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才不是要成家“立”业!那我们要“立”些什么?


三十而立,才不是要成家“立”业!那我们要“立”些什么?

2020年首批90后30了,很多90后表示压力很大,每个月房贷车贷都很多。

大家都在说,三十而立,要成家立业,可是已经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了。

可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立业这个目标,还是很遥远。

其实,三十而立并不是要建立自己的事业这个意思。

“三十而立”原话出自孔子的《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才不是要成家“立”业!那我们要“立”些什么?

孔子的意思是,自己三十岁的时候可以立于礼,懂得什么是礼,言行都很得当。

可以看出孔子他老人家绝对没有催婚,催考公务员的意思。

他只是说自己在30岁的时候很懂礼貌,我们把孔夫子作为榜样,懂得以礼待人,就可以算得上立业了。如果做到了懂礼,古人还追求什么呢?

三十而立,才不是要成家“立”业!那我们要“立”些什么?

君子如竹,虚心自持

古人的追求并不是物质方面的丰衣足食,更多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如果一味追求财富,不遵守礼仪道德,即使富裕了,也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孟子就曾说过,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古代最高的理想追求是三立:立德,立功和立言。立德是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给周围的人树立了一个道德榜样;立功是建功立业,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立言是著书立传,把传统文化留给后人。

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位三立完人,立德,每日反省自己的过失,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立功,击败了太平天国,开启了洋务运动,给大清朝延续了五十年;立言,留下曾国藩家书等几十万字的著作。

三十而立,才不是要成家“立”业!那我们要“立”些什么?

毛主席曾经称赞曾国藩:“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

现代人把三十而立理解为,成家立业,所以要结婚要有自己的事业。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么焦虑,古代人均寿命只有30岁,一个原因是婴儿死亡率高,一个是医疗水平不够,所以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

现在中国人的人均寿命将近70岁,30岁只是人生漫长旅途的一半不到,可以算是古代的青年了。

我们完全可以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理想的道路,向着更好的自己前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