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传统险企业绩“滑铁卢”水滴保险保费环比增两成

财联社(上海,记者 丁艳)讯,面对疫情,在传统险企遭遇前所未有保费“滑铁卢”之时,新兴保险平台保费飙升。

今日,财联社记者获悉,水滴保险商城2月新单年化保费超过12亿元,环比增加20%,而其去年2月新单年化保费仅为1.6亿。2019年全年,水滴保险商城全年新单年化保费为60亿元。

截至2月底,水滴保险保障用户数量超7000万,其中1-2月份新增用户数超过3000万。

“我们2月份保费就超过12亿,疫情期间新增3000万用户,相当于2019年全年的用户增长量。”一位水滴保险内部人士对《财联社·保险频道》记者透露。

“目前这个市场环境,水滴的业务模式具有优势,因为水滴保险经纪公司主要靠水滴互助和水滴筹的用户来转化保险客户,而这些用户本来就在他们自己网上。”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主任郭振华如是说,“水滴保险保费增长飞速是因为公司成立时间很短,这两年水滴筹和水滴互助用户数量一直在爆发增长,这个爆发性增长就带动他们保险业务的爆发性增长。”

另外其补充道,“水滴保也想了很多办法来把用户转化成客户,这个转化过程要比一般公司去网上寻找客户要容易,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参与了类似于保险的筹款和互助的水滴用户。”

一位中型寿险公司产品经理则认为,“水滴保险用户的增加一方面是灾难的到来使得人们保险意识增强,另一方面是因为隔离,传统渠道无法展业,互联网渠道部分替代了传统渠道。这次疫情对于互联网保险是一个机会,后续发展就要看行业能不能利用好这个机会,如果利用不好就是昙花一现,疫情过后还是传统渠道的天下,如果利用好,就有可能迎来大发展。”

据了解,过年期间正值疫情爆发,水滴保险商城与字节跳动合作为用户发新年红包,基于抖音等产品的高日活,推广期间水滴保险商城新增用户近千万。而得益于平台产品条款通俗、流程简单,可减少用户支付前对人工服务的依赖,最大程度做到规模化。

2月19日,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曾在朋友圈表示,“虽然外部环境给创业公司带来的经营压力还是挺有的,但是疫情之下用户需求也在爆发,对于互联网健康险领域来说,挑战和机遇并存,正确的事情坚持下去一定会迎来更好的春天。”

数据表明,在2003年非典期间5-7月,健康险单月保费同比增速分别为309.3%、265.3%及157.75%,为前后年份的高点。

近日水滴保险研究院发布的《从新冠疫情看2020年互联网健康险趋势》报告显示,受春节效应和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前两个月,国内用户的健康保障需求出现上升趋势,咨询和购买健康险的用户数量均有明显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水滴保险2019年业绩报告显示,2019年保费收入中,来自一二线城市的占比达19%,增长幅度超500%;来自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的占比达81%,增长幅度超600%。这意味着水滴保险商城利用线上投保简单、方便的优势触达三线及三线以下的乡镇一级用户。

水滴保险商城总经理杨光曾表示,疫情过后人身险市场会迎来更大程度的需求爆发,覆盖用户也会愈发下沉。水滴保险商城将做好产品供给侧的升级迭代,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另外,随着疫情的全面爆发,大型险企线上化发展亦重视起来,其将争夺互联网保险公司资源,互联网竞争格局亦将迎来改变。

“2019年我们的目标是30亿签单保费,实际完成了60亿,2020年这个目标会涨到150亿。”沈鹏为水滴保险定下的目标足可见其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上述中型寿险公司产品经理直言,“现在只是看到了保费和客户的增加,和传统险企渠道上规模没有区别,目前未看出有产品、业务模式、技术等方面的革命性创新。如果没有革命性变化,不太可能因为一次疫情就能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疫情只是给客户一个接触互联网保险的机会,如果体验好于传统渠道,那么客户就会选择这个渠道,如果体验不如传统渠道,那么互联网保险充其量就是传统渠道在疫情期间的备胎。”

此外其表示,“希望能够看到在这次疫情中互联网保险有好的产品、好的技术、好的业务模式、好的服务出来,如果只是短期数据的好看,实际意义不大。”

“目前水滴保发展没有很多风险,要有的话就是水滴筹和水滴互助,去年底被质疑其商业化的扩张方式。”郭振华认为,“目前水滴保发展的短板就是他们用户的转化率,随着其学习进化,保费规模还会快速增长。”

水滴保险商城自2017年上线,于同年8月完成1.6亿元A轮融资,由腾讯、蓝驰创投联合领投,创新工场、高榕资本、IDG资本、美团点评、彤程公益基金会等机构跟投。2019年3月,水滴完成总金额近5亿元的B轮融资,由腾讯领投,高榕资本、IDG资本、蓝驰创投、创新工场等投资人跟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