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船长”视角思考“李文亮”现象

从“船长”视角思考“李文亮”现象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期望与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三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阅读、分享!

2020年伊始,中华大地就被新型冠状病毒的阴霾笼罩着,一时间全国各地各种“限行令”、“禁足令”、“防疫狙击战”等内容占据了各种新闻媒体和头版头条,这时候没人再去关注国际新闻,甚至连英国脱欧的消息在国内也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然而这一切都随着李文亮医生(被民众称为疫情8位“吹哨人”之一)心跳的停止和一纸“训诫书”划破了2020年2月6日凌晨夜空的宁静。

从“船长”视角思考“李文亮”现象

“前哨人”李文亮医生深夜因医治无效逝世,在整个事件中,令广大民众不能接受的是在“前哨人”吹响“哨声”的时候,不仅没有及时解决,反而收到的是一纸“训令”。背后的具体细节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绝不能只是停留在愤怒的表象,而是应该从“船长”视角去思考这一问题,思考“李文亮现象”。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是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才是青年人该去做的事情,才能让我们热爱的这片土地更美好,这也是对“李文亮”们最大的慰藉。

那么“李文亮现象”有哪些是可以思考的呢?

(1)国家治理体系和管理体系,尤其是应急管理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

在当代自然灾害、自然疫情等会经常性的围绕在我们周边,这就需要一个非常完善的灾害防控机制,尤其现在中国经济体量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人均GDP也稳稳的踏上1万美元的台阶,这时候大众对国家的期望更高,要求也就更高。

从这次疫情爆发后的各种资源调配和政策举措来看,国家对于风险应对已经很迅速了,然而,对于民众来说,要的远远不止于此,而是能够在疫情初期就将其扼杀在摇篮中。这无疑对相应体系和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船长”视角思考“李文亮”现象

(2)人管事和事管人的问题

这两者之间是相互支撑,而在“李文亮现象”里,明显是“人管事”高于了“事管人”,地方相关部门,当“听到哨声”能够把事当事,第一时间反应和着手管控,或许就是另外一种境地。要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优化官员权责考核体系,又需要加强联动和防控机制,要把“指挥部建立在能够听得见炮声”的前线。

(3)基层单位脱离群众问题

这几年我们看到高层对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不管是从扶贫政策,还是服务理念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众多基层政体却是“对下作威作福”、“对上报喜不报忧”。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问责”,不能是“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基层政治形态,对真心为政为民者站台,对“唯上不为”者进行惩处。

(4)非专业指挥专业的问题

据统计截止2019年底中国是唯一拥有联合国所有行业品类的国家,在这样的经济体内,愈发需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不能只是停留在教科书中,更应该在整个体制内成为普遍现象,。当然这不仅需要对基层组织单位投以更多的重视和培养,还需要对专业人才的遴选和鼓励。

从“船长”视角思考“李文亮”现象

李文亮医生已逝,他无愧医生这个称呼,也无悔于武汉大学的“求是精神”。民众对于“李文亮现象”有情绪是客观存在的,要想扭转这种状况,既需要我们广大民众多从“船长”视角去思考、提出建议,也需要国家体制部门进行及时有效的建设和发展,两者缺一不可。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来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前无古人的,发展过程存在一些问题也是正常的,这需要大家一起共同解决。正如伏尔泰所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完整的”,你我既然生活在这片中华大地上,一定是希望这片大地强盛、强大的,对现实的不满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也是改变的原点,更是鞭策中华儿女共同前进的源泉。

多从“船长”视角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毕竟我们在同一条大船上,只有齐心协力,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共同迎接光明的明天。

加油中国,加油武汉!

从“船长”视角思考“李文亮”现象

不要恐慌,这是一场必胜的战役

新型肺炎:从阴谋论到经济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