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記載霍去病的死用“卒”,霍光的死用“薨”,是什麼原因?

少卿之見


霍去病,在歷史上赫赫有名,他本是平陽縣小吏與公主府女奴的私生子,卻憑藉軍事才能和戰功被提拔為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相比起來,他的異母兄霍光則沒有那麼出名,他是漢武帝託孤的輔政大臣,為漢朝中興立下功勞,最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按理說這兩人都是位高權重,功勳卓著,可為什麼史書記載霍去病的死用“卒”,霍光的死用“薨”呢?

在古代,階級差異非常嚴重,以至於人死都要按照地位採用不同的說法。按照《禮記·曲禮下》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以這個標準,在史書中,霍去病是被當作“大夫”,霍光則被當作“諸侯”。

霍去病和霍光在地位上似乎並沒有差距大到諸侯與士大夫的差別。那麼,是什麼造成史書的記述差異呢?其實,原因在於,記載霍去病去世用“卒”的史書是司馬遷所著的《史記》,記載霍光去世用“薨”的則是班固所著的《漢書》。關於霍去病去世,《漢書》這樣記載:“去病自四年年後三歲,元狩六年薨。”

在《漢書》中,霍去病和霍光的死,都用了本應該在諸侯去世時用的“薨”,說明在作者班固的心目中,此二人身份地位之顯赫,與諸侯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而《史記》只記到了漢武帝時期,自然無法描述霍光的去世。所以,與其說是史書上關於霍氏兄弟去世說法的不同,不如說是《史記》與《漢書》關於位高權重者死亡說法的不同。

在司馬遷筆下,霍去病去世用“卒”,說明了在他的觀念裡,就算霍去病官職再大,也只是“大夫”而無法達到“諸侯”的標準。漢朝初年,高祖劉邦在白馬之盟曾立下祖制:“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諸侯王只能是劉氏子弟。那麼,按理說作為外姓的霍去病、霍光確實是不應該使用“薨”,司馬遷在《史記》中十分嚴格的遵守了這一點。

而到了班固編纂《漢書》的時期,距離霍氏兄弟的去世已經快兩百年,隨著中央對地方藩王的打壓,“諸侯”的權勢和地位早已不如朝廷中掌權的大人物。再加上霍氏兄弟的個人事蹟實在過於卓越,班固在修史時考慮這些因素,使用“薨”字也無可厚非。

其實不只是史官,就是當朝的皇帝都已經把他們二人以諸侯之禮相待。這一結論的證據就在史書裡。霍去病逝世,漢武帝悲痛萬分,“上悼之,發屬國玄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冢象祁連山。”他調派甲士,從長安排到自己的陵墓茂陵,這樣的陣勢,試問有哪位諸侯王能享受到?

霍光則更加誇張,他作為輔政大臣,掌管漢朝最高權力多年,期間甚至還有一次廢帝另立。掌權期間,他緩和社會矛盾,輔佐幼主實現中興,位列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

《漢書》記載:“光薨,上及皇太后親臨光喪。太中大夫任宣與侍御史五人持節護喪事。中二千石治莫府冢上。賜金錢、繒絮、繡被百領,衣五十篋,璧珠璣玉衣,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臧槨十五具。東園溫明,皆如乘輿制度。載光屍柩以轀輬車,黃屋在纛,發材官輕車北軍五校士軍陳至茂陵,以送其葬。諡曰宣成侯。發三河卒穿復士,起冢祠堂。置園邑三百家,長丞奉守如舊法。”

如此長的送葬之禮,其中很多甚至是天子之禮。這種情況下,還說霍光去世是“卒”,那可就是欲蓋彌彰了。這樣看來,史書上關於某人物的記述,還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作者本人的,所以,某人在這本書上是“卒”,在另一位史官眼中是“薨”,這樣或類似的情況常常發生。其實,不管是“薨”還是“卒”,他們在歷史上的功績都是無法抹殺的。


鄧海春


霍去病和霍光兄弟二人,都是身居高位,但是死後一個是卒,一個是薨?為何評價不同呢?


其實很簡單,這兩位的評價不是一個人寫的。評價霍去病“卒”的是司馬遷,評價霍光“薨”的是班固!

