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上高一,很不聽話,玩手機成癮,我們該怎麼辦?

工程師李生


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同時出現“叛逆”和“不自律”並不難理解,這個男生上高一表現出來的①玩手機成癮②很不聽話,早在初中甚至小學的時候就顯現過端倪,無論男生還是女生,6歲前是培養孩子遵守規則的最佳時間,6歲—12歲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最佳時間,12歲—18歲是孩子逐漸形成自主意識和完善獨立認知的時間。

鑑於上了高一的孩子已經有了對外界事物的獨立認知,我給這位家長提兩條建議。

第一條,對於孩子不聽家長話這件事,家長有沒有想過,孩子心裡是怎麼看待自己父母的?孩子對父母的看法非常重要,孩子是出於不瞭解父母因而不尊重父母?還是出於誤解父母故而不尊重父母?父母最好想方設法弄明白搞清楚。

解決方法很簡單,不抱怨命運不擺大道理、心平氣和的找時間和孩子聊聊父母各自的成長曆史,你們是怎麼從稚嫩孩童長成青年成家立業的,你們幼年時的夢想,少年時的憧憬現在都實現了嗎?命運給你們安排過哪些好的機遇,哪些是你們抓住的?怎麼抓住的?哪些是你們失去的?怎麼失去的?

簡單一句話,讓你們的孩子瞭解你們,不只是瞭解你們現在做為家長的樣子,還要了解你們過去那些生命中曾經的美好和遺憾。很多時候瞭解是贏得更多理解的前提條件。

第二條,對於孩子玩手機成癮這件事,”叛逆“和”不自律“這對兒”難兄難弟“,容易和青春期的孩子糾纏不清。家長得搞清楚孩子對現實生活裡哪些事情不滿意,這是他逃避現實世界、沉迷虛擬世界的根本原因,他想做什麼,是什麼阻礙他做不了,他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是什麼阻礙他不堅持實現目標,他知不知道他做為高中生即將面臨什麼樣的現實,如果高考失敗下一步他有什麼打算。

在這裡,我想和家長說的是,孩子只能長成他自己想成為的那個樣子,他如果放棄成長,家長是沒辦法代替他或者命令他成長的,就像我們養一盆花,得根據花的特性,觀察花的需要,適時澆水施肥一樣,孩子雖然是我們生養的骨肉至親,我們也沒辦法讓他機械的按照我們的想法一天天長大,我們得了解他,得學習培養他成人成才的知識,得學習和他溝通對話的技巧,得學會經營和他的親子關係。

當我們為孩子殫精竭慮,而孩子卻毫不領情時,我們靜下來想想在此之前的過程中我們哪些地方做的不到位,哪些地方做的過度了,孩子現在手機成癮是因為他看不見前路,對未來一片茫然,生活沒有目標導致的,既然如此,家長不妨把他眼前的灰塵擦乾淨,好讓他看清楚想清楚自己究竟要去往何處,要成為怎樣的人。



最好的教育是喚醒,最快的成長是自燃。我是[阿娥你好],一個傳播能量、樂於分享的媽媽,[關注]我的原創內容,和孩子一起進步,見證彼此的成長。

阿娥你好


其實作為一名95後的教師,對於高一的孩子迷戀手機的事情算有很深的瞭解。

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吧,我初中是一個成績非常優秀的學生,但是接觸手機、互聯網之後,我對她非常的沉迷,手機上的互聯網給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在這個世界,沒有年齡人種國界的限制,在這裡可以暢所欲言,在這裡可以覽盡天下大事,在這裡可以發現全新的未知的新技術或者又是黑科技,在這裡可以學習到全新的文化,每個人都像一塊吸水棉,一刻也不停歇的從互聯網上汲取水分。

但是這些水分不只是營養的,也有有害的、違法的。但是我們接入互聯網,只是被動的,獵奇式的去探尋,因為對於初高中的我們來說,沒有法律的概念,因為我們未從得知。

但是互聯網的24小時包圍使我們的日常時間中大部分都交給了手機,而忽略了正常的學習任務。我們覺得從互聯網上接觸的都是“高級”的知識,而現在課堂學習的都是“低級”的知識。未免興致缺缺,並逐漸開始厭煩。

只是我們忘了,或者也沒有這樣一種概念––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低級”知識的鋪墊,哪裡能支撐得起“高級”知識的框架。

所以,一系列的後果產生了,成績下降,厭學,逃課,甚至輟學。

所以我們現在作為家長或者即將作為家長的成年人應該怎麼做呢?杜絕玩手機?

