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從上巳節的民俗意義,來看曹雪芹如何塑造賈探春的性格

魯迅曾說:“自《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的確,《紅樓夢》的寫作手法不僅豐富多彩,而且獨特有趣。這也是幾百年來,讀者對這部鉅著愛不釋手的原因之一。

以傳統民俗節日,來塑造人物性格和命運,也是此書很重要的一個寫作手法。比如塑造薛寶釵時,作者寫了天穿節、地穿節、穿天節,三個傳統節日;塑造林黛玉時,作者寫了花朝節;塑造賈元春時,作者寫了元宵節,等等。

此文我們要詳細分析的是:曹雪芹如何藉助上巳節的民俗意義,來塑造賈探春的人物性格。

紅樓夢:從上巳節的民俗意義,來看曹雪芹如何塑造賈探春的性格

首先,我們看看上巳節的歷史發展,以及明清時期,上巳節的民俗意義。

上巳節是中國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魏晉以前,上巳節定於農曆三月第一個巳日,魏晉以後定於農曆三月初三。隨著時代的發展,上巳節的民俗意義也在變化。

紅樓夢:從上巳節的民俗意義,來看曹雪芹如何塑造賈探春的性格

魏晉以前,上巳節的民俗意義是“祓禊”。

“祓禊”指的是:上巳節這天,人們臨水舉行祭禮,並用流水洗去汙垢和病災的習俗。

《周禮·春官·女巫》中記載:“掌歲時祓除釁浴。”東漢經學大師鄭玄給此記載做了註解:

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

從鄭玄的註解我們可知,周朝時我國已有“祓禊”的習俗。

春秋時期,上巳節“祓禊”習俗已經比較流行。《論語》中有記載: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這條記載寫的就是,上巳節那天,人們去水邊“祓禊”的情形。

《後漢書·禮儀志上》記載:

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

可見東漢時期,上巳節的習俗和意義,依然是“祓禊”。

紅樓夢:從上巳節的民俗意義,來看曹雪芹如何塑造賈探春的性格

上巳節,人們去水邊祭祀沐浴,祈福消災的活動,稱為“祓禊”

魏晉以後,上巳節“祓禊”的意義逐漸減弱,“禊飲”的意義逐漸興起。

“禊飲”指的是:上巳節這天,人們春遊踏青、臨水宴飲、吟詩作賦的習俗。此後,上巳節就漸漸成為文人宴飲賦詩的佳節。

南齊時期,齊武帝曾在上巳節禊宴群臣,並命群臣賦詩。文學家王融寫了一首《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其中就提到了“禊飲”:

惟暮之春,同律克和,樹草自樂。禊飲之日在茲,風舞之情鹹蕩。

古人最浪漫的“禊飲”方式,就是“流杯曲水”,又叫“曲水流觴”。活動時,人們把酒杯投於水的上游,任其自由漂流,酒杯在誰面前停下,誰就拿起酒杯飲酒,並賦詩一首。

上巳節“曲水流觴”的習俗,《荊楚歲時記》中有記載:

三月三日,四民並出江渚池沼間。臨清流,為流杯曲水之飲。

可見魏晉以後,上巳節古老的“祓禊”儀式,已逐漸演變成文人宴飲作詩的風雅活動。

紅樓夢:從上巳節的民俗意義,來看曹雪芹如何塑造賈探春的性格

古代文人“曲水流觴”圖

歷史上最有名的上巳節文人雅集,就是東晉時期的“蘭亭集”。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組織了一次文人集會。與會者中很多都是朝廷大臣,比如司徒謝安,左司馬孫綽等等,總共41人。

此次集會共得詩37首,後編撰成集,即為《蘭亭集》。王羲之為此詩集做了序,這就是冠絕千古的《蘭亭集序》。

宋以後,上巳節幾乎銷聲匿跡,只有南方一些地方還流傳此節。

但因為王羲之和《蘭亭集序》的深遠影響,上巳節“曲水流觴”的浪漫精神,依舊深入文人心中。

文人們逐漸把三月三日,當成以文會友,宴飲作詩的佳節,並沿襲至清代。

如明代的王世貞,清代的孔尚任、鄭板橋等文學家,都曾在三月三日,舉辦過文人雅集。

清代詩人袁枚的《隨園詩話》中,也有關於上巳節文人雅集的記載:

王春溪明府在濟南,三月三日與李子喬諸人,夜泛大明湖,分得“南”字。

總之到了明清時期,上巳節最初沐浴消災的習俗,已徹底演變成文人舉辦詩詞大會的雅集活動。

紅樓夢:從上巳節的民俗意義,來看曹雪芹如何塑造賈探春的性格

“竹林七賢”雅集

接著,我們看看《紅樓夢》裡,曹雪芹如何通過上巳節的民俗意義,來塑造賈探春的人物性格。

《紅樓夢》第七十回,曹雪芹明確寫出,探春的生日在三月初三,也就是上巳節這天。原文如下:

明日乃三月初二日,就起社,便改“海棠社”為“桃花社”,林黛玉就為社主......次日乃是探春壽日。

可見,探春的生日就在三月初三。

曹雪芹安排探春生於上巳節,究竟有何深意呢?

