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老太太終究是老太太

紅樓:老太太終究是老太太

一件小事,原本不該發酵的,尤其無關對錯的小事。

奈何有生事的人,一攪和,小事就搞大了。很多大事就是這麼來的。

今天聊紅樓,看看一件小事如何被一步步搞大。

01

話說,這一天是賈母的八十大壽,賈府正在舉辦隆重的慶典活動。

真是個搞事的好日子。

事情的起因是,寧國府的尤氏到怡紅院吃宵夜,無意中看到園中的兩個大門沒關,安全起見,就派一個小丫頭去找管家。

小丫頭到了管家辦公室,見到兩個婆子,說,東府尤奶奶要吩咐個事兒,誰是管事的?

(東府是寧國府,西府是榮國府)

兩個婆子一聽,你誰呀,我們榮國府的,憑啥聽你寧國府的?於是口氣很豪橫:“各家門,各家戶,你有本事,排場你們那邊人去!”

意思是,各自管各自的,你想安排人,找你們的人去。

如果賈府是一家大公司,這就是跨部門溝通遇到阻礙了。

小丫頭來彙報,恰好史湘雲、襲人、薛寶琴以及兩位客人都在場,搞得尤氏很沒面子,說,“這是兩個什麼人?”

見尤氏生氣,還要去王熙鳳那裡投訴,大家又勸又安慰,算了,別動怒,今天是老太太八十大壽,事兒鬧大了都不好看。

尤氏知書達理,一聽很有道理,就不再提了。

為了讓大家看明白後面的事態,先來看下這件事本身:

站在那兩個婆子角度:你一個其他部門的小朋友,來這裡大呼小叫,懂不懂禮貌!

站在小丫頭的角度:你們這些老油條,犯了錯還這麼囂張,別的部門領導就不是領導了?我傳達領導指令有錯嗎?走著瞧。

根據《榮國府員工管理手冊》,這兩個婆子確實有錯,沒有按時關大門。但這是大錯嗎?也不算,無非罰個幾百錢,打幾板子的事兒。

可是,事情要是到這裡結束,就不是紅樓夢了。曹雪芹肯定沒聽過蝴蝶效應,但並不妨礙這是一個完美案例。

此刻,蝴蝶已經煽動翅膀,颳起了第一陣風。

第二個人物出場,她就是周瑞媳婦。

紅樓:老太太終究是老太太

02

前面說尤氏要把這事告訴鳳姐,襲人派自己的一個丫鬟去了。丫鬟走到半路,遇到周瑞媳婦。

如果說那兩個婆子是該管的事不管,那周瑞媳婦就是不該管的事偏要管。

她從丫鬟口中得知這件事,馬上跑到怡紅院,對著尤氏開始獻殷勤:

“偏我不在跟前,若在跟前,且打他們幾個耳刮子……奶奶不要生氣,等過了事兒,我告訴管事的打她個臭死。”

說這話時,周瑞媳婦已經派人去關了門。說實話,如果事情到這裡結束,大家會覺得周瑞媳婦是個熱心人,考慮事情還周到,知道先關了門,等過了賈母的大壽再處理,也有大局觀,那一丟丟的示好也不為過。畢竟,讓領導認可也沒錯。

可是接下來事情就變了,周瑞媳婦又跑到鳳姐跟前,把那兩個婆子狠罵一頓,告訴鳳姐,領導你看,要是不收拾她倆,太傷東府尤大奶奶的面子了。

鳳姐是人精,一聽就知道是個什麼事,於是對周瑞媳婦說,記上那兩個婆子的名字,等賈母壽誕過了,讓尤氏親自發落,或者打幾下,或者饒了她們,隨她便吧。

說完還補充一句,“什麼大事。”