我覺得這是不太現實的。有句話說得好,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堵不如疏,我們家長正確引導孩子。孩子們能從虛擬世界尋找的陪伴與溫暖,我們現實中給於他:孩子們能從虛擬世界渴求的“高級知識”,我們亦能給於他。因為互聯網,就是根植於現實生活啊。最後初高中生正值確定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時刻,家長學校社會多方合作,才能使孩子們都能健康成長。(碼字不易,謝謝點贊~)(以上均為本人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風見一姬丶


高一的學生喜歡玩手機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現象,那麼身為老師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改掉這些壞毛病呢?



在談解決的方法之前,葉落先說一下自己的個人經歷,當年我剛讀高一的時候,那時候智能手機也恰好才普及,鑑於我中考考的還可以,所以便央求父母幫我買了一個智能手機,自暑假開始,像是魔障了一般,我開始瘋狂的著迷於玩手機,哪怕直到高中開學,我還是離不開它,整天不是玩遊戲就是看小說,甚至有時候上課還偷偷拿出來看一下。因此,沒有任何奇蹟發生,高一上學期我的成績可以用一落千丈四個字形容,我爸媽對此很著急,屢次勸我不要再沉迷於手機了,可那個年紀的我哪裡會聽他們教誨,依舊我行我素。


等到高一下學期,我依舊還是那個墮落的狀態,爸爸媽媽實在是沒辦法了,於是就聯繫了當時的班主任,班主任在瞭解情況之後,二話不說就直接找到我,將那部我視作命根般的手機給沒收了,頓時我心中就十分憤慨,正準備找他理論一番,沒想到班主任卻率先開口了,他說只要我下一次月考能進步十名,就將手機還給我,但若是再下一次月考退步,就再將手機沒收,反正總體來說就是考試不能倒退,不然中間一個月都得不到手機。

當時的我雖然很不爽,但好歹還是有個希望,於是接下來的一個月我第一次開始認真讀書,等到月考之後,我的名次在班級進步了十二名,班主任也遵守約定的將手機還給了我,不過不同的是,以後的日子裡我再也不敢整天到晚的沉迷於手機,不然學習退步,手機又將會被沒收。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幫助孩子戒掉玩手機成癮的毛病需要家長和學校雙方的配合,而且實施的手段不能太過於強硬,不然會引起孩子反彈。試想一下,若是當初班主任把我手機沒收後一句話也不說,也不給個希望,那麼我肯定不會再繼續努力讀書,甚至成績繼續下降也在常理之中。

如今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手機裡的誘惑比當初大多了,光遊戲就有王者榮耀、吃雞等等,孩子們上癮很簡單,戒掉相對而言就更加困難了,所以學校應該出臺一些措施,比如嚴格禁止學生帶手機進入學校以及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時間的觀念等,父母在家也應該限制孩子上網玩手機的時間,培養他們的自控能力。等到孩子們過了這個年紀,自然也就對手機沒那麼重視了。

不知道大家對此有什麼不同意見,歡迎留言評論。


葉落臨秋DX


我小時候是不愛學習的,初中沒畢業就不讀書了,上了社會以後深切的感受到了憑我的本事不讀書是真的賺不到錢,於是也回去讀的高中,拼命的學雖然只考了個師範,但是也比當小工好一些。我姨家的兒子是迷戀街機高中都考不上,我姨就狠下心來給我弟鎖在房間裡鎖了兩個月,房間裡只有床和課本練習冊,出來就參加中考,考了重點高中,又上了重點大學,又考了研究生。


馬洪薇


高中生玩手機遊戲很普遍,

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癮頭,

在我的很多學生案例當中,

有的孩子從來沒有玩過遊戲,

有的孩子沒有手機,

測試的時候孩子也說很想玩遊戲,

家長認為這樣很奇怪,

從來不玩遊戲的孩子怎麼也想玩遊戲呢?

