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為何不選擇聰明伶俐的奕做太子,反而選擇了無能的咸豐?

慈禧的曾孫子葉赫那拉·根正在回憶錄裡面這樣評價咸豐皇帝:“除了是一個病秧子外,懦弱無能是他一生的寫照,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這麼窩囊的一個皇帝。”這還是自家人給自家人的評價,都這麼的不留情面,足以說明大清的衰敗和這位大清最後一位擁有實權的皇帝有著莫大的關係了。

道光帝為何不選擇聰明伶俐的奕做太子,反而選擇了無能的咸豐?

但是咸豐的弟弟奕,卻和咸豐完全的不同,他被稱之為晚清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曾經一度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清,李鴻章,曾國潘,張之洞等人都和他有著莫大的關係,若不是他,大清早就亡了。只是道光帝當年為何沒有選擇他作為太子呢?

原來啊,這全靠咸豐的演技,才取得了太子之位。咸豐雖然是當時道光的長子,但是咸豐從小就無才能,奕則聰明好學,舉一反三,這個道光都看在眼睛裡面,他自己也很喜歡奕,接班人的選擇就在咸豐和奕之間角逐了。為此,道光安排了兩次“考試”。

道光帝為何不選擇聰明伶俐的奕做太子,反而選擇了無能的咸豐?

第一次考試是帶他們出去圍獵,因為咸豐不學無術,身體孱弱,所以他壓根就沒辦法騎射,奕則不一樣,他身體強壯,並且精通騎射,獲得無數的獵物。道光很看好奕,隨口質問了一句咸豐為何不射獵物,咸豐對答道:“現在剛剛春天,萬物復甦,鳥獸都出來了,我不忍傷害生命啊。”

道光一聽很高興,這就是君主的仁愛之心啊,其實咸豐懂什麼?這都是他老師教給他的,知道他打獵不如奕,乾脆就裝成一個仁君。

不過道光依然在兩人之間艱難的抉擇著,直到道光快死的那一刻,他開始了第二次考試,就是把兩個人拉倒跟前問軍國大事,結果奕對答如流,但是咸豐卻只是哭,什麼也不說,哭的特別傷心。

道光一看,孝子啊,於是就立咸豐為太子,繼承大統,奕則被封為恭親王。這也是唯一一份既封了太子,也封了親王的詔書,可見道光帝內心的掙扎,他最終選擇了孝,而不是才,害了整個大清國。

道光帝為何不選擇聰明伶俐的奕做太子,反而選擇了無能的咸豐?

至於咸豐為什麼苦,也是老師教他的,說你既然才能不如奕,乾脆做個孝子,也許能搏一把,結果這一搏,把皇位搏下來了,大清就危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