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人生僅求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史鐵生:人生僅求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他的文字,至今依然飽含溫度,他用最溫情的文字,煮一劑“孤獨者的良藥”,給予彷徨者以信心。他,就是史鐵生。

史鐵生年輕時雙腿癱瘓,後來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一直靠透析維持生命。在與疾病作鬥爭的日子裡,史鐵生依然堅持寫作,著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我與地壇》等經典作品。

今晚,我們一起品讀史鐵生,品讀他筆下那些溫暖而有力量的話語。

史鐵生筆下那些

給予我們力量的文字

“當生命以美的形式證明其價值的時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一起感受史鐵生筆下生命的硬度、愛的溫度。

史鐵生:人生僅求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生命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一個不斷超越自身侷限的過程,這就是命運,任何人都是一樣,在這過程中我們遭遇痛苦、超越侷限、從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們毫不特殊。

——《病隙碎筆》

但是太陽,他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散烈烈朝暉之時。

——《我與地壇》

人不能沒有愛,尤其不能沒有所愛。不能被愛固然可怕,但如果你愛的本能無以寄託就更可怕。假如不能被愛是一條黑暗的小路,燃著愛的心還可以照耀著你前行,但倘若全無所愛,便如那綿綿的秋雨,把你的生活打的僵冷。

——《命若琴絃》

夢想使你迷醉,距離就成了歡樂;追求使你充實,失敗和成功都是伴奏;當生命以美的形式證明其價值的時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

——《靈魂的事》

幸福是要自己去尋找的,無論你在空間的哪一個角落,在時間的哪一個時刻,你都可以享受幸福,哪怕是你現在正在經歷著一場大的浩劫,你也應該幸福,因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從浩劫中學到很多別人可能一輩子都學不到的東西,當你擁有了別人所不曾擁有的東西那你就是唯一。

——《活著的事》

帶著史鐵生這些溫暖的話

新年出發

“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抱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新年伊始,帶上史鐵生的這些溫暖話語,一起出發!

史鐵生:人生僅求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只有內在的成功,才真正是‘有意義’。何為內在的成功?我想,只要人確信自己是在努力地‘好好活’,不斷地完善自己,就是內在的成功。

■ 不管什麼事,決定了,就立刻去做,這本身就能使人生氣勃勃,保持一種主動和快樂的心情。總而言之是三件事,或三個步驟:知己知彼-做出決定-立即行動。這三件事或三個步驟,不單對一時一事是最有用的,在人的一生中都是最有用的。

■ 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視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澱其中,如同面對一罈陳年老酒,一飲而盡往往會爛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細品慢咂,才會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

■心靈的房間,不打掃就會落滿灰塵。蒙塵的心,會變得灰色和迷茫。我們每天都要經歷很多事情,開心的,不開心的,都在心裡安家落戶。

■有些痛苦的情緒和不愉快的記憶,如果充斥在心裡,就會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掃地除塵,能夠使黯然的心變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別煩亂;把一些無謂的痛苦扔掉,快樂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間。

■ 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抱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僅去求得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史鐵生關於成長、夢想的

體會與你分享

“別想把一切都弄清楚,再去走路;比如路上有很多障礙,將其清理到你能走過去就好,無需全部清除乾淨。”關於青春、關於成長、關於夢想,史鐵生還有這些體會與你我分享,今天,讓我們一起懷揣夢想,果敢邁出第一步!

史鐵生:人生僅求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關於孤獨

(節選)

青春期的孤獨感尤其會強烈

原因是對未來有更豐富的期待

孤獨不好,孤獨意味著自我封閉和滿足。孤獨感卻非壞事,它意味著希望敞開與溝通,是嚮往他者的動能。以我的經驗看,想象力更強、藝術感覺更敏銳的人,青春期的孤獨感尤其會強烈;原因是他對未來有著更豐富的描繪與期待。

記得我在中學期間,孤獨感也很強烈,但自己不知其名,社會與家人也多漠視,便只有忍耐。其實連忍耐也不意識,但確乎是有些惶然的心情無以訴說。但隨著年齡增長,不知自何日始,卻已不再恐慌。很可能是因為,漸漸瞭解了社會的本來面目,並有了應對經驗——但這是次要的,根本是在於逐漸建立起了信念——無論是對自己所做之事,還是對生活本身。