社會現象,社會整個環境,

學校是個大熔爐。

同學們在幹什麼?

你的孩子躲避不了,

也不會去躲避,

反而偷偷的去看一眼,

偷偷的去關心一下,

這就是每一個學生的騷動。

我這來參加學習態度訓練管理的都是初中和高中學生,

大部分是學習成績倒數,

談戀愛,玩手機成癮,

上課睡覺,考試不參加,

和老師對著幹,不要學習的。

也有一部分是成績中上等,但,

考好高中好大學還有一定距離的,

要求我們訓練管理半年一年學習態度的,

也有要求我們承包中考高考的,

我來講一下三年前的一個案例:

一個富陽最低流普高的292名中等生,

所有課程總分蒙得200多分,

在學校公開談戀愛,

每晚在寢室玩遊戲到後半夜兩點。

星期六星期天回家繼續玩,

上課幾乎聽不懂,有時睡覺,

功課蒙得二三十分,

最好的功課也在四五十分。

為了遊戲父子有打架現象。

此學生小學在最好的民辦,

初中也在最好的民辦。

培訓補課十年從未停過

高中還在補課,成績退步千萬丈。

經過學習態度訓練管理

補課停了

孩子游戲停了,戀愛斷了,

家庭關係和諧了,

師生關係非常融洽了,

每天盯著老師不離不棄了,

放學,有時老師回家吃飯,

這孩子在學校門口攔下老師的車,

要求老師教會幾道不懂的題在放行。

這位數學老師非常高興,

盼到了一位學生在創造奇蹟了。

一年後,

這位學生進步到全校第23名,

數學進步到全校第二名。

每一位學生要想在學生時代走向成功,

打開孩子的智慧開關,唯一鑰匙

是學習態度的訓練管理。


學習態度訓練管理


看到這個問題,想起教學中經歷過的一個學生和手機的事。

這個學生是我教學生涯中見過的對手機最痴迷的學生。曾經創造了一個學期被老師沒收過八次手機的驚人紀錄。前兩次被抓,態度端正,寫保證書,各種認錯求情,把手機討要回去,後來有幾次被沒收後班主任跟家長聯繫,把手機還給了家長,但家長根本管不住,手機到頭來還是回到他手裡。最後班主任說啥也不給手機了,本以為他會消停一陣子,沒想到他跟家裡撒謊,說買書買資料,找同學借錢,湊了錢就買新手機。

因為玩手機,班主任聯合所有的任課老師隨時盯著他,但擋不住他半夜躲被窩裡看小說玩遊戲。因為玩手機,他那在建築工地打零工沒什麼文化的母親直接跪倒他面前求他,卻也阻攔不了他第二天繼續偷家裡錢去買手機。因為玩手機,他本來能走一本的成績一落千丈,半年時間掉到班級倒數。有時候看到家長和班主任的無奈,恨不得想這樣的學生是不是就該送去給雷電法王”調教“一下。

這個學生在學校堅持到了高二上學期結束前,因為各方聯合實在玩不了手機,他以死相逼堅決要退學,要跟他同村的哥們去打工。

這個學生作為典型,後來被我們多次討論,他之所以玩手機成癮,其實本質上是一種逃避,學校高強度的學習讓他覺得壓力巨大,又索然無味,於是在虛幻中尋求慰藉,再加上母親對他言聽計從,根本無法對其進行有力的約束。

這是2018年底的事,本來我以為此事到此為止,但前不久聽說他又回到了學校——原來當初班主任可憐他,沒有辦退學,而是休學。他休學後在家過了一個沒人管的春節,然後就跟著同村人去大城市搞裝修當學徒了——然而他只堅持了不到三個月,就哭著喊著要回來重新讀書。

我不好想象他在那三個月的時間裡到底經歷了什麼,想來無外乎繁重的體力勞動,每天不被尊重的呵斥使喚,簡陋的居住條件以及彌散著刺鼻氣味的工作環境。——他覺得小說中的世界那麼精彩,而世界給了他現實一擊,這種打擊竟然在三個月內就治好了他的”手機癌“。