從前文我們可知,上巳節最初的意義是消災祈福,後來逐漸演變成臨水吟詩的宴會。

到了明清時代,上巳節徹底成為文人墨客舉辦詩詞大會的節日。

並且參加詩詞大會的成員都有兩個特徵:

第一、他們都是文人,個個才華橫溢、志趣高雅,而且還有著詩人的浪漫情懷;

第二、他們還是馳騁官場的官員,是胸懷大志,立有一番事業的人才。

紅樓夢:從上巳節的民俗意義,來看曹雪芹如何塑造賈探春的性格

“竹林七賢”雅集

比如主持“蘭亭集”的王羲之,他不僅是詩人、文人、書法家,他同時也是會稽內史、以及右將軍。其他成員也一樣,他們不僅都是文人,而且大多數有官職。

除了“蘭亭集”外,古代還有很多文人雅集,舉辦者都是官場文人。比如漢末的“鄴下雅集”,舉辦者是建安七子;宋朝的“西園雅集”,舉辦者是蘇軾、黃庭堅等人。

明清時期的王世貞,王士禎、孔尚任、鄭板橋、袁枚等官場文人,也都主持過文人雅集。

由此可見,曹雪芹讓探春生於上巳節,目的就是賦予她官場文人的兩個特質:文人的高雅志趣和浪漫情懷;像男子一樣,立一番事業的雄心壯志。

紅樓夢:從上巳節的民俗意義,來看曹雪芹如何塑造賈探春的性格

第一、曹雪芹讓探春生於上巳節,就賦予了她文人的高雅志趣和浪漫情懷。

探春的詩才不如薛寶釵和林黛玉,但她志趣之高雅,情懷之浪漫,卻高於薛林二人。

探春的秋爽齋,是大觀園裡最有文人意趣的地方。原著裡對秋爽齋的描寫如下:

探春素喜闊朗,這三間屋子並不曾隔斷。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那一邊設著斗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插著滿滿的一囊水晶球兒的白菊。西牆上當中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左右掛著一副對聯,乃是顏魯公墨跡,其詞雲:煙霞閒骨格,泉石野生涯。

闊朗的佈置,琳琅滿目的筆墨紙硯,以及各色古董名畫,無不體現了探春高雅的志趣。可以說,探春骨子裡就是一個高雅的文人。

紅樓夢:從上巳節的民俗意義,來看曹雪芹如何塑造賈探春的性格

此外,探春對一些小物件的喜好,也可以看出她獨特的審美,以及浪漫的情懷。

原著二十七回,探春託寶玉給她買些新奇玩意回來。寶玉就說,外面也沒見什麼新奇玩意啊,左不過是些古董,再不就是綾羅綢緞,以及各種吃食了。探春就說:

誰要這些。像你上回買的那柳枝兒編的小籃子,整竹子根摳的香盒兒,膠泥垛的風爐兒,這就好了。你揀那樸而不俗,直而不拙者,這些東西,你多多的替我帶了來。

從探春列舉的那些小物件,以及她挑選物件的標準來看,她的確有著獨特高雅的志趣,也有著詩人般浪漫的情懷。

紅樓夢:從上巳節的民俗意義,來看曹雪芹如何塑造賈探春的性格

正因為探春有著文人才子的特質,所以儘管她詩才不如寶釵黛玉,但她卻是詩社的倡導者。

三十七回,探春寫了一封花箋給寶玉,提議在大觀園起詩社。花箋原文如下:

娣探謹奉

二兄文幾:今因伏几憑床處默之時,因思及歷來古人中處名攻利敵之場,猶置一些山滴水之區,遠招近揖,投轄攀轅,務結二三同志盤桓於其中,或豎詞壇,或開吟社,雖一時之偶興,遂成千古之佳談。娣雖不才,竊同叨棲處於泉石之間,而兼慕薛林之技。風庭月榭,惜未宴集詩人;簾杏溪桃,或可醉飛吟盞。孰謂蓮社之雄才,獨許鬚眉;直以東山之雅會,讓餘脂粉。若蒙棹雪而來,娣則掃花以待。此謹奉。

此花箋不僅新雅不落俗套,而且表達了探春對文人雅集的羨慕和嚮往,以及“巾幗不讓鬚眉”的雄才大志。

《紅樓夢》的時代,依然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李紈的父親李守忠甚至說,女子無才便有德,所以才給女兒取名李紈,字“宮裁”。

李紈住進大觀園後,也想過起詩社,卻始終沒提起,這自然是因為女德的緣故。那個年代,女子即便有詩才,也只好在家裡做幾首閨怨詩罷了。她們斷不能像男人那樣,呼朋喚友,集會結社。

