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蘋果差距有多大?

大猿行攝


說一句客觀的話,華為綜合實力還是難以比及蘋果公司。但是我知道,差距一定不會太大,因為華為的速度太快了,如果華為與蘋果的實力相差很大的話,美國定然不會對華為公司進行制裁。只有華為的實力威脅到美國的發展,美國才會制裁華為,阻止其發展。

華為與蘋果公司其實是各有所長

華為的優勢在於華為在通信基帶方面已經做到了全球領先的地位,而蘋果的基帶幾乎沒有。眾所周知蘋果無法在今年推出5G手機,就是因為5G基帶問題,蘋果與高通因為專利問題出現了無法調和的矛盾,所以在蘋果XR上使用了英特爾的基帶,英特爾基帶最大的問題就是信號差。

英特爾的基帶不只是信號差,而且研發速度方面要落後於華為和高通,所以使用英特爾基帶的蘋果公司無法在今年推出5G手機,最早也要在2020年上半年。

而蘋果的優勢就是在手機系統和芯片上,蘋果的A系列芯片是全球最強的手機處理器芯片。蘋果的iOS系統也是全球最流暢的手機操作系統,在使用上A系列芯片+iOS系統已經成為全球最先進的手機了。


但是蘋果與華為的真實實力我們都無法得知

華為與蘋果的真實實力我們是無法知道的,就像華為的摺疊屏幕手機已經在2014年就已經開始研究了。這些我們都無法得知,所以都無法真正的將其做一個比較。


數碼匣子


目前雖說華為手機在國內的銷量第一,全球第三,但是平心而論和蘋果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華為手機我曾經用過有兩部,分別是華為G7plus和榮耀v10,我先來說說G7plus這款手機,是我在15年十二月買的,我也不知道那會怎麼就買了這款手機,現在看來真的是沒有買對,性能方面,搭載的是驍龍615的處理器,大家也都一點,這顆處理器只是面向低端機的,在性能上非常的弱,記得那時候打遊戲都卡的不要不要的。


還有一點是手機系統升級方面,華為手機在系統升級上可以說是非常保守了,剛買回來還保持一個月升級一次的節奏,到半年以後,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升級了,我不明白,這麼大的廠商,升級手機系統還這麼不給力,給人一種買完手機就沒事了,有種拋棄用戶的感覺,新上市的手機還好,尤其是老用戶,半年後你就別想升級系統了。

再說說榮耀v10,這款手機在發佈的時候,我感覺還是非常不錯的,各種功能都有,價格也還比較合適,所以就準備去實體店看看真機,但是看到真機後,手機屏幕給我的感覺就是有一些斜紋拖影之類的,我回去查了下榮耀v10的屏幕材質,用的是和紅米同款的天馬屏幕,我知道後就不高興了,你一款三千多的手機,屏幕竟然和一千多的手機一樣,真的很無語呀。


所以,今天就給大家分享我用過華為手機的真實體驗和感受,並沒有黑華為的意思,華為能做這麼大的銷量,也肯定有其非凡之處了。但是就目前而言,華為不論是哪方面都和蘋果有相當大的差距,大家也千萬別盲目自信!


帆辰科技


首先聲明:在這裡的差距只談技術不談營銷。

華為甚至全世界的其他安卓手機廠商,正面槓不過蘋果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當你辛辛苦苦搞出來一個自研芯片的時候,你發現還有操作系統這個大山難以跨越。

只有把自研芯片和自研操作系統及生態體系完整的掌握在自己手裡,並且能為硬件量身定做系統,也能為系統優化芯片。能做到這個,才能有機會跟蘋果進行正面較量。

現在話說回來,華為有了自研芯片,在技術方面,不看整體只看芯片,那就能和蘋果一決高下了。然而手機的硬技術不僅僅在於硬件產品,還有操作系統,在操作系統上別說華為了,就是我國舉全國之力也難以在短期內能和蘋果一較高下。

綜上:比芯片,蘋果略勝華為;比系統,華為沒有自研系統,沒法比,蘋果完勝。比整體(硬件+系統),由於蘋果軟硬件同時優化,兼容性極佳,秒殺華為(因為操作系統不是華為自己的,對於操作系統優化沒有話語權)。