看到沒,在賈府最嚴格、最有手段的霸道女總裁眼裡,這也是小事一樁。有家規在,該怎麼處罰就怎麼處罰。

可是周瑞媳婦不想就這麼算了,那兩個婆子一向跟她不合,每次需求都駁回,怎麼能放棄這大好機會呢。不行,得把事情弄大。

鳳姐既然給了雞毛,要當令箭用起來。

周瑞媳婦當即做了兩個決定,一是派人捆了那兩個婆子,關到馬圈裡。二是上報林之孝媳婦。

林之孝媳婦是榮國府大管家,王熙鳳命令的執行人,也是那兩個婆子的頂頭上司。下屬犯錯了,領導當然著急。

林之孝媳婦趕緊來見鳳姐,鳳姐已經睡了,不想管這檔小事,就讓她去找尤氏。

前面說了,尤氏性格溫柔,好說話,原本已經翻篇了,一看林之孝媳婦都驚動了,反覆強調:

“也不是什麼大事,倒叫你白跑一遭……不大的事,已經撒開手了。”“這是誰多事告訴了鳳丫頭……你回去歇著吧,沒什麼大事。

林之孝媳婦回去路上遇到趙姨娘,也說同樣的話:

“原來是這事,也值一個屁!開恩呢,就不理論;心窄些呢,不過打幾下就完了。”

事情到這裡,原本也可以結束。除了周瑞媳婦,所有人都覺得是件小事,略施懲戒就過去了。

可是好巧不巧,在回去路上,林之孝媳婦又遇到兩個人。

確切說,是兩個小女孩。

蝴蝶繼續扇翅膀,風繼續吹。

紅樓:老太太終究是老太太

03

這兩個小女孩,是被關起來的那兩個婆子的女兒,她倆是來求情的。

這就讓林之孝媳婦為難了,通融吧,事情已經驚動了領導;不通融吧,明明屁大的事。

咋整?

不愧是大管家,林之孝媳婦發現,其中一個小女孩的姐姐的婆婆,是一個叫費婆子的女人。

也就是說,其中一個犯事的婆子,是費婆子的親家。

而費婆子是邢夫人的陪房。

這就是紅樓夢閱讀門檻高的原因,關係盤根錯節,很多人看到這裡就放棄了,其實好戲才剛剛開始。

這裡交代一下榮國府兩大陣營。

眾所周知,賈母有兩個兒子,老大一家是賈赦、邢夫人夫婦,兒子賈璉;老二一家是賈政、王夫人夫婦,兒子賈寶玉。

一般來說,家裡應該是老大當家才對,但榮國府比較特殊。兩家比起來,賈赦不及賈政,邢夫人孃家小門小戶,更比不了“金陵王”出身的王夫人。

賈璉和王熙鳳結婚後,也很快被鳳姐的才華碾壓。這一切,都讓賈母的偏心合情合理,王家人是賈府的王。

而這一切,也讓邢夫人感到自卑、不公和怨恨,她必須找一個發洩的機會。

然後,費婆子來了。

費婆子不愧是心腹,什麼話都敢說,她先對邢夫人說,我那親家並沒有什麼過錯,“不過是和尤氏的小丫頭鬥了兩句嘴”,就被鳳姐關到馬圈裡,過兩天還要打。還有王法嗎?還有法律嗎?你要為我做主啊……等等。

一句不提她親家沒關門的錯。

說完覺得還不夠,繼續煽風點火,對邢夫人說:

鳳姐就仗著會哄賈母開心,“作威作福,轄治著璉二爺,挑唆二太太,把這邊正經太太不放在心上。”——你兒子都開始粉王家人了,你這個大太太啥也不是。

不單鳳姐,連王夫人這個二太太一起黑:老太太不稀罕你,“都是二太太和璉二奶奶挑唆的”。

這通話很見效,邢夫人聽完就怒了,好啊你們王家人,以前欺負我,現在連我的奴才也不放過。

於是,跟王夫人的妯娌矛盾,跟鳳姐的婆媳矛盾,以及長期壓抑著的對賈母偏心的不滿……新仇舊恨,一起湧上心頭。

她決定拿鳳姐開刀。

紅樓:老太太終究是老太太

04

邢夫人為什麼選鳳姐為打擊對象呢?