寶釵教導黛玉湘雲不要醉心於詩詞,要以針黹紡績為要,又說香菱學詩是“得隴望蜀”,也是因為女德。

紅樓夢:從上巳節的民俗意義,來看曹雪芹如何塑造賈探春的性格

可探春卻不一樣,她不僅愛作詩,她還敢於突破當時的禮法,以閨閣小姐的身份發起詩社。

更難得的是,她敢於挑戰古代大文豪,發出“誰說女子不如男”的豪言。這層意思就在“孰謂蓮社之雄才,獨許鬚眉;直以東山之雅會,讓餘脂粉”這兩句上。

“蓮社之雄才”,說的是東晉時,名僧惠遠主持的白蓮社。該社成員還有慧永、慧持、劉遺民、雷次宗等人,都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佛學家。

這兩句的意思就是說:像“白蓮社”和“山東雅會”這樣的雅集,不是隻有男子才能做,女子也可以做。

由此可見,探春已有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她的觀念已遠超當時社會,這十分難得。

探春佈置的秋爽齋獨特高雅,喜歡的玩意也別緻新奇,她還效仿古人起詩社。這些都體現了她擁有文人一樣,高雅浪漫的性格。

為了塑造她這一性格特點,曹雪芹就安排她生於上巳節,因為上巳節代表了文人的高雅和浪漫。

紅樓夢:從上巳節的民俗意義,來看曹雪芹如何塑造賈探春的性格

第二、曹雪芹讓探春生於上巳節,還賦予了她立一番事業的雄心壯志。

探春效仿文人,不僅因為她有著文人的高雅志趣和浪漫情懷,更因為她有著文人立一番事業的遠大志向。

可那個年代,女子不能參加科考,不能為官做宰,甚至不能走上社會去工作。特別是貴族小姐,她們只能被養在深閨,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因為社會對女子的禁錮,探春無法施展滿腹才華,更無法實現遠大抱負。儘管如此,探春卻從未放棄過施展才華的機會,從未放棄過立一番事業的嚮往。

五十五回,鳳姐小月,王夫人命探春和李紈管家,寶釵協助。管家這些日子,探春充分展現了她強大的管家能力。

刁奴們合夥欺負她年少,故意給她出難題。她一眼就看穿刁奴的心思,幾句話就把刁奴制伏。王熙鳳都對她的管家能力讚賞有加,還直言“她比我更厲害一層”。

紅樓夢:從上巳節的民俗意義,來看曹雪芹如何塑造賈探春的性格

理家期間,探春不僅做了好幾件興利剔弊的大事,她還搞起了大觀園承包責任制。這些都可以看出,探春是個強有力的管理者。

但儘管如此,她依然感嘆自己不是男兒,不能出去立事業。

當時,趙姨娘跑去議事廳,讓探春多給趙國基幾兩銀子發喪。探春沒答應趙姨娘的無理要求,還和趙姨娘吵了一架。在和趙姨娘吵架時,探春流著淚,說了一番很無奈的話:

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兒家,一句多話也沒有我亂說的。

這番話表達了探春渴望自己能像男人一樣,立一番事業的志向,也表達了她對自己身為女子,不能實現抱負的無奈。

紅樓夢:從上巳節的民俗意義,來看曹雪芹如何塑造賈探春的性格

七十四回,王夫人下令抄檢大觀園。

抄到秋爽齋時,探春反應激烈。她先是嚴陣以待,然後強勢護著丫頭們,並且還打了邢夫人的陪房。這都是因為她看到了家族的危機,憂慮著家族前途。她這些憂慮,都在下面這番話裡:

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你們今日早起不曾議論甄家,自己家裡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

探春有立一番事業的宏圖偉願。她想立的事業裡,必然包括保衛家族。

所以當她接過管家權柄時,她一心只為家族著想。只要對家族有好處,她不惜得罪自己親媽,甚至犧牲自己的利益。

所以看到家人搞內鬥,抄檢自己家時,她才如此痛心疾首。為了家族大益,她敢拆王夫人的臺,敢撕邢夫人的臉,敢當面怒罵王熙鳳。

若說王熙鳳是“脂粉隊裡的英雄”,那麼賈探春就是“英雄裡的英雄”。她有才華,有能力,有抱負,和那些建功立業的文人才子一樣。

曹雪芹讓探春生於上巳節,也就賦予了她“立一番事業”的雄心壯志,因為上巳節也代表了文人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

紅樓夢:從上巳節的民俗意義,來看曹雪芹如何塑造賈探春的性格

總結:

上巳節發展到明清時期,已徹底演變成文人雅集的節日,其民俗意義有兩點:它象徵了文人的高雅志趣和浪漫情懷;它象徵了文人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曹雪芹讓賈探春生於上巳節,目的就是藉助這兩個民俗意義,來塑造她性格中的兩個特點:

像文人一樣,擁有高雅志趣和浪漫情懷;像文人一樣,擁有“立一番事業”的遠大抱負。

曹雪芹的心思十分縝密,筆力十分巧妙。他只用一個上巳節,就塑造了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文人品格。這樣巧妙的寫作手法,《紅樓夢》裡比比皆是,這也是此書值得反覆研讀,反覆品味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