本是侵略者,韓國和灣灣是受害者,受害者為侵略者唱讚歌甚至為其自殺以死明志,這在今天是我們完全無法理解的。然而這種現象卻是真實存在的,究其原因就是日本在文化上的侵略非常成功。

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國力日盛,隨著人口的增加,他們已經不滿足於蟄居海島之上,於是軍國主義思想開始抬頭,這種思想旨在入侵他國領土,換來自身生存條件的改善,由此,朝鮮成為他們的首要目標,接下來就是我國了。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清朝戰敗,日本趁機佔領朝鮮,而清朝勢力則被迫全部退出,此後在日本的支持下,朝鮮內部進行了現代化改革,日本逼迫朝鮮進行改革的目的就是在於加強對朝鮮的控制,雖然此後朝鮮內部親日派和親俄派互相爭鬥,使得日本無法獨自佔領朝鮮,但隨著日俄戰爭日本的勝利,俄國勢力亦隨之退出朝鮮,日本則完全佔領朝鮮。


1905年日本逼迫大韓帝國(1897年朝鮮高宗李熙自稱皇帝,改國號為‘大韓帝國’)與其簽訂《乙巳條約》,此條約剝奪了大韓帝國的外交權,使大韓帝國淪為日本的保護國,這是日本正式吞併朝鮮的第一步。

1907年,李熙派密使前往海牙試圖在第二屆萬國和平會議上揭露日本侵略大韓帝國的野心,希望藉此機會令歐美列強出面干預以此來恢復大韓帝國的主權,然而在弱肉強食的年代,沒有哪個國家願意幫助弱小的國家而得罪強大的日本,所以李熙的計劃只能失敗,而這次海牙密使事件也給了日本進一步吞併朝鮮的藉口。

日本藉此機會逼迫李熙退位,解散大韓帝國軍隊,大韓帝國亡國之日已經不遠,而日本此舉也遭到了韓國國內反日分子的強烈抵抗,其中愛國反日誌士安重根於1909年刺殺了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這使得日本國內吞併韓國的呼聲日漸高漲。

於是在1910年,日韓簽訂了《日韓合併條約》,純宗退位,大韓帝國正式併入日本,成為日本的固有領土。

大韓帝國滅亡後,日本恢復了“朝鮮”之稱,在朝鮮設立朝鮮總督府用以管理朝鮮事物,朝鮮總督府直屬日本天皇,而日本天皇則從日本陸軍大將中選擇任命總督,總督掌管朝鮮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權。

為了同化朝鮮使其徹底成為日本的一部分,日本開始對朝鮮進行文化侵略,日本人要求朝鮮人學習日語,接受日文教育,甚至要求朝鮮人將姓氏更改為日本的姓氏,還要求朝鮮人到日本軍隊內服兵役,所以在抗日戰場上時常會看到朝鮮籍的日本兵。

像韓國前總統朴正熙,也就是朴槿惠的父親,他曾經就有一個日本名字,叫高木正雄,年輕的時候他曾在關東軍服役,最高軍銜是中尉,在東北,他曾參與清剿東北抗日武裝,日本投降後朴正熙誓死不降,但由於他軍銜較低,所以朴正熙僥倖逃過審判,後來他被國軍遣返回韓國。

通過朴正熙的經歷我們不難看出,日本當時對韓國的文化洗腦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自日俄戰爭以後出生的韓國人,他們從小接受的就是日式教育,所以內心深處他們就認定自己是日本人,對於日本的認同感非常強,而這就是日本投降後為何會有如此多的民眾痛快哀嚎甚至自殺的原因。


鹹魚閒聊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在美軍密蘇里號戰列艦上正式簽署投降書,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隨著二戰結束的消息傳向世界,世界人民歡呼雀躍,紛紛慶祝和平的到來。

(日本宣佈投降)

但凡事都有例外,在日本宣佈投降之後,卻有不少韓國人自殺,這是怎麼回事呢?

實際上,在日本天皇宣佈投降之前,日本軍中就已經有不少人知道了這一消息。但不少軍國主義極端分子,卻無法接受這一事實。其中一部分人,曾在8月14日發動過政變。他們計劃衝入天皇的宮殿,銷燬錄好的《終戰詔書》,抗爭到底。不過,他們最終失敗了。

計劃失敗的極端分子們,紛紛選擇自殺。他們信奉的武士道精神,不允許他們遭受投降的恥辱。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韓國人也以同樣的原因選擇了自殺。

那麼,明明是武士道精神是日本的,韓國人怎麼會以同樣的原因自殺呢?

