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内蒙、东北、广西……那些关于春节的误会


河北、内蒙、东北、广西……那些关于春节的误会


小编总结了五个关于过年的地域误会,其中有你吗?


No1.东北人

河北、内蒙、东北、广西……那些关于春节的误会


别人眼里东北人过年,误会首先从年夜饭配置出发:酸菜猪肉炖粉条,铁锅炖鱼,配菜锅包肉,主食荠菜猪肉馅饺子,总之无肉不欢,在场皆硬菜。


坚持“春节不喝酒,人生路难走”和“话都在酒里,酒到位方知情意浓”的说法,别人过年喝酒用杯,东北人过年喝酒用碗。


敬酒词要结合社会语录押韵如喊麦,说完就是干,认怂=没排面,总之不醉不尽兴。


实际上真实的东北人过年,白酒也有半杯倒的,年夜饭也是讲究荤素搭配长命百岁的,社会摇翻花手其实压根儿就没多少人会,大年夜例行活动只是简单的和全家人一起守着铁岭TV等着看春晚。


No2.内蒙人

河北、内蒙、东北、广西……那些关于春节的误会

别人眼里的内蒙人过年,误会都是从饮食文化开始:认为年夜饭就是烤全羊、烤羊排、炖羊杂、手把肉……总之内蒙每过一次春节,世界上就会消失64131684849头羊……


别人过年期间休闲活动是逛庙会,而内蒙人过年期间休闲活动是套马射箭和摔跤,人均斯巴达300勇士。


内蒙人兴致高涨时会拉起马头琴,表演内蒙民间特色唱法之呼麦,春晚上最渴望见到的明星是腾格尔。


实际上内蒙人过年还真跟大家没什么两样,不都是穿着妈妈买的色彩斑斓大棉袄子待在家玩手机嗑瓜子当死宅嘛!


No3.广东人

河北、内蒙、东北、广西……那些关于春节的误会


别人眼里的广东人过年:过年主菜必吃野味山珍,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水里游的……制作方法大多为炖汤,辅料为大枣、人参、枸杞、当归等药材,势必将“补”进行到底。


每年最纠结的就是该去哪套房产里过春节,小资家庭在广东只能算刚过温饱线,而大年夜的传统活动是全家一起合唱华仔的粤语版《恭喜发财》,作为对来年的祈愿。


而实际上广东人的年夜饭囊括了遍布全国各地的珍馐美味,谁让广东人,站在食物链顶端的呢?


No4.广西人

河北、内蒙、东北、广西……那些关于春节的误会


别人眼里的广西人,过年也不会忘记嗦粉,嗜粉如命的广西人年夜饭=螺蛳粉+老友粉+干捞粉……


过年时候的春联,用的是壮语,春节传统竞技项目包括:砍柴、 壮语山歌填词、包肉粽大赛等,其中最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抛绣球。曾被粉丝隔空询问:广西抛绣球是否可以作为特长,被特招进入的大学?


人人都是刘三姐,祝福都用山歌唱出来;


过年期间和家里人集体出省旅游时,口音容易被当成东南亚归国华人。


实际上的广西人过年,真的没有只是嗦粉,什么啤酒鱼醋血鸭,随便一道就能馋的外省人口水直流;南普和泰国普通话真的有区别;顺便说一句,广西人出门也不全是划竹排;普通话字正腔圆的年轻人比比皆是,并没有说话都是用山歌交流好嘛!!


No5.山东人

河北、内蒙、东北、广西……那些关于春节的误会


别人眼里的山东人:

①过年必备年货是五袋面粉加两捆大葱;

②山东人从小就会展现出非凡的挖掘机驾驶天赋,每年春节期间都会举报挖掘机花式驾驶大赛,奖品是五斤陈醋;

③过年期间,山东省抢劫率为全国最低,因为每一个山东爷们都能一个人手刃三个歹徒,与东北人并列为中国最不能惹的男人排行榜首。


实际上的山东人过年,葱只是一种寄托,醋只是一种符号,都是一个鼻子两只眼的中国人,认真你就输了,讲文明树新风,能动口咱绝不动手


No6.河北人

河北、内蒙、东北、广西……那些关于春节的误会


别人眼里的河北人,过年=放炮+喝酒+搓麻……


①放炮就要震天响那种,什么二踢脚、窜天猴、礼花弹都是按箱买;

②全国各省喝酒排行榜:河北排第二,仅次于山东。要说河北哪的人能喝,那肯定是邯郸了,邯郸人酒量在河北省内排第一应是无可争议,众望所归!邯郸喝酒的规矩,大家一起先喝三杯,然后桌上从主家或者长者开始挨个端酒,最少的也是喝四个端两个吧,然后每个人都要起来端一圈,之后进入集体游戏阶段,最后再进入单挑阶段……酒量无上限!无上限!无上限!

③过年没搓两把儿麻将?那你肯定过了个假年……


其实,传统打铁花和电子烟花早已代替污染严重的“点火放炮”;


河北、内蒙、东北、广西……那些关于春节的误会

△正定电子烟花


喝酒全看心情和身体,这年头傻喝的人不多了。至于麻将……这是真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因为地域辽阔,各地的春节习俗差异十分巨大,有时候相邻的两个县,习俗都不同,也因此大家对每个省份都有过误解。


然而,这些地域特色似乎成为了年味的一种符号,也寄托了不同地方的人的浓厚乡情。


不论你来自何地,回家过年的初衷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摆脱平日里繁忙与不快,都是为了和久别的家人们再次举杯相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