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西汉帝王立后纳妃制度有何特点?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冷知识:西汉帝王立后纳妃制度有何特点?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西汉王朝的开国君主、汉高祖刘邦剧照!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婚姻制度、婚姻习俗和婚姻观念作为社会制度的一种,它也必然会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也就是说婚姻关系往往是社会制度的产物,它将深刻地反映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和发展状况。

毫无疑问,在我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时期,帝王婚姻和皇室子弟婚姻往往更具代表性和时代性。甚至可以说,要想深入地了解西汉时期的风土人情,那么了解西汉时期帝王、皇族子弟的婚姻情况往往很有必要。

事实上,如果我们回顾西汉历史就不难发现,在西汉王朝二百余年的历史中,曾经上演过一场又一场爱情悲喜剧。它们有的飘逸浪漫,令人神往;有的凄美惨烈,令人唏嘘;有的滑稽有趣,令人啼笑皆非。而这形致多姿、特点迥异的皇室婚姻往往值得我们细细回味、仔细探究。

冷知识:西汉帝王立后纳妃制度有何特点?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西汉王朝著名帝王、汉武帝刘彻剧照!

一、西汉帝王立后纳妃时往往不重家世、不论贵贱

众所周知,西汉王朝的开国君主、汉高祖刘邦不仅出身布衣,所受儒学教育有限,而且他一直都是不喜儒学、不重礼仪的浪荡子弟。同时,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诸如樊哙、周勃、陈平、灌婴等人物和刘邦的情况相差无几,都是出身布衣、不重礼仪的人物。

因为西汉王朝建立之初的君臣群体皆不重视传统的儒家礼仪,所以西汉王朝就长期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后妃制度。这就使得西汉王朝在册立皇后、遴选后妃时,其君臣上下对皇后或后妃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等方面几乎没有明确的要求。

冷知识:西汉帝王立后纳妃制度有何特点?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西汉王朝建立之初的君臣群体大多出身布衣,皆不喜儒学、不重礼仪!

正如史书所说的一样:"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女不必贵种,要之贞好。"意思是:"洗浴不必非要江海那般辽阔的水源,只要能洗除身上的泥垢即可;马匹不必非要骐骥一样的千里马,只要善于奔跑即可;娶女不必非要出身高贵,只要贞洁美丽即可。"

事实上,西汉王朝历史上确实曾经有许多歌舞艺人因为能歌善舞、美丽妩媚而深受西汉皇帝的宠爱,最终成为后宫嫔妃,甚至于登上皇后之位。这种情况在后世封建王朝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后世封建王朝的帝王虽然也会宠爱能歌善舞的普通女子,但却很少将其册立为高阶嫔妃,更不可能将其册封为皇后,毕竟皇后作为一国之母,它不仅是帝王的家事,更是国事。)

冷知识:西汉帝王立后纳妃制度有何特点?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西汉王朝历史上确实许多歌舞艺人因为皇帝的宠爱而成为帝国皇后!

例如汉高祖刘邦时期的戚夫人本是能歌善舞的民间歌姬,但她后来却因为刘邦的宠爱而对吕后的皇后之位和刘盈的太子之位构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颇得刘邦喜爱)。

再例如汉文帝刘恒时期的窦皇后本是宫廷婢女出身,只不过机缘巧合之下才得以进入代王刘恒的后宫,后来却也凭借汉文帝刘恒的宠爱而一跃成为西汉帝国的皇后和汉景帝时期举足轻重的太后。

冷知识:西汉帝王立后纳妃制度有何特点?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汉高祖刘邦时期的戚夫人本是民间歌姬,却能对吕后的皇后之位构成严重威胁!

再例如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卫子夫皇后本是平阳公主家的歌姬;汉宣帝刘询时期的许平君皇后本是刑余之人许广汉之女(许广汉当年犯法被判处死罪,但他自愿以腐刑代替死刑,于是成为宦官);汉成帝刘骜时期的赵飞燕皇后本是阳阿公主家的歌姬。

此三位皇后的出身可谓极其卑微了,但后来却都能够凭借帝王的宠爱而一跃成为大汉帝国的皇后。

冷知识:西汉帝王立后纳妃制度有何特点?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卫子夫皇后、许平君皇后、赵飞燕皇后皆出身卑微,但却都能凭借皇帝宠爱而一跃成为大汉帝国的皇后!

