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婆婆、媽媽:兩代人育兒方式的衝突

要做母親的時候,才想起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完全是個白丁,什麼也不會。急忙和丈夫到新華書店搜索這方面的書,80年代初,這方面的書籍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好容易在書架上看到一本外國人寫的育兒書籍,如獲至寶的買了來,成為我育兒方面的唯一的也是經典的教科書。對這本書我是全盤接受,唯書為最高宗旨。又因為此書為洋人所寫,許多觀點與我們大相徑庭,於是,我在懷孕中、生育後的許多做法就表現出離經叛道。

一,游泳的孕婦

在海邊長大的我酷愛游泳,想到因為懷孕一年不能游泳,就有些悶悶不樂。可書上說,游泳是孕婦最好的體育運動。西方婦女快車在懷孕時期游泳,我當然也可以。有了上方寶劍,懷孕三個月的時候,恰好是五月份,春暖花開,湖水盪漾,我跟著丈夫象往年一樣到湖水中游泳。婆婆知道了趕緊勸阻,說不可以的,懷孕的女人怎麼能游泳呢!我覺得很難說清,在這方面,我倒感謝丈夫,只要出現這種事,他總會出來擋駕,他對婆婆說“沒事,我還不知道游泳好不好,你放心吧!”兒子說話了,婆婆也就不勉強,畢竟,她老人家相信兒子。於是,我放心的每天清晨去游泳。

三個月的時候還好,因為從表面根本看不出來身材有什麼變化。8月份我回到家鄉大連,我的身材已經明顯變化,6個月的身孕一眼就能看出。我要跟著家人去游泳,媽媽驚奇的看著我“游泳,你這個大肚子游泳?”我告訴媽媽,專家說可以的。母親是個教師,很開明,聽我的話,也不再阻攔。我特意到商店去買了一個棉布的特大號的用膠皮筋縫製的游泳衣,游泳衣上凸起的泡泡掩蓋了我的特殊身材,我和家人一起在大海中暢遊,在藍天下劈波斬浪,躺在水上被大海託著遊哉遊哉,那感覺真的是好極了,沒有人看出我的不同來。整整一個夏天,我幾乎天天到大海中游泳,兒子也與我一起游泳,我想,被大海託著湧著,他也一定很舒適吧!

生兒子的時候,我非常順利的自己生下孩子,大夫說象你這個年齡生孩子這麼順利還真不多,我想,這應該歸功於大海。

二,讓兒子手舞足蹈的成長

從醫院回到母親家,媽媽說按照我們家鄉的慣例,要給孩子綁腿。就是用棉布將孩子的兩條腿緊緊的綁起來,據說只有這樣,孩子將來的腿才能是直的,我們小時候,媽媽小時候,祖母、外祖母小時候都是這樣度過嬰兒時期的。我不同意,我說那麼柔軟、嬌嫩的小腿怎麼能綁著呢,也太殘忍了吧!讓他自由成長吧!動物都不綁腿,他們的腿不是都很直嗎?媽媽立即同意了,於是,兒子手舞足蹈、張牙舞爪的隨便的自由的躺在床上。他很少哭,只要讓他吃飽了,他就會自己玩,搖晃著腦袋前後左右的看,或者吮吸自己的手指。每當這時,我就將他的手指拿開,這不是個好習慣。親戚、朋友來看我,很奇怪,說這個孩子怎麼不哭啊,嬰兒都是愛哭的。我說“因為他舒舒服服的,自由自在的,為什麼要哭呢?!以前的孩子哭,是因為難受啊,將他們的腿給綁起來,多麼遭罪啊,那不是哭,那是抗議啊!大家便笑,說你這樣,將來孩子長成彎彎的羅圈腿,你該哭了。我說“不會的,一定不會的,人的骨骼會自然長直的。”除了我們,大多數國家和民族都是不綁腿的,也沒看到到處都是羅圈腿呀!

書上說,因食道積氣,所以嬰兒吃完奶後,要把嬰兒抱起來,輕敲後背,聽到胸腔中咕嚕咕嚕的打嗝聲音才算吃好。於是,兒子每次吃完奶,抱著兒子敲後背,直到聽到咕嚕的聲音是丈夫的功課。每當這時候我看著丈夫敲兒子的小背,聽著兒子從肚子裡往上反的聲音,我們倆就笑。婆婆心痛孫子,總是嘮叨,“沒看見幾個月的孩子捱打,兩口子還樂!”