要搞清這個問題,就要從兩國近代的恩怨說起。

一直以來,日本和韓國都是隔海相望的鄰國,在歷史上有過許多次紛爭。

(講究武士道精神的日本人)

1868年,日本實行“明治維新”,從而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但那時的韓國,還處在朝鮮王朝的封建統治之下。

國力急速提升的日本,不甘於偏居一隅,他們想要擴張領土,首先就瞧上了朝鮮半島的土地。他們計劃在佔領半島後,以之為跳板,進而達到侵略中國的目的,這就是著名的“大陸政策”。

日本先在1876年強迫朝鮮簽訂了《江華條約》,後來又通過1894年的甲午戰爭和1904年的日俄戰爭,先後將清朝和俄國勢力驅逐出了朝鮮半島。

在日本不斷清剿其他外國勢力的過程中,朝鮮王朝也在1897年將國號改為了“大韓帝國”。

實際上,日本想要吞併朝鮮半島的野心,一刻也沒有消停過。在日俄戰爭中,日本就曾經強迫大韓帝國政府簽訂了《日韓議定書》,讓韓國必須協同日本共同對俄國作戰。之後,日本又在《日韓新協約》中,將日本人以財政顧問和外交顧問的身份,安插到韓國政府中。

在侵略計劃初步奏效之後,日本在隨後的幾年中愈加囂張,不僅剝奪了韓國外交權,更是設置了韓國統監府,讓韓國被迫被日本所保護。

到了1907年,日本甚至剝奪了韓國的司法權,解散了大韓帝國軍。可以說,日本在吞併韓國的道路上,步步為營,一路穩紮穩打。韓國滅亡甚至都不需要發兵入侵,僅僅只差一紙協議而已。

(出征前的韓國士兵)

韓國人民可不願被日本人統治。在大韓帝國軍解散的聲明發出後,韓國各地群情激昂,爆發了反日的義兵運動。義兵在氣勢最盛時,曾一度攻陷當時的韓國首都漢城。但無奈韓國政府中親日派不在少數,並且日本派出兩個旅團進入半島支援。韓國義軍死傷慘重,再也無力反抗,韓國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了。

1910年8月,日韓簽訂了《日韓合併條約》,標著著大韓帝國被日本滅國,半島完全成為了日本的殖民地。

日本佔領半島長達36年。在這一期間,日本政府將大韓帝國的王室封為了日本貴族,並對半島進行奴隸化的教育。

由於時間太長,有幾乎兩代的韓國人在一出生後就認定了自己是日本人這一理念。

日本將軍國主義思想,以及全面服從日本天皇統治的觀念,深深植根於那兩代的韓國青少年之中。因此在二戰爆發之後,在朝鮮半島上有不少年輕人都紛紛“為國出征”,替日本充當了入侵的爪牙。

正因如此,在日本宣佈投降後,才會有那麼多的韓國士兵自殺。但可惜的是,他們卻“殉錯了國”。


張生全精彩歷史


看到這題目,我先想到了兩篇報道。

“她(宋慧喬)剛剛拒絕了某日本汽車品牌在中國的代言邀請,原因就是該企業在二戰期間強徵十多萬韓國人進行強制勞動,並且至今拒絕道歉和賠償。

宋慧喬拒絕代言日本汽車宋慧喬不僅美,也有一顆愛國心呢。”(2016年04月14日11:47 來源:央廣網)

(韓國女星宋慧喬)

“今年的“日軍‘慰安婦’受害者紀念日”恰逢星期三。

從1992年1月8日開始,每個星期三都是韓國“慰安婦”受害者和市民團體在日本駐韓大使館前舉行集會示威的日子。

14日,“星期三示威”迎來了第1400次活動。”(環球 網)



(抗議中的韓國慰安婦)

很勵志很愛國吧?那我們再看看看今天的題目,“日本投降,十萬韓國人切腹自殺”,這真是讓人難以置信。但,這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朝鮮遠在西漢的時候就是中國的附屬國,每年都要要向中國朝進大量的貢品。(事實上,好面子的古中國人返還的禮物更多。)

明治維新前,日本一直覬覦朝鮮,無奈實力不夠。19世紀60年代,日本開始了由上而下的明治維新,經濟、軍事實力都大增。

但是由於日本是面積狹小的島國,資源匱乏,市場狹小,無法滿足其發展的需求。

再加之,日本的明治維新改革並不徹底,依然保留了大量的軍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思想。

因此,日本就把目光盯在了朝鮮半島和中國等亞洲國家。

1876年日本入侵朝鮮半島,同年2月份,迫使朝鮮與之簽訂了《江華條約》,排擠中國對朝鮮的“宗主地位”,欲取而代之。

1887年,日本參謀本部制定了所謂“清國征討策略”,並演化為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

首先攻佔臺灣,第二步便是吞併朝鮮,第三步是攻打滿蒙,第四步是吞併中國,第五步是雄踞亞洲,最終實現稱霸世界的“宏偉目標”。

1894年日本藉機朝鮮“東學黨起義”事件,蓄意挑起與中國的戰爭,即“甲午中日戰爭”。


(沉沒的致遠號)

由於清政府的節節退讓,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條約中有一條是由於這條約影響了俄國在遠東的利益,日本又強迫清政府3000萬贖回遼東半島。

(馬關條約)

為了實現“吞併朝鮮”和“進軍滿蒙”,1904年日本對俄國挑起戰爭,即日俄戰爭。

這次戰爭,俄國失敗,日本成為朝鮮的“保護國”。

日本為了徹底把朝鮮變為自己的殖民地,在朝鮮進行奴化教育。

日本於1910年在朝鮮進行了一次“焚書坑儒”運動——把涉及到朝鮮歷史、地理、民族英雄、國家誕生等書籍全部燒燬。(日本人對朝鮮實行滅史斷根)

1911年日本在頒佈新的教育法令,要求縮減教育機構。

與此同時,日本還大力宣揚日本帝國主義思想:逼老百姓每天朗讀皇國臣民誓詞“吾等乃大日本帝國之臣民”、“吾等齊心協力盡忠天皇陛下”,宣揚對日本天皇的崇拜,在朝鮮民眾中推行“皇民化”洗腦教育。  


