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大棚種植草莓要提質增效,綠色防控少不了

對於溫室大棚草莓種植戶朋友而言,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草莓的產量和品質。既擔心沒有控制好病蟲害,影響了產量;又擔心防治過程中,使用過多的化學農藥造成農藥殘留超標,影響了草莓的品質安全,失去消費者的信任。綠色防控技術就是為了消除種植戶的這種擔心應運而生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溫室大棚草莓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技術。

溫室大棚種植草莓要提質增效,綠色防控少不了

一、什麼是綠色防控?

草莓的綠色防控技術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在確保草莓產量、品質和栽培環境生態安全的前提下,通過有限採用農業技術措施、物理技術措施、生物技術措施等綜合的病蟲害防治措施,達到不用或少用化學農藥也能控制病蟲害危害的行為。對溫室大棚草莓實施病蟲害綠色防控,不僅可以使生產的草莓避免農藥殘留超標的風險,同時還可以極大地減少化學農藥對周圍生產環境的汙染,保持田間生物多樣性,恢復生態平衡,從而從根本上遏制病蟲害的猖獗。

二、草莓溫室大棚栽培常見的病蟲害種類

草莓溫室大棚常見的病害主要有:灰黴病、白粉病、葉斑病、炭疽病、根腐病、病毒病等,其中發生普遍,危害又比較嚴重的是灰黴病、白粉病、炭疽病;害蟲主要有蚜蟲、葉蟎、薊馬等,其中發生比較普遍的是蚜蟲和葉蟎。

溫室大棚種植草莓要提質增效,綠色防控少不了

三、溫室大棚草莓病蟲害綠色防控措施

要想在溫室大棚草莓栽培過程中運用綠色防控技術防治病蟲害的危害,具體該如何做呢?

1、選用抗病蟲品種

選用抗病蟲品種,尤其是發生病蟲害比較嚴重的溫室大棚。目前,生產中推廣的草莓品種在抗病性上的差異是比較明顯的,如日系品種紅顏不抗炭疽病、白粉病,章姬不抗灰黴病,但歐美品種童子一號、甜查理對這些病害的抗性卻相對比較強;我國自育的品種京藏香、紅袖添香等也都屬於比較抗病的品種。

2、培育無病蟲的壯苗

除了選用抗病蟲的品種,在實際生產中,首先要面臨的關卡就是種苗的培育,因此,我們還要把好種苗關,要選用無病蟲的壯苗。

(1)、育苗地的選擇

由於溫室大棚生產的種苗一般是採用無性繁殖的方式育苗,以露地為主,育苗時間為5~8月份。在選擇育苗場地時,要儘量選在病蟲害發生比較輕的冷涼地區,同時,地塊不能重茬,要求三年內未種過草莓。在雨水較多、炎熱的地區育苗,最好採用可以避雨的冷棚育苗。育苗地塊要求土壤比較肥沃,最好施入一定量的底肥,比如

每畝可以施過磷酸鈣50千克、腐熟有機肥2000千克

(2)、選用脫毒原種苗

原種苗要選用經過脫毒處理的脫毒苗,並且繁殖代數不能超過4代,確保種苗體內不帶病毒。

(3)、合理密植

在種苗培育期間,要注意保持合理的密度,一般每畝育苗株數在15000~20000株較為合適。

(4)、肥水管理

在肥水管理上,要注意合理追施氮、磷、鉀肥料,抽匍匐莖前後10天左右,需要補充氮、磷、鉀含量較為均衡的肥料。如可利用噴灌或滴灌設施每隔10天隨水施入氮、磷、鉀比例為20:20:20的水溶性肥料,一次每畝3千克,連續2~3次。促使母苗生長旺盛,多發匍匐莖,從匍匐莖上多生子苗。子苗進入旺盛生長階段

以後,要多施磷鉀肥,減少氮肥用量,可隨噴施或滴灌施入氮、磷、鉀比例為2:17:17的水溶性肥料,一次每畝4千克,連續2次,促使子苗生長健壯。

溫室大棚種植草莓要提質增效,綠色防控少不了

(5)、病蟲害防治

對於病蟲害,要根據其苗期的發生特點進行積極預防,綠色防控。苗期病害主要是一些真菌病害,如白粉病、炭疽病、根腐病等。

  • 白粉病:當田間環境溫度為15~30℃,空氣相對溼度達到80%以上時,容易發生白粉病,發病時葉片上會形成有粉末狀的白色病斑。
  • 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它的發生需要更高的溫溼度,氣溫28~35℃,空氣相對溼度超過90%的環境條件最容易誘發炭疽病。炭疽病的病菌主要是在土壤裡,如果雨水頻繁,土壤中的病菌就會被繁衍到植株上,會在匍匐莖上或葉柄上產生深褐色病斑,以後會發展成大段幹縮,在葉片上會形成3~7毫米紡錘形或橢圓形黃褐色病斑。
  • 根腐病:根腐病是由多種病原菌引起的,地上部發病症狀和炭疽病很相似,也是萎蔫、乾枯死亡,土壤溼度大,最容易發生根腐病,如果在根的橫切面看到中心部位變黃變褐則是根腐病,這是與炭疽病最明顯的區別。