先說霍去病

在《史記》中,對於霍去病去世描述為“卒”,對衛青去世用的也是“卒”。除了衛青霍去病這兩位帝國雙璧。太史公對於大將路博德、通西域的張騫等大臣去世用的都是“卒”。

驃騎將軍自四年軍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其後四年,大將軍青卒,諡為烈侯。子伉代為長平侯。自大將軍圍單于之後,十四年而卒。--《史記》

而在《漢書》中,對霍去病去世描述為“薨”,對於衛青去世也是薨。

去病自四年軍後三歲,元狩六年薨。上悼之,發屬國玄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冢像祁連山,諡之並武與廣地曰景桓侯。子嬗嗣。嬗字子侯,上愛之,幸其壯而將之。為奉車都尉,從封泰山而薨。無子,國除。--漢書

霍去病元狩六年薨。漢武帝痛惜之下為霍去病大修陵墓,不但陵墓造的跟祁連山一樣,還雕刻了許多馬踏匈奴之類的雕像以彰顯霍去病生前的武功。

在漢書中,不但霍去病去世是薨,霍去病兒子霍嬗在跟隨漢武帝封禪泰山時病故也被稱為“薨”。

我們再來看看衛青的記載。

元封五年,青薨,諡曰烈侯。子伉嗣,六年坐法免。

衛青在漢書中也是記載為“薨”,沒有疑問。

在古代,不但人活著要在各方面講究區分階層,要分出個高低貴賤來,死後也是一樣重視。

天子--諸侯--大夫--士人--百姓--奴隸這一個鄙視鏈雖然從原始社會就誕生了,但是在周朝時期才在周禮中被明確的規定了下來。

天子禮器有九鼎、音樂有八侑、都城要九雄,用的車馬弓箭都和別人不一樣。諸侯、大夫按照規格依次遞減,要是違反了,那就是大不敬、造反之罪。

這也是為什麼戰國時期被稱為禮樂崩壞時代的原因。當時的諸侯都紛紛拿天子的禮儀、音樂,根本不管禮記的約束。

但是當天子、諸侯死後還是要蓋棺定論的。在這個時候也要區分死者的社會地位。

郭德綱的相聲中說:古代天子死了叫崩,諸侯死了叫薨,士大夫死了叫卒,仇人死了叫哦耶!

雖然這是一個著名的段子,但其實前半部分說的是對的。根據《禮記·曲禮下》的記載,我們可以清晰的在死亡的稱呼上來分辨死者的社會地位、官職、爵位等情況。

“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再回到題目中霍去病和霍光。

霍去病活的時候先後擔任冠軍侯、驃騎將軍、大司馬,死後諡號為景桓候。他的死亡應該被稱之為“薨”。

但是司馬遷作為霍去病同時代的人,對於衛青和霍去病這種憑藉外戚的身份一步登天的人不抱有好感。

而且衛青和霍去病吸取了之前魏其侯竇嬰和武安侯田蚡招攬門客,結果被按上了造反的名頭被幹掉的教訓。一心一意專門打仗,打完仗之後閉門不出,從來不和文人交往,所以像司馬遷這樣的文人也不喜歡霍去病。

在《史記》中,司馬遷就明確的表示:衛青和霍去病出身低賤,結果享受到了漢武帝不同尋常的寵信,自然是取禍之道。

君子豹變,貴賤何常。青本奴虜,忽升戎行。姊配皇極,身尚平陽。寵榮斯僭,取亂彝章。嫖姚繼踵,再靜邊方。--史記

而霍光雖然是霍去病的弟弟,但是其權勢比霍去病大多了,不但漢武帝死後一手把持了大漢帝國的權柄,輔佐漢昭帝。在漢昭帝死後,昌邑王劉賀即位,但劉賀僅僅當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霍光廢除帝位,成了海昏侯。另立漢宣帝劉病己。

廢立皇帝這樣的事情,在霍光之前,只有商代的伊尹幹過。所以後來把廢立天子又稱之為尹霍之事。

而且三朝元老霍光“薨”後,漢宣帝和皇太后親臨,御賜給霍光“璧珠璣玉衣、黃腸題湊”這樣的最高等級棺槨,發甲士送靈車到茂陵……這些規格差不多是以天子的身份下葬的。

光薨,上及皇太后親臨光喪。太中大夫任宣與侍御史五人持節護喪事。中二千石治莫府冢上。賜金錢、繒絮、繡被百領,衣五十篋,璧珠璣玉衣,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臧槨十五具。東園溫明,皆如乘輿制度。載光屍柩以轀輬車,黃屋在纛,發材官輕車北軍五校士軍陳至茂陵,以送其葬。諡曰宣成侯。發三河卒穿復士,起冢祠堂。置園邑三百家,長丞奉守如舊法。--漢書

