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近代三大名人,馬克思,佛洛依德,愛因斯坦,他們都有個共同的身份——猶太人,所以又被人稱為猶太三傑。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哲學家——馬克思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心理學家——佛洛依德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猶太民族人口只佔世界總人口的 3 %,但是他們的影響力一直貫穿古代、中世紀 、近代和現代,為世界矚目。

除了誕生出眾多璀璨的人才,猶太民族最令世人佩服的一件事便是在流散 1 800 年之後竟然能在巴勒斯坦復國, 建立了當代以色列國,難度係數堪比於匈奴人要求中國歸還內蒙讓他們復國,並且復國後便在阿拉伯世界包圍中突圍而出,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領域取得輝煌成績,迅速稱雄於中東。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以色列大衛塔

今天我們試著從猶太民族教育的角度,來從中找出猶太復國成功的線索。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猶太教育的民族性——民族凝聚力——以色列復國的心理基礎與精神基礎

自猶太民族誕生以來,猶太教便同步形成,兩者在發展過程中一直相互促進,所以猶太民族的民族性與宗教性聯繫十分緊密。

在猶太民族的發展歷程中, 猶太教深入到了猶太民眾從精神到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之中。猶太教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猶太人的核心標誌,在一定程度上, 猶太教不亡, 猶太民族就能存在, 從而決定了猶太人的民族教育、猶太曆史教育主要是以宗教教育的形式展開的。

這種深入猶太人骨髓的宗教教育,使得猶太人精神上高度統一,產生極強的民族認同感,為復國打下心裡接觸和精神基礎。

猶太民族在流亡的1800年間,如此漫長的歲月,是如何一直保持維繫度極高的民族教育的呢?


(一)猶太先知始終堅持普及民族教育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巴比倫囚虜

公元前586 年, 歷史上著名的“ 巴比倫囚虜”事件發生了, 猶太國國民連國王在內被擄至巴比倫, 猶太國失去了國土與精神家園— —耶路撒冷的聖殿, 猶太民族面臨著滅亡的危險。

猶太先知們奔走於亡國的猶太民眾之間, 告誡他們:猶太人始終是上帝的選民, 之所以被擄只是因為猶太人背叛了上帝, 上帝只是以此來懲罰他們, 只要猶太民眾牢記上帝, 誠心悔過, 上帝一定會來拯救他們的。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猶太先知

先知們的教導重新燃起猶太民眾對上帝的信念, 猶太民族重新聚集在上帝的旗幟下。不久巴比倫猶太社區很快重新繁榮起來, 生活水平遠遠超過了故土巴勒斯坦, 安逸享樂之風自然流散開來。猶太先知們借這個機會加強了迴歸故土思想的教育。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聖殿

猶太人傳播宗教 、牢記歷史 、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場所是耶路撒冷的聖殿。但現在聖殿被毀了,該如何加強對猶太人的民族教育成了一個大問題,但猶太人並沒有氣餒,而是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猶太會堂

於是,猶太知識分子在巴比倫囚虜時期就創建了猶太會堂, 以其發揮聖殿的作用。以後猶太民族便形成這樣的傳統:每逢猶太人的安息日(每週五日落至週六日落), 世界各地的猶太居民按時在猶太會堂集合, 聽拉比(猶太教神職人員)讀猶太律法 、先知書和各種訓導, 一同歌唱詩篇、捐款救濟貧困者。

所有猶太會堂的大門都面向耶路撒冷方向。規定只要有 10 名猶太成年男子就可以設立猶太會堂。猶太會堂成為散居條件下民族教育的重要課堂。猶太宗教在這裡得到強化, 猶太民族的凝聚力在這裡牢結。

猶太人的文化與傳統隨散佈世界的猶太會堂而代代相傳。

因此, 無論猶太人如何散居, 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始終信同一個上帝 、學同一本《聖經》 、唱同一首詩歌、過同樣的節日。耶路撒冷是大家共同的精神家園 。猶太人在長達1800 年的流散歲月中始終以這種形散而神聚的形式保持著它的民族性。


