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統治日本多年,各種羞辱日本天皇,為何臨走時百萬人送行?

過的痛苦活得精彩


“我出來了,但是我將回來!”

當年在菲律賓戰場上,麥克阿瑟被日本鬼子打得灰頭灰臉發此誓言。

1945年二戰結束後,麥克阿瑟以勝利者姿態被美國總統杜魯門派到日本東京坐鎮,負責日本的戰後事宜,變成了日本的太上皇。



在密蘇里號上,作為盟軍受降代表的麥克阿瑟說了這樣一段話: “代表著地球上大多數人民的我們,並不是帶著懷疑、惡意、憎惡的念頭聚集到這裡來的。從過去的流血與殺戮當中,在自由、寬容、正義之下,創造出建立在信賴與理解的基礎之上的、能夠帶給人們尊嚴與希望的更加美好的世界,是我所熱切盼望的。這也是整個人類所期望的。”



麥克阿瑟按照自己的方式改造日本,在麥克阿瑟眼裡日本是個十二歲的兒童,是不成熟的,是需要管教的。

首先,麥克阿瑟做得是安民穩定。

日本戰敗,饑荒嚴重。在麥克阿瑟的斡旋下,美國政府向日本提供了350萬噸糧食和20億美元的援助,讓日本人順利渡過了危機,讓無數的日本人避免餓死街頭,也讓日本人有了重新崛起的希望。

麥克阿瑟特地改陸軍部和海軍部為遣散軍事委員會,專門負責將日軍從投降地遣送回國,讓日軍和家屬團聚。麥克阿瑟還承諾,佔領軍將為歸國士兵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朝鮮戰爭爆發,美國軍用訂單大量給日本,使日本崩潰的經濟起死回生。

第二,保留天皇

日本最大的戰犯就是裕仁天皇,和希特勒墨索里尼一樣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罪魁禍首。麥克阿瑟出於戰略考慮,堅持保留了天皇制,使日本萬世一系的菊花王朝得以延續,被忠君愛國的日本人視為麥克阿瑟最大的德政。



麥克阿瑟羞辱過日本天皇,一次合照向日本百姓顯示天皇的普通面目。讓天皇發佈 《人間宣言》宣告:朕並非是單靠神話傳說而生出,而說朕是神,日本民族有比其他民族更優越的素質,擁有能擴張統治世界的命運,這種架空事實的觀念,也是無根據的……。這次宣言明確了裕仁天皇是人不是神,徹底將他拉下神壇。

第三,麥克阿瑟沒有徹底清算軍軍國主義,對戰犯有所保留,以致今天日本的軍國主義陰魂不散。 遠東最高盟國統帥成立的遠東軍事法庭,遵循麥克阿瑟的意見,對日本諸多戰犯才取輕判。被盟國起訴的日本各類戰犯5700餘人,被判刑者4300人,有920人被處死刑。在獄中的絕大多數戰犯先後被麥克阿瑟赦免釋放了。

第四,麥克阿瑟以西方國家標準改造日本,推動了日本民主化進程。

他修改了《大日本帝國憲法》,讓日本婦女享有選舉權,釋放政治犯,倡導言論自由,還增加了義務教育的年限,要求學校停止軍國主義灌輸,向日本的士農工商各階級普及維權的知識,與西方價值觀接軌,讓日本進入到現代文明時代,成為一個現代化的西式國家。直到現在,日本人仍然以西方國家自居,這和麥克阿瑟的改革是有很大關係的。



第四,麥克阿瑟為日本勸許多國家放棄索賠,戰爭索賠完全可以把日本壓垮,麥克阿瑟考慮日本的實際情況,一片廢墟百業蕭條,鉅額賠償讓日本復興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實現。沒有戰爭賠償,加上美國的全力扶持,使日本快速走上經濟復興之路,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第五,日本是個崇拜強者的國家,古代學中國,近代學荷蘭,現代學美國,誰強大就佩服誰。

1854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佩裡率領遠征軍轟開了日本國門,強迫日本簽署《日美親善條約》,史稱“黑船事件”。日本人卻不仇視他,甚至日本人還非常感謝佩裡。

在佩裡黑船登錄的地點,日本豎立了一座佩裡登陸紀念碑,上有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親筆手書:“北米合眾國水師提督佩裡上陸紀念碑”。

麥克阿瑟比佩裡不知厲害多少倍,作為盟軍司令打敗日本,又以太上皇的姿態改造日本,是日本的再生父母。日本對麥克阿瑟可以說是感激涕零崇拜有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