所以我們看到,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中,對於衛青、霍去病這樣憑藉外戚身份上位的將軍,哪怕功勞很大,也只是一個“卒”字,體現了太史公暗中的鄙視。

而在《漢書》中,班固對於衛青、霍去病、霍光等人都評價為“薨”給予他們死後一個符合侯爵身份的說法。

這一個對於“去世”不同的評價中,體現著司馬遷和班固對於霍氏兄弟不同的看法

我是以史為鑑,每天都有靠譜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以史為鑑


在《禮記》中,有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霍去病從軍數年,戰功赫赫,生前官拜大司馬驃騎大將軍,敕封冠軍侯,按照古代的禮法,他是有資格使用“薨”字的。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在漢武帝去世後,霍光出任輔政達成,在史書上喻為周朝輔佐周成王的周公,官至大司馬大將軍,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同樣可以使用“薨”字。

那麼,史書具體是如何記載的呢?

在《史記》中,司馬遷老先生如此記述:驃騎將軍自四年軍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

司馬遷去世之時,霍光還沒有去世,因此,在《史記》中並無霍光去世的描述。

在《漢書》中,班固老先生無論是描述霍去病還是霍光,使用的都是“薨”字。

那麼,為何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我們知道,司馬遷老先生編寫的《史記》,號稱“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遷筆下的人物,大都有著他本人強烈的感情色彩。像對項羽,司馬遷就推崇之至,不吝讚美之詞。對於像衛青、霍去病這樣憑藉外戚上位的,即便立下大功,司馬遷也很鄙視。

正因如此,司馬遷在描述霍去病之死時,用了“卒”字,而不是“薨”字。在描述衛青去世時,也一樣!

班固老先生撰寫的《漢書》,其立場相對客觀,當然,為尊者諱的現象比比皆是。既然霍去病、霍光都是諸侯身份,描述去世就都用了“薨”字。

在古代很長時期,《漢書》都被奉為史學正統,而《史記》則被封禁,列為“謗書”。


葉之秋


其實是因為因為身份的不同。

首先,我們要了解到“卒”和“薨”(hong,第一聲)的區別。在《禮記·曲禮下》一書中記載:

“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祿,庶人曰死”。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帝王死後,稱之為駕崩,諸侯死後,稱為薨。大夫死後,被稱為卒,將士死後稱為不祿,平民則直接被稱為死。在《左傳》中還記載,“薨”除了用於諸侯去世之外,還被用於諸侯夫人去世。從這兩本書的記載中,我們瞭解到古人去世時的叫法是按照身份的不同來分類的。那麼,按照這種說法,我們來看一下霍去病和霍光在當時分別是什麼身份。

霍去病是西漢中期名將、軍事家、外戚,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是平陽縣小吏霍重孺當差期間與平陽侯府女奴衛少兒的私生子。既然是私生子,霍重孺在當差完後就沒有帶走他。後來,衛少兒的妹妹衛子夫受到漢武帝劉徹的寵愛,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衛子夫全家升貴姓。


這時,霍去病的母親衛少兒與曲逆侯陳平曾孫陳掌聯姻,自此,霍去病成為當時最重要的外戚成員。霍去病少時就擅長騎射,深得漢武帝喜愛。霍去病十七歲時,就被任命為驃姚校尉。兩次隨衛青在漠南攻打匈奴後,受封為冠軍侯。十九歲,又被封為驃騎將軍。公元119年,漢武帝又給衛青和霍去病加封為大司馬。就在風頭正盛的時候,霍去病因病逝世,年僅23歲。霍去病死後,被封諡號景桓侯。

霍光是誰呢?霍光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當霍去病再次出征凱旋時,霍去病拜訪了霍重孺,當年的霍光年僅十歲,在霍去病的幫助下,先任郎官,隨著霍去病的離世,霍光升任光祿大夫等職位,常年侍奉在漢武帝左右,深得其信任。在漢武帝臨終錢,指定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和桑弘羊等人一起輔佐只有八歲得漢昭帝。此後,又因破獲叛亂陰謀,被封為列侯。


