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通透舒服的人,都懂得庄子的三条鱼

庄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其所著作的《庄子》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可就是这么优秀的一个人,平日里最喜欢的竟是观察鱼。

古人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庄子把人生所蕴含的大道理都融入到三条鱼的故事里,将故事传播给世人。

读明白这三条鱼的故事,人也就活得通透了。

活得通透舒服的人,都懂得庄子的三条鱼


  • 01
  • 北冥之鱼

《逍遥游》里有一条北冥之鱼,其名为鲲。

鲲会乘着六月的强风,飞往南冥。

鲲能遨游于九天,可这样的鲲,在庄子眼里,却是不自由的。

当时有一个名为列子的人,他和神仙一样,能架着风在高空自由飞翔。可倘若没了风,他依旧会发愁。

鲲和列子一样,一旦没了风就会坠落高空。

站在风口,每个人都能借着风飞翔于高空。

这样的自由,靠的是外物,就像一个人需要靠着财富、名声、权利,才能填补内心的空虚。

我很喜欢陶渊明,喜欢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在他的眼里,再好的锦衣玉食,终究比不得菊花酒的一缕香。

他种豆南山下,他带月荷锄归,他让荣华富贵成为了别人口中的笑谈趣事。

在庄子的眼里,人的一生,能不为外物所累,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境界。

之前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个人在河边钓鱼,但是钓上来的鱼总要用尺子来量一下,超过尺子的就放回河里。

人们对他的行为感到奇怪,便问他:“你为何这样做呢?”

他回答说:“我家里的锅,只有尺子这么大,超过尺子的鱼,太大了,家里的锅装不下。”

如今想想生活也应该如此,物质的追求需要一个尺度。

够用就好,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态度。

活得通透舒服的人,都懂得庄子的三条鱼


  • 02
  • 濠梁之鱼

有一天,庄子和惠子一起到濠水的桥上游玩,看到了一条白鲸鱼,这条白鲸鱼的名字叫儵。

庄子再说:“你看这条儵在河里有的多快乐啊!”

惠子却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

庄子回答他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简单的对话,却暗含着人生的大道理。

都说人生如戏,我们不知道别人这出戏里有什么曲目,自然也不知道别人的悲欢喜乐。

鱼的快乐是在河里自由自在地嬉戏,人的快乐是能够在这世间自然自得的生长。

一个迎合别人评价而改变自己的人,注定是不快乐的。

网上有一句话很流行:“合群,是淘汰的开始。”

现实中这样的情况有很多,上学融入不了同学,上班融入不了同事,想改正,却感到无能为力。

这正是人的悲哀之处:你明明与众不同,却总是希望和别人一样。

真正的快乐来源于自己内心,而非别人的评价。

与其绞尽脑汁地想活成别人眼中的自己,倒不如努力活着自己喜欢的样子。

也许会成功,也许会失败,但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就是能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

活得通透舒服的人,都懂得庄子的三条鱼


  • 03
  • 江湖之鱼

在《大宗师》的故事里,有一只生活着车辙里的小鱼,它的名字叫做鲋。

一块小池塘的水干涸了,两条小鱼只能暴露在陆地上。

为了活下去,两条小鱼互相吐泡沫,互相湿润。

庄子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感叹地说:“与其这样互相煎熬着,不如彼此放生,早些到大江大河里去寻求新的生活。”

天命无常,人如风絮。

生活里听到过太多相伴的人匆匆离场的故事,或是相忘于江湖,或是生死两茫茫。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个热搜:戴建业老师讲古诗。

里面有一小段,说杜甫慕名求见李白,随后跟着大哥李白去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

最后搞得蓬头寇面也没有找到个所以然,杜甫只能辞别李白回归中原。

所以啊,每个人都曾像杜甫和李白那样结伴而行,策马江湖。

可惜我心向山,君心向水,有些人终究是需要回首道别的。

人与人都是相伴而行的旅者,只有自己才能走完全程。

庄子的一生,也是自己一人独闯江湖,或许会显得孤独,但他却找到了自我。

拥有自我的人,才会久处不厌。

两个人在一起最好的状态,就是在一起时可以结伴走过江湖,自己一个人时也可以去看天空和海洋。

活得通透舒服的人,都懂得庄子的三条鱼


庄子说:“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

这是庄子的大智慧:不滞于物,不困于心,不乱于人。

活的通透的人,即使身体带着镣铐,心灵也是插着自由的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