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戰疫情的逆行者:勤奮、求精、奉獻

2018年國務院正式批覆,將每年的8月19日設立為“中國醫師節”,這不僅僅是一個節日,它還意味著全國1100萬奮鬥在一線的白衣戰士來說,這是一個溫暖而充滿榮耀的節日。

他們從選擇從一開始就勤學苦練,永遠奮鬥在一線現代的社會,一名普通的本科醫學生,都要至少學會幾十門課程,還要經過實習陪練考察等等一系列的過程才能正式上崗,有時候即便他們上崗了,但是他們仍然醫學繼續教育,醫師還要定期的考核,他們每天遇到的不僅僅是病人,還要有一顆不耐煩的心,但他們從來都沒有過抱怨。

致敬最美戰疫情的逆行者:勤奮、求精、奉獻


有人說世界上最複雜的東西是電腦,但生命才是世界上最複雜的一門科學,因為我們體內的一個簡單的細胞,都非常的精巧。

當你早已進入夢鄉的時候,他們依舊值著夜班,隨時可能被電話吵醒;當你焦急的還在排隊掛號,心中早已不耐煩的時候,你可知他們已經幾個小時沒有進食;當你在幼兒園門口接孩子的時候,你可知他們的孩子還沒有人接。

他們吃了太多的加熱過的飯菜,他們也吃過已經涼透了的飯菜。

致敬最美戰疫情的逆行者:勤奮、求精、奉獻


他們在學習上一絲不苟,常年工作的醫生,他們也任勞任怨,只為妙手回春後那一抹甜蜜的微笑。

有一種關懷是無私的,還有一種愛是偉大的,有一種奉獻是平凡的,當繁花盛開的春天,也許會有人讚美花的美麗,枝葉的挺拔,但誰又會想到那一片片默默無聲的綠葉呢,如果把醫院比作生命的樹,那麼護士就是那枝頭的一片最小的綠葉。

致敬最美戰疫情的逆行者:勤奮、求精、奉獻

“丹心妙手保康健,奇藥銀針除病魔”

醫生的微笑在分散著病人的恐懼與痛苦,醫生的微笑讓病人和他的家屬感到了安慰,他們無論面對的窮人還是富人,他們永遠微笑著,他們的微笑把病人和他們的距離拉近,他們一直保持微笑著,無論多麼辛苦與忙碌,他們的微笑永遠都是一記良好的藥方。

致敬最美戰疫情的逆行者:勤奮、求精、奉獻


“大醫精誠施仁術,妙手醫者父母心”

誓願普求含靈苦,懸壺濟世暖杏林。”他們有著無私的愛,他們面對著多重性格的患者,但他們依然選擇奉獻,他們奉獻的是海一樣博大的情懷;他們如同春天的雨露般滋潤著患者的久旱的心田,他們又如同夏天的微風,吹走了燥熱的空氣,帶走了患者心靈的暢通;他們又猶如秋葉的明月照亮著患者通往健康的心靈彼岸。


面對疫情他們沒有選擇退縮,他們依舊選擇逆行。他們承受著比平時更加勞累的工作壓力,在過年時,他們沒有選擇與家人團聚,而是毅然決然地走上了前往一線的路。

他們有多想他們的孩子啊,他們有多想他們的家人啊,但他們再一次詮釋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真正含義。

我們要讚美他們,我們要歌頌他們,人的社會價值在於對社會的貢獻,他們把大眾的幸福當作自己的幸福,把鮮花送給別人,卻把棘刺留給了自己。

致敬最美戰疫情的逆行者:勤奮、求精、奉獻


鍾南山院士,所以八十幾歲的高齡,但仍然選擇了抗戰一線,戰疫情,他又像03年非典那年一樣站了出來,每天依然進行著高強度的工作。

致敬最美戰疫情的逆行者:勤奮、求精、奉獻


韓紅老師,在這次疫情期間,在大年三十那天趕往武漢,他把能捐的都捐了,累到自己躺在了病床上。


致敬最美戰疫情的逆行者:勤奮、求精、奉獻


像他們這樣的,還有很多很多的人,都盡了自己的力量……

在這個特殊時期的日子裡,願所有的奮戰在一線的人們,為戰勝疫情而努力的人們,都能夠平安歸來,擁抱勝利!

病魔一定會趕走,昔日的繁華熱鬧一定再次重現,黎明就在眼前!

致敬最美戰疫情的逆行者:勤奮、求精、奉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