漢昭帝時期,霍光深得漢昭帝信任,獨攬大權。在漢宣帝即位後,漢宣帝對霍光十分忌憚,天子身側豈容他人側臥,這就為之後霍光全家滅族埋下了禍根。公元前68年,霍光病重逝世,漢宣帝一同與上官太后到場治喪,以皇帝級別得葬儀將其葬於茂陵,諡號“宣成”。此後,霍家謀反,遭到滿門抄斬,但霍光之墓未被牽連。漢宣帝之後回憶有功之臣時,將霍光列為第一,尊稱其為“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

這麼說來,霍去病和霍光皆被封侯,按照《禮記》上得記載,兩人逝世都應用“薨”字,可《史記》上,霍去病卻低了一等,用了“卒”字。別忘了,撰寫《史記》的人,是司馬遷。作為和霍去病同時代的人,司馬遷本是文人一個,而霍去病作為一名武將,除了打仗,基本上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從來不和司馬遷這種文人交往。更何況,當時的文人對霍去病這種憑藉外戚身份一步登天的人嗤之以鼻,無論功勞多大,也是被人瞧不起的。所以,在《史記》的紀錄中,對霍去病用了一個“卒”字體現了對霍去病暗中的貶低。與之相比,其弟弟霍光比霍去病的權勢大多了,能廢了劉賀的帝位,想想他權勢能大到什麼程度?


所以,這就是霍去病死用“卒”,霍光死用“薨”的原因了。


妙摘


謂天子死為“崩”或“駕崩”

諸侯死為“薨”

大夫死為“卒”

一般官員死稱“逝”

士死曰“不祿”

庶人(平民)死曰“死”

清代對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稱為“薨”

有官職、有名望的死曰“卒”。

古時候,死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生前的身份關乎死的叫法和下葬的規制,甚至會有可怕的殉葬制度。

老百姓因為喪葬開銷巨大,都是節儉入殮,甚至在年成不好的時候,都是亂葬,挖溝壑以簡單填埋。

而士大夫和王侯講究繁多,何況霍去病呢。

霍去病是西漢軍事家,十七歲,拜驃姚校尉,追隨大將軍衛青,率領八百驍騎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騎兵,拜驃騎將軍,封為冠軍侯。兩次參加河西之戰中,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漠北之戰後,封狼居胥,大捷而歸,拜大司馬,與大將軍衛青同掌軍政

漢武帝雄才大略,一生中對匈奴多次用兵,所以當朝大將軍幾乎可以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而大將軍衛青又是霍去病的舅舅,霍去病本人自然更加是位高權重,可惜天妒英才,24歲便去世了。

霍去病墓如今位於陝西省興平市南位鎮道常村西北,與衛青墓一牆之隔,墓內神道兩側安置馬踏匈奴、臥馬、躍馬、石人、伏虎、臥象、臥牛、人抱熊、怪獸吞羊、野豬、魚等大型石刻,制式雄偉。

可見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霍去病卒是用詞不當的。或者最大的可能是,司馬遷寫史記時期,霍光掌政,而霍光是霍去病的異母兄弟,因霍去病生前光芒萬丈,這位弟弟作為後期權傾朝野的大將軍,心中難免妒忌,那小編只能猜測,司馬遷寫史書,也會出錯,亦或是還是多少受朝政影響。




山圍故國


《禮記》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祿,庶人曰死。這是古代等級觀點森嚴之下的,關於死的各種分級。

那為什麼霍去病的死用“卒”,霍光的死用“薨”呢?其實這是因為《史記》和《漢書》兩位作者的寫法不同而已。

司馬遷寫“死”,除了皇帝外基本都是用“卒”,班固寫《漢書》,則把這些分了一下

司馬遷時期,可能儒家思想還沒這麼嚴重,寫書不拘一格,對於很多人的去世基本用的都是“卒”,除了霍去病的“驃騎將軍自四年軍後三年,元狩六年卒。”之外,還有不少一樣的例子。

比如衛青,“其後四年,大將軍青卒”,像《殷本紀》、《周本紀》、《秦本紀》裡都是寫“卒”,秦侯立十年,卒。生公伯。公伯立三年,卒。生秦仲。唯一不同的是秦始皇,“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