(二)猶太日常生活中時刻體現著猶太曆史文化與宗教精神

猶太民族每年有有兩個重要節日可以明顯體現這點。

節日一:逾越節

逾越節象徵猶太民族的誕生。每年逾越節, 猶太家庭要舉行隆重的家宴, 宴會上必食無酵餅、誦《哈加達》 和回顧猶太人出埃及的歷史。逾越節之後 50 天為五旬節。五旬節象徵猶太教的誕生。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逾越節

節日二:五旬節

五旬節中, 猶太人要讀《摩西十誡》, 凡年滿 13 歲的猶太少年須在猶太會堂舉行隆重的成年禮, 表明他們和成人一樣已與上帝立約, 開始承擔宗教義務。阿布月初九(約公曆 8 月)是猶太哀悼日或紀念耶路撒冷被毀日。一般猶太人要在這一天禁食 24 小時並誦讀《耶利米哀歌》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五旬節

節日三:贖罪日

贖罪日【每年猶歷提斯利11 月(約公曆10月)】是猶太人一年中最莊嚴、最神聖的日子 。

這一天一般猶太人全天不吃不喝不工作, 要去會堂祈禱、祈求上帝赦免過去一年中所犯下的罪過。

當代以色列在這一天除醫院和少數軍警部門外幾乎停止一切活動(1973 年 10 月, 阿拉伯人正是選擇了這一天發起了第四次中東戰爭, 以色列在戰爭初期一度面臨亡國之險)。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贖罪日

所有猶太人都過猶太節日, 凡不過猶太節日的猶太人, 一般不被猶太社會接納, 正統猶太人甚至不承認他們是猶太人。猶太人就是這樣通過對猶太宗教和歷史的具體化而把民族教育具體化。

猶太人在這裡不是抽象的、整體的, 而是由猶太教經典 、教規、歷史傳統、文化習俗等具體組成的。民族特徵在一個個具體細微的規定中被強化, 民族精神在一次次文化節日中被張揚、薰染和傳遞 。

不需教材, 甚至不需識字, 猶太后人就能牢記自己民族的歷史, 牢記經典 、教規和傳統。

迴歸耶路撒冷的信念代代相傳 ,這就是猶太人的民族教育, 也是這個民族千年不散的根本。


(三)將宗教教育體系融入正規教育,從兒童教育開始確立民族認同感

近代以前猶太民族的正規教育主要是宗教教育, 猶太人十分詳細地規定了宗教教育的內容和步驟。猶太傳統認為教兒子學習猶太經典是父親對兒子應盡的三大義務之一。

猶太經典《密西那》規定猶太兒童 6 歲開始學《聖經》, 10 歲學《密西那》, 13 歲學猶太誡律, 15 歲學《革馬拉》 。即便是在當代美國, 猶太社區仍然規定, 猶太兒童要在公共學校放學以後或在星期日去猶太會堂學習宗教課程。而在以色列, 宗教課程是每個猶太學生的必修課。

因此可以說, 正是猶太民族有上千年這樣的教育, 才有猶太復國主義深入人心的心理基礎和極為廣泛的群眾基礎, 才有以色列建國前後數次大規模的移民浪潮。

1900 年, 巴勒斯坦猶太人口為 7 .8 萬(總人口為 65 萬)

1939 年增至 47 .5 萬(總人口為 146 .7 萬),

1948 年達到 65 萬(總人口為 100 萬)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猶太教育的高效性——名人效應——以色列復國的政治、經濟依託

猶太民族非常重視教育。

在世界任何一個猶太社區裡, 公共學校和猶太會堂是必不可少的設施。在公共學校出現以前, 猶太會堂身兼雙職, 承擔著宗教教育和文化傳播的任務。猶太人一度是地中海地區文明程度較高的民族, 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產生了巨大作用。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猶太人堅持讓孩子學習