 

(在朝鮮實行奴化教育的日軍)  

 1939年,日本又在朝鮮半島開展“創氏改名令”,要求必須朝鮮人必須改成日本名字,改名後會受到日本天皇的嘉獎和尊重。

這其中就有韓國前正統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他的日名為“高木正雄”。

(朴槿惠和其父朴正熙)

自1904年佔領朝鮮半島到1945年投降,日本共對朝鮮半島殖民了41年之久,這讓很多韓國人忘記了自己祖先,忘記了自己的祖國。

據統計,二戰中對華侵略的日軍中有24萬朝鮮籍士兵,對中國抗戰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更為嚴重的是,很多20世紀初出生的韓國人都有親日傾向。

因此,當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時,出現了10萬韓國人切腹自殺,以表對天皇的忠誠。 悲哀!

龔自珍曾說過: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

(東北三省的日語教材)

日本在我國侵佔東北的時候,也曾進行奴化教育,幸而我中華民族有骨氣,有傲氣,中華文化偉大剛強,民族之魂永遠支撐著中國同胞。作為中國人,我自豪,我驕傲。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二戰中,中國湧現出了不少“漢奸”、蘇聯誕生了大量“俄奸”、歐洲有“法奸”、“波奸”等等,朝鮮半島的“韓奸”、東南亞的“緬奸”也層出不窮。

中國的漢奸,比如川島芳子這種,最終被國民政府進行了公審,處以死刑;“俄奸”一部分直接槍斃,剩下的扔到西伯利亞勞改營裡勞動至死;法奸細被當眾扒光、剪髮、遊街等等.....所以,與侵略者合作的下場,往往是死路一條,就算不選擇自裁,也沒什麼活路可走。

然而,總也有特例,緬甸的昂山將軍和朝鮮的高木正雄,這二位不但沒有受到審判,甚至還成了“國父”級的領袖人物。

先說現任緬甸領導人昂山素季的爸爸——昂山將軍(下圖)

上世紀40年代初,日本挺進東南亞,高呼要建立一個大東亞共榮圈,趕走西方殖民者,讓亞洲人解放亞洲人。

果不其然,這個口號真的打動了不少人,東南亞殖民地國家湧現出了不少“聯日抗英”、“聯日抗美”、“聯日抗法”的隊伍。

此時的緬甸,27歲的昂山將軍決定“聯日抗英”。

昂山由此成了日本侵略者的積極合作對象,開始和日本鬼子並肩打咱們的中國遠征軍。

因為表現突出,1943年,昂山還應日本政府的邀請,赴東京拜見了日本天皇,被天皇授予三級日升勳章和中等綬帶。同年,昂山被日軍提升為少將——“昂山將軍”頭銜由此得名。

昂山將軍的確有過人之處,非常能審時度勢。日本投降前五個月,他做出了拯救自己和整個緬軍的決定,轉換政策——聯英抗日。

1945年3月,昂山正式宣佈起義,命令全體緬甸國民軍打倒日本侵略者,跳出了日本這條即將沉沒的破船。

結果,昂山將軍將不但沒有被定義成“緬奸”和法西斯“戰犯”,上軍事法庭;反而藉助盟軍的力量最終成功建國,實現了民族獨立,成了萬人敬仰的的緬甸國父。

看到這,是不是真替2018年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的昂山素季阿姨長吁一口氣????

咱們回頭看高木正雄,對,他就是朴槿惠的爸爸——朴正熙,在1945年9月之前的名字。

這個說來話長。

自19世紀末甲午戰爭之後,日本佔領了朝鮮半島和咱們的臺灣島,使出渾身解數讓殖民地人民效忠於日本天皇,開始扼殺韓國和中國臺灣省的傳統文化,對當地人民實行奴化教育。

長期的同化政策效果非常顯著,甚至延續到了當今的21世紀。

就拿咱們臺灣省舉例子,現在臺灣歷史教科書對被日本殖民的那段時期不乏溢美之詞,民進黨多次表示“臺日親如一家”;還有這個越老越精神的巖裡政男(下圖),對,他就是李-登-輝。

再看朝鮮半島,

1910年,日本人包圍漢城皇宮,強迫皇帝李垢簽訂《韓日合併條約》(甲午戰爭後,清朝勢力退出朝鮮半島,日本人扶植朝鮮國王李熙成立了“大韓帝國”,李熙自稱皇帝,以表示不再是中國的屬國,所以,叫皇帝沒錯)韓國亡國。之後,日本在韓國大刀闊斧的強行推廣“皇民化運動”,搞"創氏改名",每個韓國人,可保留原來的姓氏,但必須起個日本名字,上學、就業、辦各種證件執照都要用日本名字。

同時,強制朝鮮半島的青少年接受日式教育,強迫他們說日語,把朝鮮的文化傳統貶斥為“低劣的文化”;從幼兒時期就給他們灌輸軍國主義和日本武士道精神;鼓勵朝鮮學生去日本留學,留學結束後,再幫助日本管理半島;還大量徵召朝鮮青壯年作為日本士兵上戰場,當然多數是最底層的士兵,充當炮灰,但是也不乏“日本化”的成功人士,比如,前文提及的高木正雄。


1940年代,高木正雄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東京的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攻讀本科。1944年畢業後,先後到關東軍和滿洲國軍擔任尉官。期間,高木正雄曾寫血書給日本上級,稱:“我身為日本人,以精神與氣概,義勇奉公,一死報國的決心報名當軍官。”這段“佳話”還被登報做了“日韓親善”的典範(下圖)。

他的老師評價道:“高木雖然是半島出身,但精神卻完全是日本人。像高木這樣效忠天皇陛下的人,就是在日本人當中也是罕見的。”

然而,在關東軍潰散之際,日本人高木正雄找準時機,喬裝打扮混入了中國軍隊,變回了朝鮮難民朴正熙,1946被遣返回韓國,之後走上了他人生的巔峰.........