始發數碼站


首先說一下,蘋果和華為mate機子都用過。很客觀的說一下個人看法。華為的優勢:①信號強,華為的信號非常牛,不是蘋果能比的,不是一個檔次,最簡單的例子,高鐵,山區,地下車庫,這三個地方一對比就非常明顯了。②續航久,電池容量大。③系統這兩年做的體驗還可以,但比蘋果還有差距。④拍照牛,拍照功能優於蘋果,但圖像處理技術不如蘋果,這就是為啥有時候看起來感覺華為的照片不如蘋果的舒服~~~~蘋果的優勢:①系統流暢性好,眾所周知,蘋果的系統流暢性無人能敵。②屏幕好,用過蘋果和華為手機的朋友應該深有體會,舉個簡單的例子,晚上關燈看手機,看蘋果半小時沒有不適感,看華為五分鐘劉不行了。③照片圖像技術處理超牛,這就是為啥蘋果1200像素拍出來的照片不亞於華為4800像素的照片。④吐槽下蘋果的電池,怕冷,冬天可能省百分之三四十的電,突然關機了,蘋果美其名曰是溫度太低,保護電池。至於兩者的綜合性能誰更勝一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你注重信號,續航,那就選華為,如果注重流暢性,屏幕舒適型,那就選蘋果。

個人實際體驗,客觀反饋。感受雷同請點贊,不喜勿噴。


成語演義


以下從幾個方面對華為和蘋果進行對比:

1、系統:蘋果是目前最穩定,應用最高質量的系統。但是茁壯的大樹也有不少缺點的,如果你追求簡潔,肯定是抱蘋果大樹的。但是如果經常與win系統傳文件,喜歡貼心功能,如高鐵提醒,關機鬧鐘,華為是一個很好的選擇。2、攝像:日常拍攝華為與蘋果區別微乎其微(各評測機構得出)除非是為了體現差別角度刁鑽。3、機型:華為機型眾多(Mate8&9,M9 Pro,P9),蘋果至今也有不少值得購買的機器(6s,6sp,7,7p),對比難免眼花繚亂,記住新出的機比舊機好,但是差距挺小的(就以上這幾臺來說)。4、總結:華為與蘋果的差距在一步步縮小,它的優勢在續航和本地化以及價格,還有愛國加成,但是就整體體驗來說,不如蘋果。總的來說,選機要看每部分(系統,攝像,價格,續航,雙卡,存儲等)在你心裡的權重,根據權重來選擇是要蘋果好還是華為好。華為系列:D系列、Mate系列、bug系列、P系列、G/Y/麥芒系列、榮耀直系、note系、暢玩系列/暢享系列。蘋果系列:IMac系列、Mac Mini 系列、MacBook Pro 系列、MacBook Air 系列、iPhone 系列、iPad 系列、iPod 系列、無線鍵盤或鼠標系列。



鄉下小蘇


首先聲明本次問題僅針對華為的手機與蘋果手機之間的差距分析,因題主以手機為切入點提出問題,故僅做手機方面對比。望各位理性討論。

1、一臺蘋果,十部華為

我們先來分析下兩者的銷量情況。

今年二季度,華為以全球5400萬的手機銷量,首次超越蘋果的4100萬,成為僅次於三星的全球第二大手機出貨商,其二季度的銷量同比猛增41%。華為,的確實現了當初銷量超越蘋果的諾言,即便只是一個季度。

但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收入從來不是以銷量為指標。

據調查顯示,過去的二季度,蘋果淨利潤佔全行業62%,繼續保持強勢地位。三星、華為、OPPO、vivo、小米分列2-6位。其中,華為利潤佔比8%,OPPO 5%,vivo 4%,小米為3%。

我們做個簡單的算法,設蘋果均利為X,華為均利為Y,4100X:5400Y=0.62:0.08,故推出,X:Y≈10.21。是的沒錯,一臺蘋果手機利潤是華為的10倍多。再看看華為的利潤在國產還是老大的存在,一臺蘋果等於幾十臺小米利潤還是沒問題的。

