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並非因為腦後反骨而被諸葛亮遺計所殺,真實的死因,令人唏噓


魏延並非因為腦後反骨而被諸葛亮遺計所殺,真實的死因,令人唏噓

魏延劇照


魏延是蜀漢中後期最有實力的大將,初事劉備,不僅為劉備入川拼死效命,更是不辭辛勞跟隨劉備攻取漢中,數次拼命於疆場,後被劉備升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


《三國演義》中寫諸葛亮遺計殺魏延:

一是為了凸顯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智慧超群,即使快死了也能將身後事安排的十分妥當。

二是為了呼應當年的"反骨"之說,如果魏延不反,豈不是諸葛亮說錯了。

但是真實的三國曆史上魏延作為一方獨擋一面的大將,深受諸葛亮的器重,數次北伐都帶著魏延。但是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卻被諸葛亮否決了。因而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心生不滿之意。諸葛亮知道這是一招險棋,正好與諸葛亮謹慎的性格相背離,因此才拒絕魏延的提議的,諸葛亮並沒有對魏延有過多的不滿。直到諸葛亮去世時諸葛亮還是相信魏延的,要不然也不會讓魏延斷後。但是臨終交代後事又把魏延排斥在外,也能說明諸葛亮對這個只有自己能鎮住的大將有了一絲不信任。


魏延並非因為腦後反骨而被諸葛亮遺計所殺,真實的死因,令人唏噓

楊儀與魏延劇照


魏延與楊儀之間的矛盾由來已久了,幸有諸葛亮在居中調和,才不至於爆發。諸葛亮的死才是這兩人你死我活的戰場,就看誰能先得手了。

縱然《三國演義》中醜化了魏延,也並不是諸葛亮遺計所殺,但是真實的歷史上諸葛亮死後,魏延也有三點必死的原因。

第一, 魏延的性格過於孤傲,魏延的個性從某種角度看跟關羽比較像,對蜀漢忠心耿耿,而且善待部下,但是卻輕慢士大夫,為人也有點剛愎自用,目中無人。魏延的孤傲性格讓他得罪了很多人,很多人都忍氣吞聲恨不能除之而後快,所以魏延被殺之時很少有人幫他。


魏延並非因為腦後反骨而被諸葛亮遺計所殺,真實的死因,令人唏噓

魏延劇照


第二, 魏延有時看不清形勢,魏延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並非匹夫之勇。但是他在諸葛亮死後沒有看清形勢,當時魏延領著兵馬不願意放棄北伐,還公然揚言要除掉楊儀,諸葛亮在臨終之前明明白白的交代了放棄北伐,全軍撤退。魏延即使不願意放棄北伐,也不該選擇在這個時候跟楊儀翻臉,畢竟楊儀是要扶諸葛亮靈柩回朝的,在這樣的形勢下魏延與楊儀火拼,置諸葛亮英靈於何地?置蜀漢江山安危於何地呢?

第三, 諸葛亮死後再也無人能夠調和魏延與楊儀之間的矛盾,魏延與楊儀之間的嫌隙很深,兩人都是恃才傲物之輩,且相互輕視,諸葛亮在世之時還能壓制住兩人,諸葛亮一死兩人之間的矛盾便無法調和了。而魏延率先按奈不住要殺楊儀,卻不料死在了楊儀之手,並被扣上了叛國的罪名,夷滅三族。一代名將實在可惜。


《編者寄語》親愛的讀者朋友,能讀到這裡說明我們緣分不淺,文章或許寫的不好,但是你的意見和建議對我還是很重要的,因為有了你的品評,我才能寫出更好的文章供大家閱讀。我如果是那匹千里馬,你就是伯樂,只有你才能鞭策著我發揮自己的才能,不斷的進步。謝謝您的閱讀。如果大家看完如有什麼想法。歡迎評論留言。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