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吃不起”,4歲兒子幼兒園過生日,媽媽送豪華蛋遇尷尬

文|小海豚奶爸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會因為孩子的問題,和老師以及各類家長打交道。

做的好,孩子在學校也會受到同學的喜愛;

做得不好,便可能讓孩子在幼兒園中境遇不佳。

如何處理孩子們之間的事情,還需要做一番思考。

4歲兒子幼兒園過生日,媽媽送去豪華蛋糕,卻遭家長嘲諷

“窮人吃不起”,4歲兒子幼兒園過生日,媽媽送豪華蛋遇尷尬

小燕是一個90後寶媽,家庭條件不錯,平時對孩子的教育非常上心。自從3歲的兒子上幼兒園後,媽媽也很關注孩子在學校的表現。

兒子在幼兒園過4歲生日時,老師告訴小燕媽媽,因為幼兒園有集體生日,希望孩子可以在學校度過他的生日。這樣,也可以鍛鍊孩子獨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

小燕聽到老師這麼說,欣然地答應了老師的說法。並讓老師帶一些祝福的話給這些孩子們,希望他們4歲生日過得快樂,祝福他們健康成長。

其實,孩子在學校過集體生日,有老師的引領和組織,小燕完全可以放下心來。但是,小燕平日太愛孩子了,擔心孩子在學校表現不好。於是,小燕還是決定去學校看一眼。

小燕為了表達自己對孩子們的祝福,在去學校之前,花高價錢訂了一份“豪華”的蛋糕。但是,出於小燕意料之外的是,這個“豪華”蛋糕遭到其他家長的嘲諷。

“窮人吃不起”,4歲兒子幼兒園過生日,媽媽送豪華蛋遇尷尬

小燕把蛋糕送到學校後,簡單向孩子們表達了祝福,便上班去了。但是,小燕下午接孩子放學時,兒子告訴媽媽為他準備的蛋糕沒有人吃。

小燕有些困惑,自己沒有其他意思,只是表達一下對孩子的祝福,為什麼沒人吃?於是,小燕在家長群裡瞭解一下什麼情況。有些家長告訴小燕,老師已經為孩子們準備了生日蛋糕。孩子們吃不了這麼多蛋糕。

可是,有些家長在群裡諷刺到:“這麼豪華的蛋糕,我們窮人吃不起,孩子也是窮人的胃。”有些家長很快跟風,也在群裡說道:“這不是在顯擺麼,嫌棄老師買的蛋糕等級太差吧。”

老師的話讓小燕尷尬到極點,想了很長時間也沒有想明白,為什麼家長這樣諷刺她!

“窮人吃不起”,4歲兒子幼兒園過生日,媽媽送豪華蛋遇尷尬

其實,從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小燕的做法並不理智

當孩子升入幼兒園後,家長會因為孩子在學習吃得怎麼樣、睡得好不好、有沒有和其他小朋友鬧矛盾等等,會讓家長為孩子擔心。

這些擔心是難免的,但是如何把孩子抓得太緊,不利於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獨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然而,孩子進入幼兒園後,這是培養孩子這些能力的好機會。

比如,孩子喜歡睡懶覺,經常會因此遲到。家長便每天再三促成孩子起床、為孩子穿衣服、為孩子整理書包、幫助孩子洗漱,然後再急忙地把孩子送進學校。

這不僅不利於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還有可能讓孩子認為:上學是父母的事,並非自己的事情。同樣,孩子努力學習和考個好成績也是為了家長,並非出於自己的真實意願。

這樣做,不利於培養孩子。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家長要適當選擇“放手”,孩子的事情讓他自己來做;自己遇到麻煩,儘量讓孩子自己動腦筋解決。

“窮人吃不起”,4歲兒子幼兒園過生日,媽媽送豪華蛋遇尷尬

當孩子升入幼兒園後,家長如何打交道也是門學問

面對孩子的這些問題,當然也少不了和老師或其他家長溝通。如何溝通變成了一個問題。

1)有很多家長出於對孩子的溺愛,可能會缺乏一些理智的思考。比如,孩子之間相互鬧矛盾,打架了怎麼處理。有些家長可能考慮到孩子“吃虧”了,便想挽回一些面子。但是,小孩子之間鬧矛盾是在正常不過了。不嚴重的情況下,可以直接讓孩子和老師們處理就可以。孩子們之間的事情,最好讓他們自己解決掉。

“窮人吃不起”,4歲兒子幼兒園過生日,媽媽送豪華蛋遇尷尬

2)當然,家長群裡面會有形形色色的人。不免會遇見一些固執己見的人。比如,一些家長就會認為自己的孩子做的是對的,自己也沒有錯,偏偏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這樣,很有可能會引發一些家長之間的矛盾。這樣的結果是,家長的矛盾又強加到孩子們身上,讓孩子之間產生很深的隔閡。相互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保證孩子正常交往是重要的。

3)當家面對其他有戒備的家長時,可以進行換位思考。這些家長可能是出於對孩子的保護,對其他人存在一定戒備。遇到這樣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家長表示理解,多進行換位思考。當相互之間的信任度提高了,家長便會放鬆戒備,完成對孩子建設性的溝通。

我是小海豚的奶爸,擅長兒童教育和兒童心理學,每天分享育兒日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