因此,國產品牌同蘋果在賺錢能力上存在巨大並且難以逾越的鴻溝。

2、華為領先在哪裡

華為這邊我們請到了當紅炸子機,華為P20 Pro,大家掌聲歡迎。蘋果方面讓我們有請去年的旗艦iPhone X。小夥伴可能會問,為什麼不是最新的iPhone XS Max,我只想說12799的咖我們實在是請不動,請不動,請不動。

系統功能方面,安卓在這一塊具有天然的優勢,EMUI的功能自然是要比iOS的豐富。至少那啥,我能換主題呀。

我們再來比比相機,華為P20 Pro發佈時4000萬的相機著實把我驚呆了,我以為手機裡再也看不到這麼高的像素了。我們也知道高像素不意味著好的拍照水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白天條件,在不放大的情況下,蘋果和華為沒有體現出太大的差距,更多的是風格調教傾向的不同,蘋果更傾向於真實環境還原。

而到了夜晚,便是華為的主戰場。在夜景拍攝上,華為可以說是完勝蘋果的,亮度高,噪點少,暗部細節清楚,燈光也很少過曝。

而一旦開啟超級夜景模式,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這還是晚上嗎我的天,亮度繼續提升一個檔次,明暗控制恰當,色彩鮮明。唯一缺點就是這個功能需要你手持手機幾秒鐘,且儘量保持穩定,最後的出片一定會讓你感到驚豔。

如果說沒開啟超級夜景前的照片,都可以歸結於華為相機硬件的領先,那麼這股開啟超級夜景後的驚豔,則全是華為技術實力的體現。

而更難能可貴的是,華為能將這種技術通過系統升級的形式推送到其他華為手機裡,顯著提高手機的拍照表現。此時此刻為華為點個贊。

拍照不是評價一部手機好壞的唯一標準,我們回到iPhone的主戰場,處理器性能。

切不可認為華為推出了GPU Turbo就能對蘋果實現彎道超車,實打實地說,以華為麒麟970的性能,落後蘋果A11一代以上。即便是目前新推出的麒麟980,無論是CPU還是GPU,同蘋果的A12同樣存在巨大差距。華為能扳回一城的,只有他的NPU。

我們不可否認華為這些年來在手機芯片領域的進步,麒麟逐漸從一個和同期競品相比性能低下的芯片一躍成為足以和高通競爭的高端芯片。但我們也不該妄自菲薄,目前的華為與高通和蘋果相比,還不夠優秀,尤其是功耗控制方面,還遠遠不及。

做一個理性的用戶,既可以看到國產的進步,也能看到當下的不足。在手機領域,華為與蘋果之間,仍隔著一段很長的距離。不僅是利潤遠不如蘋果,在產品的綜合實力上也是有所差距的。

至於所謂的銷量,我們也要了解,這是華為和榮耀全家老小几十款機型一同圍毆蘋果寥寥數款手機的結果呀。這就彷彿是長三角每年的GDP都比珠三角高,是的一市三省26市聯手打贏了廣東9個市,你開心了嗎。

光拿iPhone X來說,第一季度銷量為恐怖的1500萬,沒錯就是這麼貴的手機賣了1500萬,讓華為賣500萬臺保時捷定製版試試?因此,在品牌價值和品牌認可度上,華為還需要耐心培養身價。

iPhone X在iPhone XS系列發佈前仍是體驗最好的手機,這是軟硬結合的結果。儘管華為P20 Pro在拍攝和續航充電上存在優勢,我們也不能忽略iPhone X上的3D面部識別、處理器、屏幕等特性。或許,最大的差距在於系統。


