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以少勝多戰役的總指揮,名士風流一心只想隱居的宰相

一、淝水之戰

公元383年,為了南北能一統,前秦向東晉發動了,歷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戰。

歷史上以少勝多戰役的總指揮,名士風流一心只想隱居的宰相

這是一場非常著名的戰爭,是一個典型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

前秦以多對戰東晉少,最後卻落了一個慘敗而歸的下場,從此一蹶不振。

最後的結局,南北無法一統,前秦因此戰大傷元氣,北方重回混亂,南方政權穩固。但其實,當初對戰的雙方,實力真的相差很大。

  • 1、前秦:

指揮:秦主苻堅

國土:北方大一統

兵力:80萬大軍

  • 2、東晉:

指揮:謝安

國力:贏弱

兵力:8萬

實力相差如此巨大,按照比例10個人打1個人,結果還打輸了。

原先攻無不克的戰神——苻堅,一敗塗地。

原本風流倜儻的才子——謝安,一戰成名。

歷史上以少勝多戰役的總指揮,名士風流一心只想隱居的宰相

謝安,究竟是怎樣的人呢?

二、名士風流

謝安4歲時,東晉名士桓彝見到他,就大為讚賞,對別人說:“這孩子風采神態清秀明達,將來不會比王東海差。”

王東海是東晉初年的第一名士王承,謝安,一個4歲的孩子,究竟憑什麼,能得到這樣的評價?

謝安在小的時候,就已經表現的非常出色了,神態沉穩,思維敏捷,進退有度,工於行書。

少年時期的謝安,已經受到各方讚譽及器重,其中就有宰相王導。

謝安出身名門望族,唐代的著名詩人劉禹錫曾寫道: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而這王謝,指的就是顯赫世家

王家與謝家。

一般世家出身的人,應該會進官場,一步一步走向權利至高的境界。

歷史上以少勝多戰役的總指揮,名士風流一心只想隱居的宰相

但謝安卻不同,雖然他依舊進入官場,但那是以後的事了。

年少時的謝安,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舒坦日子,出門捕魚打獵,回家寫詩作文。與他結交的人,都是那個時期的名士高僧,謝安過著的正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隱居生活

三、東山再起

東山再起這個詞語的典故出處,就是指的謝安。

歷史上以少勝多戰役的總指揮,名士風流一心只想隱居的宰相

少年時期,無論如何都不願意做官的謝安,他就隱居在東山上。無論朝廷如何徵召他,不做官就是不做官。

然而,在謝安40多歲的時候,他的弟弟,同樣是東晉名士的謝萬,因為作戰失敗,使得豫州淪陷,被貶為庶人。這件事,使得謝家受到很大的打擊。就在這謝氏危急關頭,謝安出山了。

四、仕途之路

公元360年,謝安到徵西大將軍桓溫帳下做司馬。

公元361年,謝萬病逝,謝安奔喪,離開桓溫。後來被任命為吳興太守。離任之後,進入中央,任侍中,尚書,中護軍,一路高升。

當時,

權臣當道,桓溫操控帝王廢立。

歷史上以少勝多戰役的總指揮,名士風流一心只想隱居的宰相

公元373年,桓溫病重,要求朝廷給他最高的禮遇,謝安修改他上書的原表,熬死了桓溫,這禮遇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同年,謝安升任尚書僕射,加後將軍,與尚書令一起執掌朝政。

公元376年,孝武帝親政,謝安兼任揚州刺史,中書監、錄尚書事,同時,謝安為了給朝廷招攬人才,上表請求尋找晉初開國功臣的後代加以封賞。

晉朝的時候是沒有科舉制度的,那時候當官的人都是從這些世家中尋找的,這也是為什麼王謝家族這麼強大,因為朝中基本上都是,王謝袁蕭桓等各大世家出身的官員。

歷史上以少勝多戰役的總指揮,名士風流一心只想隱居的宰相

公元383年,秦主苻堅率領百萬大軍南下,想要一統天下,淝水之戰就此拉開了序幕。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此戰之後,謝安一戰封神。

公元384年8月,謝安起兵北伐,意在收復失地。收復了黃河以南所有的國土。

公元385年4月,功高震主的謝安主動交權。8月,謝安病逝了。

五、謝安其人

江左風流宰相,惟有謝安。

這是王儉對謝安的評價。

一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人墨客,喜好隱居山林,詩文為伴的才子,緣何最後成為一個讓秦主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存在?

因為謝安臨危而不懼,行事沉穩,有大智慧。

歷史上以少勝多戰役的總指揮,名士風流一心只想隱居的宰相

有這樣兩則小故事:

1、謝安與名士泛舟大海,風起浪湧,大家都十分驚恐,怕一個不慎掉落水中,唯獨謝安卻沉穩自若。船伕因為謝安高興,依舊駕著船遊覽。後來風浪變大了,才駕船回去。

另一則:

2、當淝水之戰的捷報送到時,謝安那個時候正在和客人下棋。他看到捷報後不動聲色,繼續下棋。客人憋不住問他怎麼回事,謝安語氣淡淡地說:“沒什麼,孩子們已經打敗敵人了。”客人回去以後,謝安才難掩激動的心情,手舞足蹈,最後把木屐底上的屐齒都碰斷了。

謝安就是這樣一個漢子。

路過的夥伴們,你們有什麼看法嗎?在評論區留下你珍貴的留言吧!走過路過點個贊,給我一個鼓勵吧!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