二、西汉帝王立后纳妃时往往不重贞节

例如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薄姬原本是魏王豹的妃子,当年魏王豹被刘邦击杀后,薄姬也被俘入西汉帝国的织室中为织奴。

后来刘邦来到织室视察工作时,发现薄姬颇有几分姿色,于是就将其纳为后妃,后来就生下来汉文帝刘恒。而刘恒八岁时即被刘邦册封为代王,可见刘邦并没有因为其生母卑贱而忽视刘恒。

冷知识:西汉帝王立后纳妃制度有何特点?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薄姬本是魏王豹的妃子,后来也被刘邦纳为后妃,并生下汉文帝刘恒!

再例如汉景帝刘启时期的王娡皇后,她早年在民间时曾嫁给普通百姓金氏为妻,并生有一女。后来王娡之母臧儿卜卦得知王娡将来会是大富大贵之人,于是臧儿便强行将女儿王娡送入了太子宫(当时的汉景帝刘启尚且只是太子)。后来王娡果然深得刘启的喜爱,先后为刘启生下三女一子,而这一子即后来威名显赫的汉武帝刘彻。

从臧儿胆敢将本已嫁人生女的女儿送入宫中和汉景帝刘启亦格外宠爱王娡的举动来看,当时的西汉社会上至皇族子弟、下至普通百姓应该都是不重贞节、不以再嫁为耻的情况(倘若在后世封建王朝,臧儿这种将已经嫁人生女的女儿送入宫中的行为必然是罪不容诛的死罪)。

冷知识:西汉帝王立后纳妃制度有何特点?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汉景帝刘启时期的王娡皇后早年曾在民间嫁人生女,但仍然能够成为皇后!

最能说明西汉帝王立后纳妃时不重贞节的例子当属汉成帝。

昔日汉成帝继位之后长期没有子嗣(不仅没有皇子,就连公主都没有),朝堂大臣对此颇感忧虑。于是大臣谷永就上奏劝告汉成帝道:"急复益纳宜子妇人,毋择好丑,毋论年齿。"意思是:"谷永劝告汉成帝应该尽量招纳那些能生皇子的妇女,不论相貌美丑、不论年龄大小。"

冷知识:西汉帝王立后纳妃制度有何特点?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最能说明西汉帝王立后纳妃时不重贞节的例子当属汉成帝!

而与此同时,汉成帝时期的权臣、大将军王凤就将本已嫁人生子的小姨子张氏进献给了汉成帝,其理由就是张氏已经生有男丁,这证明她很有生育能力。

从谷永胆敢劝告汉成帝招纳已生子的女子为后妃、到王凤敢将已嫁人生子的小姨子张氏献给汉成帝、再到汉成帝也乐于接受张氏这一系列举动来看,西汉时期上至帝王、下至群臣基本都不重视妇女婚嫁之前的贞节问题。甚至在长久没有子嗣的特殊情况下,帝王群臣还会主动招纳已经生子的妇女。

冷知识:西汉帝王立后纳妃制度有何特点?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汉成帝时期的权臣王凤公然将已经嫁人生子的张氏献给汉成帝!

三、西汉帝王立后纳妃时往往不拘辈分

例如汉惠帝刘盈时期的张嫣皇后乃是汉惠帝的亲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也有说法称张嫣并非鲁元公主的亲生女儿,只是其丈夫赵王张敖与其他嫔妃的女儿罢了。但即便如此,张嫣也算是鲁元公主名义上的女儿了)。

昔日强势的吕后为了亲上加亲,就强行让汉惠帝刘盈迎娶了张嫣,并将其册立为皇后了。这就相当于舅舅以外甥女为妻了。

再例如汉哀帝时期的傅皇后本是汉哀帝祖母傅太后的本家侄女。傅太后为了尊宠娘家,就特意效仿吕后将本家侄女嫁给了孙子汉哀帝,即汉哀帝是以表姑母为妻了。

冷知识:西汉帝王立后纳妃制度有何特点?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吕后强行让汉惠帝刘盈迎娶张嫣,这就相当于舅舅娶外甥女了!

