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港新浦天后宮,供奉媽祖,傳承新浦百年曆史

連雲港新浦天后宮,位於東西鹽河巷南側,新浦公園北部。在鹽河巷南側,有一個大戲臺,天后宮大戲臺,後面就是天后宮。

連雲港新浦天后宮,供奉媽祖,傳承新浦百年曆史

鹽河巷天后宮大戲臺

天后宮的位置處於市中心,因而院落不大。從大戲臺西側去往天后宮,可以看到房頂和院牆上爬滿了樹藤,使人聯想起悠長的歷史。有了大戲臺的屏蔽,天后宮環境也相對清靜了許多。院落西邊,有一處假山景觀,像是鹽河巷和天后宮之間的場景過渡。

連雲港新浦天后宮,供奉媽祖,傳承新浦百年曆史

天后宮西側景觀

和有著悠久歷史的老海州相比,新浦顯得很年輕。300多年前,新浦地區還是淺海灘塗,廖無人煙。到了清朝康熙五十年(1711年)前後,因黃河奪淮帶來大量泥沙,逐漸成為陸地。之後,新浦才慢慢發展起來,初期居民多以漁業和鹽業為生。

中國東南沿海一帶,有供奉媽祖的習俗。媽祖,又稱天上聖母、天妃、天后、天后娘娘等等,是歷、現代船工、漁民、旅客、海員和商人等共同信仰的神袛。因此,東南沿海一帶多建有天后宮或媽祖廟。

新浦天后宮建於清代光緒十八年(1892年),系新浦商界公立,歷時九年基本建成。建成後,福及四方、市集漸興,因而有了“先有天后宮,後有新浦街”之說。後因兵火毀於日軍轟炸。

連雲港新浦天后宮,供奉媽祖,傳承新浦百年曆史

天后宮南門

2013年,江蘇省連雲港市行政區劃調整,原新浦、海州二區將合併成立新的海州區,新浦區成為歷史。當地民眾呼籲修復天后宮,政府順應民意,組織諸單位重建,2014年告竣。

天后宮的主建築是正殿,殿內供奉海上女神-媽祖。廊柱上有一副對聯:“著福澤於人間母儀稱後;靖妖氛乎海國懿德配天”。

連雲港新浦天后宮,供奉媽祖,傳承新浦百年曆史

天后宮正殿

天后,民間稱之為媽祖,最初是人,姓林名默(公元960--987年),是宋代福建莆田湄洲島的一個傳奇女子。她自幼聰穎,成人後知天文,曉地理,通醫術,且急公好義、樂於助人,人們都親切地稱她為“默娘”。傳說默娘28歲時,在海上救助船隻,不幸被桅杆擊中,墜海身亡。後人感其德能,認為默娘已昇天成神,遂奉之為神,頂禮膜拜。

連雲港新浦天后宮,供奉媽祖,傳承新浦百年曆史

天后塑像

正殿東側設有配殿,財神殿,供奉財神爺。財神爺是主管世間財源的神明,主要分為道教賜封和民間信仰兩大類。

連雲港新浦天后宮,供奉媽祖,傳承新浦百年曆史

財神殿

正殿西側的配殿為觀音殿,供奉觀世音菩薩,道教中又稱“慈航真人”。無論是宗教信仰還是民間信仰,觀音菩薩都是慈悲和智慧的化身。人們信奉在遇到困難和痛苦時,只要誠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就會得到保佑。

連雲港新浦天后宮,供奉媽祖,傳承新浦百年曆史

觀音殿

在天后宮院內東部,也就是正殿左前方,有一眼甘泉--媽祖泉,傳說中是天后為保一方平安鎮住海水而留下的遺蹟,這一傳說為天后宮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連雲港新浦天后宮,供奉媽祖,傳承新浦百年曆史

媽祖泉

雖然天后宮傳說很多,但不管怎麼說,復建的天后宮,已經成為新浦地區的一個宗教場所、旅遊景點和文化平臺,是新浦百年曆史的重要傳承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