從中世紀直到近代, 歐洲文盲十分普遍, 而從西亞北非流散到歐洲的猶太人因宗教學校的普及而文盲率很低。以俄、美為例 :俄國猶太人是“ 一戰”前歐洲猶太人中受迫害、受限制最深的, 但即使是在惡劣的條件下, 俄國猶太人仍堅持讓自己的孩子上學。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俄國的反猶運動

19 世紀末由於俄國的反猶運動, 幾百萬東歐猶太人移居美國。這批移民剛到美國時主要從事體力勞動和服裝加工, 這些工廠大多是工資低 、條件惡劣的“ 血汗工廠” 。但猶太父母堅持讓自己的孩子去接受盡可能好的教育, 因而到 20 世紀 20 年代僅紐約市就有近一半的在校大學生是猶太人。

歐美資本主義制度普遍確立以後 , 以近代科學為主要內容的世俗學校開始普及。歐美猶太人積極投身近代教育, 而且猶太民族不斷湧現出世界名人。

如斯賓諾沙、馬克思 、羅斯柴爾德、海涅、門德爾松 、卡夫卡、弗羅伊德、愛因斯坦 、布蘭代斯 、普利策、基辛格等等。

納粹當道前, 猶太人約佔德國人口的 75%, 而德國的一流科學家中至少有25%是猶太人。在意大利, 猶太人口只佔總人口的1%, 但在意大利傑出的數學家中, 猶太人就佔 50%。



美國的猶太移民經過幾代人的努力 , 早已成為美國國內最有影響、最為富有的少數民族團體, 諾貝爾獎得主 、著名律師 、作家、藝術家 、大企業總裁等比比皆是 。

名人輩出無形中提升了猶太民族的影響與地位。對於猶太民族而言又是一種極大的民族精神的激勵與鞭策。對以色列復國而言, 猶太名人所產生的政治和經濟作用是巨大的。

如在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 東歐因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遇刺、西歐因德雷福斯事件而出現了席捲整個歐洲的排猶運動。俄國猶太人魏茨曼此時正在德國、瑞士、英國等地研究化學。“ 一戰”期間他發明了獲取彈藥生產中必不可少的丙酮的新工藝, 從而大大提高了英軍的作戰能力, 受到英國政府的高度評價。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魏茨曼 《貝爾福宣言》

魏茨曼以一名科學家的身份出入英國政治核心, 與英政府的若干部長建立了密切的聯繫。正是在魏茨曼的活動下, 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於 1917 年 11 月發表了允許猶太人在巴勒斯坦“ 建立猶太民族之家”的《貝爾福宣言》 。這在很大程度上無異於以色列的建國宣言, 正是它促成了歐洲猶太移民蜂擁而至, 最終導致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立。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羅斯柴爾德家族

又如猶太金融世家,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埃特蒙·德·洛希爾男爵,在 1882 —1900 年間提供了價值 600 萬美元的資金資助從俄國移入巴勒斯坦的早期猶太移民。1967 年第三次中東戰爭前夕, 蓋伊·德· 洛希爾組織法國猶太人在三週內向以色列捐贈了2000 萬法郎等等。

猶太民族重視教育取得了超乎常規的成果, 它不僅使個體的猶太人獲得生存、名譽和財富, 在以色列復國、立國問題上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猶太教育的務實性 ——個體生存——以色列復國和立國之本

(一)長技在身——猶太傳統職業教育的核心

猶太教育主要包括上述的宗教教育(族類生存的需要)和職業教育(個體生存的需要)。

從公元 2 世紀開始, 猶太人在失國的同時就失去了國家權力的保護, 在異國他鄉如何生存便成為猶太人職業教育的首要問題。猶太人作為異鄉人很難躋身於權力階層, 於是掌握一門技術養家餬口便成為猶太職業教育的核心。