草莓苗期病蟲害綠色防控重點在於預防,冷棚育苗可以有效預防炭疽病的發生;基質育苗可以有效預防炭疽病、根腐病的發生,可以採用定期噴施生物農藥如寡雄腐黴等進行預防,如果病害發生比較嚴重,可以噴施一些低毒高效的化學農藥如醚菌酯類進行防治。

將每克含100萬活孢子的寡雄腐黴可溼性粉劑配成7500~10000倍液水溶液,每隔10~15天葉面噴施一次,可以很好的預防白粉病等葉部真菌病害。7月份以後,噴藥時要特別注意噴施根莖處,預防炭疽病、根腐病的發生。有滴灌、噴灌設施的,最好在噴灌、滴灌時帶藥,這樣,不僅莖葉能收到保護,要隨水滲入土壤裡,根莖處也能受到保護,同時,對許多真菌病害還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只是效果稍慢一些。因此,田間發生病害後,初次仍然可以用寡雄腐黴進行防治。

當病情發展到有15%~20%的病株時,可以選用高效低毒無殘留的化學農藥,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劑,2000~3000倍液進行快速防治,每種病害的用藥方式和寡雄腐黴一樣,一般每隔7天施藥一次,連續施藥2~3次

溫室大棚種植草莓要提質增效,綠色防控少不了

育苗期間的害蟲主要是蚜蟲和葉蟎,對於蚜蟲、葉蟎也可以進行預防,如保持育苗田間無雜草等,另外,注意保護田間的有益昆蟲,像瓢蟲、草蛉、蚜繭蜂、捕食蟎等田地昆蟲,都有利於預防蚜蟲、葉蟎的爆發。

田間如果發生了蚜蟲、葉蟎,必須要及早地進行防治,早期防治可使用植物源農藥,如0.3%的苦參鹼,1500~30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每隔5~7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兩次即可。如果蚜蟲、葉蟎發生的比較嚴重或發展的比較快,可以噴施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如用50%吡蚜酮可溼性粉劑2500~3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4000~6000倍液防治蚜蟲,用阿維菌素也可以防治葉蟎。

為了確保移栽時種苗不帶白粉病、炭疽病、根腐病等病菌,種苗出圃前還要噴施一次寡雄腐黴生物農藥進行預防。種苗出圃後,要進行藥劑蘸根處理,蘸根液可按每升水中加入7.5克有效成分為每克含100萬活孢子的寡雄腐黴可溼性粉劑進行配製。蘸根時,將草莓的根完全蘸入蘸根液中,然後拿出即可。

溫室大棚種植草莓要提質增效,綠色防控少不了

3、準備溫室大棚

育苗的過程儘管複雜,其中的細節也較為繁瑣,但是這是為培育壯苗的關鍵一步,有了好的身子骨,才能有好的力量抵抗病蟲害的侵擾。不過,再健壯的苗子,也需要適宜的生長環境。

(1)、輪作倒茬

建立嚴格的輪作倒茬制度,一般要求輪作倒茬3茬或三年以上,這樣可以預防和減輕病害,輪作對象可選擇玉米、黃瓜、蔥蒜、芹菜、小白菜等。

(2)、棚室消毒

溫室大棚種植多年以後,棚體內和土壤中往往積累了較多的病菌和害蟲,因此,定植前需要進行棚室消毒。可以在定植前的7至8月高溫季節,利用休棚時間,選晴好天氣進行高溫悶棚,將整個溫室大棚完全密閉,外界的高溫加上陽光輻射產生的溫室效應使棚內溫度能夠很快升到60~70℃甚至更高。地表15釐米處土壤溫度能達到50℃以上,保持20~30天,棚裡面和土表的大部分病菌和害蟲就都會被殺死了。

(3)、加裝防蟲網

在準備溫室大棚時,還要注意,在溫室的通風口處,加裝上40~60目的防蟲網,防止外界的害蟲如鱗翅目的粉蝶以及有翅蚜蟲、粉蝨等進入溫室棚內。

溫室大棚種植草莓要提質增效,綠色防控少不了

4、溫室大棚病害綠色防控

草莓進入溫室大棚生產階段以後,病蟲害發生在新的環境下又有了新的特點。

(1)、病害發生特點

  • 白粉病:發病時間主要是在草莓開花結果以後,除了葉片、果實也很容易發病,發病時果實表面像掛了一層霜一樣。
  • 炭疽病:發病時間主要集中在草莓苗剛定植以後,和花果期的中後期,受炭疽病危害的植株,可以看到葉片發黃、萎蔫,整個植株萎蔫、失水,在發病初期,炭疽病只有少量的1~2片葉開始枯萎,早晨或者傍晚溫度比較低的時候恢復原狀,進一步診斷需要從根莖部的表現來判斷,受炭疽病危害的植株根莖部的橫切面由外向內出現褐變症狀。
  • 灰黴病:草莓進入結果期以後,還有一種非常容易發生的病害,是灰黴病,灰黴病以果實發病最為明顯,發病部位會形成厚厚的黴層,並引起果實腐爛。灰黴病是由真菌灰葡萄菌引起,屬低溫高溼型病害,溫度5~25℃,空氣相對溼度達到90%以上時最容易發病。
  • 根腐病:在草莓的整個生長階段都能發病,一般是零星發生,地上症狀也是植株枯萎。
  • 病毒病:主要發生在草莓開花結果以後,由病毒引起,田間症狀主要表現為蜘蛛矮小、結果變小、畸形、葉片花葉、皺縮等,有“植物癌症”之稱。棚室內蚜蟲發生嚴重,容易造成病毒病流行。

