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别轻易拒绝孩子的爱,容易让孩子成为自私的人

中国的家长似乎都比较的含蓄,对于很多这样的表达:“宝贝我爱你!”,中国家长不敢轻易的说出口,似乎不像是我们中国普遍家长的作风,尤其是在以前,如今,很多家长的思想比较开放了,诸如“我爱你”这样的话语,也能够轻易就说出口。对于多数家长来说,行胜于言,对于爱孩子的表现,往往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之处。

家长别轻易拒绝孩子的爱,容易让孩子成为自私的人


但是有时候,家长在不知不觉的地方,给予孩子太多的宠爱,会让孩子在家长的宠爱下,变成一个娇生而且比较自私的小孩。

案例:心心有好吃的好玩的都会分给姨妈,却很少会问妈妈爸爸。

3岁的心心,每次拿到什么好东西,不管是吃的还是玩的,都喜欢和身边的人进行分享,把快乐传递出去,心心尤其喜欢和自己的小姨妈分享,却很少会分享给自己的妈妈爸爸。

家长别轻易拒绝孩子的爱,容易让孩子成为自私的人


这天爸爸,再次看到了心心分享好吃的给小姨妈,爸爸终于忍不住,有些委屈地对心心说道:“宝贝,你怎么把啥好东西,都给姨妈,姨妈对你好,爸爸也对你好呀,爸爸也想尝吃一口心心的糖糖!”

其实,要知道小孩子是最精明的,心心的小姨妈并没有做什么,只是每次心心分享东西给小姨妈,拿着东西让小姨妈吃的时候,小姨妈都会真诚的看着心心,然后认真的说谢谢心心,之后跟心心一起开心的吃东西,还不断的夸赞东西好吃。但是心心的爸爸却不是这样做的。

家长别轻易拒绝孩子的爱,容易让孩子成为自私的人


心心爸爸为了逗心心,常常对心心说:“宝贝,这是什么好吃的呀?让爸爸也一起吃点好不好,爸爸想要你手里的东西?”心心听到爸爸的话,会把自己手中的东西递过去给爸爸,但是这时候爸爸又会说:“爸爸不吃,你吃吧!”几次之后,心心就算听到爸爸说想要吃,也不再去找爸爸了,更不会问爸爸是不是想要,因为爸爸每次都是让她递过去东西之后,自己又不吃,但是爸爸看到心心姨妈在吃心心的东西时候,又会说:“这么大人了,还好意思抢过孩子的东西吃。”

家长要知道,家长的这种试探行为,其实对孩子而言就是一种拒绝。

相信很多家长,都喜欢在孩子吃时候,试探性的询问,试探一下孩子是不是会把东西分给自己,家长的这样行为,仿佛是为了验证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爱自己,是不是喜欢自己,对自己有好感等,所以每次当孩子真的把自己手里的东西递过来给自己的时候,家长都会满心欢喜。

家长别轻易拒绝孩子的爱,容易让孩子成为自私的人


孩子是没有心机的,他们对于家长的要求,都会认真的对待。

一开始,孩子本着真诚的将东西分享出去,但是家长却说不吃,这变相是一种拒绝。当这样的拒绝行为逐渐多了之后,孩子也就不想再去分享了。有的家长做出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觉得被玩笑逗弄,会让孩子感觉自己没有受到尊重,一来二去,孩子慢慢地,也就不愿意和这样的家长进行分享了,甚至有可能会成为一个自私的人。

家长在和孩子进行亲密接触的时候,进行互动时候,要注意这些行为:

第一点:家长不能总跟小孩子开无谓的玩笑

孩子看世界的眼睛和大人不一样,孩子是单纯的,天真的,孩子不会分辨玩笑是不是真的,很多时候,孩子会把玩笑认真对待的。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要真诚对待,如果孩子总是被欺骗,久而久之,孩子也学会了欺骗别人。


家长别轻易拒绝孩子的爱,容易让孩子成为自私的人


第二点:家长不要强迫孩子一直分享东西

孩子对于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同时权利保护自己的东西,对于孩子要不要分享自己的东西,要由孩子自己做主,主动地进行分享,才会真正的收获分享的快乐,被家长要求的分享,并不会产生真正的快乐,甚至会让孩子对自己的爸爸妈妈产生误解。

家长别轻易拒绝孩子的爱,容易让孩子成为自私的人


第三点:家长接过孩子的东西,要真诚感谢

孩子也喜欢被人接受和被人肯定与感谢,对孩子进行感谢和夸奖,是对孩子学会分享东西的最好教育。所以,当孩子对你进行分享时,家长的感谢举动,是对孩子最大的肯定,让孩子往后也愿意分享。

家长别轻易拒绝孩子的爱,容易让孩子成为自私的人


孩子是在日常的学习和积累中不断进步的,日常生活中的举动,对孩子将会产生深远影响。家长通过以上的方式,正确的教导孩子如何成为一个乐于分享,感慨大方的人,点亮孩子将来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