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入关后,这支军队竟然与清朝抗衡了68年,清朝根本没办法

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可以分为三类:

一、游牧文化;

二、农耕文化;

三、商业文化。

草原民族就是游牧文化,游牧文化向来出英雄,特别是我们所熟知的成吉思汗,这是一位差点把整个欧亚都给一窝端了的猛人。草原民族骨子里的好斗决定了他们民族的特性就是不安分,有着强烈的征服欲望。然而,任何一个阶段都不例外,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没有哪一个朝代没有受过草原民族的侵扰。

满清入关后,这支军队竟然与清朝抗衡了68年,清朝根本没办法

在17世纪后期,中亚大陆之上三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之中,就有一位是草原民族准噶尔的汗王噶尔丹。但凡能者,其人生总是坎坷不断,噶尔丹自然也不例外。他的一生兼有多重身份,既是僧俗领袖又是蒙古民族历史人物,影响深远而又复杂,评价更是存在着诸多争议。

这位在康熙年间统一了草原,并最终建立起一个庞大草原帝国的汗王,也是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才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君王。只是,他的运气的确不怎么好,遇到了千古一帝康熙,又赶上中原正好处于鼎盛时期。最后,他落得一个服毒自杀的下场,徒让人感慨一句:“生不逢时。”

噶尔丹年幼之时,被认定是活佛转世,使得信奉佛教的族人,将其送往西藏侍奉佛祖。此时,正是蒙古草原四分五裂之际,准噶尔部是其中最贫穷弱小的。而且,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准噶尔部还是在不断内讧。几年之后,已经成年的噶尔丹,回到了争斗不休的准噶尔部。

对于一个已经好几年没有在部落生活过的人,噶尔丹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没有任何可依靠的力量。所以,在面对他的第一位政敌——他的堂弟时,他选择了蛰伏。

满清入关后,这支军队竟然与清朝抗衡了68年,清朝根本没办法

他向自己的堂弟示弱,以展示自己的无害,但是,他却在对方日渐放下警惕之后发动兵变斩草除根,一举夺得大权。随后,为了稳固政权,噶尔丹开始训练军队,积累实力。

当然,和他的前辈们一样,噶尔丹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在羽翼丰满之后,噶尔丹带着自己的大军,一举吞并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叶尔羌汗国。要知道,叶尔羌在西北地区曾经雄踞一时,给当时的明王朝带来不少麻烦。势力壮大后的噶尔丹,开始把枪口调转朝着自己的岳父,并且,最终吃掉了岳父的地盘。

在连续吞并两大部落之后,噶尔丹已经成为了西北地区实际上的主人。不过,骨子里的征服欲,仍在驱使着噶尔丹前进。随后,他率军向当时雄踞中亚的哈萨克汗国开战。一开始,噶尔丹并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在老牌帝国哈萨克汗国面前他的帝国还太弱小。所以,一败涂地的他灰溜溜地逃回了自己的地盘。

不过,噶尔丹并没有轻言放弃。两年之后,已经做好充足准备的他卷土重来。这一次,哈萨克失去了它的东部地区。

满清入关后,这支军队竟然与清朝抗衡了68年,清朝根本没办法

在西线稳定之后,噶尔丹认为到了统一蒙古各部的时候。他心心念念就是如他的前辈,当年的成吉思汗铁木真一样,成为草原独一无二的王。

而他,的确也有这个能力。

噶尔丹迅速地打败了一个又一个蒙古部落,使得蒙古残余的王公贵族们,只能哭着喊着逃到京城找康熙皇帝求救。这个时候,康熙皇帝已经彻底成为了真正的天下之主。在此之前,对帝位虎视眈眈的三藩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台湾岛上负隅反抗的郑氏集团也在施琅的大军过后,分崩离析。

所以,意气风发的康熙皇帝,完全可以腾出手来,对付噶尔丹。噶尔丹率军与清朝军队在乌兰布通展开激战,而结果,却不如噶尔丹所愿。他以为自己已经能够和强大的清朝掰腕子,甚至有望像铁木真一样,打下中原的大好江山。而这一战,他却失败了。

当然,噶尔丹战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其内部问题。此时的清朝,的确是没有彻底平底准噶尔的实力。在这一战中,噶尔丹方的军队只有4万多人,对于一个游牧部落来说,这已经是极限了。况且,噶尔丹的军队,已经有超过40%的士兵,开始使用火绳枪,在武器装备上,他们大大超过了清军。

满清入关后,这支军队竟然与清朝抗衡了68年,清朝根本没办法

要知道,在当时清朝军队的大部分还在用冷兵器作战。

但是,清朝也有自己的优势,坐拥整个中原大地,人力、物力都极为丰富的清朝,最终,还是击退了噶尔丹的进攻。而这之后,准噶尔部一直没有放弃与清朝对抗,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共68年,国力大大发展的清朝,终于在乾隆二十年平定了准噶尔部,结束了这场漫长的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当时,还发生过一件十分搞笑的事情,清朝平定准噶尔部的消息传来以后,有一位官员兴奋之下,便称赞大将军兆惠:“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是,这却让当时龙椅之上的乾隆皇帝勃然大怒。毕竟,满族未入关之前,也不过是中原人口中的“野蛮人”罢了。

而乾隆帝,虽然好作诗、好显摆自己的文采,但是,其文化水平也跟现在标榜自己是文艺青年的很多人一样,只是半桶水而已。

【《蒙古族通史》、《四卫喇特史》、《秦边纪略》、《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