而汉宣帝时期所册立的霍成君皇后更是跨越了四代辈分,堪称旷古烁今、古今第一人!

当年汉昭帝时期,权臣霍光为了获得外戚身份,就特意将外孙女上官氏送入后宫,并使其成为了汉昭帝的皇后。而十余年后汉昭帝驾崩、汉宣帝继位后,霍光为了稳固地执掌大权,就将自己的亲生女儿霍成君送入后宫,并使其成为了汉宣帝的皇后。

这看起来只是霍光两度将家族女子送入后宫以求独揽朝政而已,但实际上,霍光此举已经彻底不拘辈分了。

冷知识:西汉帝王立后纳妃制度有何特点?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霍光两度将家族女子送入后宫的做法,其实已经超越了辈分的限制!

众所周知,汉昭帝乃汉武帝之幼子,而汉宣帝则是汉武帝之子、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即汉宣帝是汉武帝的玄孙,是汉昭帝的族孙。而霍光的外孙女上官氏是汉昭帝的皇后,即上官氏是汉宣帝的叔祖母。而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同样也是上官氏的姨母。

汉宣帝册立霍光之女霍成君为皇后的举动也就相当于汉宣帝刘询是以叔祖母的姨母为妻了,这足足跨越了四代辈分。

冷知识:西汉帝王立后纳妃制度有何特点?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汉宣帝刘询册立霍成君为皇后就相当于是以叔祖母的姨母为妻!

结语

西汉时期的帝王在立后纳妃时不论家世、不论贵贱、不重贞节的做法使得西汉时期许多出身卑微的平民百姓能够凭借外戚身份步入仕途,甚至于位列三公。

据《汉书·外戚传》记载,西汉时期累计共有十二位皇帝,这推动产生了二十二家外戚集团,而其中明确记载出身卑微者共有十一家之多。她们分别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妻族吕氏;汉文帝刘恒时期的母族薄氏、妻族窦氏;汉景帝时期的妻族王氏;汉武帝时期的妻族卫氏、李氏、赵氏;汉宣帝时期的母族王氏、妻族许氏;汉成帝时期的妻族赵氏;汉哀帝时期的母族傅氏。

冷知识:西汉帝王立后纳妃制度有何特点?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汉高祖刘邦所开创的西汉王朝累计传承12代,期间产生了22家外戚,这其中出身卑微者共有11家!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卑微出身的皇后得到西汉帝王的宠爱后,她们往往也会提携自家子弟飞黄腾达。

例如战功赫赫的西汉大将军卫青就因为其姐姐卫子夫的缘故而得到汉武帝的格外器重,后来卫青也不负众望,率领大汉铁骑远逐匈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外戚身份和显赫军功不仅使得卫青能够高居大司马、大将军等职务,就连他三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儿子也因此受封为侯。

冷知识:西汉帝王立后纳妃制度有何特点?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外戚身份和显赫军功不仅使得卫青得以身居高位,而且他三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儿子也得以封侯!

再例如汉宣帝的生母王翁须原本只是民间的歌姬,汉宣帝即位后为了补偿其母族子弟(王翁须冒着风险生下汉宣帝后,就病死狱中了),就额外重封王氏子弟。

汉宣帝先是分封本是平民且寸功未立的舅父王无故、王武二人为关内侯,没过多久,又分别加封王无故和王武为平昌侯和东昌侯,其食邑数高达六千户(六千户相当于什么概念呢?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分封周勃、灌婴、陈平、樊哙等开国功臣也才不过五千户。周勃和陈平的万户食邑还是因为拥护汉文帝有功而加封至万户)。

冷知识:西汉帝王立后纳妃制度有何特点?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汉宣帝为了补偿母族子弟,就额外重封了王氏子弟!

待至汉宣帝之子汉元帝时期,王氏外戚依旧显赫富贵。例如汉元帝任命平昌侯王无故的儿子王接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而东昌侯王武的儿子王商后来更是官至丞相。

不得不说,布衣开国、壮士为相的西汉王朝是个极其特殊的时代啊!

参考文献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2014年点校本。

(东汉)班固著:《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点校本。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会定期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类文章,恳请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关注账号,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感谢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