不可迴避的是,在日本殖民統治的近半個世紀裡,已經歷經了兩代人。所以,到日本投降時,基本上50歲以下的朝鮮人,都是在"皇民教育“下長大的,每天早晨都是在效忠天皇的廣播中起床,上班上學的都需要在開始一天的學習、工作前,宣示向“天皇”表忠心。時間長了,無法避免的讓很多朝鮮人成了日本忠誠的“皇民”,發自內心的把自己看成了“日本人”。

甚至連“大韓帝國”的皇太子的李垠(下圖),從小“被留學”日本,成年後,被安排穿著日本軍裝和日本女人結婚(類似中國的溥傑與嵯峨浩)。

1938年,日本在朝鮮半島開始實施新的志願兵役制度。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線吃緊,遂又改為強徵兵役制度,即,“抓壯丁”。據史料記載,大約有61萬多韓國人被徵用,其中24萬人編入日本陸海軍,另外還徵用了86萬多韓國勞工。此外在偽滿洲國軍中服役的韓國人還有38萬多人。東京審判以後,韓國籍的乙級戰犯就有148人,其中23人被判處死刑。南京大屠殺中的也不乏朝鮮裔日本兵的身影。

(下圖,韓國電影《登陸之日》,就是根據真實歷史改變的,描述韓國人被“抓壯丁”後,與熟識的日本軍官一起參加了關東軍對峙蘇聯的諾門坎戰役,戰敗後成了戰俘,在西伯利亞各種被虐;後又被抓入蘇軍,以蘇軍身份對抗德軍,又被德軍俘虜,抓了壯丁,扔到德軍諾曼底的“東方營”,以德軍身份參加了對抗盟軍的諾曼底登陸戰。)下圖,電影原型,德軍“東方營”中的亞洲面孔。美國大兵一打聽,這些人的經歷可是不得了——朝鮮人先後被日本人、蘇聯人、德國人三次“抓壯丁”,一路從太平洋沿岸抓到了大西洋沿岸。


再回到東亞,日本在咱們中國的“偽滿州國”,也更傾向於信賴朝鮮人,授權朝鮮人用棍棒管理中國人,這些人被往往稱為“二鬼子”。半島人憑著自己“日本皇民”的身份,在中國東北竟成了一般中國人都不敢頂撞的“特權階級”。

因此,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失敗,無疑給諸多認賊作父的半島人當頭一棒——他們畢生所信奉的日本天皇走下了神壇,所謂的精神寄託已經垮掉。在他們眼中,自己就是日本人,日本的戰敗就是自己國家的失敗。結果有些人無法接受現實,心灰意冷選擇自殺;也有的因在戰爭中欠下血債,畏罪自殺。

這種場面,類似於德國柏林戰役中的情形,與蘇聯紅軍死戰到最後一刻的多是由外籍人士組成的武裝黨衛隊SS志願師(SS-Freiwilligen-Division)。

在大批德軍成建制的投降時,這些外籍軍團卻沒有了退路,不管向誰投降都是死,作為叛徒,自己的國家也回不去了,加上所謂的堅定的信仰,所以寧可戰死也不投降。死戰的結果是,在大概三個星期的柏林戰役中,蘇聯紅軍軍傷亡了30多萬人,幾乎每8個蘇軍士兵就有一個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1945年昔日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國已是強弩之末:日本國內經濟已完全處於滿負荷運轉,人力資源已近枯竭,幾乎所有具備作戰能力的成年男性都被徵召,國內留下的盡是一班老弱婦孺。包括首都東京在內的日本本土已遭遇美軍飛機越來越頻繁的轟炸,到了這年的3月26日硫磺島戰役的失敗不僅使日本直接損失了23786名士兵,也使美軍得以將該島建設成供戰鬥機和轟炸機起飛降落的機場,從而大幅提升了對日本政治和經濟工業中心進行戰略轟炸之效果。 4天后中國遠征軍收復了全部滇西緬北失地併成功與美英盟軍會師。僅僅只是又過了一天之後美軍發起了沖繩戰役,截至6月21日沖繩戰役導致日軍傷亡11萬人、被俘9000人,損失飛機7830架、艦艇20艘。日軍為防止島上的原住民成為美軍的嚮導而對其展開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這就是整個二戰歷史中僅次於南京大屠殺的琉球大屠殺,這一事件導致島上超過10萬平民死亡。沖繩戰役的失敗使日本本土直接暴露在美軍的攻擊之下。這時作為日本戰時盟友的德國和意大利兩個法西斯軸心國均已投降,在日本國內東條英機內閣被迫辭職下野,鈴木貫太郎繼任新一屆政府。8月6日美軍飛機在日本廣島投下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這時日本把全部希望寄託在蘇聯的調停之上——他們指望著通過蘇聯的調停使日本得以較為體面地結束戰爭狀態,然而卻被蘇聯方面告知:即日起蘇聯與日本處於戰爭狀態。8月8日蘇聯紅軍及蒙古軍隊越過中蘇、中蒙邊境開始展開對日本關東軍的“八月風暴”軍事行動,一天之後美軍在日本長崎投下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