據說,現在這個學生變得很穩重,每天都能靜得下心來學習,雖然成績還很差,但目前為止,尚未被發現存在玩手機的情況。


這個故事很極端,因為我們不可能把每一個手機控都扔到社會上去體驗一把現實的酸楚,來明白虛幻畢竟是虛幻,手機並不能讓自己過得更好。但我還是認為,讓孩子在假期體驗一把生活,見識一下外界的殘酷,不失為最後的辦法。

當然,在此之前,我們還是要做足夠多的努力,比如別把孩子逼得太緊,多關心孩子學習之外的情況,和孩子約法三章以疏代堵,甚至是家長陪讀。


金牌小書童


高一的時候,是學生手機上癮的高發期,即便是重點高中,也有很多學生抵制不了手機遊戲,如王者榮耀、“吃雞遊戲”的誘惑,而一旦玩手游上癮,成績必會一落千丈!所以,高中生,必須有頑強的自控力,低質這些“精神鴉片”,但是難度,是非常大的。要想幫助孩子徹底戒掉網癮或者有度的使用手機,認真分析原因,是最根本的。

一、高一的學生,為何會手機成癮?

高一,確實是學生玩手機的高發期,是手機的泛濫期,很多學生因為處理不好和手機的關係,導致高一成績一落千丈。高一為什麼會是手機成癮的高發期?

1、手機遊戲的刺激:手機和網絡越來越普遍,遊戲越來越成績,玩手機遊戲已經成了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經常聚在一起,玩起聯機遊戲,玩的不亦樂乎,這在中小學生中,更加普遍。

2、中考結束後的放縱:中考結束了,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會出現放鬆心理,以前孩子玩手機,家長還會制止,孩子還會比較有節制。但是,中考結束後,手機遊戲成了家長給孩子的“獎勵”,成了孩子給家長討價還價的“砝碼”,大家都覺著這個時候玩手機遊戲,是合理的,殊不知,一旦成癮,就很難再把孩子的心收回來。

3、高一學生的放鬆:高一階段,沒有初三的壓力,沒有高考的緊迫感,很多學生經過短暫的努力,在同學們相互熟悉之後,就變得懶散起來,經歷了中考的緊張激烈的角逐,他們作為勝利者,在這個時候也有放鬆自我約束的心理,總覺著高一玩玩還可以,到高三再拼命學,一樣可以考上大學,在老師眼裡,那些高考失利的學生,都是“高一懶、高二散、高三慘”的學生。

4、學習的吸引力下降:學生迷戀玩手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學習不能再給他帶來樂趣和信心,你想,如果他玩遊戲,每次都被人虐的很慘,他同樣不會再玩這個遊戲,問題是他能經常贏,所以輸了就不服氣,尤其是那些“半生不熟”的孩子,更容易上癮,因為人家打的好的,早就已經沒有了對手,看穿了一切。同理,如果孩子每做出一道題,都能找到成就感,找到樂趣,你還愁他被遊戲迷惑了?真正的學霸,就是那種以學習為樂趣的學生,以刷題為樂趣的學生,以考試為樂趣的學生。所以,當學習對孩子沒有那麼強的吸引力時,一些別的東西,就會乘虛而入,即便不少手機,也可能時網癮、貪戀愛、迷戀籃球、玄幻小說等等。

二、孩子有手機癮,家長如何做?

說實話,對待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統一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處理方式,有的處理方式,對這個學生管用,對另外一個學生未必管用,有的學生在家長的強制下戒了手機,有的學生則在家長的逼迫下選擇了自殺。所以,任何處理方式,都要因人而異,不斷變化,與時俱進。

1、堅決禁止孩子帶手機進校園!

