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高詩詞欣賞和寫作水平嗎?幾個以詩論詩的句子值得收藏、品讀

古典詩詞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讀詩、品詩、寫詩,是一種雅興。古典詩詞的魅力究竟是什麼?如何鑑賞古典詩詞,又該怎樣寫出具有古典詩詞的意境和韻味的詩詞來,令眾多的詩詞愛好者孜孜不倦,苦苦探尋。


想提高詩詞欣賞和寫作水平嗎?幾個以詩論詩的句子值得收藏、品讀

古往今來,詩評家的評語,選家的註釋、解讀,無疑對我們欣賞古詩詞,詩詞創作,提供了幫助。但是,這只是外力,真正讀懂古詩詞,寫出具有古典詩詞同樣的意蘊美,確是一件極難的事情。許多詩評家本身並不寫詩,因此,許多詩評只是隔靴搔癢,未必恰如其分。最可信的,還是詩人的切身感悟之言,因為那是他們自身實踐的經驗之談。基於此,許多詩人以詩論詩的句子,倒是值得仔細玩味的。

我們都知道,一首詩詞是由字、詞和句子組合而成的,精準、傳神,是對字詞的最基本的要求。它們之間的關係式應該是這樣的:由字詞組成句子,由句子構成整首詩詞。

字與詞雖然是最小的語言單位,但在整首詩詞中:卻是基礎材料。字詞的精準、傳神,才能形成靈動的句子,而由靈動的句子組成的整首詩詞,這才構成完美的藝術建築。

想提高詩詞欣賞和寫作水平嗎?幾個以詩論詩的句子值得收藏、品讀

詩詞講究煉字、煉句和煉意,在這方面,古代詩人留下了許多以詩的形式論詩的好句子,仔細品讀這些詩句,對於今人而言,無論是欣賞還是創作詩詞,都是大有裨益的。

這裡,挑出一些大家比較熟悉的句子再重溫一下。

一、關於煉字:“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

這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個詩句,作者是唐代的盧延讓。原詩是這樣寫的:

莫話詩中事,詩中難更無。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險覓天應悶,狂搜海亦枯。不同文賦易,為著者之乎。

盧延讓並不是一個特別聰明的人,他一生共參加了25次進士考試。但這人很勤奮,肯下笨功夫。他一生也寫了許多詩,但都沒有太大影響。唯有“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這句,不僅在當時受到好評,也頗受後人的稱道。

為了尋找一個恰當的字,把自己的鬍鬚都念斷了幾根。詩句雖然有些誇張,但卻道出了煉字的重要性。

想提高詩詞欣賞和寫作水平嗎?幾個以詩論詩的句子值得收藏、品讀

對於動詞的運用,古人是很講究的。“著一字而境界全出。”這是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經典名言。宋人張先寫過《天仙子》,其中有“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之句。王國維認為這個句子的精彩之處,全在那個“弄”字上,一個字用好了,整句乃至全詩都會靈動起來。

看來,煉字,是寫詩的功夫之一,而且還是重要的功夫。對於字詞的錘鍊,對全句乃至全詩至關重要。古詩詞中的許多名句都是極好的例證。如宋代宋祁的《玉樓春》中的“緣楊煙處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中的“鬧”字,還有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等等,無不體現了煉字的功夫。

想提高詩詞欣賞和寫作水平嗎?幾個以詩論詩的句子值得收藏、品讀

很可惜的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中,有一個動詞用的非常好,但為歷代詩評家所忽略,很少提及。這就是“搖”字的應用,在詩的末句,“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微風輕拂,滿江的樹影在搖動,詩人不說樹影在晃動,而說情在搖。一個搖字,搖出了全詩的境界。

二、關於煉句:“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這是杜甫的名句,出自《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一詩的首句。寫這首詩的時候,杜甫己經50歲了,基本上可以說是他一生寫詩的經驗總結。

想提高詩詞欣賞和寫作水平嗎?幾個以詩論詩的句子值得收藏、品讀

杜甫說他自己的性格有些孤僻,其實按現在的話來說,他是個性格內向的人。寫詩,最注重句子的錘鍊,不達到語出驚人的程度是不肯罷休的。可見杜甫對煉句是相當重視的。

杜甫詩中的精彩句子實在是太多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等等,真是佳句迭出,這與他注重煉句功夫是有很大關係的。

一首詩能不能夠打動讀者,句子的作用至關重要。有一種現象很值得我們注意,一首詩全詩語句平平,立意也談不上高、深、新,但卻有一個精彩的句子,就能把全詩拯救。後人記不得他的全詩,卻能記住這個精彩的句子。

想提高詩詞欣賞和寫作水平嗎?幾個以詩論詩的句子值得收藏、品讀

例如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賈島的“鴉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就連慈禧還留下了“可憐天下父母心”的名句呢。

煉意之句:“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這是陸游寫給兒子詩中的一句“我初學詩日,但欲工藻繪。中年始少悟,漸若窺宏大……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陸游說他在年輕的時候,只注重辭藻的華麗。到中年的時候才逐漸領悟到,寫詩應該注重宏大氣勢的營造。所謂宏大,我們可以理解為詩的立意的宏大,不要小家子氣。最後他還告誡兒子:你如果真的要學寫詩的話,那就把功夫下在詩外。

想提高詩詞欣賞和寫作水平嗎?幾個以詩論詩的句子值得收藏、品讀

如何寫出立意高深的詩來?陸游認為,光靠辭藻的華麗是不行的,必須要有生活,要有自己的思和想。而這些都是詩外的功夫。

沈德潛《說詩啐語》中說過“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識,斯有第一等真詩”。而胸襟與抱負、學識,這都是詩之外的東西。陸游的《功夫在詩外》,說的實在是精闢。

杜甫如果沒有對勞苦大眾的同情之心,他是絕對寫不出《三吏》、《三別》這樣的傳世名詩的。許多名詩都提供了這方面的佐證。

古典詩詞博大精深,“詩無達詁”,又無捷徑可走。古人留下許多以詩論詩的佳句,值得我們精研細讀。前人的經驗雖不可套用,但卻可以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