在古代 、中世紀, 猶太人的主要職業有經商、放貸 、從醫 、傳統手工藝。在近代直到“ 二戰”前 , 除了上述職業, 許多猶太人從事遠離政治的科學研究。

1.經商。地中海周圍的民族有長於經商的特點 , 猶太民族也不例外。在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時期, 一部分猶太人就從事中亞、西亞 、地中海周邊地區等地的貿易。猶太人主體移居西歐後, 大部分猶太人仍選擇了經商這一職業。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猶太人經商

其原因有 :

(1)在猶太教安息日 , 猶太人不從事生產勞動, 基督教又禁止他們星期日去勞動, 這樣農時必然受到影響。

(2)在中世紀 , 西歐確立了自給自足的封閉式的莊園經濟, 猶太人作為“ 異鄉人” 沒有地產, 城市行會也排斥猶太人, 但一些本地區無法提供的生活必需品如鹽 、酒等仍需要異地貿易來解決。

(3)在中世紀早期, 基督教禁止基督徒經商和放債, 認為從商獲利妨礙靈魂得救。猶太民族失國後其主體的流散過程經歷了巴勒斯坦—西亞北非—西歐—東歐—巴勒斯坦(一部分去了美國)的過程 , 在此過程中, 猶太社區散佈世界各地。


2. 從醫。猶太醫學從古到今對世界醫學的貢獻是巨大的。猶太人自古非常重視醫學教育《塔木德》時期(公元前 2 世紀—公元 6 世紀)的猶太學校課程中醫學即是其中的重要科目之一。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順勢療法創始人——哈尼曼醫生(猶太人)

在古代, 猶太醫生同時又是祭司、學者 、科學家、翻譯家 。醫生是一個重視權威性 、知識性和技術性的職業, 猶太人對之特別重視。

猶太子弟或拜師學藝, 給醫生當助手, 或進入有關醫學學校學習。猶太人在中東 、西歐都辦有醫學學校。15 —16世紀一些醫學專科學校不招收猶太學生時, 猶太醫學界便開設猶太醫校培養猶太子弟。一些基督教國家在不同時期禁止猶太人獲得大學學位, 猶太子弟便不遠萬里去異國求學, 醫學是首選。

如從 1517 —1619 年有 80名猶太人在西班牙帕多瓦大學獲醫學學位。在下一個 100 年中, 大約有 150 名猶太人獲醫學學位 。

猶太民族對醫學教育的高度重視不僅誕生了無數名醫 , 他們出入阿拉伯和歐洲的宮廷甚至羅馬教廷, 而且著書立說, 給世界留下了眾多的醫學鉅著。


3. 傳統手工藝。猶太人傳統手工藝以金銀器加工為代表, 猶太人的金銀器加工技藝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譽。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傳統手工藝

金銀器加工是社會恆久的需求, 在任何社會都不會過時, 對普通猶太家庭而言, 它投資小, 機動靈活, 可以走村串巷經營, 也不會因猶太人隨時有可能被驅趕而失效。

傳統手工藝技術的傳授主要是在家庭內部進行, 子承父業 ;或通過拜師學藝的方式進行, 這是猶太社區最基層的職業教育。作為異鄉人的猶太人要生存只有靠自己, 在社會中尋找賴以棲身的職業。

猶太人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教育下一代, 傳遞著民族特色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雖然近代以來, 部分猶太人在商業和金融業領域獲得了極大的發展, “ 他們進入世界商業、銀行業 、進出口業和各種工業 —特別是建築和運輸業。

但只是猶太家庭中的極少數從中獲得了財富和聲望。而極大部分猶太家庭仍處於社會下層。處於社會下層的猶太群體主要靠上述傳統職業生存著。事實證明, 在排斥、歧視 、驅逐甚至屠殺等惡劣環境下 , 猶太社會下層就是在這種頑強的務實精神引導下生存了下來。