這是原則性問題,沒有討價還價的可能,這應該是家長最堅定的立場。現在各個中小學,都禁止學生帶手機,尤其是智能機進校園,山東省在這個問題上, 已經明確立法。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都不要慣孩子,如果你要害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吧。

高一分班不久,我就查到兩個學生使用智能機,一個是女生,手機主要用於聊天;一個是男生,手機主要用於玩手機遊戲。這兩個學生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成績一蹶不振,所以才在高一選科時,選擇相對容易的政史地組合。

另外,這兩個學生,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欺騙老師和家長,其中一個學生,謊稱帶手機和家長聯繫,家長給她一個老年機,然後她“偷樑換柱”,自己又買了個智能機,就這樣一直偷偷使用智能機,最終在課堂上使用,被我收走。

另外一個,也是家長屬於管理,自己偷偷買了個手機模型放在家裡,躲避家長的檢查,把家長矇蔽了很長時間,才被家長不經意間發現。

所以,孩子一旦帶手機進校園,不僅危害自己,也危害別人,如果一個宿舍或者一個班級有幾個學生帶了手機,這幾個學生的學習,基本上就廢棄了。

2、在家裡引導孩子適度使用手機!

有的孩子,在學校裡沒有手機,但是週末回家,就一刻不能放下手機,這個時候,家長處理起來,不能過激,也不能不管,孩子雖然有網癮,但是也只是在家裡週末使用,影響相當小些,如果玩遊戲,也就是到了學校相互交流一下,沒有手機,無法“切磋”,所以成癮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所以,家長在家裡,要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要有度的使用手機,和孩子一起約定好時間,如果孩子到點就能放下手機,則問題不大;如果孩子不放下手機,就容易成癮,家長可以通過其他方式, 比如外出吃飯、看電影、散步、逛街等方式,把孩子“騙出去”,家長陪孩子的時間多了,手機陪孩子的時間就少了。

3、家校合作,才能徹底解決孩子手機成癮的問題!

如果孩子玩手機成癮,單純依靠家長或者老師,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個時候,必須要家校合作去解決。我高一這一個學期,就成功地解決了這麼一個問題。

學生小劉是從鄉鎮私立初中考到高中的學生, 中考成績優秀,在班級前幾名,但是家長長期不在家,疏於管理,溝通不暢,導致孩子比較內向。其實,他初中就有比較大的網癮,只是在成績的刺激下,依然堅持學習。

到了高中,第一次考試,成績就有了明顯的下滑,之後每次都下滑,一度到了班級的中下游。起初我還以為是私立學校學生學習方式的問題,適應起來比較慢,後來發現,原來這孩子私自帶智能手機,我跟家長交流,家長一口咬定,沒有帶手機。

終於在一次大休的時候,家長在他的被子裡發現了智能機,這才知道,他揹著家長,買了一部二手的智能手機,這才想到和老師一起解決問題。

我們約定,家長唱白臉,老師唱紅臉,共同解決,家長把孩子狠狠兇了一頓,把手機沒收,老師則在他返校後,假裝不知道這個問題,跟他談心,問他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通過分析,得知他就是因為自我定位不準和在高中課程的打擊下,出現了逃避的心理,才開始玩手機的。

找準原因,我跟各科老師商定,要提高這個孩子學習的自信心,在課堂上,更加關注這個孩子,適時的把一些難度較小的問題,拋給給他回答,就這樣,他在課堂上表現的機會多了,自信心也逐漸恢復,在之後的考試中,成績逐漸回升到原有的水平。

所以,解決孩子手機的問題,要找準原因早預防,一旦成癮,要早發現早治療,對待手機問題,要有原則有立場有手段,家校合作,軟硬兼施,標本兼治,才能挽救孩子。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如果對你有幫助,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


贏在高三


我的回答,或許會驚呆所有的小夥伴!我是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曾經也是一個大手機控、大遊戲狂。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那段貪戀手機、墮落至極的歲月裡,我居然還勸誡我的學生,嚴厲地告戒他們:手機這東西使人退步啊,一定一定要放下手機,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來才能不辜負你們的父母,才不會辜負青春,才不會辜負這個時代。過去說那種話的時候,我都耳根發熱腳底發燙,心虛啊,哈哈!


