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縣勤英生態綠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勤英:反哺家鄉的“最美非公人士”

甘谷縣勤英生態綠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勤英:反哺家鄉的“最美非公人士”

李勤英是甘谷縣新興鎮蔡家寺人。1998年,畢業於甘肅中醫學院(現甘肅中醫藥大學)的她擁有了一份讓人羨慕的城市工作,然而日復一日重複的工作內容讓好強的李勤英壓抑不已,嘗試著換了其他工作,仍然找不到自己的價值。鬱悶中的李勤英萌發了自己創業的念頭。就在她彷徨之際,一個創業的機會來了。2004年,省林業廳下達全省6個萬畝優質鄉土樹種示範區工程項目,甘谷被列為其中之一。這個項目涉及甘谷的大莊、安遠、西坪3個鄉鎮,計劃營造以臭椿為主的生態林1.65萬畝。項目下達後,縣上決定採取“項目管理,業主承包,栽管並舉,提高兩率”的辦法,在全縣公開進行項目承包。當李勤英從家人那裡得知這個消息後,明白自己等待的機會來了。她馬上赴大莊、安遠、西坪3個鄉鎮項目區,進行實地考察,經過仔細分析,決定承包大莊鄉朱權村3000畝荒山禿嶺的整地和綠化項目,邁出了她幹事業的第一步。

然而有了資金,當地老百姓卻都在觀望,工程遲遲不能開工。見此,李勤英晚上從工地上下來後,顧不上歇息,就逐戶做工作,並決定為村民日結工錢。她的誠心終於感動了群眾,人們紛紛上山幫助這個改變自己家鄉的女娃。為了與群眾打成一片,向他們學習栽種技術,她與大家同吃、同住、同勞動。工夫不負有心人,她的誠心和勤勞終於贏得了百姓的信任,站穩了創業的腳跟。這之後她憑藉著自己的吃苦耐勞先後建立了10個林業基地,綠化荒山1.5萬畝,植樹141.25萬株,綠化公路80公里,帶動100多名農民就業。

接下來,李勤英將要面臨的是一個更大的挑戰——甘通公路的綠化。甘通公路是一條由甘谷通往通渭的縣際油路,是甘谷連接天水到定西二級公路的主要通道。其中有5公里是在石頭上鑿出來的路,是綠化工程中典型的“兩無一有”,即無土、無水,有石頭。當時沒有人敢承包這樣的綠化工程,然而倔強的李勤英卻承包了下來。她說她不相信甘谷的石頭上長不成樹,人總會有辦法的。她發誓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拿下這段工程。

為了搞好這項工程,她先後找了100多名工匠,每天租車從縣城將工人運到工地,然後讓他們三四人為一組,用大錘、鉗子、撬槓等工具鑿樹坑,一組每天最快才能鑿成3個深50釐米、直徑50—80釐米的樹坑,她與工匠們的手都磨出了泡,流出了鮮血。此外,她還要調拖拉機從5公里外買土栽樹,調水車從20多公里外的縣城買水澆樹。僅這段5公里長的綠化工程,用了20多天才完成,比其他路段多用工6倍以上,光購買撬槓、大錘、鉗子等工具就達500多套3000多元。這項工程不僅沒有一分錢收入,反而賠了5萬多元,但他們綠化的這段路,成活率在98%以上。如今,兩行整齊排列的柏樹和香花槐,成為進入甘谷境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經過多年拼搏,李勤英帶領甘谷勤英生態綠化有限公司團隊建成了大莊朱權梁臭椿林,甘谷大沙溝、武山廣武坡、蔡家寺果園等10個生態防護林基地和果園基地,綠化荒山5萬畝;綠化甘通公路、安禮公路、朱權到四方公路8條150公里,讓2000多戶農民通過植樹造林走上了脫貧致富路。她還創辦了“中國水果商城”,採用線上線下共同發展的思路,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

由於李勤英為家鄉和百姓作出了積極貢獻,2018年12月27日,在北京中華全國總工會國際交流中心舉行的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五屆四次理事會議上,她被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聯合授予“光彩事業國土綠化貢獻獎”。近年李勤英還先後獲得“全國綠化勞動模範”、“全國科普帶頭人”等多項榮譽。

今春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李勤英夜不能寐,尤其當疫情波及天水時,她更是寢食難安,積極想方設法助力疫情防控,奉獻愛心。從大年初三開始,她就四處積極聯繫口罩、酒精、手套、噴霧器等醫用物資,費盡周折調運並立即分發到醫院、車站、公安幹警執勤點等一線防疫站點,緊接著她又進行了第二批防疫物資的調運,累計捐贈醫用口罩13500個、84消毒液500公斤、測溫槍25把,還有小手套、酒精等醫用物品。除了捐贈緊缺的醫療物資,她還帶頭捐款15000元,其中為甘谷紅十字會捐款10000元,為中國福利基金會捐款2000元,為農發公司捐款2000元,為甘谷縣新興鎮蔡家寺村捐款1000元。在奔波於一線開展慰問的同時,她還自己帶領員工、親自將醫用物資送到了甘谷縣武家河鎮、磐安鎮、新興鎮、古坡鎮、白家灣鄉等10多個一線防控點。

總計十萬餘元的物資,不僅保障了一線防控點堅守者的安全,而且讓他們倍感溫暖。沒有豪言壯語,李勤英以一點一滴的奉獻感動著父老鄉親,被群眾譽為甘谷最美“非公人士”。(高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