就在長崎原子彈事件第二天的1945年8月10日凌晨5點日本皇居吹上御所背後小土丘下的地下防空洞內日本裕仁天皇正在召開御前會議,而這次會議的主旨在於討論是否接受美、中、英、蘇等同盟國提出的《波茲坦公告》。日本陸軍的代表叫囂要執行所謂“一億玉碎”的本土決戰計劃,然而首相鈴木貫太郎卻在赴會之前就已下定決心要盡一切可能結束戰爭。會後日本政府於七點左右電告同盟國方面:日本政府瞭解到《波茲坦公告》中不包含改變天皇治國大權的要求,故決定予以接受。日本政府當即將此事直接通知蘇聯——11點左右日本外務大臣向前來遞交宣戰書的蘇聯大使馬立克表達了日本已決定投降的態度。當時日本政府控制下的官方電報需要使用暗號並經由中立國輾轉,為儘快將日本投降的消息向全世界傳遞,於是決定採用以天皇發表廣播錄音的方式向全世界傳達日本投降的消息。官方電文的副本首先被送到同盟通訊社,用莫爾斯電碼向國外發布。大約在當晚8點左右同盟通訊社向美國發送了關於日本決定接受《波茲坦公告》的消息。隨後電文副本被送到日本放送協會,收到電文副本並被要求播報的住友公一多年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己當時的心情很激動,不過並不是為戰敗感到難過,而是感覺終於可以鬆口氣了。1945年8月15日處於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打擊之下的日本終於以天皇詔書的形式宣佈投降,對已堅持十四年抗戰的中國人民而言、對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反法西斯人民而言:這一天已等得太久了。這一刻包括很多日本人都和收到天皇投降詔書的住友公一那樣感到可以鬆口氣了,當然也有很多頑固的軍國主義分子死活不願承認日本投降的既成事實——就在日本天皇的投降詔書公佈的前一晚發生了試圖搶奪詔書錄音的事件,這一事件的挑起者畑中和椎崎二人在詔書公佈的當天上午在皇宮門前自殺。這樣的垂死掙扎是不能阻擋歷史前進的腳步的——日本的戰敗投降已是任誰也改變不了的事實,然而鮮為人知的是當日本戰敗投降的消息傳開之後選擇自殺的不只有日本人,在當時日本統治下的朝鮮半島也發生了這樣的事。

日本對朝鮮半島的野心可謂由來已久——據日本史書記載:公元四世紀六十年代尚未完全統一日本列島的大和王朝就出兵朝鮮半島並在所征服的地區設置“任那府”進行統治。對此朝、韓兩國的學者不僅不予承認,甚至聲稱當時的九州島上存在著臣服於新羅王國的部族。公元1592年日本關白豐臣秀吉策劃了以朝鮮為跳板進攻中國的侵略計劃,由此引發了萬曆三大徵之一的抗倭援朝。1855年當日本自己還在異國黑船的威脅下戰戰兢兢之時吉田松陰就明確指出日本應當通過對亞洲鄰國的侵略來彌補因西方列強入侵而損失的利益,用吉田松陰在《幽囚錄》中的原文來說“一旦軍艦大炮稍微充實,便可開拓蝦夷,曉喻琉球,使之會同朝覲,責難朝鮮,使之納幣進貢,割南滿之地,收臺灣、呂宋,佔領整個中國,君臨印度。”這就是日本近代史上侵略亞洲鄰國的大陸計劃,在這一計劃中我國東北地區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整個日本的侵略計劃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就是: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東亞,欲征服東亞必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而朝鮮則被視為橫渡滿洲的橋樑。

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徹底終結了中國與朝鮮半島之間持續上千年的宗藩朝貢關係,也為日本干預朝鮮事務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自1644年清軍入關以來李氏朝鮮王朝以繼承華夏正統自居,視清王朝為蠻夷之邦,儘管迫於現實而不得不在外交上以清王朝為宗主國,可在朝鮮士人心中建元稱帝一直是一股潛在的暗流。隨著近代清政府的積貧積弱以及近代化國際關係的影響刺激就使朝鮮國內湧現出脫離傳統的宗藩關係的民意:當時的朝鮮高宗就對使用中國冊封的“朝鮮國王”這一稱號極為不滿,光緒八年(1882年)《朝美修好通商條約》簽訂以來朝鮮與西方列強及日本訂立條約之時不再使用“朝鮮國王”,但也沒敢公然稱帝,而是代之以含糊不清的“大君主”稱號。朝鮮的這種心態被日本敏銳捕捉到了,所以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的理由之中就有一條:促使清國放棄與朝鮮的宗藩關係,代之以西方式的條約外交,從而實現朝鮮完全意義上的獨立自主。應該說日本的這一理由極具煽動性,以致於當時朝鮮國內一度湧現出主張依靠日本的力量脫離宗藩關係的開化黨,由於其明顯的親日態度甚至於被有些史料直接稱為“日本黨”。1884年12月4日開化黨甚至在日本駐朝公使的支持下發動甲申政變,結果被時任清政府駐朝鮮總督的袁世凱鎮壓。由於《馬關條約》終結了中國與朝鮮半島之間持續上千年的宗藩朝貢關係,於是李氏朝鮮王朝第26代國王朝鮮高宗李熙於1897年10月12日自稱皇帝並改國號為“大韓帝國”。這件事被現代的韓國史學界稱為“脫清獨立”,視為是民族獨立精神的象徵,實際上這次稱帝之舉倒更像是一出鬧劇,因為朝鮮在當時根本不具備稱帝的實力,這完全是中、日兩個大國博弈所導致的偶然性事件,用不了多久這個新生的“帝國”就將失去其獨立性。