很簡單,王夫人她惹不起。鳳姐雖然厲害,但她是兒媳婦,是晚輩,也是這次事件的最高負責人。扛著倫理大旗,這點權力還是有的。

第二天,她耐心等待,趁著賈母不在,當著一眾人的面,開始她的表演。

這段太精彩,是現在宮鬥劇的祖師爺,必須全文錄上:

邢夫人“當著許多人賠笑向鳳姐求情說:‘我聽見昨晚上二奶奶生氣,打發周管家的娘子捆了兩個老婆子,可也不知犯了什麼罪。

論理我不該討情,我想老太太的好日子,發狠的還舍錢舍米,周貧濟老,咱們家倒先折磨起老人家來了。不看我的臉,權且看老太太,放了她們吧’”

這段話狠在哪裡呢?細節。

這是紅樓厲害的地方,嚴絲合縫,每個字都所有指。輕輕一筆,信息量就很密集。

咱們先看邢夫人的姿態,是“賠笑”,是“求情”,這是軟刀子,是做給眾人看的:

我這個當婆婆的很弱勢,都要給兒媳婦“賠笑求情”了。

我們現在人可能感受不到,古代禮教特別嚴,不孝的罪名很嚴重的。

然後說什麼呢?她叫鳳姐“二奶奶”。有婆婆給兒媳婦叫奶奶的嗎?

最狠的是後面的話,她說今天是賈母的八十大壽,老太太舍錢舍米,賙濟貧窮的老人,咱家倒先折磨起老人來了——她用的是“折磨老人”。

在當時,豪門貴族的老人過大壽,會到外面送錢送米,行善積福,是壽誕的一部分。

言下之意,王熙鳳你這是跟老太太對著幹呀,會折了老太太的壽啊你曉不曉得。

不得不說,邢夫人這招又準又狠,太厲害了。鳳姐這種宮斗大高手,都毫無招架之力。

當事人尤氏說她:“你原也太多事了。”

姑媽王夫人說她:邢夫人說的對呀,就算要給尤氏挽回面子,也划不來幹這事。你不知道今天是老太太的壽誕嗎?趕緊放人。

上哪兒說理去。

書上寫道:鳳姐聽了這話,“又羞又氣……憋得臉紫漲……越想越氣越愧,不覺的灰心轉悲,滾下淚來。”回房之後,又是一陣哭。

要知道,鳳姐是女強人,很少哭的,連老公揹著她納妾那次,也是做戲假哭,可是這次,鳳姐是真哭,真的委屈了。

紅樓:老太太終究是老太太

05

至此,一次下人之間的日常拌嘴,演變成一場驚動全府的鬥爭。

覆盤整個事件,參與其中的每個人所做的事,似乎都是合理的。單獨站在某個人的立場,也不算特別惡劣,周瑞媳婦只是獻了點殷勤,費婆子只是為親家抱不平,邢夫人不算磊落,做作過頭,那也有可理解之處。

可是事態就這樣一步步升級,矛盾一層層疊加。王熙鳳,這個最不想生事的人,反而為這件事買了單。

這似乎就是紅樓的宿命觀,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惡化,每個人都是加害者和被害者。

現實中很多大事也是這樣發生的,每個參與者都不是大壞蛋,只是站在己方立場,各懷動機。出了事如果單獨追問,他們或許還特別委屈。

所以,這種難斷對錯的糊塗賬,特別需要一個明白人做領導。

在賈府裡,這個人就是賈母。

老太太早已看穿了這一切。知道了事情的經過,賈母說:

這是邢夫人素日沒好氣,“不敢發作,所以今兒拿這個作法子,明是當著眾人給鳳姐沒臉罷了。”

老太太永遠是老太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