還有漢高祖劉邦,“四月甲辰,高祖崩長樂宮”,可以說除了皇帝之外,司馬遷對其他人的去世基本都是用“卒”的。


到了東漢班固的時候,獨尊儒術的已經成為正統思想,自然要等級分明瞭。在《漢書》中,班固將霍去病和衛青合成一傳,而且用的是“薨”。

“去病自四年軍後三歲,元狩六年薨”;“後四年。元封五年,青薨,諡曰烈侯”。

所以在《史記》中,霍去病用的是“卒”,可在《漢書》中用的也是“薨”,這只是因為時代不同,而導致的寫法不同。像坊間流傳的:司馬遷以春秋筆法寫霍去病之死不尋常一事,也是不可全信的。



一貳一橙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記載:“驃騎將軍自四年軍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驃騎將軍霍去病自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出擊匈奴以後三年,即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就去世了。霍去病的死的確用的是“卒”。但是《史記》當中,對衛青的死也用的是卒:“自大將軍圍單于之後,十四年而卒。”在《漢書·霍光金日磾傳》當中:“光薨,上及皇太后親臨光喪。”霍光去世,漢宣帝和皇太后親自參加霍光的葬禮。而霍光去世,採用的是“薨”是否有點不符合禮數啊!

根據《禮記·曲禮下》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稱不祿,庶人死稱死。小孩夭折和病死的,稱為歿。”這段話不用翻譯大家應該都能看懂。根據《禮記》的說法,天子死後叫“崩”,諸侯死後叫“薨”,大夫死後叫“卒”,士族死後叫“不祿”,庶人死後叫“死”,小孩夭折和病死叫“歿”。其實,霍去病曾也被封侯,按理說屬於諸侯級別,死後該稱作“薨”。出現這種例外的情況,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漢宣帝覺得霍光的功績很大,對霍光加以區別對待,按照身前的功績他死後應該稱作“薨”。

霍光輔佐兩朝皇帝,先輔佐漢昭帝不說,漢宣帝能做皇帝,全是霍光的功勞。漢宣帝雖然對霍光有很大的意見,甚至想除掉霍光。但是霍光死後,對於他的功績沒有抹殺,所以漢宣帝按照霍光的功勞大小,就區別對待霍光。在霍光死後,漢宣帝不僅僅是親自參加他的葬禮,還給予了封侯的陪葬品:“賜金錢、繒絮、繡被百領,衣五十篋,璧珠璣玉衣,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臧槨十五具。”所以,霍光死後的葬禮規格非常的高,主要是漢宣帝給予他的待遇。畢竟,霍光不是普通的王侯將軍,所以要區別來對待,史書裡面的記載也稱作“薨”。

此外,《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周公卒後,秋未穫,暴風雷,禾盡偃,大木盡拔。”《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於曲沃。”西周的周公,乃周禮的制定者,輔佐兩代君主,春秋的晉文公稱霸一時,他們死後都稱作“卒”可見,不是一般諸侯可以稱作“薨”的。霍光死後,漢宣帝的確給足了面子,這種規格相當於皇帝的待遇了。


謀士說


“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禮記·曲禮》

根據《禮記》的這個理論,霍去病為冠軍侯、霍光為博陸侯,他們死的時候都應該用

“薨”,但是我們讀《史記》的時候卻發現霍去病死的時候用的是“卒”,而在《漢書》之中,霍光的死又變回了“薨”,這又是為什麼呢?


司馬遷的原罪?

相信很多人本能的反應就是,《史記》的作者太史公司馬遷因為跟李陵關係好,所以在這些小字眼上也要對射殺李陵三叔李敢的霍去病進行一下處理,寫成“元狩六年而卒”。再深入查閱發現,原來衛青用的也是一樣的“其後四年,大將軍青卒”,因為衛青間接害死了李廣,所以一定是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偷偷地夾雜了私心,才有這樣的結果。

可是,問題是,對《史記》再細加查閱之下,我們發現,原來關於漢初開國功臣,留侯張良、平陽侯曹參曹相國用的竟然也都是卒,如關於張良用的是“後八年卒,諡為文成侯”,關於曹參則是“參為漢相國,出入三年,卒”,就算是劉邦的長子齊悼惠王劉肥的死,司馬遷用的也是“悼惠王即位十三年,以惠帝六年卒”。

是不是很奇怪?難道司馬對他們也都不大看得上麼?