新生的“大韓帝國”試圖利用當時沙俄與日本的矛盾在外交上左右逢源,然而1905年沙俄在日俄戰爭失利後與日本簽訂了《朴茨茅斯和約》,俄國勢力至此退出朝鮮半島。事實上當時的朝鮮根本無力守護自己的獨立地位,完全是在大國博弈的夾縫中求生存,隨著中國和俄國的勢力相繼退出半島之後日本吞併朝鮮半島的時機已然成熟。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韓帝國總理李完用與日本帝國代表寺內正毅於1910年8月22日簽訂了《日韓合併條約》,以此為標誌日本正式在朝鮮半島建立起長達36年的殖民統治。日本殖民朝鮮半島期間推行所謂“內鮮一體”政策——“內”指日本本土內地,“鮮”指朝鮮半島,說得通俗直白一些就是對朝鮮半島推行同化政策:日語被確定為國語,學校以“日韓同祖”的名義只教授日本神話傳說中的神武天皇開國,而絕口不提朝鮮民族的起源歷史。日本還與朝鮮王室和兩班貴族精英階層通婚聯姻,試圖從人種血統上進行同化:1907年11月19日朝鮮純宗李坧下詔將太子李垠送到日本留學,拜伊藤博文為太子太師。日韓合併後李垠被授予日本皇族待遇並迎娶日本皇族女子梨本宮方子為妻,二戰期間李垠甚至以日本陸軍中將的身份作為日本宣傳“內鮮一體”政策的典範。與之類似的還有曾任韓國總統的朴正熙——他曾以“高木正雄”之名被授予日本陸軍少尉軍銜,直到戰爭即將結束的1945年1月他還因“清剿”抗日武裝力量而晉升中尉。事實上朴正熙的例子絕非孤例——當時日本在朝鮮半島推行所謂“創氏改姓”政策,一時間李、金、樸等朝鮮民族的傳統大姓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宮本、高木、北島......當時朝鮮半島的上層人物幾乎都有親日背景——如今作為韓國財閥的典型代表三星集團就是在日本殖民時期得以發展壯大的。事實上在當年的侵華日軍中就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於朝鮮半島,甚至當日本軍國主義已陷入窮途末路之時純粹作為犧牲品的神風特攻隊中也有相當數量的朝鮮人。當1945年日本投降時據美國軍隊記者的回憶記錄稱:在1945年的韓國街上痛哭和自殺是隨處可見,因為這些人已將自己視為日本人了。

