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越長越漂亮,爸爸不喜反而憂,爸爸:生了女兒才能體會

文|小海豚奶爸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是父母的“心頭肉”。

但是,在養育男孩或是女孩的時候,還是有一些不一樣。

比如有些男孩越長越帥,父母會打心眼裡高興;有些女孩越長越漂亮,父母可能會有所擔憂。

具體擔憂什麼呢?我們來看看下面的故事。

女兒越長越漂亮,爸爸不喜反而憂

女兒越長越漂亮,爸爸不喜反而憂,爸爸:生了女兒才能體會

隔壁小王的女兒,自打出生就是個美人胚。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小王帶著女兒逛街,經常會引來很高的回頭率。看著別人羨慕的目光,小王打心眼裡高興。陪女兒去遊樂園,那種自豪感更是油然而生。

但是,隨著女兒一天天長大,小王也越來越犯愁。有時候女兒睡著後,自己對著窗臺暗暗神傷,似乎有很多事向他迎面撲來。妻子看見小王的神情,關切地問他怎麼了。小王嘆口氣說:“你也不是不知道,女兒書包裡經常會塞一些情書。眼看她就要上初中,上了初中後需要住宿。咱能保證兒女是個好孩子,怎麼保證別人家的孩子。”

女兒越長越漂亮,爸爸不喜反而憂,爸爸:生了女兒才能體會

妻子想了想也是,現在很多孩子都早熟。自己也明白女兒確實很漂亮,萬一遇到個壞孩子,誰知道能做出點什麼事。但是,妻子反過來又安慰小王:“孩子畢竟要長大,該經歷的事情她必然會經歷,想躲也躲不過,就讓女兒自己去經歷吧。”

小王想想也確實如此。當女兒上了初二後,女兒的老師突然給小王打電話,讓他過去處理一下。小王大概問了下原因,就急匆匆地趕到了學校。原來,有兩個小男孩因為追女兒,在班上大打出手。原本沒有女兒什麼事,恰巧女兒喜歡兩個男孩中的其中一個。

女兒看到他們兩個打架,自己喜歡的男孩還被打傷了,一直在教室裡哭個沒完。老師一琢磨,乾脆給這3位家長都叫來,商量怎麼解決這個事情。

事情處理的結果還比較滿意,小王和另一個家長同意孩子倆相互交往,做親密的好朋友,但不能以戀人的身份出現。而另一個小男孩,家長們勸他好好學習,“情場失意”也未免不是一件壞事。

女兒越長越漂亮,爸爸不喜反而憂,爸爸:生了女兒才能體會

當然,在生活中,並不是只有女兒長得漂亮,父母才會擔心?當然不是。只要家裡有女兒,父母都會有過類似的擔心。

那麼,是不是生了女兒父母才會擔心,生男孩就不會了?不是這樣的。父母對孩子的擔心不區分性別,只是對他們擔心的側重點不一樣。父母對女孩擔心更多的會在“情感”上面,對男孩的擔心更多的會在“為人做事”方面。比如,男孩打架事件。

父母養育男孩的苦惱

隨著男孩漸漸長大,一些男孩“爭強好勝”的特點逐漸明顯,在缺乏理智思考的情況下,經常會為一些小事大打出手。輕者通知家長處理,重者觸犯法律。

在2009年時,合肥市飛躍技術學校便上演了一場“血戰”。有4名男孩被另一所學校的7名男孩追砍,造成2個男孩被砍傷。原因就是雙方兩名同學發生口角,產生了小摩擦。

女兒越長越漂亮,爸爸不喜反而憂,爸爸:生了女兒才能體會

同年6月,安徽舒城縣某中學教室內打架鬥毆,廝打中一名16歲男孩被尖刀刺中身亡。原因則是因為一方向另一方索要手機卡,另一方不同意發生了摩擦。

2013年,河北承德鬥毆事件,引起了很大轟動。據建築系二年級男孩介紹,當時看到1百多人相互謾罵,隨後就是一波互毆,導致1名男孩死亡。

在這些案例中,雖然是一些個例,相比較嚴重。但是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很難避免。單方面通過學校教育是很難阻止類似事件發生,那麼就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

但是,養育男孩和養育女孩側重點不一樣,怎麼養育女孩?怎麼養育男孩?

女孩男孩的養法

養育女孩

女兒越長越漂亮,爸爸不喜反而憂,爸爸:生了女兒才能體會

史蒂夫·比達爾夫是澳大利亞的育兒專家,他在《養育女孩》中所述,養育女孩需要注意4個不同的階段。

0到2歲時,父母要注意對孩子的陪伴。這個階段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是一樣的。這樣,就不會讓孩子在未來中,花大量時間尋找安全感。

2到5歲時,讓孩子去感知這個世界,有些媽媽會把女兒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像個小公主。(是啊,如果是我,我也會這樣做)但是,史蒂夫·比達爾夫建議,不要過度注重孩子的外貌。

5到10歲時,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讓孩子多去參加一些場合,學習社交方面知識。

14歲到18歲時,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任。但是,人類大腦會在25歲左右成熟。所以這個階段也需要父母督促或提醒。比如:最晚幾點回家;哪些場合不能去,等。

養育男孩

女兒越長越漂亮,爸爸不喜反而憂,爸爸:生了女兒才能體會

在史蒂夫·比達爾夫《養育男孩》中,大致分為3個階段。男孩相比較女孩,“男子漢”的特質無處不在。他們缺乏經驗又喜歡冒險;他們富有同情心、有能力、性格堅韌。

孩子0到6歲時,讓他們在父母愛的環境下成長,而這一階段也是男孩成長過程中,非常溫暖的一站。

孩子6到13歲時,讓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培養他們善良的品質和性格。同時,還需要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教一些這方面技能。讓他們全面的發展。

14到18歲時,可以讓孩子多參加一些社會團體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幫助他們學會為人做事的技巧。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以及幫助他們成為有責任感和自尊自愛的人。

關注小海豚的奶爸,每天分享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