根據這些病害的流行發生特點,可以採取以下的綠色防控措施。

(2)、病害的綠色預防措施

  • 農業防治:首先,要積極預防,預防病害可以通過加強農業預防措施,栽培方式最好採用全地膜覆蓋小高壟滴灌栽培,這樣可以大幅降低棚內的相對溼度,從而有效抑制高溼性真菌病害如白粉病、灰黴病、炭疽病的發生。
  • 培養健壯植株:在草莓生產過程中,應注意加強栽培管理,通過培養健壯植株,使植株的抗病蟲能力得以增強。草莓喜溫涼,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夜間10~18℃,是其最適宜的環境溫度,是草莓健壯生長的必要條件。
  • 肥水管理:要根據草莓不同時期的生長需要進行澆水施肥,最好能結合測土進行配方施肥。
  • 生物預防措施:定期噴施一些具有保護性的生物農藥,對預防病害也具有十分明顯的效果。如預防真菌病害白粉病、灰黴病、炭疽病可選用寡雄腐黴等。一般從定植兩週以後,每隔15~20天,葉面噴施一次。開花結果中後期,可以通過滴灌施藥,預防炭疽病、根腐病;對病毒病的預防重點是要做好蚜蟲的防治工作;預防白粉病、灰黴病等真菌病害,在草莓開花前或避開盛花時間,也可以採用高效低毒無殘留的礦物源農藥硫磺燻蒸進行預防。
溫室大棚種植草莓要提質增效,綠色防控少不了

(3)、病害的防治措施

病害發生後,仍要堅持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優先的原則。必須要使用化學藥劑時,要及早選用有效藥劑進行防治。

  • 白粉病:白粉病在發病初期可以選用寡雄腐黴,或者用硫磺燻蒸進行防治。如果病情較重,可以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進行防治,如醚菌酯或4%四氟醚唑水乳劑1500倍液葉面噴施連噴2次,間隔期5~7天。
  • 灰黴病:先摘除病果、病葉,並收集起來,然後採用物理方法進行高溫悶棚。藥劑可以葉面噴施生物農藥,每克含1000億有效成分的枯草芽孢桿菌3000倍液進行防治。
  • 炭疽病、根腐病:炭疽病在溫室草莓生產中雖然發生較少但危害很嚴重。在生產期,發生炭疽病的時候,建議拔出以後及時用寡雄腐黴或者嘧菌酯也就是阿米西達的一些藥劑進行灌根,可以有效防止病原菌隨滴灌在土壤中進一步傳播,以免造成更大危害。
溫室大棚種植草莓要提質增效,綠色防控少不了

5、溫室大棚蟲害綠色防控

發生在溫室大棚的兩大主要蟲害蚜蟲和葉蟎可以採取以下措施進行防控。

(1)、農業防治

通過加強田間管理,保持田間清潔、無雜草,來預防和減輕這兩種害蟲的發生,因為雜草往往是這兩種蟲害的最初發源地。另外,安裝的防蟲網也可以有效減緩和減輕蚜蟲的發生。

(2)、生物防治

利用天敵昆蟲進行生物防治,綠色防控蚜蟲最主要的措施是釋放天敵昆蟲瓢蟲。生產中主要利用的是異色瓢蟲或七星瓢蟲,瓢蟲的幼蟲和成蟲都是以蚜蟲為主要食物來源,是捕食蚜蟲的高手,一隻剛孵化出來的幼蟲一天就能捕食十多頭蚜蟲;長大以後,每天能捕食一百多頭蚜蟲;成蟲每天能捕食超過一百五十多頭蚜蟲。瓢蟲除了喜歡捕食蚜蟲,還喜歡吃葉蟎的卵,因此,還具有兼防葉蟎的作用。

葉蟎最大的天敵要屬捕食蟎,這也是目前生產中用於防治葉蟎的主要天敵昆蟲。捕食蟎的個頭通常不大,只有不到0.5毫米,但它們動作敏捷,並且有著剪刀一樣的口器,因此,能戰勝個頭大過它的葉蟎。生產中利用的是巴氏鈍綏蟎、擬長毛鈍綏蟎、智利小植綏蟎等。

溫室大棚種植草莓要提質增效,綠色防控少不了

綠色防控技術以藥劑防治病蟲害為主要措施,與農業的物理的、生物的以及人工的防治措施配合應用,不僅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防治成本,減少農藥對環境的汙染。在溫室大棚生產中,選擇綠色防控技術一定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