日本對朝鮮半島的奴化教育取得了相當的成果,當然也不能否認一個基本事實:在日本殖民朝鮮半島的36年間各種抗日鬥爭也是層出不窮的:1909年10月26日安重根在中國哈爾濱的火車站開槍刺殺了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1915年申採浩、李東輝等人在俄國海參崴倡議成立的“光復會”是日本統治初期最有影響力的抗日團體,這個組織最初致力於在中國東北和俄國遠東建立武官學校以培養軍事人才,後來以秘密結社的形式深入朝鮮內部。1917年金亨稷在平壤組織了地下反日組織朝鮮國民會,後來金亨稷為躲避日本軍警的搜查帶著家人轉移到中國東北,他的兒子金成柱成為了一名抗聯戰士,他的另一個名字也許更為人熟知——朝鮮光復後的第一代領導人金日成。1918年一戰結束後留學在外的朝鮮半島學生見波蘭、捷克等國實現了民族獨立,於是回國集會並起草了獨立宣言。1919年2月8日他們將請願書和宣言書寄送日本內閣和各國駐日使館,當天下午2點在東京的朝鮮留學生舉行了留學生總會並發表了獨立宣言書,但隨即被趕來的日本警察強制解散。1919年3月1日上午10時獨立派人士以悼念已故的朝鮮高宗李熙為契機在京城(今韓國首爾)塔洞公園舉行民眾集會並當眾宣讀了《己未獨立宣言》。三一運動迅速席捲整個朝鮮半島,但在日本殖民當局的鎮壓下到1919年6月失敗。三一運動失敗後獨立派人士不得不遠走異國他鄉,試圖為他們的復國之路尋求外部援助。1919年流亡在中國的韓國獨立運動領導人們齊聚上海法租界,在這裡他們達成一致意見:在實現民族獨立後應當建立一個主權在民的國家。因此他們宣佈廢除君主制,建立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並選舉出了歷史上第一任總統、第一任總理和第一任所有部長級長官。1932年1月8日出席完陸軍閱兵式的日本天皇裕仁在返回皇宮的路上遭遇一男子投擲手榴彈,儘管天皇本人未被炸傷,但這一發生在日本本土的直接針對天皇的刺殺事件仍引起了日本方面的高度重視。日本軍警很快了解到刺殺者是來自朝鮮半島的李奉昌,而派遣他執行這次刺殺天皇任務的正是金九。一·二八淞滬抗戰結束後日本外相重光葵來到上海並決定於“天長節”(日本天皇生日)在虹口公園舉行“中日淞滬戰爭勝利慶祝大會”。這種侵犯中國領土、殺戮中國人民後又在中國的土地上舉行慶祝大會的做法激起了舉國人民的同仇敵愾。時任行政院副院長兼京滬衛戍總司令陳銘樞秘密來到上海同蔡廷鍇、蔣光鼐等十九路軍將領和當時上海灘的斧頭幫幫主王亞樵等人商議對策,最終確定了搗毀此次慶祝大會一雪國恥的方案。日本方面為確保慶祝大會的安保禁止中國人入內,但日方對已被日本佔領的朝鮮、臺灣等地之人則並未視為中國人,同時日本方面為顯示自己同這些地區人民的親善允許他們入內參加慶祝活動。王亞樵敏銳覺察到日方安保方面的漏洞,於是讓自己的弟弟王述樵同金九於靜安寺路滄州飯店秘密會面。經過洽談後金九同意配合王亞樵的暗殺行動併為王亞樵引薦了致力於朝鮮半島獨立運動的尹奉吉。4月29日被日方視為日本人的尹奉吉順利潛入會場投擲炸彈,成功將日本關東軍上海派遣軍總司令白川義則、日租界商會會長崗村洋勇等人當場炸死,日本外相重光葵則被炸斷了一條腿。如果我們現在去看當年日本在密蘇里號戰列艦簽署投降書的實況錄像會發現簽字的日本外相瘸著一條腿,這就是這次事件所致。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不得不承認,題主所述的確是事實。1945年8月,日本宣佈投降,凡是深受日軍荼毒的國家和人民無不歡呼雀躍,反觀日本,全國上下都沉浸在極大的“悲哀”當中,畢竟被日本軍國主義寄予厚望的“聖戰”最終失敗,日本國內,從軍人到普通老百姓都變得極度沮喪,在“武士道”精神的錯誤引導下,一些日軍士兵甚至盲目剖腹自殺。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日本,還有一個國家---韓國,也因為“聖戰”失敗而沮喪,其國民同樣採取自殺的方式向日本帝國主義表示忠心,這是為什麼呢?歸根結底,這是日本“奴化”教育的結果,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日本到底是如何給韓國民眾洗腦的。

甲午戰爭結束後,當時的朝鮮已經不再是清朝的藩屬國,日本轉而成為朝鮮的實際控制者,該國統治朝鮮長達半個世紀的歷史由此開始。如果說幾年前日本強迫朝鮮簽訂《日韓合併條約》奠定了在法理上吞併朝鮮的基礎的話,前者接下來的舉動才是朝鮮真正的噩夢。

整體來看,日本對朝鮮的統治可以分為兩類,即前期的武力統治和後期的文化統治。要知道,日本控制朝鮮後,也曾大力推行鐵血政策,日軍持續在朝鮮境內為非作歹終於激起了朝鮮人民的反日情緒,三一運動由此爆發,人們的和平示威最終演化成武裝起義。日軍雖然“成功”鎮壓了三一運動,但他們也清楚得認識到對朝鮮進行文化滲透的必要性,只有從價值觀上抹除朝鮮人對日本的反感,日本在朝鮮的“統治”才能更加穩固,於是就有了筆者接下來要談的日本奴化教育。

日本首先從教育著手,篡改歷史書,宣稱朝鮮與日本共有一個祖先,兩國最初都是任那國的屬地,因此,日朝本為一家,大家應該和氣生財,沒必要窩裡鬥。與此同時,日本的這種“教育理念”也被推行至朝鮮的孩童一層,朝鮮孩子被迫接受錯誤的歷史觀,還得從小學習日語,這直接導致後來的不少朝鮮年輕人以為自己是日本人。

為了讓朝鮮人覺得自己就是日本人,日本當局還強行要求朝鮮人改姓氏和名字,不少朝鮮人改名後都得到了日本人的“獎勵”和“尊重”。除此之外,日本還從朝鮮徵兵三十萬,他們告知朝鮮民眾稱這是在保衛自己的國家,這項舉措“間接”得讓朝鮮人對日本有了歸屬感。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為了徹底給朝鮮人“洗腦”,甚至還向朝鮮王室下手,對日本而言,派一兩個公主與朝鮮王子和親沒什麼,但這個舉動卻更容易讓朝鮮人放鬆警惕。並且,自從日本在朝鮮推行奴化教育以來,他們一直都在大力發展朝鮮的經濟,像一些水庫以及較為完善的工業設施全都是日本在朝鮮修建的,基於此,不少朝鮮人對日本已經沒有當初那麼痛恨了。

在日本連續的“洗腦”政策作用下,不少韓國年輕人已經喪失了所謂的國家認同感,他們認為自己就是日本人,日本戰敗,他們責任重大,這些被荼毒的朝鮮人跟日本人一樣,也受到了軍國主義思想的錯誤指引,他們成規模自殺不足為奇,有一位美國記者曾這樣描述:“1945年的韓國街頭到處都是痛苦和自殺的人,而這些韓國人之所以選擇為日本殉葬,是因為這些人一直當自己是日本人。”


尊重客觀事實,探究事件真相,我是戰甲裝研菌,歡迎關注


戰甲裝研菌


現在網上都流傳著日本戰敗的時候,有十萬韓國人集體自殺,“殉國”事件。真的有這麼多嗎?