找靚機


只論技術,不談感情。

論硬件,這點華為比蘋果強很多。

1.蘋果a13不內置5G基帶,蘋果5G未來一段時間都不會出現。最早也得iphone12。而且很有可能外置x55。耗電大,穩定性差等等都來了。

2.華為麒麟990昨天已經發布,990內置ai技術已經遠遠超越蘋果。

3.麒麟990遊戲性能,觸控延時,滿偵抖動都要比蘋果強很多。

同樣,蘋果在發佈iphone11時也拿麒麟980比過。980。。。差點。990不虛a13。

論軟件,華為絕對不輸給蘋果。

1.文件系統。華為2019年發佈了EROFS文件系統。這系統解決了安卓碎片化問題。技術還是很強的。

2.方舟編譯器。去年華為發佈了方舟編譯器,因為華為已經重新更新了安裝底層代碼,所有軟件需要編譯器進行編譯。速度確實提高很多。

3.再說ios,蘋果唯一的看家法寶,但一直在更新應用層,底層幾乎沒什麼變化。

我覺得,這一項看用戶習慣。習慣了都還行。畢竟一年換一個的產品,習慣還是很重要的。

最後是生態,這個沒的說,蘋果大勝。

1.雖然昨天華為發佈了HMS,但餘大嘴自己都說好:裡面的應用只有1700多個,而且要建立100億美元的開發者聯盟。雖然華為這是弱項,但100億砸進去。。。。看結果吧。

2.如果在國內用這個可以忽略。

華為一直把蘋果作為目標追趕,只是還需要時間。華為作為出貨量僅次於蘋果的企業,要想做時間第一還需努力。

接下來論論感情,不說技術。

其實蘋果和高通一直稱霸手機領域,這都是美國公司,利潤高的離譜的美國企業。華為是在手機領域唯一可以和蘋果較量的公司,我希望華為能成功。不僅僅為了中國,也是為了世界結束美國的霸權。華為這麼努力,蘋果真的那麼好嗎?

以上信息只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指正。

還要明天上午10:08開始預約華為mate xs,歐洲價格2499。我選了,你在哪?



逸凡1


【美國蘋果的手機芯片A13根本就沒有資格和華為研發的麒麟990 5G SoC相比!】

1、功能上,蘋果A13只是一個處理器,不包含最重要的基帶芯片。手機基帶芯片比處理器難,能做處理器的公司有多個,能做手機基帶芯片的全球沒有幾個,更不用說說難度高了幾十倍的5G基帶芯片。麒麟990 5G SoC則是全球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旗艦集成先進5G芯片,從去年9月以來,記錄保持了約半年,而且這個記錄不出意外,還要保持到明年等高通驍龍875出來。如果你不同意這不是一類東西的說法,那裡不用外掛5G基帶芯片,看蘋果手機能支持5G不?或者不掛基帶芯片,你看它能打電話吧。

所以,A13和麒麟990 5G SoC根本就不是一類東西。可以簡單理解為一輛汽車沒有輪子。

2、如果要強行比較,那從另外的一些數據也可以看出,華為比蘋果先進。

3、晶體管數目,這是表徵研發能力的重要指標。摩爾定律的就是,每過一段時間,晶體管數目增加、性能增加。麒麟990 5G SoC是當今移動處理器晶體管數量最多的,高達103億個,而A13則只有85億個!少了太多了!華為整整比蘋果多了21%!

4、芯片工藝:麒麟990是EUV工藝,A13則是上一代的DUV工藝。華為和臺積電共同研發了3年之久的EUV工藝,華為獨家使用。EUV工藝搞了幾十年,現在終於在華為手上商用了!EUV相比於之前的DUV工藝,是完全全新一代的芯片大的跨時代工藝,這比從16nm到7nm跨度都大,之前的16nm到7nm,芯片製造工藝都是一樣的DUV,只是製程的提升。而EUV則是研究了幾十年的工藝,終於商用!這是幾十年芯片製造以來的最大工藝升級!當然,有一個唯一的缺點:昂貴!流片一次,就是幾億元。相比7nm,芯片密度提高18%,能效提升10%。

5、AI,麒麟990採用的是華為自研達芬奇架構NPU,性能全球第一!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的測試數據。

6、有的人說A13處理器的性能強,首先如第一條所說,這個是一個沒有輪子的汽車,強不強不要和麒麟990比。手機科技告訴你,如果華為也只在芯片做處理器,而不做基帶在裡面,那跑分性能也比蘋果強。就算現在華為集成了5G基帶芯片,用戶實際使用測試數據表明,無論應用的響應速度,還是打開速度,都比蘋果快!甚至在一些果粉引以為豪的動畫,都有人說比蘋果跟手流暢,還有遊戲,那巖實測,畫質幀率比iPhone11好。

