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学者为己,学者为人。”帮助提升学识水平。

《论语》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说,古代的学者为了自己学,现在的人是为别人学。孔子认为我们应该像古人那样,学者为己,而不是学者为人。

【国学知识】“学者为己,学者为人。”帮助提升学识水平。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

孔子说:“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慈怀解读】

孔子说,古代学习的那些人,是为了自己而学;现在的人呢,都是为别人而学。

这里说的为自己而学,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从道德、修养上提升自己。而如今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为了装饰门面、为了炫耀。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晒朋友圈,来体现自己多厉害。

“学者为己”是有志于学的目的,为了提升自己而学习,不在乎别人知不知道。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为什么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者为己”,不仅是学习的出发点,而且是落脚点。学习就是为了提升自己、改变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成为一位君子。

【国学知识】“学者为己,学者为人。”帮助提升学识水平。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急;我急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慈怀解读】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不了解你,而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经常会有一些人,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耿耿于怀,很不开心。如果我们明白“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道理,我们学习是为了自己而学,不是为了别人知道。所以我们也不必纠结别人是不是理解和了解自己。我们自己是不是有“知人”的水平?这是我们要关心的。我们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以我们要了解自己、了解别人。而别人是不是了解我们,这不是主要的。如果我们不了解别人,不能知人、识人,这说明我们学识不够。如何提升我们自己的学识来洞察别人,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国学知识】“学者为己,学者为人。”帮助提升学识水平。


参考书目

《论语译注》杨伯峻

《论语新解》钱穆

《论语别裁》南怀瑾

《论语》导读 鲍鹏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