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這一月,安徽六安公安機關共接到84起電信網絡詐騙案報警

2020年1月25日至2020年2月22日

六安市公安機關

共接到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報警84起

佔刑事警情總量的58.3%

當前,六安市電信詐騙案件發案較多的有以下四種,請廣大市民提高警惕,避免上當受騙。


一是虛假購物詐騙

受新冠病毒肺炎影響,群眾對口罩,消毒液等醫療防疫物資需求量加大,犯罪分子利用群眾急於購買醫療防疫物資的焦急心理,謊稱有貨或者可以幫忙代購,在被害人付款後,長時間不發貨或直接將受害人拉黑,失去聯繫,騙取錢財。

案例:我市裕安區陳女士購買口罩被詐騙案

2020年2月6號,家住我市裕安區的陳女士,在朋友的推薦下加了一個自稱有大量口罩的人的微信。對方要求一萬個起購。陳女士在自己的微信群發動了十餘人團購,共籌資3萬餘元,給對方轉了賬。對方一直未發貨。現該案件已由我市裕安分局刑警大隊展開偵辦。


二是虛擬身份冒充熟人詐騙

犯罪分子首先盜取被害人微信,qq等聊天工具,冒充被害人,編造住院,急需資金週轉等各種理由騙取被害人親戚朋友錢財。

案例:我市霍邱縣一單位員工被騙案

2020年1月29日,我市霍邱縣一單位員工在微信上突然收到了初中學姐的好友申請,其發現對方無論是手機號碼還是微信頭像都是學姐本人,便通過了好友申請。相互問候後,對方以家中老人住院為由向其借錢,由於受害人未警惕,先後轉賬4000餘元。受害人通過電話聯繫學姐後方知學姐微信被盜,其被騙,遂報警。


三是貸款類詐騙

犯罪分子利用電話,短信,網絡等發佈“額度高,利息低,無抵押,下款快”等虛假信息,誘使受害人在木馬鏈接上填寫個人信息申請貸款,以繳納工本費,保證金,解凍費,貸款發放押金等費用為由實施詐騙。

案例:我市舒城縣吳某貸款被詐騙案

2020年2月2日,吳某接到了一個未知來電,對方自稱是某金融貸款公司的客戶經理,問其需不需要貸款。因為受害人最近急需用錢,雙方便添加了微信。對方讓受害人下載某貸款APP,上傳個人信息,後稱受害人資金流水不達標、信息填寫不完整等,要求其繳納“包裝費”、“保證金”等。受害人先後轉款12000餘元,再次聯繫客戶經理,發現已被拉黑。現我市舒城縣刑警大隊已立案偵查。


四是網絡刷單類詐騙

犯罪分子利用疫情發生以來,大量群眾無法工作的情況,發佈“足不出戶,工作日結,報酬豐厚”等刷單廣告,實施網絡刷單類詐騙,引誘受害人刷單付款後,拒不退款,騙取財物。

案例:裕安王某刷單被騙案

2020年2月20日,家住裕安某小區的大學生王某在微博上看到可以刷單賺外快,便與對方聯繫開始刷單。前幾筆收到返金10元左右。繼續刷單時,對方要求其再刷金額398元的交易20單。受害人先後刷單轉款5000餘元,後發現被騙,便撥打了110。目前,該案已由裕安分局刑警大隊立案偵辦。


在此,六安市公安局提醒您:

1.網上購買醫療用品或藥品要慎重,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切勿輕信陌生代購信息。

2.不要點擊來源不明或陌生號碼,網站發送的網址、鏈接,不要隨意洩露、填寫個人敏感信息,尤其是銀行賬號密碼、手機驗證碼的信息。

3.收到親戚朋友要求轉賬匯款,不要驚慌,要通過電話等多渠道驗證確認,不要輕易給陌生人匯款。

4.不要從事任何形式的刷單,刷信譽等“工作“,因為你有可能被騙,而且刷單本身就是一種欺騙手段,《反不正當交易法》已明確規定,刷單是違法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