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德不配位却又手握重权,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危险


文化|德不配位却又手握重权,其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危险

晋元兴二年,太尉桓玄以大将军、楚王的名义篡位称帝,并贬晋安帝于寻阳,史称桓玄之乱。桓玄篡位不久,大将刘裕以讨逆之名率各路兵马大败桓玄,桓玄也被讨逆兵马中的刘毅将军所杀。义熙元年,刘裕等人迎安帝还都于建康,桓玄之乱被彻底平息。

叛乱被平息之后,功勋卓著的刘裕被提升为侍中,车骑将军。晋安帝让其都督中外军事,拟将国之兵权交付刘裕。此时刘裕手下众将皆欢欣鼓舞,期待能从中获益。而跟随刘裕的谋士徐羡之却面无喜色,一副忧虑之态。刘裕追问原因,徐羡之告诉刘裕:将军勤王有功,理当受此封赏。但是将军一定要清醒地看到,在将军周围仍有人对这些职位虎视耽耽。这些人与将军共同起兵讨伐叛军,都立下了赫赫战功,特别是将军刘毅,是他带兵斩杀了桓玄,但他们的封赏均不如将军,他们自然存有不满与嫉妒之心,一想到这些,我就感到忧心忡忡。徐羡之的一番话,似醍醐灌顶,让刘裕如梦初醒。他当即讨教应对之法,徐羡之又说:谋大事者须有长远眼光,将军虽拥有重兵,但个人威望仍不足以震慑诸将,故应对晋帝的任命予以婉辞。目的是让人们都知道将军勤王平叛之举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的确是以国事为重;将军之举还可避免树大招风,消除一些将军的不满和嫉妒。之后,晋安帝正式下诏颁布任命事宜时,刘裕坚持辞让,并称刘毅等人功大于己应当担当大任。晋安帝无奈,只得让其回到京口,都荆、司等十六州军事。刘裕依计避开了众将的锋芒,唯有骄横跋扈的将军刘毅依然对其心存芥蒂。期间刘毅处处与刘裕做对,但刘裕不为所动,以宽容之心赢得了其他将领的拥护。傲慢不逊的刘毅渐渐失去了人心,其手下将士多数心向刘裕。之后,刘毅竟率兵攻打刘裕,刘裕领兵抗击并大败刘毅,眼看自己大势已去的刘毅被迫自杀身亡。

被刘裕和谋士称为“身边的老虎”的刘毅死后,刘裕终于可以放心地开始施展自己的抱负。元熙二年,刘裕在建康接受晋恭帝禅让,即皇帝位,建元永初,史称宋武帝。

生活中,还有一句人皆知之的俗语:树大招风。“树大招风”的后一句则是:木秀于林,风比摧之。因此,作为一个聪明人不应该刻意追求过于尊贵的地位,相反应当对自己所拥有的高贵地位常存警惕与忧虑之心。

地位是一种权力。地位愈高权力愈大,权力愈大风险愈大。《周易》一书中有一卦名为随卦,随卦中的“九四爻”即是一个位高权重的近君大臣。他也得到了下属的拥戴,权利之大、威望之高,无人可比。但是爻辞却说:“随有获,贞凶”。什么意思?就是就即使你行得端、走得正,依然有凶险。原因就是因为位极人臣的位置所决定的。因为“九四”之上的“九五”是君王,从常理上来讲,只有古代的君王才可以得到天下人的拥护。而“九四”因为自己的行为端正同样也获得了拥护。虽然他本身没有过错,但有了这种拥护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其功高盖主的做法是“九五”所不能允许的,所以他面临着极大的凶险。

图大事者不以眼前利益患得患失。他们深知“德位相当”与“德不配位”的区别。德位相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有机统一,是时机成熟时的自然归属。“德不配位”,是自己的威望尚不足以驾驶众人而位高居险的一种困境。因此,真正的英雄多擅于把握时机,目的在于获得最终的成功,而不会为眼前的利益所动,不会受眼前的荣华富贵所迷惑。(王俊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