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老照片记录旧社会的日常,幸好没生在那个时代


1919年,杭州街头吃大碗饭的男子。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可能会对百年前的社会生活感到好奇,很想知道那个时代人们是怎么过日子的。恰好,小编在美国杜克大学网站发现了一组拍摄于1917-1919年的照片,展现了北京、上海、杭州等多地的社会日常,在此刊发出来供大家参考。

1918-1919年,被蒙上眼出苦力的毛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老照片不是普通的黑白照片,而是经过手工上色的彩照。虽然是手工上色,但对当时的社会实景有较高的还原度,值得我们珍视。看过太多的黑白老照片,这一批彩照令人眼前一亮。看了这些社会场景,让人感慨:幸亏没有生在那个时代。

1918-1919年,北京街头拾粪的青年。现在的“00后”明白“拾粪”是怎么回事吗?25年前,在山东农村,小编干过这个活。说实话,真的是又脏又累,再也不想重复类似的经历。不过,照片中这个小哥面带笑容,很乐观的样子。


1918年11月,紫禁城内叼着香烟的老太太。她裹小脚,衣着不俗。尤其是老花镜,很抢眼,100年前,能戴上老花镜的,肯定不是一般人家。还有她那眼神,似乎十分不屑地盯着对面的人,很有意思。

1918-1919年,看孩子的妇女。她头戴大拉翅,满族妇女典型的装束。清朝灭亡后,这个群体就没有养尊处优的生活了。

1917年,山海关驮水的毛驴。那个年代,并非家家户户都有水井,往往一个村才有一口,打水难免要跑远路。这名男子赶着毛驴运水,算是轻松的了,很多人要自己用扁担挑的。

1917年,成都三元店,水牛犁水田。田里水太深,深至人的腰部,按说是不适宜插秧种水稻的,不知他要作何用途?有人明白怎么回事吗?在评论区指导小编一下哦。

1918年,上海黄浦江边销毁鸦片现场。1918年,北洋政府在上海收缴鸦片大土1027箱、小土471担24斤,之后建土窑将这些鸦片销毁。销毁当天,鸦片被倒入土窑内燃烧的煤块中,灰烬又被盐水浇灌,再装袋抛至深海。

1919年,上海制作木箱子的店铺。店里有两个10岁出头的男孩,不知他们是给家里帮忙,还是被雇佣的童工?即便是童工,在那个时代也并不稀罕。

1917年,安庆长江岸边的振风塔。振风塔坐落在安庆迎江寺内,有“以振文风”之意。兴建于明朝隆庆年间,是长江沿岸古塔之一。该塔除具有佛塔的功能外,还具有导航引渡的功能。此塔至今仍存,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