三,枕著空心枕頭睡覺

北方人有給孩子睡頭的說法。就是小孩子出生後,要將孩子的枕頭弄的很硬,讓孩子睡在上面,軟軟的沒有發育好的頭骨在硬枕頭上睡的時間長了,後腦勺就變得平平的。南方人沒有這個習慣,所以很多人有一個明顯的大大的後腦勺,北方人輕蔑的叫人家:南北頭。這種錯誤對正確、愚昧對文明的嘲笑世世代代延續下來,在有的地區有的家庭至今還在延續著。書上說,枕頭應該軟,以使嬰兒大腦正常發育。有一天更看到一則報道,日本人賣給嬰兒的枕頭中間是空的,為的是讓大腦絕對自由的發育,枕頭光軟已經不夠了,而是要讓孩子的頭顱在沒有任何阻擋的空間長大。我們的商店當然沒有賣這種中間空的枕頭,於是,我想了個辦法,將兒子的小枕頭從中間剪掉圓圓的一塊,再將其餘部分縫起來,讓兒子躺在這個中間空,四邊軟的枕頭上睡覺。婆婆有一次到我家,正好我出去辦事,回來後,發現婆婆將我剪掉的部分又給縫上了,她當然是認為我在胡鬧,怎麼能讓孩子睡在這樣的枕頭上。我笑笑,沒吭氣,等婆婆走後,我又將枕頭還原為原來的中間空的枕頭。兒子就枕著這個枕頭度過了他的嬰兒時代。

我與婆婆、媽媽:兩代人育兒方式的衝突

暑假在家鄉海濱浴場

四,做個有規矩的孩子

在兒子快二歲的時候,我因為要調動工作,丈夫家鄉和我的家鄉來回跑,實在無法將兒子帶在身邊,於是,將兒子送到婆婆家。大約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我才將所有的調動手續辦好,急急忙忙乘火車回到婆婆家,我一推開門,就看到正在和婆婆玩的兒子,我叫了一聲“寶寶。”兒子一轉身,看到了我,立即搖搖晃晃的走過來,伸開雙臂,一下子緊緊的摟住我的脖子,將他的臉緊緊的貼在我的肩膀上,再也不肯抬頭。大概是怕我再將他扔下,在婆婆家坐了半個多小時,兒子就這樣趴在我的懷裡不肯下來。我很感動,原來以為一個多月沒見面,他會將我忘了,結果完全不是這樣。

我將情況對老人說完,當我抱著兒子要走的時候,婆婆有些不好意思的對我說“王毅,我知道你管孩子,寶寶這些日子在我這,我不願意讓他哭,就慣了一些毛病,你回家慢慢給他改,一下子改怕孩子又要哭。”我答應著,心中卻想,能有什麼毛病呢?

回到家中,放下兒子,我就急忙張羅著做飯,好久沒和兒子在一起吃飯了,一定要好好地吃一次。我做了兩個菜,當我將第一個菜端上桌子的時候,就到廚房忙乎第二個菜。等我將第二個菜端上來,兒子已經爬到椅子上,將身體趴在桌子上,開始大吃大嚼起來。我立刻明白了婆婆所說的毛病,有些事情必須從小培養,就象現在這樣,孩子不能在別人還沒有吃飯的時候他們先吃,甚至大人開始吃的時候他們已經將喜歡吃的菜吃完了,這是絕對不能允許的。我說“寶寶,媽媽不是告訴你要大家一起吃飯嗎,不準小孩子先吃。你過去不就是這樣的嗎,現在怎麼變了呢?怎麼不懂禮貌了呢?”他根本不理我,照樣大吃大嚼,好象就應該這樣。我將他從椅子上抱下來,告訴他,“即使只有我們兩個人,也要守規矩,你才能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知道守規矩。不準吃,等媽媽把飯盛上來我們倆一起吃!”被放到地上的兒子裂開大嘴放聲大哭起來,他大概想不明白,這個媽媽怎麼這麼壞,剛一回家,就來管他,就惹得他大哭,不許他為所欲為。

我看著他哭著,不哄也不打,就讓他盡情的哭。我坐到椅子上看著他哭,我發現,他很狡猾。他放聲大哭,卻沒有眼淚。哭了一會兒,他還把捂著眼睛的手偷偷裂開一條縫,看一下我,他當然是看我的反映。我不為所動,沒有通融的餘地。要哭你就哭吧,必須按規矩辦,為了你長成一個知書達理的孩子。他哭著,委屈的大聲的哭著,我看著,我不動聲色的看著,和他僵持著。最後,他終於不哭了,站了起來,走到我身邊,趴到我懷裡。我的心頓時化成了水。

我將飯拿到桌子上,把他抱到椅子上,給他一把勺子,我一雙筷子,然後我們一起吃飯。規矩就是這樣養成的,儘管他不理解不願意,但必須這樣做。

如今看著兒子筆直、修長的雙腿、豐滿的腦殼,尤其那許多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為人處世的彬彬有禮,我常常會想起與老人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趣的衝突。我將這些事情講給兒子聽,他摸著自己的後腦殼樂。經常聽到一些年輕人講由於工作忙,將孩子送給老人看,自己樂得清閒。老人看有老人看的好,自己看有自己看的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哪個更好,只有自己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