別想把一切都弄清楚,再去走路

要緊的是果敢地邁出第一步

我能給你的建議只是:直面煩惱,認清孤獨,而不是躲避它、拖延它。內心豐富的人,一生都要與之打交道;而對之過多的恐懼,只是青春期的特有現象。就像你,考試之前緊張,一進考場反倒鎮靜下來了。要緊的是果敢地邁出第一步,對與錯先都不管,自古就沒有把一切都設計好再開步的事。

記得有位大學問家說過這樣的意思:別想把一切都弄清楚,再去走路;比如路上有很多障礙,將其清理到你能走過去就好,無需全部清除乾淨。魯莽者要學會思考,善思者要克服的是猶豫。目的可求完美,舉步之際則勿需周全。就像潘多拉盒子,每一答案都包含更多疑問;走路也如是,一步之後方見更多條路。更多條路,又只能選其一條,又是不可能先把每條都探清後再決定走哪一條。永遠都是這樣,所以過程重於目的。當然,目的不可沒有,但真正的目的在於人自身的完善。而完善,惟可於過程中求得。譬如《命若琴絃》。

史鐵生:人生僅求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我的夢想》

(節選)

奧運會上,約翰遜戰勝劉易斯的那個中午我難過極了,心裡彆彆扭扭地一直到晚上,夜裡也沒睡好覺。眼前老翻騰著中午的場面:所有的人都向約翰遜歡呼,所有的旗幟與鮮花都向約翰遜揮舞,浪潮般的記者們簇擁著約翰遜走出比賽場,而劉易斯被冷落在一旁。劉易斯當時那目光茫然若失,就像個可憐的孩子,讓我一陣陣的心疼。一連幾天我都悶悶不樂,總想著劉易斯此刻會怎樣痛苦;不願意再看電視裡重播那個中午的比賽,不願意聽別人談論這件事,甚至替劉易斯嫉妒著約翰遜,在心裡找很多理由向自己說明還是劉易斯最棒;自然這全無濟於事,我竟似比劉易斯還敗得慘,還迷失得深重。這豈不是怪事麼?在外人看來這豈不是精神病麼?我慢慢去想其中的原因。是因為一個美的偶像被打破了麼?如果僅僅是這樣,我完全可以惋惜一陣再去豎立起約翰遜嘛,約翰遜的雄姿並不比劉易斯遜色。是因為我這人太戀舊,骨子裡太保守嗎?可是我非常明白,後來者居上是最應該慶祝的事。或者是劉易斯沒跑好讓我遺憾?可是九秒九二是他最好的成績。

到底為什麼呢?最後我知道了:我看見了所謂“最幸福的人”的不幸,劉易斯那茫然的目光使我的“最幸福”的定義動搖了繼而粉碎了。上帝從來不對任何人施捨“最幸福”這三個字,他在所有人的慾望前面設下永恆的距離,公平地給每一個人以侷限。如果不能在超越自我侷限的無盡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麼史鐵生的不能跑與劉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都是沮喪與痛苦的根源。假若劉易斯不能懂這些事,我相信,在前述那個中午,他一定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在百米決賽後的第二天,劉易斯在跳遠決賽中跳出了八米七二,他是好樣的。看來他懂,他知道奧林匹斯山上的神火為何而燃燒,那不是為了一個人把另一個人戰敗,而是為了有機會向諸神炫耀人類的不屈,命定的侷限儘可永在,不屈的挑戰卻不可須臾或缺。我不敢說劉易斯就是這樣,但我希望劉易斯是這樣,我一往情深地喜愛並崇拜這樣一個劉易斯。

這樣,我的白日夢就需要重新設計一番了。至少我不再願意用我領悟到的這一切,僅僅去換一個健美的軀體,去換一米九以上的身高和九秒七九乃至九秒六九的速度,原因很簡單,我不想在來世的某一箇中午成為最不幸的人;即使人可以跑出九秒五九,也仍然意味著侷限。我希望既有一個健美的軀體又有一個了悟人生意義的靈魂,我希望二者兼得。但是,前者可以祈望上帝的恩賜,後者卻必須在千難萬苦中靠自己去獲取——我的白日夢到底該怎樣設計呢?千萬不要說,倘若二者不可兼得你要哪一個?不要這樣說,因為人活著必要有一個最美的夢想。


史鐵生:人生僅求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