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保造像記》

《孫保造像記》全稱《北海王國太妃高為亡孫保造像記》,約刻於太和,景明年間。在古陽洞頂部。正書,5行,一行6至12字不等。造像龕位於窟頂偏北側,與廣川王祖母太妃侯為亡夫造彌勒像龕(鄰近約60釐米)和廣川王祖母為幼孫造彌勒像龕呈三角形佈於窟頂。像龕高110釐米、寬80釐米、深14釐米。圓券形龕楣,龕內主尊為交腳彌勒菩薩,坐雙獅座,二菩薩雙手合十置於胸前佇立兩側。背光及龕楣無飾,似未完工。推測此龕開鑿開景明年間。造像記高40釐米、寬26釐米。記述了高太妃為元保"失鄉播越",經年疾患,未免夭折而痛苦,專此造彌勒像一軀,祈願亡故的愛孫能"永脫百苦"。

【原文】

孫保失鄉,播越,歷載,終始冥愆,未及免之,不幸早死,今為保造像一區,使永脫百苦。魏北海王國太妃高為孫保造。

《孫保造像記》


《孫保造像記》


《孫保造像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