很顯然並不是。因為在《史記》當中,無論是大小諸侯,劉姓諸侯王也罷,張良、曹參這樣的名臣也罷,甚至於連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正常死亡也都採用的卒。

班固的《漢書》怎麼寫的?

在班固的《漢書》裡,霍光的死確實用的是“薨”,“光薨,上及皇太后親臨光喪”,但是與之相對應的,霍去病是“無狩六年薨”,衛青是“元封五年,青薨”,其他也都是一樣,可以說在《漢書》中,諸侯的死確實如《禮記》中一樣,都改用“薨”字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別?

雖然太史公經常被人說“夾帶私心”,但是拿“卒”和“薨”來黑太史公就有些過了,他還不至於低級到玩這種級別的文字遊戲。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還在於時代的原因。

司馬遷所處的漢武帝時期雖然開始推行“獨尊儒術”的政策,但是司馬遷畢竟不是一個純粹的儒家恩想者,而儒家的禮制也沒有被嚴格的執行,所以在司馬遷的《史記》當中,對“卒”和“薨”的使用就沒有那麼絕對。比如漢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劉武死的時候,司馬遷用的是“立二十六年卒,子建立為王。”,但是後面又出現了“及聞梁王薨,竇太后哭極哀,不食”的字樣。當然,這不排除後人補記所致,但是至少說明司馬遷並未嚴格按照《禮記》這本儒家經典的要求來做。

而到了班固時期,儒家思想早已拔高到了一個新的境界,所以在用詞的時候也會更加註重細節一些,要求自然也嚴格一些。


水一白聊歷史


少卿觀史,簡答。

天子、皇帝死,曰崩;諸侯王(公)死,曰薨;士大夫死,曰卒。

周初,天子封前朝四國為公爵,雖為君臣關係,見面只行賓禮,等同於諸侯王。

秦時,二十等軍功爵,最高為徹候,無王、公爵。

漢初,劉邦除給宗室封王外,亦封多名異姓王,均有封地,有國號,為諸侯王。

剷除多名異姓王后,與英布作戰,中流矢,久而不愈,召群臣,殺馬盟誓,非劉姓不得封王。

剷除異姓王前,長沙王吳苪將軍權全權交於劉邦,保住了性命和封國,世代世襲,其死後司馬遷記載曰“薨”。

漢繼秦之軍功爵制,外加白馬之盟,外姓最高爵位只能被封為徹候,有封地,無國號,與諸侯王相差甚遠。

因此,司馬遷在記載霍去病死亡時,使用“卒”字,很恰當。

霍去病弟弟霍光,為人謹慎,擅權謀,給漢武帝當秘書,受命輔佐年幼的漢昭帝,立廢漢廢帝劉賀,擁立漢宣帝劉病已,大功於社稷、百姓。其死後,漢宣帝賜天子葬禮所需物品,並帶領後宮上至太后、下至嬪妃及文武百官前往弔唁,國葬。司馬遷死後150年,東漢班固修史時,對霍光、霍去病、衛青等侯爵的死亡,均以“薨”記載。

綜合看來,司馬遷以“卒”記載霍去病之死,不但符合禮制,也符合西漢時的政治要求;班固以“薨”記載霍光、霍去病、衛青等徹候之死,不符合古之禮制,但符合漢光武帝劉秀以漢高祖血脈,繼承西漢社稷,而歌功頌德其祖宗光輝偉業的政治綱領。


少卿之見


霍光生前封侯,霍去病死後追諡為侯。


崩、薨、卒、死、歿、沒,都有死之意,各有不同:

在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中,等級的分別極嚴,連死也分等級。

《禮記·曲禮》上說:“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

《唐書·百官志》:“凡喪,二品以上稱薨,五品以上稱卒,自六品達於庶人稱死。”

《左傳》對諸侯的死有時也稱“卒”。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秦晉骰之戰》:“冬,晉文公卒。”

到了唐代,“卒”字的用法更不嚴格。

如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入門聞號咷táo,幼子飢已卒。”這“卒”,已是泛指死。

“歿”等於說“去世”,也是泛指死,上古一般只寫作“沒”。

《孟子·滕文公上》:“昔者孔子沒。”

賈誼《過秦論》:“孝公既沒”。

《論語·學而》:“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後來在“去世”、“死亡”的意義上,一般寫作“歿”,而不再寫作“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