讀完整篇文章後,或許您就知道到底應該怎麼辦了。下面,我將從五個方面說明。

一、我們大人怎麼了

我們所生活的時代和以往的時代有什麼不同呢,不要急,請思考一分鐘後再作答。好了,時間到!我談談我的看法。我認為:高科技在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的同時,也使得我們變得越發懶惰了。

比如:我們變得不愛做飯、愛定外賣了;我們變得不愛運動,愛做宅男(女)啦;我們變的不愛思考,愛COPY抄襲了;我們變得不愛學習,愛追劇、愛發呆、愛打遊戲了。

也就是說:我們開始人云亦云,隨波逐流,變得麻木了。

二、我們的孩子怎麼了

先別說高一的孩子,我發現現在5、6歲的小孩都特別迷戀手機,迷戀得那真叫一個如痴如醉、欲罷不能啊。所以,在家裡會經常出現這樣的3個場景:大人藏手機,小孩偷手機;小孩藏手機,大人找手機;找不著啊找不著,大人氣得炸了毛,於是就有了電閃雷鳴、地震天搖。



我以前很不明白一件事兒:憑什麼大人可以玩手機,而孩子就不可以。我們的孩子怎麼了,到底犯了什麼錯。



我的看法是:高一或者更年幼的孩子們的三觀(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還處於塑造期。而塑造他們的要素(或稱為本源)就是社會環境、就是我們的家庭和學校。社會沒有過錯,因為它是歷史發展的產物,是客觀現實。所以,要問我們的孩子怎麼了,首先要問:我們的家庭怎麼了,我們的學校怎麼了,我們自己怎麼了。

三、我們希望孩子什麼樣

家長朋友心中的好孩子形象是什麼樣子的,還是老規矩,不要急,思考片刻再作答。

好了,時間又到了!很多家長都喜歡拿自家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好多家長們聊天時,都愛說這麼一套話:“你看那個那個…….那個誰家的小誰,不但聽話,還懂事,學習倍棒,關鍵是還孝順,我家的那個不爭氣的小主,我真是沒轍了,我拿他(她)是半點辦法都沒有,哎!”

哦,看來我們都希望孩子在學習上、在家庭角色的扮演上、在為人處事等方面都變得優秀。是啊,哪個家長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呢?



四、我們該怎麼辦

敲黑板,劃重點了。咳咳!



我在文章的開頭就曾說過,我本身就是手機控、遊戲狂。我曾一度迷失自己,甚至認為我不配做一名好老師。直到後來的後來,在受一本書的啟發後,我採用書上的方法,以一問一答的形式(通常是我的愛人來問,我做答),漸漸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萬能大法”。現分享給大家:

1.家長朋友們可以在孩子狀態和情緒較好的時候,和孩子促膝相談(注意談話要自然,不要讓孩子產生防備心理),談談天說說地,順便問一下孩子的夢想是什麼?

2.孩子這個時候會說很多夢想,在家長看來,靠譜的不靠譜的都有。注意,在這個關鍵時刻,作為家長的你要馬上給出反饋:“不錯呀,爸爸(媽媽)之前跟你溝通的少,真不知道我兒子(女兒)有這個志向,我完全支持你,可是我們該如何實現呢,你能不能跟我一同製作一下實施計劃呢?”

3.這個時候孩子對你完全沒有戒備心了,他會在認真思考後,把自己的想法和計劃全部說出。在你們二人一同製作計劃的過程中,他對你更認同了,他對自己的目標更加明確了,他對自己現在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已經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了。

4.這個時候,家長朋友可以順勢而為,做個提議:“為了幫你實現夢想,爸爸媽媽也管控自己,控制使用手機的時間,去更加陽光積極的工作,我們互相監督如何?”

5.在共同落實計劃過程中,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兌現承諾,做孩子的榜樣,起到表率作用。在你引導孩子走上正軌的旅途中,你會驚奇的發現:你變了,變的更珍惜時間,更高效、更熱愛生活了;孩子變了,變得更奮發有為、更謙恭禮貌、更……(此處省略一萬個字,哈哈哈哈)



五、結束語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好不要強制命令或要求他做什麼,因為那樣只會適得其反。我們應該和孩子促膝而談,問他(她)到底想擁有什麼、想創造什麼,想為自己、為家庭、為社會、為祖國做些什麼。從現在開始,您就可以和您的孩子手挽著手,肩並著肩,一同走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了。那麼,現在您知道該怎麼辦了嗎?如果知道怎麼辦了,那就快快行動去吧!