(二)接受近代教育 , 選擇實用科學

近代教育興起後, 猶太人積極參與。儘管後來在歐洲還出現了猶太民族的解放運動, 但猶太人憑著祖祖輩輩的經驗和教訓, 仍然選擇了近代教育中的實用科學。優秀的猶太子弟進入大學, 醫學仍是首選。在近代科學的其他領域 , 猶太教育的務實性也充分體現出來。

以“ 二戰”前的德國為例, 許多猶太人躋身於德國傑出的數學家、物理學家的行列 。例如數學領域, 比 起其他科學項目來, 數學更少依賴儀器設備和組織機構, 獨立工作者較少遇到難以逾越的社會環境和設備條件的障礙。

德國猶太人中誕生了一批傑出的數學家, 如卡爾·雅可比、利奧波德· 克羅內克 、喬治·康托爾等 。以愛因斯坦為代表的德國猶太人對現代物理學的影響更是眾所周知。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利奧波德· 克羅內克(德國數學家與邏輯學家)

在近現代, 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 律師成為一種知識性較強、收入較豐的職業 。務實的猶太人很快捲入進來。

猶太名人中學過法律的有卡爾·馬克思 、本傑明(1872 年為英王室法律顧問)等 , 海涅 、卡夫卡均獲得過法學博士學位。布蘭代斯 1916 年成為美國最高法院法官。直到今天, 英美猶太律師的比例仍是相當高的。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布蘭代斯(1916年美國最高法院法官)

事實證明正是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猶太人提高了猶太民族的影響力, 為猶太復國主義運動準備了思想家和活動家, 同時也為將來以色列建國儲備了大批高素質的移民, 移民較高的文化素質和隨之而來的大量資金是以色列在很短的時間裡能立足中東的重要原因。


(三)實業教育 , 立足中東

軍事強大隻能保障一時, 對於剛建國的以色列而言, 幾十萬(後漸增至幾百萬)移民的生存才是以色列立足中東的永久保障。通過較短時間的努力, 以色列實現了這一目標。

這一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猶太人的實業教育。如在農業方面, 自古以來巴勒斯坦居民以放牧為主。而猶太移民絕大多數沒有務農的經驗, 但猶太人創立了一條以農業教育、農業研究帶動農業生產的成功之路。

在以色列建國前, 猶太移民就在移民點辦起了農校, 許多準備移民巴勒斯坦的猶太家庭甚至先派子女到這些農校學習。以色列建國後, 農校更加普及, 到 1957 年全國共有 29 所, 在校學生 6 420 人。許多移民是在這裡學會了務農。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沙漠農業

以色列農業部還設立了眾多的農業研究站, 專門研究和改良適合巴勒斯坦氣候 、土壤的農作物品種以及農業技術, 研究成果直接而迅速地傳授給農民, 農民在生產中遇到困難隨時可以得到研究人員的指導。

1948 年建國時, 65 萬猶太移民的基本食物不能自給。到 70 年代, 以色列農業不僅實現了自給, 而且在巴勒斯坦歷史上第一次引種了棉花、花生 、甜菜等經濟作物, 並向歐洲出口蔬菜和鮮花。目前, 以色列全國人口 500 多萬, 只有 10 多萬人口務農, 每年出口農產品 14 億美元。


從猶太教育的民族性、高效性、務實性,分析猶太復國成功的必然性

猶太教育總結

猶太民族在歷史上雖然受盡磨難, 但它在世界文化、科學、經濟等許多方面創造出了奇蹟。

這些奇蹟的背後是成功的猶太教育。

1宗教教育為主的教育模式,形成強大的民族凝聚力,為復國打下心理基礎與精神基礎

2教育的高效,人才輩出,形成名人效應,為復國打下政治、經濟基礎

3教育的務實,先個體生存再謀求發展,成為復國之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