其實在歷史上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證據證明當時日本戰敗就有十萬韓國人自殺殉國。但是確確實實是有很多韓國人選擇了自殺,可以說比日本人都要瘋狂。

別的不說就說戰犯,我們都知道當時入侵中國以及太平洋地區的是日本,日本是始作俑者,有14名甲級戰犯,我們知道的比如有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等等。但是還有一個數據不要忘了,那就是韓國有173人被定為乙級,丙級戰犯,其中有23人被處死。當時明明是日本入侵朝鮮,中國,為什麼那麼多韓國人卻成為了戰犯呢?而且還有一個數據就是,當時日軍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韓國人,據說南京大屠殺的日軍中就有四成是韓國人。所以對於現在這麼多哈韓的人,你們有沒有什麼想法呢?

韓國確實是一個很奇葩的國家,可以說只要是他認為的,那都是他的,前一段時間網上流傳著韓國古代的版圖,整個東亞都是韓國版圖之內。其實說到韓國的歷史可以說是非常短暫的,雖然說韓國這個名字其實在東漢時期就已經開始指代朝鮮地區了,在《三國中》就有記載:“桓、靈之末,韓濊強盛,郡縣不能制,民多流入韓國”。但是其後一直韓國這個名字沒怎麼出現在歷史上,到1897年朝鮮國王李熙建立大韓帝國,才再次出現了韓國這個名字。

到1910年的時候,整個朝鮮半島徹底淪為日本的殖民地,當時韓國就和日本簽訂了《日韓合併條約》,這也標誌著韓國成為日本領土的一部分。到1945年日本戰敗,韓國被日本統治了幾十年,其實從甲午戰爭清朝戰敗應該就開始算起,朝鮮就已經被日本控制了,這麼算的話韓國被日本統治長達半個世紀。

在這一段時間日本在韓國實行完全的日式教育,可以說當時的韓國人和日本沒有任何的區別,韓國人說日本話,當時參加入侵中國的日軍中有數十萬是韓國人,日本也把韓國作為自己領土的一部分,在韓國徵兵,教育都是和日本無差異的。

所以在這麼長的一段統治時間裡,韓國人也認為了自己就是日本人,所以當日本戰敗的時候,才會有數萬韓國人選擇了自殺殉國。


中國歷史研究所


1904年,日俄戰爭後,朝鮮被日本控制,次年日本成為朝鮮(韓國)的保護國。不願意成為日本屬國的朝鮮人,渡過鴨綠江進入中國避難,很多人成為現在的朝鮮族。1910年日本強制將朝鮮合併,如果從日本合併朝鮮算起,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日本在朝鮮半島存在了35年。如果從朝鮮成為日本的保護國開始算起,也有40年。

在日本佔領朝鮮的40年當中,日本從本土對朝鮮也進行了大量的移民。據說,日本控制朝鮮以後,讓朝鮮人說日語,且95%的朝鮮人在當時改名日本姓氏。比如韓國前總統朴槿惠的父親朴正熙的日本姓名為“高木正雄”,曾在日本軍隊當兵,日本戰敗以後,逃跑了。可以說,凡從日本佔領朝鮮以後出生的韓國人,基本都很親日。日本佔領臺灣以後的情況也一樣,奴化了很多臺灣人。比如李登輝他的日本名字叫“巖裡政男”,十足的親日派。

借用龔自珍的那句話就是:“欲要亡其國,必先滅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日本佔領朝鮮就消滅了他們的語言文化,逼迫他們學習日語,導致很多朝鮮人在日本佔領以後,被日本同化。所以,很多朝鮮人,加入了日本軍國主義隊伍,成為日本的幫兇。根據日本防衛1973年統計:日本侵華日軍大約250萬,其中朝鮮籍士兵大約160萬,其中在偽“滿州國”軍中就有38萬。日本奴化了多少朝鮮人,簡直不敢想象!那些被奴化的朝鮮人,被日本人作為前鋒在中國的大地上作威作福。據說,在南京大屠殺當中就用了朝鮮籍日本兵,有些人還得到了日本天皇的嘉獎。所以,日佔時期一部分親日的朝鮮人已經把自己當做了日本人。他們對日本的戰敗,感到沮喪,為了表示效忠,願意為日本而死。

據說美國解放朝鮮以後,一名美軍記者到了朝鮮,在自己的日記中寫下了這樣的話:“我來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度呀?在這裡我看不見一絲被解放的高興氣息,卻猶如置身在日本一般,處處是哀號、哭泣、自殺!”據統計,在日本宣佈投降後,有不下10萬計的朝鮮人以各種形式為日本戰敗而自殺,不知道是真是假。即便是上千人自殺,讓人也不可思議。不過,從側面也反映一個事實,日本所謂的亡國滅種計劃,真的很瘋狂。所以,日本從豐臣秀吉入侵朝鮮開始就制定了一項基本國策:“要想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要想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朝鮮!”可見,當時的日本軍國主義是多麼的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