我是一名高中數學老師,是“高中數學嗨起來”的創始人。

我願同各位同仁一道,幫中學學子成長,助教育事業騰飛!如果您覺得有收穫或有不同觀點,歡迎您在下方關注、留言、點贊或轉發!


高中數學嗨起來


兒子高一,應該是十六七歲,有不聽話、玩手機的現象,純屬正常,但若“成癮”,恐怕就不正常了。

先聊聊“不聽話”的話題。

兒大不由人,不聽話、叛逆,說明孩子在成長,青春期的獨立自主意識尤其強烈,我們做父母的要理解、接納孩子這一時期生理、心理的成長“怪異”。如果我們仔細回想一下自己當年的那段青春歲月,換位思考,以自己的“出格的行為”比照兒子的“怪異”,那就見“怪”不怪了。



針對兒子的不聽話的叛逆行為,我們只要學會尊重孩子,凡事多和孩子商量,遇事徵求徵求孩子的意見,孩子最終是不會做出“不好”的決定的。孩子的青春叛逆期最忌的就是父母的不理解不接受,簡單粗暴地用“封建家長絕對不可侵犯的權威”去要求孩子當聽話兒的乖兒子,不然就訓斥、打罵,說其忤逆不孝。如此硬碰硬,針尖對麥芒,除了激化父母和孩子的矛盾外,於事無絲毫的益處。有時父母的諄告可能孩子就是不聽,不妨採取自然懲處法,讓孩子面對事情的後果,自己承擔責任,在教訓中自我成長。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父母對事情的後果可以“預料並可控”。



再聊聊玩手機的話題。

手機作為當今社會的信息通訊工具,對孩子禁止、杜絕的一刀切的辦法恐怕是行不通的,也不現實。存在即合理,宜疏不宜堵。有的父母強制禁止,剝奪孩子接觸手機的一切權利,結果呢?孩子就不玩手機了?現在的孩子渠道多的是,借、租、或自己偷偷地買,如此會逼迫孩子由“地上”轉入“地下”,父母就更難以控制了。所以正確的態度是面對現實,進行科學合理地教育、引導,適當地從時空上控制:不能帶入學校,不能影響了學習的時間,這樣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讓孩子學會抵制誘惑。

至於孩子玩手機上癮,父母首先應反省自己的失責:自己為什麼沒有在孩子一開始玩手機的時候加以教育、引導、控制呢?所以父母應和孩子面對面地坐下來,在孩子手機成癮的問題上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過失,然後和孩子共同商量對策: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逐漸減少玩手機的時間和次數的計劃,父母向孩子承諾履行好監管的職責,孩子向父母保證執行好規定。

第二,在孩子的空餘時間,父母多陪伴孩子進行戶外運動。如跑步、散心、打球、爬山、游泳……一方面可以擠掉孩子無聊的時間,有效地抵制孩子對手機的誘惑;另一方面,父母可以和孩子交流一些感受和心得,既能增進和孩子的情感距離,又能尋機對孩子進行說服、教育——這樣的說服教育才真正有效。



第三、 父母要做好表率,以身作則,自我剋制。孩子學習時,自己陪在一旁讀書;絕不要在孩子做作業時,你卻在一旁邊玩手機——這會增加對孩子的誘惑。



第四、多和孩子的老師聯繫,讓老師監督孩子在學校的行為,絕不能出現曠課、遲到的行為,更不能帶手機、玩手機。孩子在學校玩手機,家長的責任更大,一般學校都明確不讓學生帶手機到校,但有的家長卻扭不過孩子的糾纏,疏於管理,放任縱容。這一方面,父母必須立下規矩,狠下心來。有的孩子以“不讓拿手機就不上學”來要挾父母,我的態度是絕不屈服於孩子,告訴孩子,不上學可以,那就陪父母做事情,最好是苦事情、累活兒,讓孩子在生活體驗中覺悟。

結束語:網絡流行一句警語——毀掉孩子成績的最快方式,就是給他一部手機!確實手機耽誤孩子學習的事情已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據媒體報道,法國國民議會已表決通過法案,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相信我國相關部門也會採取措施,給祖國的孩子們帶來福音。