所以,使用麒麟990的Mate30和榮耀V30銷量非凡,全球出貨690萬部。榮耀V30則是5G手機銷量第二,最近4天,在各大平臺情人節活動中,銷量第一,站穩3000元到5000元的腳跟。


鑫1


華為成立於1987年,最早代理電話交換機,後來做電信基站,移動終端,這幾年才做手機。

第一個問題,華為手機到底是不是自主產品?以mate10來說,操作系統美國安卓,CPU處理器和顯示芯片是英國的,麒麟SOC和內存是韓國的,TFT-LCD屏幕和攝像頭日本的,濾鏡調色德國的,組裝富士康,你說這是國產?

第二個問題,華為的利潤來源。官網說華為手機市場佔有率世界第三,僅次於蘋果和三星。其實這個數據可能水分不大,但是有一點,華為手機最大市場是在國內,國外市場基本是華人使用,外國人基本是不用華為的。所以華為最大的海外利潤來源於電信基站,做防火牆監控!而這些基站都建設在像俄羅斯、伊朗、朝鮮、敘利亞、委內瑞拉這樣的國家,你懂得!歐美日韓市場基本都禁用華為基站。

第三個問題,華為為啥被國外大國制約,被逼退出5G,被五眼聯盟封殺?華為公主為啥被抓?華為到底幹了啥?華為有沒有賣給伊朗違禁品他自己知道,SKYCOM公司到底和華為啥關係,這事靠證據說話。

有人說華為發展迅猛,讓美帝害怕了,那華為不如三星厲害吧?咋不去封殺三星?你覺得美國會怕一個連芯片都造不出,連繫統都沒有的企業?

美國等國指責華為最主要的不是侵犯知識產權而是說對國內外民眾的監控,比如防火牆,人臉識別,大數據,金盾等。不管怎麼說華為要想佔領世界主要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蘋果就不同了,蘋果沒有什麼彎道超車,沒有什麼大幹快上,蘋果只是按照自己的步伐前進。

毋庸置疑,蘋果是世界最偉大的公司之一,蘋果手機開發的知識產權遠遠領先同行。未來的手機競爭不僅僅是科技的競爭,最主要的還是意識形態領域的競爭,沒有共同的價值觀則必然發生激烈的碰撞。華為加油!中國加油!!


主流人類


華為和蘋果的差距非常大,不管是從消費電子上市場上,還是市值(估值)上,蘋果都遙遙領先。

蘋果市值已經突破10000億美元,是一直以來市值最高的公司,而華為儘管沒有上市,但根據思科的市值估算,華為市值不會超過3000億美元,二者市值差異巨大。


2017年Interbrand全球最佳品牌榜上華為名列百強榜第70名!而第一名就是蘋果,從品牌價值上看,華為還是比蘋果弱很多。

2018年Q1的全球手機銷量數據顯示,三星以7820萬部排名第一,蘋果排名第二銷量5220萬部;而華為從數量上和蘋果還有差距,那就是3930萬部。



而手機均價同樣可以看出差距,在2018年手機平均售價中,均價最高的是蘋果達到5611元,三星排名第二,單價為4502元,華為均價是2714元,僅僅排名第六位(這還不算榮耀品牌均價),華為的均價比OPPO 和vivo 還低。在4000元以上機型手機品牌出售比例上,iPhone以75.10%的巨大優勢排名第一,利潤也非常高,佔據了手機行業70%的利潤。

華為和蘋果手機在技術上還有著巨大的差距,並且蘋果對新技術的追捧,以及自己巨大的但供應鏈掌控能力讓蘋果非常高的話語權,所以蘋果創新流程和利潤率非常好。

除了核心技術差異,操作系統是最大的差異,華為的操作系統在半年後一段時間就不再升級,而且安卓系統本來就不流暢,而華為系統做的比小米差遠了。ios是目前遙遙領先安卓系統的,也是用戶選擇蘋果的原因。

你更願意用蘋果還是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