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吃激素吃出骨质疏松?以防万一,3点别忽视

激素类药物是肾病常用药物之一,它主要发挥这消除肾脏内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力机制的作用。临床上,肾病治疗方面对降低蛋白尿、改善免疫炎症反应,有着明显的作用。比如泼尼松、甲泼尼松、倍他米松、地塞米松等都是这类药物。

肾功能不全,吃激素吃出骨质疏松?以防万一,3点别忽视

虽然激素治疗药物本身发挥作用明显,但不同病理类型的患者服用后结果仍有差距。大致分为三种情况,激素依赖性、激素敏感性、激素抵抗性。前两种情况患者在服用激素后一般在4-8周时间,效果初显,对激素反应敏感,长期服用效果良好。后一种患者服用后效果不明显,甚至出现激素抵抗,一般需要加服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雷公藤等来提升药效。要维持长期药物对炎症的抑制作用,维持蛋白尿处于较低水平,避免肾功能恶化。往往需要服用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激素,维持治疗。

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副作用可能也会相应明显。

肾功能不全,吃激素吃出骨质疏松?以防万一,3点别忽视

吃激素导致骨质疏松,怎么办?要不要停药?如何调整?

长期服用激素抑制病情,也会影响到体内原有激素的正常代谢,会导致体内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等物质代谢紊乱,诱发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毛、高血压等一系列症状,其中还有一项症状对要警惕,即骨质疏松。

主要是长期服用激素会影响体内钙的稳定,抑制小肠对钙和磷的吸收,增加肾脏对尿钙的代谢,诱发甲状腺亢进和体内缺钙。钙质的流失会导致骨骼“变脆弱”,抑制骨骼的合成,其次激素还会引起肌肉无力等情况,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肾功能不全,吃激素吃出骨质疏松?以防万一,3点别忽视

长期服用激素对身体带来的变化,该不该停药?

不建议随意停药。一方面激素对身体的正向作用远大于副作用,且多数作用在减药或停药一段时间后,都能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并不是所有服用激素的患者都会发生骨质疏松的情况,相对来说,老年肾病患者,还有尿毒症透析患者较高发。对于年轻的肾病患者,自身体质较强壮,通过合理调节可以补充丢失钙质,修复受损的骨骼。

另一方面,随意减药或停药,导致炎症复发,蛋白尿等症状卷土重来,造成肾功能加速恶化,对身体的影响更严重,不可取。

肾功能不全,吃激素吃出骨质疏松?以防万一,3点别忽视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 定期做检查

长期服用激素,大家要注意检查骨骼密度。一般可以通过X线进行检查,如果骨质密度很高,说明尚未骨质疏松;相反,如果你的骨质密度很低,就要引起注意。一般服用激素3个月以上都建议进行检查。

  • 重视补充钙元素

除了激素导致钙质吸收差,肾功能的受损本身也会导致钙磷代谢紊乱。日常补充钙质可以选择一些含钙高的食物如奶制品、绿叶蔬菜、豆制品,预防性的药物可以服用维生素D和钙剂,但必须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 加强锻炼,戒除烟、酒

适当运动锻炼有利于钙质的吸收,但过度锻炼或者完全不锻炼对骨骼健康都是有害的。还有一些因素如吸烟、酗酒都对钙吸收不利,且会伤肾,这些行为该戒除掉。

大家如有肾病相关问题,可以点“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