浮塵微草


高一男孩,十五六歲,青春叛逆,不好好學習,手機網絡成癮。

這個狀況,僅靠空洞蒼白的說教是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的。



有人說,要想改變被寵壞了的孩子就帶他去三個地方:

第一、帶他去火車站,看一看乘坐普通慢車的旅客們。讓孩子親眼目睹,奔波在生活線上的農民工憂鬱焦慮的神情,憔悴的面容,匆匆的腳步,感受他們為了生活奔波的艱辛。然後告訴他,不好好學習將來自己的人生就會為了生活這樣去奔波。

第二、帶他去高鐵站。讓他親眼目睹一下高鐵的乘坐環境,及乘坐高鐵人的身份和特徵。然後告訴他,只有通過努力自己的人生旅途乘坐的可能就是高鐵。

第三、帶他去飛機場。讓他親眼感受一下飛機的便捷和速度,然後看一下乘坐飛機的旅客的身份和特徵,然後告訴他,如果自己的人生旅途中能夠乘坐飛機,那是需要條件的,如果現在不努力學習,將來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和條件的。



我不完全贊同這樣的做法,感覺太過功利了。

但這個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可以參考,它傳遞出來幾個明確的信號:

1.幸福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夠獲得。

2.人和人之間是存在著差異的,這個差異是可以通過努力和奮鬥縮短和改變。

3.美好生活不是坐享其成的,而是要通過自己的奮鬥努力爭取的。



現在的孩子不好管教,根本問題就在養尊處優被完全寵壞了。

要想改變被寵壞的孩子:

第一、要觸及孩子心靈的深處。

第二、必須要讓孩子親身體驗生活的艱辛和不易。

什麼樣的事情,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觸及到孩子心靈的深處?

我特別欣賞和佩服我一個原同事的做法。他的兒子就是這樣的情況,說什麼都不聽,油鹽不進。沒辦法,他就利用假期帶孩子去做公益活動——關愛慰問留守兒童。

他讓孩子深入的和這些留守兒童接觸,瞭解他們的家庭狀況,生活狀況,學習狀況,他們的心裡法,他們的夢想和追求。

自己掏錢,讓兒子給這些留守兒童獻一份愛心。引導兒子用自己的努力去幫助這些可憐的留守兒童,通過實際行動來觸及兒子的內心世界,讓他能夠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然而,自己卻沒珍惜,而是把大好的青春荒廢在網絡遊戲中,沉溺在懶散頹廢中。



我原同事的孩子現在已經上了大學,現在還一直在資助和關注留守兒童李亮亮。

每次放假回來都給李亮亮帶很多學習用品和一些吃的和穿的。真的感覺到,不僅李亮亮得到了關心和資助,更重要的是也改變了我同事的孩子。

因此,建議家長也可以借鑑類似的做法。引導孩子去做一些能夠觸動心靈的公益活動。經過孩子的切身體驗和感悟,一般都會收到效果。只要家長引導到位,陪伴到位,指導到位,操作到位,一般都會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如何讓孩子親身去體驗生活的艱辛?

建議讓孩子去參加勞動實踐,通過勞動實踐讓他真正知道生活有多麼的艱辛和多麼的不易。如果家在農村,那就不用去尋找和搭建這樣的平臺,直接帶孩子下地幹活。勞動必須是實實在在的,深入的,時間較長的,不能是三天兩天就草草結束。

如果家在城市的,就想辦法搭建平臺讓孩子去打工體驗,時間稍微拉長一點,不能是三天兩天的體驗,最起碼要持續一段時間。

勞動實踐完畢後,再和孩子談理想和目標。多聽一聽孩子的感受,想法和計劃。然後,有針對性的再給他一些指導性的意見。



總結:通過觸及心靈和勞動體驗,孩子一定會有所改變。這時,家長就要做好真正的陪伴,幫助孩子鞏固和延伸這樣的成果。切不可認為孩子有了內心的觸動和親身的體驗,他就會徹底改變。孩子畢竟是孩子,反彈的可能極大。所以,家長一定不能鬆懈,必須要做好監督和陪伴。監督陪伴的過程中,必須要多鼓勵,多支持,多關懷,多幫助,多指導,只有長期的陪伴和不懈的堅持,孩子才能真正的實現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