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要關頭,他們從海外購捐600多萬元緊缺物資

“北京飛武漢的那批物資準備怎麼樣了?”“北京的消殺,下週安排去哪個單位?”“從國外購買的防疫物資到哪了?”……還沒到晚上,王敏這一天已經接打了不下80個電話。

王敏是民間公益組織北京公羊會的會長,發起號召、募款、購買物資、指揮運輸,自1月24日以來,王敏每天要忙十幾個小時,而在她和其他同事的努力下,北京公羊會捐贈物資多達600多萬元。她還自掏腰包,個人捐贈了5萬多元防疫物資。

緊要關頭,他們從海外購捐600多萬元緊缺物資

緊要關頭,他們從海外購捐600多萬元緊缺物資

照片中為王敏

錢倒是不多,但背後凝聚著王敏的每一份心血。大年三十那天,正在吃年夜飯的王敏看到疫情的新聞,坐不住了,放下碗筷,開始聯繫公羊會的會員和志願者。兩百多人迅速響應,踴躍捐款捐物,然後開始採買物資。

王敏找公羊會在世界各地的分會採購,雖然趕上過年,航班少、管制嚴,但還是分6批運回了幾百萬的醫療物資。

最難的是來自肯尼亞的一批。“這次空運進口的過程,能遇到的問題全遇到了。”王敏還記得,當時肯尼亞出口管制,加上天氣原因航班起飛時間延後,原定的100箱最後實飛78箱,還有22箱被退庫轉到迪拜。而那78箱到達廣州後又因為肯尼亞當地操作失誤標籤貼錯,可進口的物資變成62箱。數據正常後,廣州到北京的南航航班又全面取消,導致無法轉關。

王敏馬上又跟捐贈方協調,隨後聯繫南航,臨時調配金邊到北京經停廣州的航班。由於件數數量有所變化,需要重新向中華慈善總會申請相關文件。那天從凌晨4點開始,王敏一直忙到下午5點多。

緊要關頭,他們從海外購捐600多萬元緊缺物資

儘管萬分緊急,物資的質量問題一直是王敏最在意的。在肯尼亞有一批口罩,已經採購入庫,當地志願者檢查過程中發現,上面的生產日期過期了。

“趕緊退回!”王敏要求。也通過這件小事,從那之後,王敏再三提醒,外國進口的口罩一定要進行過水測試,保證質量。

“國家有需要,我們就要衝上去。我們捐贈的都是疫情一線最急需的東西,防護服、口罩、消毒設備,必須做好醫護人員的個人防護,他們是和平年代的英雄。”王敏說。

公羊會還能做些什麼?每次休息的時候,王敏都會問自己這個問題。她成立了北京、武漢二支消毒殺菌(以下簡稱“消殺”)小分隊,組織志願者參與培訓,聯繫購買各種防疫裝備和大功率油動噴霧消殺器,還自掏腰包捐贈了醫療防護服100件。從2月初開始,小分隊在武漢、北京二地分別為超市、醫院、政府、社區、檢查站等重點防疫地區開展志願“消殺”服務。

緊要關頭,他們從海外購捐600多萬元緊缺物資

最近,王敏還發起了一個活動——“關愛白衣天使”。“面對前線的英雄們,除了物資的募集捐助,更需要北京老百姓對他們發自內心的精神關懷和心靈支撐。”王敏號召,大家通過公眾號給天使寫封信,由他們轉達關懷和問候。

同事們常笑稱,王敏是他們的“領頭羊”。王敏擺擺手說,“能帶領、發動更多人一起做公益,這是最有意義的事。”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任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